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1)
- 2023(6033)
- 2022(5098)
- 2021(4478)
- 2020(3525)
- 2019(7799)
- 2018(7598)
- 2017(13751)
- 2016(7591)
- 2015(8422)
- 2014(8503)
- 2013(8612)
- 2012(8597)
- 2011(8028)
- 2010(8339)
- 2009(7627)
- 2008(7549)
- 2007(6886)
- 2006(6384)
- 2005(6246)
- 学科
- 济(37190)
- 经济(37160)
- 业(17612)
- 管理(16817)
- 地方(16203)
- 中国(14997)
- 农(12222)
- 企(11599)
- 企业(11599)
- 业经(9779)
- 地方经济(9336)
- 发(8641)
- 农业(8473)
- 制(8263)
- 融(8213)
- 金融(8213)
- 银(8209)
- 银行(8196)
- 行(8034)
- 教育(7484)
- 方法(7277)
- 学(6681)
- 环境(6475)
- 发展(6473)
- 展(6453)
- 贸(6419)
- 贸易(6408)
- 易(6097)
- 技术(5898)
- 数学(5820)
- 机构
- 学院(111744)
- 大学(109918)
- 研究(48676)
- 济(45356)
- 经济(44058)
- 管理(36530)
- 中国(35839)
- 理学(29443)
- 科学(29203)
- 理学院(28948)
- 管理学(28380)
- 管理学院(28166)
- 京(25906)
- 所(25798)
- 农(24421)
- 研究所(22983)
- 中心(21029)
- 财(20478)
- 江(19745)
- 农业(18915)
- 省(17819)
- 院(17610)
- 范(17597)
- 北京(17487)
- 师范(17414)
- 业大(17278)
- 州(16377)
- 科学院(14972)
- 财经(14828)
- 技术(13863)
- 基金
- 项目(67495)
- 科学(51633)
- 研究(51452)
- 基金(44646)
- 家(39437)
- 国家(39026)
- 科学基金(31812)
- 社会(30837)
- 省(29195)
- 社会科(29161)
- 社会科学(29156)
- 划(23940)
- 教育(23350)
- 基金项目(22964)
- 发(22100)
- 编号(21678)
- 自然(18849)
- 自然科(18345)
- 自然科学(18338)
- 成果(18253)
- 资助(18027)
- 自然科学基金(17972)
- 发展(17741)
- 展(17395)
- 课题(17209)
- 重点(16076)
- 创(14331)
- 部(13736)
- 年(13621)
- 创新(13431)
共检索到197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令晓 罗畔池 闫兴明 闫春萍 赵有林
玉米疯顶病的发病植株多数雌、雄穗小叶状增生畸形 ,叶片变厚、有明显的条状突起。鉴定结果表明玉米疯顶病是由霜霉科指疫霉属大孢指疫霉侵染所致 ,是玉米霜霉病的一种。种植抗病品种、适期浇水、防止大水漫灌、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杂草和药剂拌种能有效防治本病
关键词:
玉米疯顶病 病原菌 防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屈振刚 路子云 赵聚莹 张小风 李建成 李辉利 赵朋伟
为了明确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采用田间系统调查与观察的方法,防治技术研究用喷雾和撒颗粒剂两种方法对不同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河北省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发生始期在6月底7月初,发生高峰期为7月6-26日,末期为8月10日。成虫有短暂的假死性,白天阳光照射比较强时,喜欢躲藏在玉米心叶内为害,早晚在叶片上为害的习性。用48%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氯.辛乳油、2.5%功夫菊脂乳油、40%辛硫磷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成虫期喷雾防治效果均在87.08%以上;撒5%毒死蜱颗粒剂防效达96.56%,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玉米 褐足角胸叶甲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宗仁 张典
玉米螟危害棉株生长点和主茎后,单株产量损失28.26~88.7%,由于棉株的自我生理调节和群体补偿效应,实际损失为12.61~52.17%。测定了受害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以及受害株率与百株卵块数之间的关系,拟定出不同皮棉产量水平的棉田防治指标:高产田(100kg/亩)4.9块卵/百株;中产田(75kg/亩左右)5.5块卵/百株;低产田(50kg/亩左右)6.2块卵/百株,在玉米螟严重发生年份,应适当放低。
关键词:
棉花 玉米螟 防治指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进宝
玉树州江西林场小蠹虫的发生面积达到20161.5亩,是玉树州江西林场主要病虫害,文章分析了玉树州江西林场小蠹虫发生的现状和原因,总结探讨了小蠹虫的防治对策。
[期刊] 预测
[作者]
宫锡鸿 王荣花 张翠玲
“S”型曲线在预测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中的应用宫锡鸿,王荣花,张翠玲(山东省乳山市植物保护站264500)(乳山市农牧局)1问题的提出二代玉米螟是乳山市夏玉米穗期的主要害虫。乳山市的夏玉米面积历年都在25万亩以上。搞好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的预测,对于搞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强 李洪连 袁红霞 张善翔
作者于1996~1997年在河南封丘等四地采用小区和大田试验,就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防治苗期病害及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用20%克福种衣剂(含10%克百威、10%福美双及微肥、成膜剂等其他助剂80%)包衣处理郑单8、丹玉13、豫玉15、掖单19和掖单20共5个玉米品种种子。结果表明,①能提高出苗率10.43%~40.65%,②对玉米粗缩病及苗枯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0.00%~86.47%和56.86%~8419%,③使苗期植株高度及鲜重分别增加8.41%~38.70%和4.90%~74.00%,④玉米增产幅度10.00%~29.40%。
关键词:
种子包衣 玉米 苗期病害 生长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丽娜 李晓 杨晓蓉 杨天智 杨家秀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进行了玉米纹枯病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纹枯病的为害程度与玉米产量损失呈正相关,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千粒重下降;垂直距离5cm和水平距离20cm的纹枯病病菌均能引起玉米植株发病;防治适期为玉米九叶至十一叶期,也正是纹枯病的发病初期。
关键词:
玉米 纹枯病 为害 防治时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翁永发 陈雁 汪国华 毛承芳 朱云有
近年来 ,浙江省局部地区国外松纯林受芽流脂病危害较为严重。通过定点观察、分离培养、光镜检查、电镜观察、微量元素测定和用硼砂防治罹病松树等方法 ,基本查清国外松芽流脂病在浙江省的发生情况 ,明确了国外松芽流脂病的 3种症状 :顶芽枯死型、丛枝型和枯梢型。国外松芽流脂病是由于松树自身和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有效硼含量不足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用喷洒 3 0g·kg-1或 5 0g·kg-1硼砂溶液防治该病效果显著 ,防治区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平均下降 38 5 ,松树的年平均高生长量也比对照大 1 4 8cm。表 4参 4
关键词:
国外松 流脂病 硼 防治效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帅 邵振润
一、基本情况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国土面积51.3万km~2,农用地面积2 160万hm~2,接近国土面积的一半。人口6 590万,从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2.6%,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木薯、甘蔗、水果、花卉等作物。2009年泰国GDP生产2 696亿美元,工业占44%,服务业占43.7%,农业12.3%,人均GDP 8 100美元。农业收入的60%来自农作物,其余来自水产养殖业、畜牧业、农产品粗加工和农业服务。水稻产业在泰国农业乃至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锦年 陈胜 黄辉
微红梢斑螟是危害松类的嫩梢、球果、芽和干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浙江省一年发生2至3代,以初龄幼虫在冬芽、枯梢或以中老龄幼虫在害梢中越冬。4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分别是越冬代,第1、2代成虫出现期。在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种子园中的观察,了解了幼虫钻蛀芽、梢、果和干的不同习性,以及该虫发生与绒茧蜂、长体茧蜂等天敌的关系。通过研究,提出了灯诱杀虫、早春喷梢、打孔注射和保护天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微红梢斑螟 生物生态学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军 景河铭 黄定芳
杉木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王军,景河铭,黄定芳关键词杉木炭疽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杉木炭疽病(GlomeyellacinguIata(Stonem)S.etS.]是杉木针叶和嫩梢上的主要病害。受害林分生长停滞,枝枯叶黄,状似火烧,严重时全株枯死,...
关键词:
杉木炭疽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