- 年份
- 2024(3548)
- 2023(4970)
- 2022(4110)
- 2021(3796)
- 2020(3259)
- 2019(7199)
- 2018(7418)
- 2017(13168)
- 2016(7597)
- 2015(8731)
- 2014(8865)
- 2013(8575)
- 2012(8204)
- 2011(7668)
- 2010(7752)
- 2009(7308)
- 2008(7187)
- 2007(6934)
- 2006(6262)
- 2005(5759)
- 学科
- 济(26839)
- 经济(26790)
- 管理(20197)
- 业(16976)
- 企(14213)
- 企业(14213)
- 学(10827)
- 中国(9292)
- 方法(8971)
- 制(8443)
- 农(8183)
- 财(7700)
- 理论(7513)
- 体(7194)
- 数学(6691)
- 融(6568)
- 金融(6560)
- 数学方法(6553)
- 教育(6448)
- 银(6238)
- 业经(6217)
- 银行(6205)
- 行(6037)
- 地方(5843)
- 农业(5095)
- 和(4930)
- 体制(4591)
- 策(4533)
- 贸(4103)
- 贸易(4100)
- 机构
- 大学(115471)
- 学院(112724)
- 研究(45864)
- 济(39269)
- 经济(38141)
- 管理(34484)
- 中国(34483)
- 科学(30999)
- 理学(28154)
- 理学院(27710)
- 京(26886)
- 管理学(26878)
- 管理学院(26681)
- 农(26485)
- 所(25729)
- 研究所(23409)
- 农业(21189)
- 财(20929)
- 中心(20046)
- 江(19757)
- 业大(19523)
- 范(17605)
- 师范(17292)
- 北京(17249)
- 院(16537)
- 省(16232)
- 州(15693)
- 财经(15434)
- 技术(14895)
- 经(13835)
- 基金
- 项目(70808)
- 科学(53370)
- 研究(49479)
- 基金(48679)
- 家(45169)
- 国家(44758)
- 科学基金(35474)
- 社会(28460)
- 省(28420)
- 社会科(26614)
- 社会科学(26601)
- 划(25072)
- 基金项目(24363)
- 自然(23815)
- 教育(23530)
- 自然科(23238)
- 自然科学(23224)
- 自然科学基金(22803)
- 资助(20737)
- 编号(20095)
- 成果(18721)
- 重点(16959)
- 课题(16077)
- 发(15425)
- 部(15102)
- 计划(14832)
- 创(14131)
- 科研(13653)
- 科技(13483)
- 创新(13250)
共检索到188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姚文放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与中国有很深的缘分,但舒斯特曼对于中国古代身体美学思想的了解还很不全面。本文以泰州学派的开创人王艮的"尊身论"作为个案,阐发中国古代身体美学思想对于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的支持和超越。王艮"尊身论"的运思方式的思辨性、分析性、系统性,能够在现代身体美学的进一步建构中显现出极其丰富的当代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海颖
为了研究身体在休闲中的地位,研究身体美学与休闲的关系,文章进行了身体维度的历史反思。从尼采到福柯,从梅洛-庞蒂到舒斯特曼,哲学的"身体转向"由来已久。舒斯特曼所建构的身体美学,其根基在于对世界整体性的追求。由舒斯特曼美学思想可借鉴到:首先,确认身体在审美中的合法性,通过确认休闲之身体维度和大众性,将休闲建立在身心统一的一元论之内;其次,回归身体美学的实践本性,将休闲置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维度,其桥梁在于美学(艺术)与生活的整合。因此,身体的践行体现了休闲体验的主体意识,休闲可以使身体达到更高的审美体验的统一
关键词:
身体美学 休闲 日常生活审美化 舒斯特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晨
著名高等思想家纽曼和赫钦斯的大学思想有着一定的思想史谱系承继和类似的观念,其间既有共通也有差异。通过对作为思想基础的若干核心概念的比较分析,考察其联系与区别,以期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内核与渊源,理解观念之间的矛盾及其原因,明晰大学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
纽曼 赫钦斯 大学思想 概念 比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德润
身体是个体生命活动与个体发展的载体。在身心二元的认识框架中,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的"离身"状态给他们的人格发展、社会互动能力培养、情感与道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让身体回归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过程,发挥具身活动在青少年认知、情感、道德发展中的教育意蕴,已成为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者的共识。青少年的身体蕴涵着健康、美学、认知、情感、道德、生命教育的价值,在以锻炼实践能力、拓展生命体验为主要目标的校外教育活动设计中,选择群体性的、真实任务定向的、最大程度运用肢体力量的活动,并在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实施"弱控制"原则,可以达成身体在活动中的教育之力和发展之能。
关键词:
身体 具身活动 校外教育 活动设计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胡迎春 王丹平
针对工业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具身理论为指导,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实现了以下理论和实践目标:第一,研究发现工业企业的本体功能(如生产与销售)形成了制约工业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因素——具身障碍,具体包括功能性障碍和连带性障碍。第二,具身障碍的移除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其中一些障碍移除困难,而另一些障碍可以通过克服和遮蔽等手段来消除;同时发现,场景组织以及旅游者的移情参与也是具身实现的途径。第三,具身体验的实现需要身体、场景以及二者之间互动的协同作用,这样的过程可以表示为一个三维谱系。第四,运用以上新范畴和相关命题构建出的工业旅游具身体验模型可以指导工业旅游发展实践,即供给方可以通过障碍移除、场景组织唤起游客的移情参与,进而提供高质量的工业旅游体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午鹏
在二十一世纪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产生了一段不可见的距离。对于技术现象学的代表人物伊德来说,它具体表现为技术与身体之间的对抗。为了弥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鸿沟,伊德结合现象学与虚拟现实等物质技术,提出"技术具身"这一处于第三维度的概念。但从现象学自身的视角去看,这一提法却值得商榷:一方面,伊德对技术与身体的物质阐释与现象学家对它们的分析存在着根本差异;另一方面,"技术具身"概念自身也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在当代语境下技术中的身体、作为技术的身体和技术本身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技术 身体 具身 唐·伊德 梅洛-庞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亚芹
身体美学是"后主义"时代一种新兴的美学形态,与其相关的知识生产说到底是如何对待"形而上学遗产"的问题。身体美学理论通过将"身体"作为审美的本体,将身体训练与审美体验相互融合,实现了对西方传统美学的改造与超越。同时,身体美学的知识生产也对当下美学生态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提供了美学理论知识介入与阐释现实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为美学走向生活提供了可行性,推动着生活美学的成熟与完善。因此,"后身体"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论事件,而是一种身心一体的存在状态,一种未完成的"天地神人和谐共在"之理想。
关键词:
后主义时代 身体美学 美学重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雪苹
身体自尊反映了个体对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各方面满意感的认识和评价,涉及个体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评价过程。文章阐述了身体自尊的内涵,并对身体自尊的研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认为今后身体自尊的研究可以在进一步厘清概念、扩大研究对象,深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
身体自尊 本土化 研究展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洪明
本文在陈述舍恩的以“反思实践”为根基的教师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展示了西方教师教育领域围绕这一概念所展开的争议,指出这种争论有利于深化教师教育的学理探讨,有助于教师教育实践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青 姜琨 杨丽
为了探讨聋人大学生体育锻炼、身体自尊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身体自我价值感量表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对340名聋人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显示:(1)聋人大学生小锻炼量(锻炼不足)者、中等锻炼量者和大锻炼量者分别占总人数的58.4%、24.0%和17.5%;(2)聋人大学生有、肯定有和有严重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62.7%、47.7%和17.9%;(3)男性聋人大学生体育锻炼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聋人大学生,大一聋人大学生身体自尊得分显著低于大二聋人大学生,后天残疾聋人大学生抑郁得分显著低于
关键词:
聋人大学生 体育锻炼 身体自尊 抑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浩生
自古希腊开始,身体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就受到贬抑或忽略。教育与教学效果体现在"脖颈"以上,与"脖颈"以下的身体无关。在这种教育模式里,身体要么是通向真理的障碍,要么仅仅是一个把心智带到课堂的"载体"或"容器"。学习被视为一种可以"离身"的精神训练。但是具身认知挑战了这种教育观念。具身认知的中心观点是: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是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塑造出来的。从根本上讲,心智是一种身体经验,身体的物理体验制约了心智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心智基于身体、源于身体。具身认知挑战了以身心二元论为基础的教育与教学观,将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对传统教育观形成挑战。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具身性 学习 教育 身体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阎方正
作为海派都市文学的代表作家,施蛰存在小说书写过程中充斥着大量以"身体"为核心的叙事情节。一方面,以审美对象方式存在的身体,通过小说的相关叙述,构成了作品美感形成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以审美主体方式存在的身体,集中表现为作家创作、读者阅读时对文本引发身体感受的偏好,由此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欣赏过程。施蛰存小说中身体书写所引发的美感,背后指涉的是身体、性别、权力等文化因素间的复杂关联,为全景式展现20世纪30年代海派都市社会的现代文化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施蛰存 身体美学 海派文学 性别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振华
城市化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然而,城市化却具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它是地区发展过程的基础,可以带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具有破坏性,许多政府都无法有效实施城市规划,从而造成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污染、卫生设施和教育服务供应不足等现象,继而使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如何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步做到经济繁荣、环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今所有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选取国际上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成功案例,新加坡、温哥华和曼彻斯特,分别阐述其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过程,并总结经验以期借鉴。
关键词: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成功案例 国际借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严淑琼 方俊明
全纳教育自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正式提出以来就成为了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我国全纳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英国是当今世界上全纳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所以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全纳标准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引入和分析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编写的最新版指导全纳学校的全纳标准,结合我国全纳教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对我国全纳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全纳教育 全纳标准 全纳学校 启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惠青
格里高里·贝特森作为20世纪唯一一位充分论证了整体主义科学的伟大的理论家,将控制论的反馈和递归性理论融入生态学所提出的递归认识论,及其晚年对生态美学的开创性思索,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从"形而下"的角度解决生态整体论的合理路径。生态世界观构成递归认识论的根本理论前提,它以"有价值的生存"作为核心价值观,将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稳定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均建基于"有机体与环境加权"式关系模式之上,自然形式也作为"有机体与环境加权"式关系模式的具体化,被阐释为"内在"(心智)与"外在"(自然)的映像关系。生态审美观构成递归认识论的核心,它以被贝特森奉为"生命与环境的终极真理"的三组关系(神圣与美学、美学与意识、意识与神圣)为依托,通过"关联模式"这一抽象的审美模式,以与生态秩序的变化和稳定相协调的方式重新构想了生死节律,使生态美学在对生态整体进行审美关照的同时,完成了对于生、死和美的再评价。生态审美模式借由"掠视界面"模型的创建,以一种意识与无意识同构的"叠纹模式",从深层审美机制层面阐释了递归认识论,其中,差异作为生态系统的变化和稳定的指征,使"差异的信息单元"成为生态整体审美的"元模式",生态美学成为响应"元模式"的"元语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