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50)
- 2023(2480)
- 2022(2165)
- 2021(1940)
- 2020(1808)
- 2019(4019)
- 2018(3939)
- 2017(7027)
- 2016(4202)
- 2015(4796)
- 2014(4568)
- 2013(4490)
- 2012(4478)
- 2011(4161)
- 2010(4093)
- 2009(3758)
- 2008(3606)
- 2007(3425)
- 2006(3071)
- 2005(2822)
- 学科
- 济(12056)
- 经济(12035)
- 管理(8090)
- 业(7342)
- 学(7107)
- 企(5852)
- 企业(5852)
- 方法(5133)
- 数学(4334)
- 数学方法(4226)
- 贸(4026)
- 贸易(4024)
- 易(3960)
- 农(3771)
- 中国(3576)
- 财(2994)
- 水产(2813)
- 制(2796)
- 业经(2544)
- 动物(2529)
- 农业(2388)
- 理论(2314)
- 动物学(2202)
- 地方(2092)
- 及其(2060)
- 融(2018)
- 金融(2018)
- 银(2017)
- 银行(1977)
- 米(1955)
- 机构
- 大学(60951)
- 学院(59666)
- 研究(29203)
- 农(25787)
- 科学(23955)
- 农业(21461)
- 中国(20318)
- 所(18415)
- 济(18063)
- 经济(17576)
- 研究所(17212)
- 业大(17043)
- 管理(15197)
- 京(14678)
- 室(13534)
- 农业大学(13298)
- 省(12868)
- 业(12856)
- 理学(12718)
- 实验(12613)
- 中心(12463)
- 理学院(12417)
- 实验室(12182)
- 管理学(11847)
- 管理学院(11775)
- 重点(11576)
- 科学院(10868)
- 江(10503)
- 技术(10377)
- 院(10134)
- 基金
- 项目(43563)
- 家(31949)
- 科学(31794)
- 国家(31732)
- 基金(31017)
- 科学基金(24072)
- 研究(22382)
- 自然(19975)
- 自然科(19523)
- 自然科学(19510)
- 自然科学基金(19158)
- 省(18355)
- 划(16912)
- 基金项目(15982)
- 计划(13244)
- 资助(13237)
- 科技(12715)
- 社会(11228)
- 重点(11096)
- 社会科(10464)
- 社会科学(10458)
- 教育(10311)
- 农(10256)
- 专项(10217)
- 业(9796)
- 发(9705)
- 科研(9589)
- 创(9287)
- 创新(8812)
- 部(8413)
共检索到96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新梅 董冰 葛兆鹏 裴玉贺 赵美爱 宋希云
【目的】本研究针对玉米淀粉合成相关基因sbe1和bt2获得SNPs位点并设计引物,进行HRM-PCR分型,根据结果找到相关基因对玉米淀粉合成方面的调控机理,从而为玉米育种的遗传改良和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文提取普通玉米H21和紫糯96-619的基因组DNA后进行PCR扩增,测序并拼接出玉米淀粉合成相关基因bt2,sbe1的全长序列。【结果】进行亲本间序列比对,找到了20个SNPs位点,通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成功对171个高世代回交群体的SNPs位点分型。【结论】运用试验分析,总结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乐素菊 刘鹏飞 曾慕衡 王伟权 王晓明
【目的】利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技术对超甜玉米的基因型进行分子鉴定,建立根据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的平台。【方法】根据超甜玉米基因bt2启动子区域序列设计引物,通过等位基因特异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利用ClustalX软件,分析比较了32份超甜玉米自交系b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在扩增的888bp序列中有3个SNP位点,分别在bt2基因转录起始上游的-20,-103和-107bp处,通过对32份超甜玉米自交系的SNP位点分析,将其区分为AAA和GGG 2种单体型。【结论】利用3个SNP位点中的-103(A/G)位点进行等位基因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文期 张贺通 何海军 龚佃明 杨彦忠 刘忠祥 李永生 王晓娟 连晓荣 周玉乾 邱法展
【目的】株高是玉米株型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不仅与玉米籽粒的机械化收获及抗倒伏相关,也与玉米产量密切相关。因此,挖掘玉米株高 QTL/基因并解析其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育种价值,定位一个新的玉米矮秆基因 ZmDLE1,阐明其生物学功能,为加速改良玉米的株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自育玉米骨干自交系 LY8405,M_2后代分离获得一个单基因调控隐性遗传的玉米矮秆低穗位突变体,M_3、M_4后代能稳定遗传,命名为 dwarf and low ear mutant1(Zmdle1),通过与 Mo17 杂交构建 F_2分离群体,借助极端性状混池测序分析法(BSA-seq)及目标区段重组交换鉴定的方法,基于 Mo17 参考基因组对目标区段内的基因进行挖掘和功能注释,定位候选基因。【结果】开展了 Zmdle1 表型鉴定,突变体 Zmdle1 苗期表型与对照 LY8405 无显著性差异,成熟期植株株高和穗位高较 LY8405 分别降低 87.2 和 55.4 cm,为 35.0%和 62.9%,差异极显著。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穗下节间数减少及节间细胞长度缩短是导致 Zmdle1 的株高和穗位高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利用 F_(2:3)遗传群体,进行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后代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分离比例符合 3:1(χ~2=2.854),说明突变基因为细胞核遗传的单隐性基因。因此,根据 BSA-seq 结果,将候选基因 ZmDLE1 初步定位在玉米第 1 染色体 Bin1.09-1.10 区段约 15 Mb 区间内,进一步利用 Mo17 和Zmdle1 重测序结果开发多态性分子标记,通过图位克隆手段精细定位目标基因,最终将候选基因定位到约 600 kb 大小区间,该区间内有 16 个候选基因。比对重测序数据,发现 Zm00001d033231 在第 2062位置碱基 G 变成 A,导致氨基酸由甘氨酸变成丝氨酸,且转录水平表达比 LY8405 极显著降低,Zm00001d033234 第 223 位置碱基由 T变成C,导致第75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成脯氨酸,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通过对该候选区段群体关联分析及功能注释发现Zm00001d033231 和Zm00001d033234均与玉米生长发育相关。【结论】定位到第 1 染色体末端 Bin1.09区段候选基因 ZmDLE1,有效调控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精细定位缩小目标区段至600 kb区间内 Zm00001d033231 与株高显著关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强强 畅引东 孙瑛健 贾仡伟 张作刚
【目的】探究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信息特征,并筛选和验证多态性引物,为后续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多样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ISA软件对已有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序列进行SSR位点检索;采用Primer 3.0设计SSR引物,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SSR引物多态性进行筛选和验证。【结果】玉米大斑病菌30条染色体基因组中共搜索到12 046个SSR位点,SSR位点平均密度为276.9个·Mb-1。其中:三核苷酸重复型SSR最多,占总SSR数量的31.38%;五核苷酸重复型SSR最少,占总SSR数量的2.10%。全基因组中共检测到203种碱基重复类型,其中,C/G重复类型最多,SSR位点数量为2 299个,占比19.09%,AC/GT次之(1 669个,占比13.86%)。SSR位点的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5~16次,占总SSR数量的91.38%;重复次数为10次的SSR位点数量最多,占总SSR数量的18.40%;SSR序列长度范围为10~300 bp,其中,10~20 bp占比最多,占总SSR数量的72.12%。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78对引物中筛选出25对扩增性好且多态性高的SSR引物。【结论】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含有丰富的SSR位点,具有开发多态性SSR引物的潜力;筛选的25对扩增性好且多态性高的SSR引物可用于后续玉米大斑病菌的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永华 刘金花 金危危
采用CPD(PI和DAPI组合)染色对玉米和类玉米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显带分析,供试物种所有的45S rDNA位点都能够有效地被CPD染色显示为红色带纹。在栽培玉米、墨西哥玉米、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中只有一对染色体上具有45S rDNA位点,在多年生类玉米的2对染色体上具有45S rDNA位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珍娟 王振营 何康来 白树雄
【目的】研究转cry1Ab杀虫蛋白基因玉米收获后玉米根茬及其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动态,比较两种Bt玉米根茬和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速度。【方法】以两种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抗虫玉米MON810和Bt11为材料,采用ELISA方法测定玉米收获后根茬残体和根际土壤中Cry1Ab杀虫蛋白的田间降解动态。【结果】转Bt基因玉米根茬残体和根际土壤中杀虫蛋白是逐渐降解的,Bt玉米MON810根茬中Cry1Ab杀虫蛋白含量较高,降解的速度也较慢,收获后8个月时还不能完全降解;Bt玉米Bt11根茬中Cry1Ab杀虫蛋白含量较低,降解速度比MON810根茬中Cry1Ab杀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喜艳 赵吉元 胡广宇 窦瑶 刘相国 韩四平
【目的】解析玉米淀粉合成限速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bt2)与糖酵解关键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N1)在植物体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首先克隆获得AGPase-bt2和GPN1基因,然后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构建326-CYCHA-AGPase-bt2和326-CYNEE-GPN1双分子荧光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EHA105,并用2种载体共同瞬时侵染烟草叶肉细胞,48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AGPase-bt2与GPN1的相互作用。【结果】AGPase-bt2基因长1 428bp,GPN1基因长1 497bp。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326-CYCH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喜艳 赵吉元 胡广宇 窦瑶 刘相国 韩四平
【目的】解析玉米淀粉合成限速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bt2)与糖酵解关键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N1)在植物体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首先克隆获得AGPAse-bt2和GPN1基因,然后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构建326-CYCHA-AGPAse-bt2和326-CYNee-GPN1双分子荧光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eHA105,并用2种载体共同瞬时侵染烟草叶肉细胞,48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AGPAse-bt2与GPN1的相互作用。【结果】AGPAse-bt2基因长1 428bP,GPN1基因长1 497bP。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326-CYCH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娇娇 赵雯 肖池贵 王婷 马兰 陶增
【目的】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NLPs(NIN-likeproteins)是硝酸盐响应顺式元件(NRE)的结合蛋白,在硝酸盐调控的下游基因表达中起转录激活作用。玉米转运蛋白ZmSTP1和ZmAAP2在植物碳氮产物的运输和卸载过程中发挥作用,且基因启动子区域均含有一个硝酸盐响应顺式元件。本研究旨在证实玉米ZmNLPs家族成员ZmNLP3、ZmNLP4是否为ZmSTP1和ZmAAP2基因启动子中NRE的结合蛋白。【方法】以玉米B73为试验材料,首次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检测ZmNLP3、ZmNLP4转录因子分别与ZmSTP1和ZmAAP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相互作用。【结果】在线预测网站Plantcare对ZmSTP1和ZmAAP2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00 bp序列分析表明,位于2个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577~-589 bp和-909~-921 bp区域均包含一个序列长12 bp的NRE元件,结构分别为5'-ATTTAATACTCA-3'和5'-ATATATAAGTCA-3';诱饵菌株AbA~(r)基因表达检测显示,能抑制诱饵菌株Y1H(pAbAi-ZmSTP1)和Y1H(pAbAi-ZmAAP2)本底表达的最低AbA浓度均为200 ng/mL;将pGADT7-ZmNLP3/4分别转化Y1H(pAbAi-ZmSTP1)和Y1H(pAbAi-ZmAAP2)菌株后,在对照培养基(SD/-Leu)和含AbA浓度为200 ng/mL的筛选培养基中Y1H[(pAbAi-ZmSTP1)/(pGADT7-ZmNLP3)]、Y1H[(pAbAi- ZmSTP1)/(pGADT7-ZmNLP4)]、Y1H[(pAbAi-ZmAAP2)/(pGADT7-ZmNLP3)]、Y1H[(pAbAi-ZmAAP2)/(pGADT7-ZmNLP4)]菌株均能正常生长。【结论】玉米转录因子ZmNLP3、ZmNLP4均能与ZmSTP1和ZmAAP2基因启动子区域相互作用,是靶基因ZmSTP1和ZmAAP2启动子区域NRE的结合蛋白。本研究为深入了解ZmNLPs家族成员参与的硝酸盐信号响应提供理论基础,也为玉米增产和氮素增效提供分子标记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酵母单杂交 转运蛋白 ZmNLP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珍娟 王振营 何康来 白树雄
【目的】研究间苗后留在田间地表的转Bt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规律,比较两种Bt玉米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的降解速度。【方法】以两种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抗虫玉米MON810和Bt11为材料,采用ELISA方法测定各取样时期中幼苗残体中Cry1Ab杀虫蛋白残留量。【结果】转Bt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杀虫蛋白降解是逐渐的,且降解速度较快,到50d时幼苗残体已经完全腐烂,Bt11幼苗残体中的杀虫蛋白已经完全降解,在MON810中还能检测到微量的杀虫蛋白。两种转基因玉米幼苗残体中的Bt杀虫蛋白的初始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在同一时间段的Bt杀虫蛋白降解速度存在差异均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红 黄威 胡红青 刘玉荣 陈迪勤
采用ELISA定量法研究了(28±1)℃下转Bt基因玉米植株残体不同组织所含Cry1Ab蛋白在黄褐土和红壤中的残留动态,并对其进行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转Bt基因玉米植株残体不同组织释放的Cry1Ab蛋白在不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基本一致,均呈前期快速降低和后期稳定下降2个阶段,但同一组织释放的Cry1Ab蛋白在不同土壤中的残留变化速率存在显著差异,黄褐土中下降明显快于红壤,1周内表现尤为显著;不同组织释放的Cry1Ab蛋白在同一土壤中其残留差异显著,且受培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表现为根>叶>茎,与初始时Cry1Ab蛋白土壤可提取量表现基本一致;双指数模型比移动对数模型和指数模型更符合转Bt基因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婉 范成明 吴毅歆 何月秋
利用已公布的玉米黑粉病菌基因组全序列数据及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 v3.0、亚细胞器中蛋白定位分布预测软件Tar-getP v1.01、跨膜螺旋结构预测软件TMHMMv2.0和膜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I Predictor预测分析了玉米黑粉病菌基因组编码蛋白的作用位点。结果表明,在6522个ORF中,具有分泌功能的有543个,占全基因组基因总数的8.3%;作用位点在线粒体的有1552个,占全基因组基因总数的23.4%;具有跨膜结构的有1269个,占全基因组基因总数的19.5%;锚定在膜上的有56个,占全基因组基因总数的0.9%。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振营 文丽萍 何康来
欧洲玉米螟Ostrinianubilalis(Hbn.)是北美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最重要的害虫,转Bt基因抗虫玉米(以下简称Bt玉米)的商品化,为控制玉米螟为害提供了新的途径。一、Bt玉米的培育植物遗传研究人员将选定的外源DNA插入玉米植株的DNA...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霞 刘楠楠 浦天宁 魏可鹏 俞菊华 李建林 唐永凯
机体生长主要受到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RH-GH-IGFs)生长轴调控,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是生长激素(GH)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传导因子。实验特异性扩增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IGF-Ⅰa基因的5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内含子1、内含子3和内含子4)。通过比对10尾建鲤的序列,共找到SNPs位点8个。使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5个家系共372尾建鲤的内含子1_C175G,12个家系共987尾的内含子1_A993G和内含子4_A511C 3个位点。内含子1_C175G雌雄个体均以GG型频率为最高,分别是0.44和0.4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婷婷 李金 苏贺 詹延廷 蒲俊 董学会
为研究低磷胁迫(LP)、正常条件(HP)2个处理对转Bt基因玉米和郑单958根系形态以及磷利用效率的影响。以转Bt基因玉米(Bt799)和受体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进行温室水培试验。研究证明:1)低磷胁迫后Bt799的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升高幅度高于郑单958,就总根长、根系投影面积总和、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单位立方米总根长和根总容积而言,Bt799玉米的LP/HP是郑单958玉米LP/HP的1.13、1.19、1.33、1.18、1.14和1.55倍。2)低磷胁迫降低各叶位Bt蛋白量,根部除根基处1~7cm Bt蛋白量上升以外,其余根系均下降。在正常处理下,Bt799全株和根系Bt蛋白总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