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6)
2023(3486)
2022(2710)
2021(2836)
2020(1998)
2019(4913)
2018(4996)
2017(7555)
2016(5229)
2015(5941)
2014(6339)
2013(5246)
2012(4867)
2011(4727)
2010(5066)
2009(4359)
2008(4357)
2007(4009)
2006(3697)
2005(3556)
作者
(12115)
(9999)
(9978)
(9641)
(6374)
(4895)
(4666)
(4151)
(3881)
(3799)
(3444)
(3354)
(3322)
(3195)
(3143)
(3142)
(3113)
(2993)
(2943)
(2919)
(2829)
(2485)
(2437)
(2386)
(2339)
(2339)
(2232)
(2188)
(2062)
(2056)
学科
教育(19204)
(11657)
经济(11640)
中国(10121)
理论(9495)
管理(8310)
(6685)
(6590)
(6233)
企业(6233)
教学(6067)
方法(4932)
思想(4054)
(3998)
发展(3800)
(3676)
政治(3657)
(3416)
研究(3412)
思想政治(3355)
政治教育(3355)
治教(3355)
德育(3325)
改革(3172)
业经(3151)
高等(3081)
数学(3057)
(2952)
数学方法(2926)
(2901)
机构
大学(72973)
学院(66516)
教育(26830)
研究(26039)
(20960)
师范(20902)
(18287)
管理(18191)
经济(17592)
师范大学(17549)
(17335)
理学(15643)
理学院(15344)
管理学(14860)
管理学院(14706)
科学(14492)
(12416)
中国(12352)
北京(11953)
职业(11699)
研究所(11355)
(11344)
技术(11285)
教育学(10445)
中心(9992)
(9888)
(9237)
(8888)
职业技术(7989)
财经(7786)
基金
项目(38624)
研究(36505)
科学(32065)
教育(26330)
基金(24409)
社会(20458)
(20133)
国家(19785)
社会科(18930)
社会科学(18928)
成果(18105)
编号(17946)
科学基金(16304)
(16136)
课题(16019)
(15944)
(14129)
规划(11727)
基金项目(11572)
项目编号(10841)
(10526)
重点(10476)
(10379)
(10365)
教育部(9998)
研究成果(9794)
资助(9572)
(9247)
(9234)
(9198)
期刊
教育(46473)
研究(31706)
中国(22853)
(21143)
经济(21143)
职业(11118)
技术(9580)
学报(8445)
大学(7929)
(7519)
科学(7450)
技术教育(7175)
职业技术(7175)
职业技术教育(7175)
管理(6772)
学学(5603)
高等(5279)
(5155)
(5054)
论坛(5054)
成人(5030)
成人教育(5030)
(4681)
高等教育(4654)
财经(4376)
发展(3990)
(3990)
(3889)
职教(3781)
比较(3682)
共检索到110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正伟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最早传播西方哲学的学者之一。他对西方哲学的偏好、担任《教育世界》编职的经历以及投身教育实践,使他将传播的重心转向西方道德哲学及道德教育理论。他从哲学、教育学、课程三个层面译介和引进西方道德哲学及道德教育理论,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观念。他运用西方哲学理论与方法整理和阐发儒家伦理道德遗产,赋予其独特的价值和意蕴。他以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为基础,阐述新式教育的宗旨,独树一帜,为建构近代新式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德海  
王国维是近现代中国著名学者,在中国教育学术史上有历史性贡献。教育学术是他一生涉足最早的学术领域,且他还是一位在我国最早设立的中等师范学校任教教育学科的教师。他的大量教育著译,有理论方面的,有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方面的,也有针对当时国内实际情况而发的非常大胆的议论。他的有关教育宗旨、美育和文学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见解堪称确切精当,至今依然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桂林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概况袁桂林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普遍面临战后最严峻的社会问题。五十年代末受苏联“卫星事件”震动出现了科技教育、天才教育热潮,同时社会道德问题也日益突出。加强道德教育在西方各国震耳欲聋般响了起来。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其它社会有识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评《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谢荣岱戚万学教授撰著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一书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在该书中着力讨论了本世纪西方主要国家中几种最具代表性、最富影响力的理论学说,并以当代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为主线贯穿之,旨在通过...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洪斌  
王国维的治学之路是从哲学到文学再到史学,治史领域则由古史研究转向西北史地学。关于王氏晚年的史学转向,论者意见纷纭,莫衷一是。在古史领域大获成功并为世人瞩目之际,王国维晚年史学研究的主题,其实早已悄然预伏。在全力研究殷周史的同时,王国维仍兼顾边疆民族史与地理研究,这凸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史学意识,即国史研究不应局限于域内,需要紧密关注周边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这得益于其青年时代感染的东洋史学的历史视野。近代西北出土的大批文物及文献资料,强烈地吸引欧洲东方学者、日本东洋史家的目光,使这一区域的研究成为国际汉学界的前沿领域。1919年,因为伯希和、沈曾植的启迪,王国维事实上已完成史学转向的心理调整和专业预备。王国维一方面继承清代西北史地学的传统,一方面积极引入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史学的新视野、新材料,推动中国本土史学的现代转型。同时,他借论定沈曾植的治学风格,进而构造自我的思想世界,宣示其追求真实的历史世界与理想的人文世界的学术旨趣。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肖刚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批王国维致沈曾植信札,计10通12张,另有他人跋文1张,附于《壬癸集》中。因罕有人知而研究不多,现将其整理誊录,补正此前研究之误,并对信札内容做进一步的探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依靠悲剧哲学和以情感美学为本的文学理论,王国维重建了传统及各种功利的文学内涵界定与文学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他通过研究中国抒情文学及其境界之美,充实了其文学课程的内容架构,从而完成了以人间情感教育为宗旨的文学课程革新实验。这一长达十年的文学课程革新探索不仅盘活了许多被历史遗弃的中国文学,而且为教育、引导个体在世俗人间安顿自己的情感生命,开辟了一条"境界"优美的文学途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叶隽  
1870年前后生人一代的原生代知识精英中的代表人物的共通之处,是留日的王国维与留欧的蔡元培对作为瑞士文化代表的裴斯泰洛奇教育思想的接受。他们对康德、包尔生的共同关注,可凸显出他们共享的德系资源背景。但两者又有不同,王国维对歌德、席勒、裴斯泰洛奇的接受路径区别,凸显出那代学人在面对西潮东来时的教育学意识与元命题辨识能力,他对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与成长小说的双重关注,更显示出其不俗的艺术鉴赏力和启蒙情怀的良好结合。相比较中国传统的有教无类概念,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术概念,在西方有其独立的学术传统。蔡元培作为留欧学人之代表之接受德系教育资源,初则在意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更具有制度建设功用的思想者,后...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瞿葆奎  
王国维先生于1901年翻译了日本立花铣三郎编著的《教育学》,这是引进中国的第一本全文翻译的《教育学》。他于1905年编著了一本《教育学》,这是国人编著的第一本《教育学》。这两个"第一",王国维也足以名垂中国教育学史册了。我们把他翻译立花铣三郎的一本与他自己编著的一本,合辑在一起。以后者为正文,以前者为附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佘双好  
本文在对当代西方主要道德教育流派述评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代西方道德教育流派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 ,指出了其理论的不足和缺陷 ,以期求得对我国德育课程发展的有益借鉴和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在目的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在教育内容方面 ,强调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在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维度方面注重道德认知的发展 ,忽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道德教育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反对灌输方法。主体主义是 2 0世纪西方思想的核心 ,2 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思想深受主体主义的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桂林  
六十年代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袁桂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几个主要西方国家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这些国家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和社会道德问题日趋严峻,青少年道德水准普遍下降,犯罪率逐渐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根据道德教育主题的变换 ,把 2 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划分为几个时期 ,从而勾勒了西方道德教育的百年嬗变轨迹 ,总结了百年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之得失 ,并就新世纪西方道德教育可能发展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冬桦  
东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王冬桦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是当今世界关心的焦点。1993年在广州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认为:“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反思中开始复兴道德教育。但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彩平  
伦理是人的普遍性的延展,具有空间性蕴含;伦理的空间性首先意味着伦理空间的结构化整体图示;伦理的空间性昭示组建完备的各层次伦理实体即现实伦理空间的各类地标;伦理实践即伦理的空间化过程,空间伦理表象即个体内心的道德地图。以此为基础,针对当前中国伦理重建的困境与道德教育的现实状况,有效的德育目标要呈现结构化的整体伦理格局,将学校组建为示范性中介伦理实体,把道德地图作为学生道德成长表征的学校道德教育理论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