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7)
2023(3917)
2022(3068)
2021(3277)
2020(2317)
2019(5606)
2018(5806)
2017(8608)
2016(6188)
2015(7049)
2014(7172)
2013(6114)
2012(5778)
2011(5314)
2010(5610)
2009(4587)
2008(4609)
2007(4083)
2006(3686)
2005(3482)
作者
(13639)
(11109)
(11062)
(10867)
(7211)
(5407)
(5331)
(4571)
(4319)
(4213)
(3909)
(3680)
(3678)
(3668)
(3649)
(3577)
(3546)
(3421)
(3374)
(3256)
(3120)
(2821)
(2800)
(2705)
(2698)
(2611)
(2570)
(2449)
(2413)
(2305)
学科
教育(19939)
中国(10514)
(10117)
经济(10092)
理论(8050)
管理(7898)
教学(7802)
(5963)
(5502)
(4449)
企业(4449)
学法(4272)
教学法(4272)
思想(4230)
(4139)
政治(4032)
研究(3867)
发展(3830)
思想政治(3764)
政治教育(3764)
治教(3764)
德育(3723)
(3708)
学理(3641)
学理论(3641)
(3603)
方法(3553)
(3551)
改革(3328)
高等(3250)
机构
大学(73251)
学院(68255)
教育(27711)
研究(27636)
(21521)
师范(21400)
师范大学(17860)
(17727)
(17323)
管理(16929)
经济(16542)
科学(15575)
中国(14505)
职业(14076)
理学(13990)
理学院(13674)
(13403)
技术(13265)
管理学(13178)
管理学院(13021)
(12920)
北京(12476)
研究所(12140)
中心(11540)
教育学(10650)
(10280)
(10216)
职业技术(9788)
(9350)
技术学院(8779)
基金
项目(40868)
研究(39657)
科学(32447)
教育(28372)
基金(23808)
社会(20820)
成果(19784)
编号(19739)
(19620)
国家(19229)
社会科(19221)
社会科学(19218)
课题(17876)
(17573)
(17095)
(15901)
科学基金(15205)
规划(12560)
项目编号(11579)
(11426)
(11310)
基金项目(11188)
(11126)
重点(11076)
研究成果(10801)
教育部(10324)
(10125)
(10096)
阶段(10064)
年度(9933)
期刊
教育(50182)
研究(32130)
中国(27107)
(20435)
经济(20435)
职业(13210)
技术(11412)
技术教育(8857)
职业技术(8857)
职业技术教育(8857)
学报(8850)
大学(8229)
(7126)
科学(7066)
(6957)
管理(6290)
(6055)
论坛(6055)
高等(5967)
学学(5658)
成人(5160)
成人教育(5160)
高等教育(5073)
图书(5014)
农业(5009)
(5001)
职教(4246)
(4194)
金融(4194)
发展(4181)
共检索到120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薛珊  
王承绪先生是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创建者之一。他提出,比较教育具有国际性、跨学科、可比性、实践性等特征,比较教育研究对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比较教育研究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与业务素质。在60多年比较教育研究与教学中,王先生对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阚阅  李志永  
王承绪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和新中国比较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的比较教育研究思想在入读师范、求学浙大、留学英伦、新中国初期和改革开放等阶段不断发展和完善。他在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并由此奠定了新中国比较教育发展的基础。王承绪先生的比较教育研究思想中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敏锐的前沿性等特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伟  
改革开放以来,王承绪在恢复、发展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过程中,在哲学方法论、具体学科研究方法以及操作性研究方式和技术等三个层面,探索和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长法  李红梅  
王志莘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金融学家和教育家。早年,他任职中华职业教育社,怀抱"职教救国"信念,躬身实践职业教育,引介西方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矢志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重视职业补习教育和商学教育,对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伟  
百岁学者王承绪先生,循"返本开新、明体达用"之原则,承前启后、合作主编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比较教育》教材,交流中外,翻译西方教育名著;组织撰写《比较教育学史》、《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等里程碑式著作,率先开展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为中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两大贡献: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建构基本的研究方法体系。王先生丰富的学术成就、深远的学术影响,根基于他鞠躬尽瘁的报国精神、以学术为业的学问志趣以及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伟  郑文  
今年适逢我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王承绪先生百岁华诞,为回顾王承绪先生为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探讨、总结和传承王承绪先生宝贵的教育思想,中国比较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期间将举办庆祝王承绪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此,本刊编辑部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民盟浙江省委原常委,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著名教育家、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者、浙江大学教授王承绪先生于2013年11月19日11时28分在杭州逝世,享年102岁。王承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于2013年11月24日上午在杭州举行。王承绪先生住院、病重期间及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胡锦涛、温家宝、朱镕基、吴官正、周永康,以及刘延东、赵乐际、赵洪祝、沈跃跃、常万全、路甬祥,中央国家机关领导陈希、袁贵仁、潘云鹤、杨卫、王永乐、徐辉等,浙江省领导夏宝龙、李强、乔传秀等,浙江大学领导金德水、林建华等前往医院看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历史钩沉向未来——介绍王承绪先生主编的《比较教育学史》顾明远对每一门学科的发展来说,整理和反思自身的发展历程,都是一件很有意义而且非常必要的事情。比较教育还十分年轻,从朱利安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至今,不过一百八十年的历史。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伟  郑文  
百岁老人王承绪先生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曾联络留英同学创办了旨在打破日寇文化封锁的《东方副刊》。王承绪先生的办刊经历及同时期的比较教育研究,彰显了老一代学者在战火纷飞、民族存亡的历史关键时刻所坚守的学术救国梦想和超越战争、追求和平的终极关怀情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哲达  
王承绪教授首先向主席、与会代表问好,指出这次会议是我国比较教育界的一大盛事,向大会表示诚挚的祝贺,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接着表明自己已经多年未参加年会,这次年会在上海举行,虽然很想参加,而且杭州近在咫尺,但由于年事已高,腿脚无力,所以不能亲自前来参加,但非常高兴有通过视频向大会领导和与会代表问候的机会。然后王教授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比较教育生涯:"1934年在大学读书时开始系统学习比较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伟  郑文  
教育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和历史原点,因此在历史长河中教育学家的地位一直非常耀眼。博大精深的教育学成就、卓有成效的教书育人实践、为学为人各方面的修身立德,无不表明王承绪先生是当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王承绪先生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教育学家,从教育救国到建设教育强国的独特时代背景是外因,崇高的理想信念、顽强的个人奋斗是内因,全球性学术联系则是耦合内因与外因的催化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罗伯特·阿诺夫  许美德  阚阅  
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王承绪教授通过翻译大批国外名著和编写基本教材致力于为比较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他大力培养研究生,并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和领导,他还长期而深入地参与到与英国和北美大学的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王承绪教授在其卓越的学术生涯中为沟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以及教育的不同学科领域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王承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在漫长的教学科研生涯中积累形成了独特而宝贵的比较教育研究思想。王承绪先生认为比较教育研究者必须要掌握外语、资料和考察三个方面的基本功。他非常重视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学习和掌握比较教育具体研究方法的基础。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应强调学术、借鉴和咨政三个方面的目的与功用。他主张比较教育研究中应着力解决"民族性"、"主观性"和"可比性"等方面的难题。他非常强调比较教育研究要敢于创新,敢于研究和提出"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模式"。王承绪先生的这些思想对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宗顺  
蔡元培与蒋梦麟是师徒、同乡,具有相近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均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在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方面,具有前后相承的紧密联系。高等教育实践方面,师徒相继、蔡规蒋随,共同成就了北大的现代声誉。高等教育思想方面,从“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学术至上”的大学理想,到“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模式,蔡元培开风气之先,蒋梦麟则坚守余绪,共同为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在中国高教领域生根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晓敏  
清末状元张謇是一位活跃于晚清的实业家、教育家。他所创办的实业学校注重德育,其教育目的、办学范式、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和教育对象都与传统封建教育有着根本不同,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践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