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39)
- 2023(3301)
- 2022(2797)
- 2021(2663)
- 2020(2339)
- 2019(5653)
- 2018(5280)
- 2017(9050)
- 2016(4904)
- 2015(5437)
- 2014(5087)
- 2013(5342)
- 2012(5146)
- 2011(4655)
- 2010(4852)
- 2009(4390)
- 2008(4450)
- 2007(3811)
- 2006(3544)
- 2005(3397)
- 学科
- 济(20564)
- 经济(20539)
- 管理(11395)
- 业(9605)
- 地方(7470)
- 企(7229)
- 企业(7229)
- 中国(6221)
- 学(6101)
- 方法(5359)
- 农(5339)
- 数学(4419)
- 数学方法(4313)
- 财(3845)
- 农业(3792)
- 地方经济(3630)
- 业经(3602)
- 关系(3600)
- 制(3224)
- 贸(3109)
- 贸易(3096)
- 环境(3071)
- 理论(3067)
- 教育(3054)
- 易(2936)
- 融(2885)
- 金融(2885)
- 和(2865)
- 对外(2757)
- 经济关系(2734)
- 机构
- 大学(64028)
- 学院(62807)
- 研究(27799)
- 济(23351)
- 经济(22844)
- 管理(21154)
- 中国(21152)
- 江(18624)
- 科学(18370)
- 理学(17405)
- 理学院(17090)
- 管理学(16593)
- 管理学院(16465)
- 京(16295)
- 所(15344)
- 农(14555)
- 研究所(13981)
- 中心(12431)
- 省(11836)
- 财(11615)
- 农业(11249)
- 业大(10920)
- 院(10623)
- 范(10257)
- 师范(10125)
- 北京(9434)
- 州(9404)
- 科学院(8485)
- 师范大学(8282)
- 研究院(8228)
- 基金
- 项目(43254)
- 科学(33469)
- 基金(30457)
- 研究(30353)
- 家(27874)
- 国家(27649)
- 科学基金(22817)
- 社会(18580)
- 省(18434)
- 社会科(17471)
- 社会科学(17464)
- 基金项目(15917)
- 自然(15681)
- 自然科(15039)
- 自然科学(15028)
- 自然科学基金(14750)
- 划(14565)
- 教育(13798)
- 资助(12556)
- 编号(11738)
- 江(11022)
- 重点(10442)
- 成果(9979)
- 发(9671)
- 课题(9536)
- 部(9090)
- 创(8537)
- 科研(8180)
- 计划(8090)
- 创新(7966)
共检索到116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波
2010年12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风景名胜区工作暨江郎山申遗工作表彰大会,陈加元副省长等领导为江郎山申遗工作先进单位和记功人员颁奖。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王小德教授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群明 夏赞才 罗文斌 刘媛媛
地方感已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关于旅游者、旅游地居民的地方感实证研究不断涌现,但关于重大外部事件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以湖南崀山为例,通过设计量表以测量世界遗产申报作为外部事件对社区居民地方感的影响,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发现,世界遗产申报使居民对崀山有了全新认识,并对地方认同、地方依赖、自然环境感知和社会文化感知等4个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虽然不同利益群体的居民对待申遗和旅游业的态度不同,但总体上世界遗产申报强化了居民的地方感,提高了其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期望和支持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小方
自1985年我国签署《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宪章》至今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和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列入我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遗产项多达84项,而目前世界遗产委员会明确要求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2项世界遗产,且其中之一为自然遗产,我国诸多的世界遗产在申报时面临次序性问题不断凸显。如何能尽快获取世界遗产身份,谁将有幸成为下一个世界遗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世界遗产申报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特点,探求了我国世界遗产成功申报的内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综合认为世界遗产的申报已经由竞争国际化已经过渡为竞争国内化,获取年度国家世界遗产提名成为世界遗产身份确立的最关键步骤。对下一遗产的诞...
关键词:
世界遗产项 申报 次序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胜 田逢军 吴书锋 文君
世界遗产申报是地方旅游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地方居民的感知态度对世界遗产能否成功申报有重要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从价值判断、总体影响评估和个人价值影响评估三个层面对井冈山城镇居民在世界遗产申报中的感知态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对井冈山申遗的积极影响感知整体上高于消极影响感知,大部分居民认为申遗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2)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月收入等个体因素对受访者的感知态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年龄对居民申遗感知态度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3)居民对井冈山遗产价值的感知和认同度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与申报专家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4)居民对井冈山申报世界遗产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物价上涨等问题存在一定的顾虑。
关键词:
世界遗产申报 感知态度 井冈山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胜 田逢军 吴书锋 文君
世界遗产申报是地方旅游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地方居民的感知态度对世界遗产能否成功申报有重要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从价值判断、总体影响评估和个人价值影响评估三个层面对井冈山城镇居民在世界遗产申报中的感知态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对井冈山申遗的积极影响感知整体上高于消极影响感知,大部分居民认为申遗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2)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月收入等个体因素对受访者的感知态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年龄对居民申遗感知态度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3)居民对井冈山遗产价
关键词:
世界遗产申报 感知态度 井冈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纯旭 胡春玲 丁建民
为人民服务把我们连在一起。"2004年3月1日,河南省郑州市劳动保障局局长王保明走马上任。这是他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向同事们说的第一句话。斗转星移,4年过去了。这位从普通战士到村党支部书记,从师范学院学生会主席到乡党委书记,34岁任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县长,其后任县纪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冷志明 麻先俊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已经引起各国的重视。文章从世界自然遗产概念释义入手,介绍美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经验,分析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保护 利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其付
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许多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居于世界第三,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从遗产项目入选的时间看呈突变型、渐变型和平稳型三阶段特征,入选项目以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第Ⅱ项和第Ⅲ项的居多,且以佛教文化遗存为多。目前我国比较重视对线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文化景观等的保护。本文认为:下一步开展申报时,要重视目前还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部分省市,以体现文化的权力与利益平衡;在竞争性和选择性语境中,要宽容地对待各种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时空分布 旅游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永广 张环宙 应天煜
首先对过去几年来杭州西湖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做一简单回顾,并从遗产价值、城市发展和旅游管理三个角度对其在申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三个对策:①唯一能反映杭州1000多年来的地域文化特色、统领西湖美学价值和茶文化、并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现象,是佛教禅宗。进而认为,西湖只有作为禅宗美学最完美的物证,才能真正认识到西湖巨大的遗产价值。②建设部门应尽快出台“景观条例”(landscape ordinance),在建筑设计和广告设计阶段就介入管理,加强历史景观的保护和恢复。③加强旅游点环境容量研究,出台相关游人限制措施。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环境 景观条例 禅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保忠,何平,沈守云,安树青,王彩霞,石明旺,王保明
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拥有非常丰富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但长期以来却受到忽略。文章分析了世界遗产发展状况,概括了南洞庭湖申报世界遗产的意义,重点研究了它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特征,结果显示,南洞庭湖世界遗产符合《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标准的要求。在国内首次提出尽快开展南洞庭湖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工作的建议,提出了遗产申报程序和步骤及战略构想。对南洞庭湖加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南洞庭湖 湿地 世界遗产 申报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睿文,刘衡
近年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很多珍贵的自然、人文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全世界的共同关注与保护。但迄今为止,申报工作都是局限于我国范围内申报,尚未开展多国联合申报的尝试,模式比较单一。文章以丝绸之路为例,通过分析丝绸之路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多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设想,并进一步对中国引入多国申报模式的必要性作以初步的论述,以供学术界参考。
关键词:
世界遗产 多国联合申报 丝绸之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宜聪 张捷 刘泽华 吴佳临 熊杰
居民是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重要一方,居民的地方感、对获取利益和付出成本的感知将影响居民的满意度,进而影响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以三清山景区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借鉴已有文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①通过因子分析可将旅游影响感知分为成本感知、情感性获益感知和物质性获益感知,情感性获益感知对居民地方感、满意度中介影响最为显著;②地方感与旅游影响感知存在相互影响,成本感知与地方感相互作用不显著,获益感知与地方感显著正向相关,其中情感性获益感知相对物质性获益感知与地方感相互作用更明显;③居民情感性获益感知与物质性获益感知相互作用显著;④原住民相对于非原住民地方感更强,情感性获益感知更高,对旅游成本感知更敏感,对物质性获益感知部分低于非原住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克勤
该文介绍了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特征和管理现状,指出了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如管理体制、地质灾害、生态危机、旅游开发、经济建设、经费匮乏、遗产教育和学术研究滞后等问题。本文还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包括管理体制、遗产保护、遗产教育、保护基金、遗产旅游的建立和实施,以促进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小璇
国家疆界的划分原则常常与自然资源及生态功能区划分的原则相悖;动植物种群分布、生态学过程以及地质构造分布,并不因政治边界的存在而消失。这种情况为一些自然遗产地的统一与完整性保护制造了障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关注点,由原来对特定区域的保护转向强调景观尺度下生态系统连续性的保护。连续性保护理念在跨国项目中体现为跨界保护理念,使连接分散的生态区域之间的动态过程成为可能。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建立与保护已成为推进跨界资源保护的重要一环。结合相关案例分析,论文从发展历程、分类以及管理三个方面对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评述。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目前被认为是对世界遗产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嘉学 夏淑莲 李培英
怒江峡谷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生态地质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当地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近期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引发的无序开发已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高黎贡山片区构成了严重威胁。受多种条件限制,怒江峡谷通过发展传统产业脱贫的空间不大。结合该区实际,本文提出了“遗产旅游+适度利用水能资源+生态移民”的发展模式,以缓解人地关系矛盾,构建遗产地和谐社会。
关键词:
怒江峡谷 世界自然遗产 保护 脱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