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3)
2023(6080)
2022(5261)
2021(4813)
2020(4122)
2019(8836)
2018(8810)
2017(16515)
2016(9320)
2015(9950)
2014(9942)
2013(9626)
2012(8927)
2011(8054)
2010(8084)
2009(7263)
2008(7062)
2007(6474)
2006(5298)
2005(4697)
作者
(27757)
(23305)
(23132)
(21891)
(14634)
(11365)
(10484)
(9170)
(8615)
(8407)
(7915)
(7786)
(7616)
(7553)
(7457)
(7111)
(6992)
(6748)
(6745)
(6429)
(5863)
(5786)
(5689)
(5328)
(5312)
(5203)
(5127)
(5008)
(4877)
(4785)
学科
(33917)
经济(33875)
管理(24396)
(23636)
(19475)
企业(19475)
方法(16975)
数学(14939)
数学方法(14780)
中国(9426)
(9410)
(9267)
(8626)
业经(6910)
(6847)
(6423)
银行(6391)
(6256)
财务(6238)
财务管理(6224)
理论(6174)
(6121)
金融(6121)
(6108)
(6078)
贸易(6078)
企业财务(6009)
地方(5970)
(5874)
技术(5628)
机构
学院(127393)
大学(126851)
(47412)
经济(46293)
研究(46275)
管理(43942)
理学(38279)
理学院(37723)
管理学(36786)
管理学院(36570)
中国(33729)
科学(31086)
(27232)
(26973)
(24991)
研究所(23100)
(23096)
业大(22549)
农业(21928)
中心(20417)
(18755)
财经(18683)
(17070)
(17058)
(16852)
北京(16825)
师范(16627)
(15323)
技术(15180)
经济学(14774)
基金
项目(89625)
科学(69396)
基金(64332)
研究(61284)
(58853)
国家(58361)
科学基金(48346)
社会(38049)
社会科(36040)
社会科学(36030)
(35887)
基金项目(33672)
自然(32955)
自然科(32230)
自然科学(32215)
自然科学基金(31649)
(30513)
教育(29050)
资助(26766)
编号(23405)
重点(20803)
(19394)
成果(18937)
(18808)
(18661)
计划(18076)
课题(17609)
科研(17536)
创新(17469)
(17065)
期刊
(49093)
经济(49093)
研究(35062)
学报(27201)
中国(25577)
(24822)
科学(22481)
大学(19311)
学学(18511)
(18053)
农业(17021)
管理(16002)
教育(15042)
(11276)
金融(11276)
技术(10251)
(9556)
财经(9110)
经济研究(8829)
业经(8255)
(7874)
业大(7624)
(7275)
科技(6411)
农业大学(6269)
统计(6244)
问题(6202)
(5757)
商业(5721)
林业(5584)
共检索到184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学宇  杨巍  任雪娇  慈佳宾  赵超  董莹  杨伟光  
【目的】研究玉米单倍体诱导率与遗传背景的关系及诱导系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选用东北地区主要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下骨干自交系所组配的F1代为母本进行单倍体诱导,统计诱导率;利用SSR标记对诱导系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类群划分。【结果】母本不同的材料间单倍体诱导率变异幅度较大,相同杂交模式下的基础材料间诱导率变化也较大,杂交模式间诱导率无显著差异;同一亲本组配的诱导基础材料的诱导率变化范围较大,不同亲本的组合间差异不显著。SSR标记分析表明,35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5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7个等位基因,平均4.342 9个,每对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113 7~0.676 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光堂  荣廷昭  刘礼超  涂升斌  
应用不完全双到杂交配合力分析、Hayman双列杂交遗传分析和因子聚类分析法分析了用化学诱导产生的14个玉米孤雌生殖系(P1组)作母本与5个我室自育优良自交系(P2组)作父本组配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各系各性状的GCA和SCA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单株穗粒重的GCA以孤雌生殖系405最高(25.19%);被测7个性状中,出籽率主要由加性基因效应控制,株高、穗位高、穗长、单株穗粒重有加性、显性基因效应,百粒重和行粒数2个性状,除探测到了加性、显性基因效应外,还获得有上位性基因效应存在的证据;供试的P1组各系相对与P2组的各系,在各性状上都有较多的显性基因。对70个杂交种采用因子聚类结果表明,不同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增  宋同明  
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 Stock6进行了单倍体诱导测验,并针对其存在缺点进行了杂交和回交改良。试验结果显示,用 Stock6对高油玉米、甜玉米和普通玉米均能诱导出一定频率的单倍体(平均为0.94%)。在杂交籽粒中,Navajo 斑纹标记的表达强度受母本遗传背景影响较大,在甜玉米和高油玉米背景下表达较弱。通过对 Stock6的杂交或回交改良,已经获得了大批籽粒 Navajo 斑纹标记较深、胚面大、花粉量多和结实率高的后代穗行,其中个别穗行的诱导率较 Stock6有了明显提高。试验结果还初步证实了诱导性状的超亲分离特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婷婷  翟立红  苏旭  冯静  李娟  高友军  陶勇生  张祖新  郑用琏  
【目的】利用Mutator(Mu)诱变群体获得、验证叶色白化突变体的Mu因子插入位点;解析玉米叶色变异相关基因及其代谢网络。【方法】以含有活性MuDR转座子的W22∷Mu为父本,与玉米自交系综31(Z31)杂交产生的M2和M3家系群体为材料,经表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和Mu插入位点的分离获得白化突变体,经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白化突变体产生的相关基因,同时构建产生白化突变代谢网络。【结果】对870个M2家系的16000余单株和M3种植的36个家系近700单株进行考察,获得了遗传稳定的白化突变体41株。经Mu-TAIL-PCR分析获得35条Mu因子插入序列;对靶位点序列分析,获得的14个靶位点可能与叶绿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健坤  邓秀新  
目的沙田柚(Citrusgrandis[L.]Osbeckcv.Shatian)是中国的特有品种,其愈伤组织难以诱导。为进一步进行细胞工程研究,本研究通过与其它品种杂交的方法获得杂种胚性愈伤组织。方法以沙田柚为母本,用体细胞杂种橘柚+无酸甜橙([C.reticulataBlanco×C.paradisiMacf.]cv.Nova+C.sinensis[L.]Osbeckcv.Succari)为父本进行杂交,90d后将幼胚取出,在MT+ME(麦芽提取物,500mg·L-1)和MT+GA3(1mg·L-1)两种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幼胚培养约5个月左右,在两种培养基上从胚状体和幼小植株的下胚轴处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海春  谭义川  夏伟  李仁飞  余学杰  柯永培  
对新选的玉米EMS诱变系进行遗传评价是对其展开利用研究的前提。以19份玉米EMS诱变系为试材,利用表型分析和玉米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2-2014),研究各诱变系与相应基础试材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考察的20个性状中,与基础试材相比,诱变系K305Y1403、K305Y1409、K305Y1411和K305Y1415有9个性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R08Y1425、R08Y1423、R08Y1429分别有17,13,12个性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与相应基础试材差异较大。40对SSR引物,平均每对引物在来源于K305与R08的诱变系中,检测出的等位基因个数平均分别为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峰成  冯勇  赵瑞霞  苏二虎  张来厚  刘志雄  石海波  
为明确玉米群体的遗传变异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采用12株叶片混合、每个群体5个混合样本提取DNA的最优取样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及6个对照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筛选出86对SSR适宜引物,共扩增出391条多态性带,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2~11条,平均5.67条,以GD值0.67为基准,划分为6个类群。蒙A群、蒙B群、中综5号、黄早4为第一类,蒙C群、蒙群1、掖478为第二类,蒙群2、蒙群4、C群1、C群2、Mo17为第三类,蒙群3、C群3、中综7号、B73为第四类,丹340和齐319各单独为一类,该结果与产量SCA效应分析划分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俊意  徐莉  
对33个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SSR分析,其结果为,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在0.1763~0.9490,平均为0.3228。除贞367遗传距离为大于0.90外,其他32个的遗传距离均小于0.51,表明玉米自交系间遗传基础狭窄。33个自交系的遗传距离按类平均法可聚为6类,其中Ⅱ、Ⅲ和Ⅳ类又分为两个亚类。提高玉米的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必须丰富亲本的遗传基础,扩大其遗传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海春  袁昊  李东波  余学杰  柯永培  
对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关系的研究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2种方法对82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15个表型性状计算它们的欧式遗传距离,其平均遗传距离为50.57,变异范围为9.05~146.23,说明供试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丰富,以遗传距离38.06为界,将供试自交系分为6类,其聚类结果与其系谱来源的吻合程度较差;利用筛选出来的63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明显的SSR引物,在供试自交系中共检测出等位基因变异601个,每对引物检测到4~24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5个,每个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幅为0.454 6~0.916 9,平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金友  黎裕  王天宇  石云素  宋燕春  王海波  
利用SSR,AFLP两种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23个玉米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这两种分子标记系统进行了比较。利用筛选出的40对SSR引物,检测到了202个等位基因。用12对AFLP引物组,检测到了444条有多态性的带。SSR和AFLP分子标记均有很高的多态性,SSR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达0 60,而AFLP多态性带比例是72%。两种分子标记结果将玉米种质划分为5组,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两种分子标记划分的结果也相近。研究认为SSR,AFLP两种分子标记系统均适合于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云燕  陈茂功  孙素丽  武小菲  江凯  朱振东  李洪杰  何月秋  王晓鸣  
【目的】针对近年频繁暴发的玉米南方锈病,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不同地区玉米南方锈病菌的遗传相似性,为研究该病害流行与发生规律和抗病育种提供信息。【方法】利用18对多态性ISSR引物对2011和2012年采集自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个菌株进行扩增,分析种群的遗传结构与特征。【结果】在相似系数0.81水平上,72个菌株被划为2群5亚群10组,亚群间表现出年度与地域的一定差异;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菌株群体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揭示山东与安徽、福建与浙江群体分别具有相对较高的相似性,而海南群体与其它群体遗传距离最远;不同地区病菌群体间缺乏基因交流,遗传相关性较低。【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丽静  殷小娟  李俊岚  钟鸣  马慧  李浩戈  李天来  陶承光  
为扩大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n)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以细叶百合鳞片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BA,NAA,IAA,IBA)诱导丛生芽及再生植株,对体系中外植体消毒时间及各阶段培养基的激素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氯化汞溶液最佳灭菌时间为8 min;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1 mg/L+N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 0.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黎亮  董昕  徐小炜  刘丽威  刘晨旭  陈绍江  
以不同玉米杂交种与单倍体诱导系为材料,对从杂交种中诱导双生苗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农大108、高油5598、郑单958与CAUHOI-1的杂交当代籽粒中,双生苗的平均频率为0.15%,显著低于单倍体的平均诱导频率3.38%,而在自交籽粒中没有发现双生苗。利用45个双列杂交组合为母本分别与两个诱导率不同的诱导系(CAUHOI01和CAU79)进一步杂交,在杂交籽粒中发现26对双生苗,其中有23对来自于CAUHOI-1的杂交后代。本研究结果表明双生苗诱导与单倍体诱导一样,不仅与诱导系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母本基因型影响,而二者诱导能力表现趋势不一致。对双生苗类型的观察结果表明,双生苗主要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巍  任雪娇  崔学宇  慈佳宾  任启彪  杨伟光  吴春胜  
【目的】探讨玉米单倍体诱导系JS6-2对不同基础材料、不同授粉时期和果穗不同部位的诱导效果,为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单倍体诱导系JS6-2为诱导材料,Stock6和农大高诱1号为对照,对不同基础材料进行了杂交诱导,同时比较了不同授粉时期、不同果穗部位对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JS6-2对自交系及杂交种均具有诱导产生单倍体的能力,对自交系诱导中,JS6-2单倍体诱导率(8.29%)明显高于农大高诱1号(1.70%)和Stock6(0.66%);对杂交种诱导中,JS6-2单倍体诱导率(8.22%)同样明显高于其他2个诱导系(1.35%和0.76%)。JS6-2杂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久然  李春辉  宋伟  王元东  张如养  王继东  王凤格  田红丽  王蕊  
【目的】选择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解析,为玉米育种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选用344份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时效性的玉米自交系,其中包括美国主要杂种优势群、由国内地方种质发展来的杂种优势群、由美国商业化杂交种选系发展来的杂种优势群以及近年来在中国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新种质。利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包含3 072个SNP位点的Maize SNP3072芯片对供试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揭示其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在344份自交系中,3 072个SN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