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8)
- 2023(5475)
- 2022(4560)
- 2021(4291)
- 2020(3540)
- 2019(7969)
- 2018(7929)
- 2017(14955)
- 2016(7683)
- 2015(8300)
- 2014(8022)
- 2013(7672)
- 2012(7067)
- 2011(6206)
- 2010(6832)
- 2009(6969)
- 2008(5931)
- 2007(4908)
- 2006(4782)
- 2005(4606)
- 学科
- 融(26790)
- 金融(26790)
- 济(26036)
- 经济(25993)
- 银(24022)
- 银行(24019)
- 行(23407)
- 业(21329)
- 管理(20800)
- 企(19288)
- 企业(19288)
- 中国(16828)
- 制(14496)
- 财(12482)
- 中国金融(11034)
- 体(9910)
- 体制(8656)
- 务(8084)
- 财务(8061)
- 财务管理(8038)
- 业经(7981)
- 企业财务(7787)
- 方法(7298)
- 地方(7262)
- 农(6746)
- 制度(6584)
- 度(6584)
- 数学(6331)
- 数学方法(6278)
- 理论(5401)
- 机构
- 学院(93534)
- 大学(93314)
- 济(42806)
- 经济(41854)
- 中国(36680)
- 研究(35355)
- 管理(32384)
- 理学(26110)
- 理学院(25823)
- 财(25700)
- 管理学(25512)
- 管理学院(25301)
- 京(19779)
- 银(18916)
- 财经(18666)
- 中心(18272)
- 银行(18121)
- 所(17518)
- 科学(17235)
- 融(17039)
- 经(17032)
- 行(16914)
- 金融(16732)
- 研究所(15351)
- 人民(15328)
- 江(15315)
- 经济学(14369)
- 财经大学(14131)
- 国人(13723)
- 中国人(13635)
- 基金
- 项目(55082)
- 研究(44336)
- 科学(43234)
- 基金(39589)
- 家(33451)
- 国家(33113)
- 社会(28561)
- 科学基金(28351)
- 社会科(27209)
- 社会科学(27202)
- 省(20978)
- 教育(20220)
- 基金项目(20034)
- 编号(18024)
- 划(17467)
- 成果(16215)
- 资助(16158)
- 自然(16037)
- 自然科(15683)
- 自然科学(15680)
- 自然科学基金(15431)
- 性(13197)
- 课题(13077)
- 重点(12884)
- 部(12725)
- 发(12475)
- 制(12253)
- 创(12144)
- 国家社会(12134)
- 项目编号(11701)
共检索到169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胜邦
罗伯特·希勒写过一本书《金融与好的社会》。近年来,这个提法有些转变,可以称之为"好的金融好的社会",金融不仅仅能推动经济增长和增进社会福利,有时候还拖累经济增长并带领巨大社会成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基本上遵循着经典的金融深化理论。几十年过去了,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我们倡导"负责任的金融"。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危机史,每一次危机均不一样,却押着相同的韵脚。这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风险缺口,使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当前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严重缺陷。基于此,伴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许多国家同时提出了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金融危机是金融脆弱性持续累积的结果及其集中释放的极端形式,也是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推动力。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端于2007年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违约这一局部风险事件,金融体系内部复杂交易推波助澜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大面积断裂,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推至悬崖边缘,并进一步演化为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出口导向国家的实体经济危机。危机之后,按照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确定的改革方向,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重构国际金融监管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盛光
金融消费者保护既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和基础价值,更是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金融改革改革的重点。从国内情况看,与金融消费权益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不匹配的是,现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机构体系、途径体系等无法有效适应这一新情况。因此,必须从理念重塑、制度重建、保障体系重构等角度,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 金融消费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蕾蕾 朱建武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英国、欧盟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发达国家,基于危机的惨痛教训,在深刻反思传统金融监管理念和策略局限性的基础上,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全面重塑,力图在未来的全球金融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尽管最终形成的改革方案是各方利益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但这种主动改革的精神以及改革方案中的思路值得学习和借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汤柳 王旭祥
文章回顾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国际组织关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改革行动,归纳了国际组织改革的突出特点及其实施障碍。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组织的改革建议和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特点,从加强国际监管合作、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以及加快中国系统性风险管理研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组织 宏观审慎 金融稳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欧盟建立了四个层级的莱姆法路西金融监管框架。全球金融危机使欧洲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都遭受了重创,促使欧盟启动了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改革的前期主要着眼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搭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框架。欧债危机爆发后,欧盟的金融监管改革着眼于恢复银行业活力,并以此摆脱债务危机的困扰。在设立了欧洲稳定机制后,欧盟决定建立欧元区统一银行业监管机制。在新的银行业监管框架中,欧洲中央银行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不仅负责制定银行业监管政策和标准,而且拥有了对欧元区银行直接监管的权力,并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如何使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目标,是欧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党宇峰
金融监管的缺失是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后危机时代,欧美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了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和措施。文章在分析本轮监管改革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英国、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探求未来全球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这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秀华
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国及时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在2009年4月G20伦敦金融峰会后陆续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监管体制改革。基于新一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可能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造成的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此次改革的整体趋势和国际经济影响,并初步判断了下一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可能出现的新动向。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改革 监管走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彤 纪艳梅
后危机时期,世界金融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国际监管规则也在反思和调整。本文在分析世界金融新格局的基础上,探讨了本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农业农村金融的影响,总结了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实践成果,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政策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刘圣
宏观审慎监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金融系统整体性风险的监管;二是利用监管政策或其他非利率政策工具应对由资产价格行为造成的问题2007~2009年的危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各发达经济体均经历了经济上、政治上的严峻考验。所幸的是,政策制定者成功吸取了经济大萧条中的部分经验教训,实际表现明显优于市场预期。通过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巴塞尔委员会扩容,各国央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监管者制定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将从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宏观审慎监管以及"大而不倒"问题(TBTF)三个方面,介绍金融监管改革的进展情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柳
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各国监管改革行动。德国的监管改革是弥补监管漏洞为主的局部修正,主要包括修改风险管理的最低要求、改革金融市场监管工具、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探索前沿金融工具定值模型、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等六个方面。通过这些监管制度的改革,德国加强监管力度,继续强调风险防范的监管目标,并借以强化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德国监管变化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德国 金融监管 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德鲁·贝利 吴婕
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包括三个新机构的建立。第一,英格兰银行将成立一个独立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其主要职责就是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掌握宏观政策工具。第二,英格兰银行将成立一个下属机构审慎监管局(PRA),以促进金融公司的稳定性为首要目标。第三,成立一个新的消费者保护和市场管理局(CPMA),其主要职能是维持金融服务市场的信心。安德鲁·贝利现任英格兰银行银行服务部执行主任兼总出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柳
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各国监管改革行动。德国的监管改革是弥补监管漏洞为主的局部修正,包括修改风险管理的最低要求、改革金融市场监管工具、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探索前沿金融工具定值模型、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等六个方面。通过改革,德国加强监管力度,继续强调风险防范的监管目标,并借以强化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德国监管变化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德国 金融监管改革 监管合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怡雯
创新是金融体系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表面上看是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的中国股灾,但实质上是由于监管者对创新的应对不够。尤其是由技术驱动带来的金融创新,往往游离于传统监管之外,面对传统监管制度以及手段较为落后的情况,推动监管改革理论的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技术监管 理论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