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3)
- 2023(11484)
- 2022(9671)
- 2021(8976)
- 2020(7153)
- 2019(16028)
- 2018(15927)
- 2017(28533)
- 2016(16129)
- 2015(18315)
- 2014(18600)
- 2013(17904)
- 2012(17260)
- 2011(15795)
- 2010(16235)
- 2009(14918)
- 2008(14799)
- 2007(13684)
- 2006(12400)
- 2005(11429)
- 学科
- 济(67852)
- 经济(67776)
- 管理(42203)
- 业(39468)
- 企(30068)
- 企业(30068)
- 中国(23157)
- 方法(21511)
- 农(21494)
- 地方(21345)
- 数学(17870)
- 数学方法(17549)
- 业经(16908)
- 学(16721)
- 制(14749)
- 农业(14423)
- 财(13178)
- 银(12715)
- 银行(12666)
- 融(12409)
- 金融(12402)
- 行(12376)
- 发(12170)
- 理论(11967)
- 地方经济(11649)
- 贸(11355)
- 贸易(11343)
- 环境(11287)
- 技术(10872)
- 易(10860)
- 机构
- 学院(234479)
- 大学(231406)
- 研究(90364)
- 济(88118)
- 经济(85844)
- 管理(80600)
- 中国(68344)
- 理学(67412)
- 理学院(66421)
- 管理学(64854)
- 管理学院(64411)
- 科学(59242)
- 京(52815)
- 农(49739)
- 所(48928)
- 研究所(44299)
- 财(40739)
- 中心(40591)
- 江(39288)
- 农业(39086)
- 业大(38697)
- 范(34895)
- 师范(34420)
- 北京(33805)
- 院(32683)
- 省(31469)
- 州(31334)
- 财经(30623)
- 技术(30115)
- 科学院(27632)
- 基金
- 项目(151479)
- 科学(116694)
- 研究(109172)
- 基金(104389)
- 家(93612)
- 国家(92733)
- 科学基金(76807)
- 社会(65577)
- 省(62736)
- 社会科(61887)
- 社会科学(61870)
- 基金项目(54599)
- 划(52692)
- 教育(50559)
- 自然(49609)
- 自然科(48441)
- 自然科学(48428)
- 自然科学基金(47528)
- 编号(45365)
- 资助(42610)
- 发(38650)
- 成果(37932)
- 重点(35454)
- 课题(34031)
- 部(31308)
- 创(31272)
- 发展(30307)
- 展(29833)
- 计划(29252)
- 创新(29223)
- 期刊
- 济(112093)
- 经济(112093)
- 研究(71469)
- 中国(61107)
- 农(47302)
- 学报(44484)
- 科学(38781)
- 教育(35764)
- 大学(32683)
- 管理(32548)
- 农业(32370)
- 财(30979)
- 学学(30632)
- 融(23398)
- 金融(23398)
- 技术(22551)
- 业经(19739)
- 业(17273)
- 经济研究(17012)
- 财经(15055)
- 问题(13815)
- 经(13145)
- 版(12930)
- 图书(12811)
- 业大(12290)
- 科技(12179)
- 资源(12143)
- 坛(11276)
- 论坛(11276)
- 技术经济(10980)
共检索到381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中 赵祥云 张启翔 黄善武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王百合及其雄性不育突变体‘白天使’花药发育过程中 7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①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中期I‘白天使’花药和花瓣中IAA含量分别低于王百合 ,而IPA和DHZR含量分别高于王百合 ;②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白天使’花药及花瓣中IAA IPA、IAA ZR +DHZR值分别低于王百合 ;③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白天使’花药中GA3+ 4低于王百合 ,减数分裂中期I花瓣中GA3+ 4的含量也以‘白天使’为低 ;④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 ,与王百合相比 ,‘白天使’花药、花瓣中ABA含量不足 ...
关键词:
王百合 雄性不育 内源激素 花药发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中 赵祥云 梁励 黄善武 张启翔
对王百合雄性不育突变体‘白天使’小孢子败育的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 .结果显示 :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 .花粉母细胞早期出现质壁分离及多核仁现象 ;减数分裂末期Ⅰ ,部分花粉母细胞畸形 ,核结构破坏 ;减数分裂过程中 70 %花粉母细胞出现了染色体结构或数量的变异 .②绒毡层行为异常 .花粉母细胞形成时期至减数分裂末期I ,绒毡层细胞液泡化 ,细胞质稀少 ;有的过度膨胀 ,彼此挤压 ,细胞粘连成团块或分隔成数块 ;单核花粉粒时期 ,绒毡层细胞质浓厚 ,细胞间间隙小 ,与中层细胞联系紧密 ,没有解体 .推测减数分裂及绒毡层行为的异常共同导致了小孢子的败育 .
关键词:
王百合 雄性不育 小孢子败育 显微观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克中 赵祥云 陆长旬 黄善武 张启翔
RAPD analysis on Lilium regale and its 13 phenotype male sterility mutants initiated from irradiation bulbs was made by means of 300 random 10mer primers. Of the tested primers, 93 primers produced ideal amplification bands on all materials, 14 primers generated stable different polymorphic band...
关键词:
王百合 辐射育种 雄性不育 RAPD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洁 王有国 崔光芬 王祥宁 蒋亚莲 马璐琳 段青 杜文文 贾文杰
为从细胞学角度研究东方百合雄性不育的机理,本试验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东方百合雄性可育品种及其不育突变体花药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确定不育突变体花药败育时期及方式。观察结果表明:正常东方百合可育品种的花药,经过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花粉粒等时期,获得成熟的花粉粒;在花粉母细胞阶段,不育突变体花药的绒毡层即停止发育开始解体,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随着花药的发育,花粉母细胞高度液泡化并逐步解体。研究认为:东方百合不育突变体花粉败育可能发生在花粉母细胞时期,与绒毡层的提前解体有关。
关键词:
东方百合 不育突变体 花粉母细胞 绒毡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鸿 李智辉 李天来 周广柱
新铁炮百合花芽分化及发育的机理对于生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其花芽分化及发育的机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叶片和茎内的内源多胺(腐胺,精胺、亚精胺)和部分內源激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芽分化及发育过程中,腐胺(Put)、精胺(Spm)、亚精胺(Spd)含量均增加,以Put最为明显;叶片中Put含量在花原基分化期下降,外花被和雌蕊原基形成期含量较高,茎内Put含量除外花被原基形成期外与叶片内Put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叶片和茎内Spd含量与Spm含量变化相似,花芽发育后期Spd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雄蕊原基形成期Spm含量最高(59.94nmo...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忠梅 张凤兰 张德双 于贤昌
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制种是生产白菜一代杂交种子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并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的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中内源激素含量与保持系不同,雄性败育是花器官尤其是雄蕊中激素不平衡的结果。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大白菜新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组织中IAA、GA3、ABA和ZR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花药发育过程中,不育系花药组织中ABAI、AA、GA3和ZR含量及ZR/ABA比值的变化均出现异常。在第3时期(花蕾长2.0~3.0 mm),不育系的IAA、GA3和ZR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亦楠 朱德蔚 连勇 戴善书 陆长旬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 9530 5的小孢子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小孢子的败育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以及单核小孢子时期。绒毡层细胞行为异常 ,表现为小孢子母细胞时期提早被破坏解体 ,或绒毡层细胞多层径向分化 ,异常肥厚 ,挤压单核期的小孢子。此外败育方式还有单核中期小孢子无法进行外壁沉积 ,或小孢子的细胞质被降解成空壳 ,以及花药畸形 ,花药上长出许多附属物等异常现象
关键词:
番茄 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晴 陈智鑫 邓王姝颖 王晟宇 张淇 张正一 刘雪梅
【目的】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是研究花器官发育及基因功能的理想试材,树木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更为罕见。本文旨在研究一种白桦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的成熟花药及花粉特征。【方法】以该种突变体为试材,对野生型(WT)、突变体的2种花序(NLM、MM)及其花药花粉进行了观察分析、活力检测、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突变体的2种花序散粉量极少,部分花药不开裂;WT、NLM、MM 3种花粉的I-KI染色率分别为99.1%、64.1%和68.9%;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8.9%、1.63%和1.86%。DAPI染色发现突变体花粉粒出现皱缩、膨大、变形等现象。上述结果表明,突变体花粉活性较低,萌发率差。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体花粉大小不一,萌发孔孔盖较小且严重内陷。【结论】白桦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分析为白桦的花药花粉发育机理,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艳 沈海龙 高美玲 范震宇 朱琨 陈阳 张鹏 杨玲
【目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植物内源激素在促进种子胚胎发育进程的演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红松胚胎发育过程中4个重要阶段雌配子体(含合子胚)的IAA,ZR,GAs,ABA 4种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拟为解释红松胚胎发育机制提供证据,为体胚诱导过程中添加外源激素及红松种子园种子发育过程的外源激素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处于原胚期、裂生多胚期、柱状胚期、子叶胚前期的红松雌配子体作为研究材料,监测红松胚胎发育形态演变过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2个无性系不同发育时期红松种子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s)、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胥雯 曹福祥 李萌 刘志明 吴毅 吴习安 张雄锋
珙桐苞片是重要的生殖器官和观赏部位。将珙桐各个生长期的苞片依据颜色和苞片横径比划分为4各阶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各个阶段苞片及叶片各阶段中的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ZT)、3-吲哚乙酸(IAA)4种植物内的主要内源激素含量,分析其比值的动态变化,将叶片各阶段激素动态变化做对比。本实验旨在阐明和揭示内源激素在珙桐苞片发育过程中的的作用,有助于对珙桐苞片生长发育过程的了解,还可以进一步对开展珙桐苞片的生长,激素相关基因调控表达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珙桐 苞片 叶绿素 内源激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慧萍 潘路招 汤冰倩 邹学校 戴雄泽 刘峰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CMS102及其相应的恢复系ST–8为材料,对其造孢期、小孢子母细胞期、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的花蕾进行细胞学形态观察,测定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和双核小孢子期发育时期的花蕾中与育性相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CMS102败育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过度膨大挤压四分体,使其不能正常发育成单核小孢子,属于孢子体不育;CMS102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ST–8的,可溶性糖、MDA含量及POD酶活性高于ST–8的;构建F_2遗传分离群体并调查其育性,对CMS102的育性进行遗传学分析,CMS102育性恢复由1对显性基因调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慧萍 潘路招 汤冰倩 邹学校 戴雄泽 刘峰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CMS102及其相应的恢复系ST–8为材料,对其造孢期、小孢子母细胞期、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的花蕾进行细胞学形态观察,测定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和双核小孢子期发育时期的花蕾中与育性相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CMS102败育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过度膨大挤压四分体,使其不能正常发育成单核小孢子,属于孢子体不育;CMS102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ST–8的,可溶性糖、MDA含量及POD酶活性高于ST–8的;构建F_2遗传分离群体并调查其育性,对CMS102的育性进行遗传学分析,CMS102育性恢复由1对显性基因调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纪玉忠 王郁铨 李召虎
对国内首例豌豆雄性不育突变体的不育度、遗传特点及稳定性进行研究。观察发现:在生育前期,不育株 外部形态特征与正常株没有明显差异;现蕾后,剥开花蕾可看到不育株的花药呈淡黄色半透明状,而可育株的花药呈 橙黄色。用I2-KI染色法镜检花粉的可染性,发现不育株的花药内没有花粉粒,败育彻底,为典型的"无花粉型"雄性 不育。用不育株作母本,与同品系的正常可育株进行姊妹交,F1全部可育,F2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为3:1。用 不育株作母本,其他品系作父本进行测交,同时用其他品系作母本,姊妹交F1作父本进行反交,正反交后代的育性表 现一致,F1全部可育,F2可育株与不育株呈3:1分离。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突...
关键词:
食荚豌豆 雄性不育 遗传 分离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文辉 严维 陈竹锋 谢刚 卢嘉威 刘东风 唐晓艳
【目的】对水稻甲磺酸乙酯(EMS)诱变产生的雄性不育突变体oss125进行遗传分析,并利用改进的MutMap方法克隆突变基因,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功能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籼稻品种黄华占,通过观察表型,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株雄性不育突变体,记为oss125。将oss125与野生型黄华占进行杂交,调查F1的育性和F2群体的育性分离情况。随机挑取F2中30个雄性不育表型的株系,提取DNA后等量混合形成DNA池,采用IlluminaHiseq2000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改进的MutMap方法分析测序数据获得候选突变位点,并进一步采用高分辨率溶解(HRM)方法确定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小秋 付磊 王兵 肖云华 邓晓建
【目的】对雄性不育突变体802A进行表型鉴定和遗传分析,并对不育突变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定位。【方法】调查802A突变体的花粉育性、形态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同时对其不育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以802A/Ⅱ-32B F2和802A/02428 F2为定位群体,运用SSR、InDel等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定位。【结果】802A突变体的花药瘦小、干瘪、不开裂,外观呈乳白色,花粉以典败为主,属于普通雄性不育类型。同时,该突变体还表现颖壳变细、扭曲,剑叶变短、变窄、内卷,穗颈包颈等特征。遗传分析表明,802A的雄性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不育突变基因定位于第3染色体长臂的SSR引物RM3513附近,In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