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1)
- 2023(2517)
- 2022(2189)
- 2021(2023)
- 2020(1761)
- 2019(3691)
- 2018(3742)
- 2017(6493)
- 2016(3671)
- 2015(4202)
- 2014(4227)
- 2013(4009)
- 2012(3559)
- 2011(3286)
- 2010(3281)
- 2009(3024)
- 2008(2883)
- 2007(2558)
- 2006(2256)
- 2005(2015)
- 学科
- 济(11621)
- 经济(11614)
- 管理(8251)
- 业(7821)
- 企(6455)
- 企业(6455)
- 学(6024)
- 方法(5833)
- 数学(4949)
- 数学方法(4862)
- 农(3443)
- 中国(3244)
- 税(2722)
- 财(2657)
- 税收(2536)
- 收(2505)
- 地方(2393)
- 业经(2382)
- 生态(2373)
- 环境(2366)
- 银(2125)
- 农业(2123)
- 理论(2120)
- 银行(2107)
- 和(2097)
- 技术(2075)
- 融(2046)
- 金融(2046)
- 行(2037)
- 制(2024)
- 机构
- 学院(53584)
- 大学(53565)
- 研究(22008)
- 科学(17639)
- 管理(17468)
- 济(16341)
- 中国(16124)
- 经济(15844)
- 农(15475)
- 理学(14955)
- 理学院(14686)
- 管理学(14206)
- 管理学院(14137)
- 所(12955)
- 农业(12802)
- 业大(12351)
- 京(12327)
- 研究所(12255)
- 中心(10124)
- 室(8675)
- 省(8570)
- 江(8418)
- 实验(8282)
- 农业大学(8223)
- 院(8140)
- 实验室(7932)
- 北京(7798)
- 科学院(7707)
- 财(7685)
- 技术(7483)
- 基金
- 项目(41466)
- 科学(31695)
- 基金(30094)
- 家(29390)
- 国家(29200)
- 研究(24354)
- 科学基金(23399)
- 自然(17996)
- 自然科(17555)
- 自然科学(17550)
- 自然科学基金(17189)
- 省(16550)
- 基金项目(16236)
- 划(15032)
- 社会(13943)
- 社会科(13203)
- 社会科学(13198)
- 资助(12416)
- 教育(11048)
- 计划(10518)
- 重点(10485)
- 科技(9997)
- 发(8859)
- 编号(8785)
- 科研(8658)
- 创(8380)
- 部(8331)
- 创新(7936)
- 专项(7861)
- 业(7217)
共检索到77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万琦 赵楠楠 张明如 李清香 张婷宇 蔡益杭
【目的】研究玉铃花Styrax obassia的开花动态,揭示其繁育系统的基本特征,认识其生物学特性,为玉铃花杂交育种、生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城市园林绿化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田间观测玉铃花开花动态特征、花部结构、昆虫访花特性,采用TTC染色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等方法确定其繁育系统类型。【结果】(1)玉铃花的花期为4月中旬至5月初,始花期为4月15—18日,盛花期为4月19—26日,末花期为4月27日—5月2日,单花花期约3~5 d。(2)总状花序下垂,开花顺序由花梗基部向先端分2~3区段开放, 30个总状花序的小花数量平均为(25.3±1.8)个。(3)开花1 d后的花粉活力最强,雌雄蕊成熟时间部分重合,P/O为(646.30±64.35),OCI为4。(4)访花昆虫主要有中华蜜蜂Apis cerana、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等。【结论】玉铃花开花始于4月中旬,结束于5月初,盛花期持续1周时间,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需要传粉者的类型,部分为自交亲和。图3表1参2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艳萍 宁伟
研究蒙古蒲公英生殖特性可为其野生抚育与人工培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野外观测、显微观察和套袋试验,计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对蒙古蒲公英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蒙古蒲公英单花开放过程中花柱逐渐生长至柱头开裂呈羊角状,花药在靠近柱头一侧开裂,花粉在花柱生长过程中被带出花药;群体花期一般为19d,每年5月上旬开始到下旬结束,花期重叠,其花粉和柱头活力在9:00~10:00活力最强;异交指数(OCI)=5、花粉胚珠比(P/O)=2460,为异花授粉且需传粉者,套袋试验中异花授粉与自然对照结实率接近,分别为97.8%和95.7%,去雄去柱头后套袋结实率为50.8%;风对其远距离传粉作用不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燕红1 董淼1 2 马爽1 潘晨1 艾叶1 张洪义1 包满珠1
于室外观测孔雀草(Tagetes patula)花部形态、开花动态,同时测定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传粉方式、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及授粉和套袋效果,对孔雀草的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孔雀草花序是具有雌性舌状花和两性管状花的异型头状花序,单个花序的开花持续时间为20~22 d,开花结果过程可大致分为舌状花开放期、管状花开放期、果实发育期和果实成熟期;开花后花粉寿命为2~3 d,1~2 d内花粉活力最高;舌状花开花第2~5天可授性最高,管状花开花第4~5天可授性最高;传粉方式以虫媒传粉为主,授粉昆虫的主要类型为蜜蜂和白粉蝶;结合杂交指数、P/O 值、杂交试验结果判断,孔雀草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颖 杨雪 王阿香 何淼
以北黄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为试材,通过引种观察,运用定量测量、花粉萌发试验、人工授粉试验等对其花部形态特征、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其柱头表面及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北黄花菜花型大,芳香,单花花期持续2 d左右,花部具有吸引传粉者的特征;花粉活力在刚开花时较低,12~18 H达到最高,柱头在开花当天即有可授性,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持续时间上存在较长相遇期;开花时柱头高于花药,两者存在空间间隔;北黄花菜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1 838,自然条件下北黄花菜的坐果率达到82.9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东生 魏晓慧 沈海龙
风箱果属濒危灌木且分布范围狭窄,自然条件下有性更新能力差,局部种群有消失的趋势。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试验对风箱果的传粉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花花期(5.1±0.23)d,花序花期(8.4±0.98)d。单花花期依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以分为5个时期,即初花期、散粉前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通过花粉/胚珠测定,结合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可以确定风箱果的繁育系统属于专性异交、自交不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风箱果的结实率(23.02±6.08)%和结籽率(9.86±2.86)%均较低,这与当前片断化生境中传粉昆虫种类和数量少、效率低下等有关,说明生境片断化影响风箱...
关键词:
濒危植物 风箱果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清香 张明如 顾翠花 李铜攀 万琦 高磊 张婷宇 赵楠楠 蔡益杭
【目的】研究长柱紫茎Stewartia rostrata的花部特征和繁育系统,为紫茎属Stewartia种群更新、人工扩繁及园林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年生长柱紫茎为材料,观察(测)长柱紫茎的花部特征和昆虫访花特性,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测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分析其传粉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特征。【结果】(1)长柱紫茎居群花期为5月初至5月中下旬,约17 d,单花花期约2 d。(2)花粉活力开放当天最强,单花开花24~32 h,花冠和雄蕊易脱落,脱落后花粉极易失去活力。(3)开花前柱头已具有可授性,可授期达7 d,花粉强活力与柱头强可授性具1~2 d的相遇期。(4)花蕾期柱头高于花药,开花后花药高于柱头;无论开花前后,雄蕊与雌蕊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分离。(5)长柱紫茎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为2 108.0~195 525.0,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需要传粉者,部分自交亲和。(6)传粉昆虫以熊蜂Bombus sp.为主。【结论】长柱紫茎花粉寿命短,传粉昆虫单一,传粉易受阴雨天气影响,繁殖过程有较大限制;集中开花模式、花粉量大、柱头5裂及可授期长等花部特征是保障繁殖成功的基本表现。图5表1参3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之光 徐言 葛红 杨树华 赵鑫 寇亚平 朱晋宇 贾瑞冬 武荣花
【目的】研究萼脊蝴蝶兰Phalaenopsis japonica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特性,为萼脊蝴蝶兰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濒危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温室条件下栽培的萼脊蝴蝶兰为材料,记录其花器官特性和开花进程,测定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分析花粉组织化学,估算杂交指数并进行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结果】(1)萼脊蝴蝶兰群体花期4月中旬至5月底,单株花期30~40 d,单花花期约30 d,开放时有香味。花蕾期为开花前1~7 d,初花期为开花后1~5 d,盛花期为开花后6~25 d,末花期为开花后26~30 d,凋谢期为开花后30~40 d。(2)总状花序,单株花序多为1~2个,单花序约有10朵花。(3)萼脊蝴蝶兰花粉为近圆形四合花粉,主要由脂质组成,适合虫媒授粉。(4)雌雄同株,且同步成熟,在盛花期(开花6~25 d)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均达到最强,花粉活力高达84.98%,杂交指数为4。(5)自然授粉、自然自花授粉、去雄不授粉3种处理后的结实率均为0,而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和人工异株授粉的结实率高达60.00%、80.00%和93.33%,且人工异株授粉果实质量最好,种子最大,种子活力最高(82.69%),单果实中种子数量约43 000粒。【结论】萼脊蝴蝶兰开花始于4月中旬,结束于5月底,盛花期持续约20 d,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需要传粉者的类型。图4表3参26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靖怡 张晓曼 高亦珂
为明确小黄花菜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对有性繁殖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小黄花菜不同储藏条件下的花粉活力变化和柱头可授性的测定、人工授粉试验以及计算花粉-胚珠比(P/O)和杂交指数(OCI),研究小黄花菜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1)小黄花菜单花期长达20.5~21.5 h,群体花期60 d左右。2)随着花粉储藏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呈现降低的趋势;相同储藏时间和温度下,花粉活力在干燥条件下比非干燥条件下高;最佳储藏条件为-80℃干燥储藏。3)小黄花菜柱头可授性呈现开花后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开花3 h后可授性达到最高。4)小黄花菜的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其P/O值为2 364.13±117.39,OCI值为4。本研究结果为小黄花菜加入萱草育种,培育早花且长花期的萱草新品种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
小黄花菜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繁育系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年喜 李隆云 崔广林
本试验对灰毡毛忍冬开花进程和昆虫访花特性进行了观察,采用离体培养法测定了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套袋测定柱头可授性,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实验对灰毡毛忍冬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灰毡毛忍冬群体花期约30 d,单株花期约16 d,单花花期2~3 d。灰毡毛忍冬开花前12 h至开花后36 h柱头可授性强,而花粉活力以开花当天正午时最高。灰毡毛忍冬传粉昆虫以膜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为主,它们的活动对灰毡毛忍冬的传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杂交指数OCI=4,判断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P/O约为664.4,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套袋实验测定自交结实率3.03%,...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 开花特性 繁育系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郑棚汭 董春燕 陈之光 徐言 葛红 杨树华 赵鑫 寇亚平 朱晋宇 贾瑞冬 武荣花
【目的】研究多花指甲兰Aerides rosea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为多花指甲兰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记录温室栽培条件下多花指甲兰的花部特征和开花进程,检测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估算杂交指数(OCI)及进行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结果】(1)多花指甲兰5—7月开花,开放时有香味,单株花期约15 d,单花花期约10d。花蕾期为开花前1~5 d,初花期为开花后1~4 d,盛花期为开花后5~6 d,末花期为开花后7~8 d,凋谢期为开花后9~10 d。(2)总状花序,有1~4个花序,花序较长,密生数10朵花,整株花期一致。(3)在花蕾期,花朵还未开放时花粉已具备活力,部分柱头具备可授性;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在盛花期(开花5~6 d)达到峰值。多花指甲兰的OCI为4。(4)无论是否去雄、套袋,不进行人工授粉的结实率均为0,而人工自花授粉、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85.71%、88.00%、84.00%,均高于不进行人工授粉的植株。【结论】多花指甲兰自5月初开花至7月底结束,盛花期较短,持续约2 d。多花指甲兰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需要传粉者传粉的自交和异交混合的繁育系统。图6表3参2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芬 李全健 王彩霞 连静静 田敏
通过野外观测,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萌发试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对扇脉杓兰开花特性、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其柱头表面和花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扇脉杓兰4—6月份开花,群体花期23天,单花花期12~16天。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柱头可授性持续期为14天左右。花粉活力在花朵刚开放时最高(95%),至花朵凋谢之前仍保持较高的活力(70%)。雌雄生殖单位在持续时间上有较长的相遇期。开花时柱头略高出花药,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扇脉杓兰杂交指数OCI=4。自然条件下,扇脉杓兰的结实率仅为5%。人工自花授粉、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分别为9...
关键词:
扇脉杓兰 繁育系统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龙昌 陶珂 景康康 王菲 司卫杰
【目的】紫薇具有红色、紫色和白色等显著不同的花色以及形态、大小和颜色明显不同的2种雄蕊,使其成为花色多态型和异型雄蕊研究的良好材料。对紫薇花部综合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系统研究,探究紫薇不同花色植株的繁殖策略以及2种雄蕊在传粉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通过野外定点观测,采用传粉昆虫调查、人工授粉以及人工控制套袋试验等方法对紫薇3种花色植株的花部形态特征、开花进程、传粉式样以及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进行检测。【结果】1)3种花色植株的花期和单花开放进程基本相同(单花花期为4~5天)。2)3种花色植株的花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3)3种花色植株的短雄蕊数表现为白色花植株>紫色花植株>红色花植株,花色间存在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宏 王雁 李正红 万友名 刘秀贤 梁宁
从花部形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与胚珠比、杂交指数、套袋实验、传粉观察等方面,对花柱二型植物滇丁香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型花植株的单株花序数明显较多,而花冠管和柱头裂片长却明显较短;散粉8 h后,滇丁香的花粉活力达到最高值70%左右,从花药始散粉期至末花期其柱头均具过氧化物酶活性;针型花和线型花的花粉与胚珠比分别为1 641.7±365.84和947.3±194.84,杂交指数均为3。结合套袋实验和传粉观察结果认为:在自然条件下,滇丁香为虫媒花植物,其中针型花和线型花所接受的亲和性花粉分别为异株同型花和异型花提供。滇丁香不仅是形态意义而且是功能意义上的花柱二型植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钟远标 岳晋军 楼崇 袁金玲 顾小平
【目的】以我国南方重要经济竹种——麻竹为材料开展繁育系统的系统研究,以阐明竹类植物的开花特性及结实规律,为有效地开展杂交育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对麻竹假小穗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野外定位观测假小穗的开花动态过程,通过花粉离体发芽试验测定花粉的活力及其寿命,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的可授性,利用估算杂交指数(OCI)和花粉-胚珠比(P/O)的方法测定麻竹繁育系统的类型。【结果】麻竹假小穗可不固定地着生在不同级次的营养轴上,且其基部的23个潜伏芽可继续发育形成新小穗,故其花期较长,整个生长季均有续次开花
关键词:
麻竹 开花生物学 繁育系统 杂交育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欢妍 黄科 高琪昕 张维 雷艳 何长征
为开发来源广泛、经济实惠和性能优良的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基质,采用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菌渣、河沙、珍珠岩3种基质的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由马铃薯微型薯产量(Y)与菌渣配比(X1)、河沙配比(X2)、珍珠岩配比(X3)间的回归方程Y=36.331 63–1.819 65X1+3.391 04X2+2.568 47X3–1.786 37X12–4.208 21X32+2.122 50X1X2+4.327 50X1X3可推断,珍珠岩配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菌渣配比,最后是河沙配比;河沙配比与珍珠岩配比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菌渣配比与河沙配比、菌渣配比与珍珠岩配比间的交互效应显著;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