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7)
2023(9455)
2022(8318)
2021(7669)
2020(7029)
2019(16148)
2018(16069)
2017(30708)
2016(17359)
2015(19474)
2014(19735)
2013(19700)
2012(18750)
2011(17072)
2010(17546)
2009(16189)
2008(16630)
2007(15327)
2006(13128)
2005(11995)
作者
(53486)
(44915)
(44793)
(42792)
(28713)
(21756)
(20523)
(17664)
(16797)
(16256)
(15422)
(15076)
(14491)
(14413)
(14287)
(14096)
(13957)
(13119)
(13114)
(12836)
(11367)
(11238)
(11060)
(10267)
(10168)
(10167)
(10099)
(10009)
(9356)
(9246)
学科
(69579)
经济(69501)
管理(44553)
(43764)
(34745)
企业(34745)
方法(33055)
数学(28768)
数学方法(28400)
(19352)
(18493)
中国(18301)
(17934)
(13730)
业经(13344)
地方(13339)
(13230)
贸易(13228)
(12806)
农业(12398)
(12004)
银行(11954)
理论(11859)
(11515)
金融(11512)
(11485)
财务(11447)
财务管理(11417)
(11396)
(10923)
机构
大学(254477)
学院(251519)
(98463)
经济(96181)
研究(91422)
管理(89817)
理学(76775)
理学院(75747)
管理学(74034)
管理学院(73558)
中国(68010)
科学(59661)
(55714)
(52868)
(49705)
(46909)
研究所(45459)
业大(42397)
农业(42273)
中心(41608)
(39407)
财经(36981)
北京(35260)
(34702)
师范(34292)
(33450)
(32139)
(31276)
经济学(30402)
(28488)
基金
项目(165659)
科学(127670)
基金(118151)
研究(116772)
(105844)
国家(104964)
科学基金(86533)
社会(70841)
社会科(66942)
社会科学(66915)
(65281)
基金项目(62171)
自然(57418)
(56102)
自然科(56085)
自然科学(56059)
自然科学基金(55090)
教育(54968)
资助(49489)
编号(47226)
成果(40473)
重点(38742)
(36881)
(35585)
课题(34283)
(33737)
科研(32480)
计划(32433)
创新(31637)
(31091)
期刊
(106997)
经济(106997)
研究(72147)
中国(52050)
学报(48966)
(47749)
科学(41391)
(37806)
大学(35272)
学学(33057)
农业(32159)
管理(31029)
教育(30048)
(22876)
金融(22876)
技术(21422)
财经(18299)
(18228)
经济研究(17363)
业经(16644)
(15683)
问题(14450)
(14439)
业大(12766)
图书(12680)
统计(12653)
(12430)
技术经济(12187)
理论(11556)
科技(11443)
共检索到377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祁志云  杨华  邱正高  张亚琴  袁亮  蔡治荣  王楠  金川  
本文利用西南核心材料及其以它们组建基础材料诱导选育出的DH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研究玉米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参数和GCA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6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这6个性状的基因效应中主要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较小;单株产量GCA与行粒数、穗长、结实长和穗粗4个性状的GC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行数相关不显著,本试验材料中DH系09Y1035、10Y1026、09Y1027、10Y1028和10Y1031、09Y1032、09Y1016、09Y1019、09Y1029、09Y1018共10个自交系GC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东  季昌好  赵斌  朱斌  王瑞  
为研究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GCA)的差异,筛选高GCA亲本,以我国不同产区具代表性的17份大麦新品种(系)为亲本材料,两年度采用NCⅡ设计对7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方差在单年度或两年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GCA方差普遍大于SCA方差,表明基因加性、非加性效应同时存在,并以加性效应为主。所有性状亲本间GCA差异显著,可针对目标性状筛选到高GCA亲本,如16号亲本(95033-1)在穗粒数、千粒质量及单株粒质量3个性状上GCA值均较高,是一优良亲本。亲本性状值与其GCA值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性状上表现不同,如在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及穗粒数4个性状上,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单株穗数与单株粒质量上,仅单年度检测到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对于千粒质量,两者相关不显著。因此,前4个性状可根据亲本性状值预测其GCA大小。综上,大麦杂交育种可针对目标性状选择高GCA亲本进行组配,提高后代选择效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欣芳  马骏  王延波  刘继国  孟庆国  李明  王金艳  李泉木  姜敏  
以农大高诱1号诱导系和辽3162(大斑病感病材料)×A619HtN(大斑病抗病材料)组配的材料为亲本获得的5个DH(doubled haploid)系与辽3162、A619HtN和中106为父本系组配的15个杂交组合为试材,采用数量遗传学方法进行DH系产量和田间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诱导DH系的基础材料决定其诱导后代的类型,利用DH育种技术可以快速改良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组配优良的杂交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黎明  蒋辅燕  高连彰  和永昌  汪燕芬  吴海兰  毕亚琪  尹兴福  何永健  包改丽  姚文华  徐春霞  王晶  陈洪梅  
【目的】探究最新选育的20个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和5个测验种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在2种不同生态条件下鉴定,对其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以评价新选玉米自交系的综合应用潜力。【结果】组合、被测系、测验种、被测系×测验种间各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除穗长、穗粗、穗行数和出籽率外,其余穗部性状在不同地点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自交系L1、L2、L3、L4、L6、L7和L17产量一般配合力(GCA)为极显著正值;本试验中10个强优势组合T1×L3、T5×L17、T1×L2、T3×L8、T4×L1、T4×L13、T4×L15、T1×L19、T5×L6和T5×L16的特殊配合力(SCA)均达极显著水平,这些组合大多是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或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各参试组合的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GCA与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的相关性为显著正相关,而穗行数和出籽率与产量的GCA效应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玉米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有明显贡献。【结论】本研究表明20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中L1、L2、L3、L4、L6、L7和L17的产量和穗部性状配合力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向阳  邬成  陈泽辉  祝云芳  王安贵  陈建军  刘鹏飞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向阳  邬成  陈泽辉  祝云芳  王安贵  陈建军  刘鹏飞  
为改良玉米Suwan和Tuxpeno种质,并为早代测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和部分平衡格子方设计法,以Suwan-Lancaster、Tuxpeno-Reid改良系及测验种等14份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组配成49个杂交组合,通过田间组合鉴定研究玉米自交系产量与穗长、百粒重等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Suwan-Lancaster和Tuxpeno-Reid改良系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两大类群改良系间产量特殊配合力较大,相互杂交能够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两改良系各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于非加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江民  李雁  李槐芬  
采用Griffing方法4 模型Ⅰ,对7个自交系10个性状进行配合力的研究。其结果表明, 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值及特殊配合力的效应值在同一亲本的性状之间或同一性状在不同亲本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4113、7922、云143、云146在多数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就单株粒重而言, 4113、云143、云146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 4113在单株粒重方面具有较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 表明它能将高产性能稳定地遗传给子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雪  胡学爱  杨荣  梁燕  刘世建  卢双才  
以四川省雅安市玉米研究开发中心近年来育成的部分玉米新自交系和骨干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其主要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所表现的配合力不同,同一个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和同一个性状不同自交系间的配合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交系YA3729、YA3237、YA8201和YA8801能显著改进F1的产量,其产量配合力显著高于平均效应,属于高配合力自交系,用其作亲本易组配出高产杂交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渝生  
按Griffing方法4模型Ⅰ,研究8个玉米自交系的28个完全双列杂文组合6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在不同自交系间有很大差异,在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屯有一定差异。在卢量方面,云248的一般配合力最高,特殊配合力以云147最高。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但也不排除从一般配合力都不高的双亲获得较高特殊配合力组合的可能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琪林  陈绍江  苏书文  高合明  郭新林  
以7份具有不同雄穗性状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Griffing方法4的双列杂交,估算了玉米雄穗主轴长度、分枝数、平均分枝长度、小穗着生密度和每穗小穗数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相应的遗传参数,并进行了性状间一般配合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个雄穗性状一般配合力明显高于特殊配合力,基因累加效应占遗传主导地位;5个性状的h2B(%)分别为80 72,82 96,85 13,84 211,61 10;h2N(%)分别为60 92,66 11,44 62,67 20,38 96。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相关分析发现,分枝数、小穗着生密度与每穗小穗数间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r=0 9347 ,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芮豪  龙洪进  桂敏  钟秋月  杜磊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正高  祁志云  雷开荣  袁亮  张亚勤  柯剑鸿  吴红  杨华  
以13个不同类型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格林芬方法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采用SSR标记对这13个自交系及5个对照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CML162、S181、HN06-10、S147、掖478综合性状配合力表现优良;控制轴粗、穗行数、单粒厚度、百粒重、出籽率和秃尖6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控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粒长、单穗粒重7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根据品种间的分子遗传多态性,将18个自交系划分成7个类群:丹340、渝5、HN06-10为一类;B73、掖478、京甜、CML162为一类;MO17、太191o2、青贮、S147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润秀  黄开健  黄爱花  韦新兴  贺囡囡  邹成林  郑德波  谭华  翟瑞宁  
【目的】分析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耐低氮玉米自交系与自育骨干自交系的配合力,有效评估CIMMYT种质的育种潜力,为我国玉米自交系利用途径扩增和强优势玉米组合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NC-Ⅱ设计,以20个CIMMYT耐低氮玉米材料为母本与6个自育骨干自交系为父本组配120个杂交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百粒重、出籽粒和单株产量等10个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2组亲本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除父本系中的穗粗外,其余性状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下同),其余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亲本A2、17、A5、20和19的综合配合力效应值较高,是具有较大潜力的育种材料,应用这些亲本组配出较高产量杂交组合的可能性较大,其中A2×20(桂A10341×CLYN463)组合产量的SCA效应值最高。【结论】A2(桂A10341)是最理想的玉米亲本材料,A2×20(桂A10341×CLYN463)是筛选出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黄安霞  覃永嫒  覃嘉明  时成俏  
用NCⅡ遗传设计分析方法,选择10个糯玉米自交系1(SN9-111)、2(SHN1111)、3(SHN321)、4(SN602-111)、5(珍5124)、6(JNF20)、7(DW613)、8(YL6113)、9(SNF611)、10(SN668-211)作为父本,10个糯玉米自交系A(SNM121-1)、B(珍5112)、C(SNHN11)、D(SN紫1)、E(YL6112)、F(YL6114)、G(DW62122)、H(宜糯1-112)、I(SN606-1)和J(CT4211)作为母本,进行几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父本系间和母本系间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海宇  江禹奉  周锦国  谢小东  覃兰秋  曾艳华  谢和霞  程伟东  谭贤杰  
【目的】利用外国自交系和西南区骨干自交系创建玉米前育种"桂A"群体,并从中选育早熟、脱水快、产量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为广西和西南区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种质基础。【方法】以7份西南区骨干玉米自交系为受体材料,11份外国优良自交系为供体材料创建玉米前育种群体"桂A",从中选育出20份一环系,采用NC-Ⅱ设计与5份骨干系配制100个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研究其利用潜力。【结果】从"桂A"群体选育的A32-1、A11、A21、A7等4个自交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利用潜力大,骨干系GRL62491、GRL737、GRL15111与"桂A"群体选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高。【结论】"桂A"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中选育出的一环系与热带种质材料有较高的杂种优势,可降低穗位、缩短生育期,具有较高利用价值,有望应用于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