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1)
- 2023(6819)
- 2022(5652)
- 2021(5042)
- 2020(4081)
- 2019(9213)
- 2018(8937)
- 2017(17690)
- 2016(9341)
- 2015(10454)
- 2014(10510)
- 2013(10357)
- 2012(10131)
- 2011(9410)
- 2010(9986)
- 2009(9434)
- 2008(9173)
- 2007(8483)
- 2006(8045)
- 2005(7576)
- 学科
- 济(62902)
- 经济(62860)
- 管理(27684)
- 业(23273)
- 企(18189)
- 企业(18189)
- 地方(17486)
- 方法(16931)
- 数学(15121)
- 数学方法(14959)
- 中国(14016)
- 地方经济(12529)
- 农(12434)
- 业经(10801)
- 财(10521)
- 学(10518)
- 策(9451)
- 制(9310)
- 融(8343)
- 金融(8343)
- 农业(8247)
- 银(8105)
- 银行(8105)
- 贸(7923)
- 贸易(7918)
- 行(7916)
- 环境(7908)
- 及其(7729)
- 易(7605)
- 经济学(7321)
- 机构
- 学院(142923)
- 大学(140841)
- 济(74485)
- 经济(73040)
- 研究(54358)
- 管理(52297)
- 理学(43658)
- 理学院(43190)
- 管理学(42589)
- 管理学院(42302)
- 中国(42238)
- 财(33766)
- 京(29046)
- 科学(28507)
- 所(27062)
- 财经(25674)
- 经济学(24322)
- 研究所(23949)
- 中心(23916)
- 经(23164)
- 江(22940)
- 经济学院(21431)
- 院(19181)
- 北京(18983)
- 农(18747)
- 范(18675)
- 财经大学(18600)
- 师范(18584)
- 州(17726)
- 科学院(15977)
- 基金
- 项目(83604)
- 科学(66847)
- 研究(64723)
- 基金(61014)
- 家(51448)
- 国家(51000)
- 科学基金(43969)
- 社会(43613)
- 社会科(41385)
- 社会科学(41376)
- 省(31810)
- 基金项目(30434)
- 教育(29045)
- 划(26194)
- 资助(26178)
- 编号(25691)
- 自然(25598)
- 自然科(24979)
- 自然科学(24972)
- 自然科学基金(24528)
- 成果(22060)
- 发(20087)
- 部(19053)
- 重点(18837)
- 课题(18774)
- 国家社会(18180)
- 发展(17344)
- 展(17096)
- 性(17050)
- 教育部(16828)
共检索到238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5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代表课题组发布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指出,4月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尚未完全企稳,"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将继续成为宏观经济政策主基调。王晋斌表示,1月至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75667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421亿元,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性基金预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1979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表明,要使我国经济迅速而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和改革的关系,使之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这种政策不但有利于经济在稳定中协调发展,避免大起大落,而且可以为经济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决策当局需注重局势的通盘把握与政策组合的审慎权衡,稳中求进。对短期应变、中期结构升级与运行避险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应做好全面的统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宏观调控决策管理当局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三位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阿里恰(Giovanni Dell'Ariccia)和摩罗(Paolo Mauro)发表了一份《反思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SPN/10/03),在学术界和宏观决策部门引起了极大反响。这篇报告首先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荣景
理性预期的假说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理性预期,即假定经济主体(这里指微观层面,下文也是指同一层面的)对未来作出的预测是理性的。其二是持续的“市场出清”,也就是假定,无论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将适应供求状况迅速调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君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经过经济全球化的传导,导致了世界经济衰退。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产生机理,探讨了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分析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形势企稳向好的情况下,我国应如何通过优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强化风险防范机制等措施,来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在新中国成立60年后保持和谐发展。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股市 出口 企稳 内需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贾康
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决策管理当局要特别重视对局势的通盘把握与政策组合的审慎权衡,稳中求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邵英昕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在新的全球环境下银行和金融体制的稳健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然而,许多国家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时,并未把保持银行业的稳健视为政策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内涵、银行体系不稳健的宏观经济原因、不稳健银行体系的宏现经济后果、宏现经济政策设计四个方面,将宏观经济政策放在稳健银行体制必需的政策和结构性因素的框架内,研究稳健的银行体系是如何与宏观经济政策相互联系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帆
继续坚持“软着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1995年下半年宏观调控分析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目前,主张放松宏观调控,使经济再度“热”的舆论又开始抬头。例如,上海证券报7月17日发表股票专家徐凯南的预测,言“宏观经济软着陆成功初见端倪,股市走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关键词:
越南 经济走势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樊彩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