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4)
2023(2026)
2022(1803)
2021(1651)
2020(1391)
2019(3146)
2018(3164)
2017(5996)
2016(3445)
2015(3832)
2014(3823)
2013(3716)
2012(3530)
2011(3408)
2010(3616)
2009(3427)
2008(3629)
2007(3733)
2006(3358)
2005(3208)
作者
(10718)
(8997)
(8707)
(8337)
(5816)
(4440)
(3916)
(3514)
(3369)
(3314)
(3110)
(3088)
(3002)
(2934)
(2878)
(2685)
(2610)
(2599)
(2545)
(2527)
(2346)
(2232)
(2205)
(2109)
(2093)
(2028)
(2027)
(1892)
(1785)
(1750)
学科
(13880)
经济(13869)
(13143)
(12487)
企业(12487)
管理(12121)
业经(4260)
中国(4228)
理论(4075)
(3928)
(3880)
方法(3873)
(3649)
(3353)
地方(3227)
(3218)
(3179)
(3084)
贸易(3081)
经营(3060)
教育(3040)
(3012)
(3001)
技术(2949)
计划(2665)
决策(2662)
(2648)
银行(2645)
(2539)
农业(2441)
机构
学院(56358)
大学(56159)
(20342)
经济(19819)
管理(19418)
研究(19072)
理学(15948)
理学院(15699)
管理学(15451)
管理学院(15315)
中国(13867)
(12062)
科学(11628)
(10365)
(10193)
(9384)
(9264)
师范(9227)
研究所(9052)
(8638)
财经(8112)
(7972)
北京(7831)
中心(7691)
师范大学(7206)
(7103)
业大(6819)
农业(6805)
(6289)
技术(6230)
基金
项目(29842)
研究(23144)
科学(23041)
基金(20531)
(17778)
国家(17598)
科学基金(14405)
社会(13825)
社会科(13071)
社会科学(13063)
(12004)
教育(11204)
(10445)
编号(10244)
基金项目(10199)
成果(9609)
自然(8784)
自然科(8575)
自然科学(8575)
自然科学基金(8432)
资助(8293)
课题(7863)
重点(7032)
(6933)
(6473)
(6397)
项目编号(6355)
(6288)
(6237)
规划(5847)
期刊
(28436)
经济(28436)
研究(19231)
中国(12085)
教育(9618)
学报(9589)
管理(9308)
(8975)
(8929)
科学(8474)
大学(6895)
学学(6285)
农业(5821)
财经(5368)
技术(4938)
(4929)
金融(4929)
业经(4814)
(4658)
图书(4300)
问题(3788)
经济研究(3766)
(3765)
(3585)
论坛(3585)
书馆(3383)
图书馆(3383)
现代(3370)
(3260)
国际(3192)
共检索到92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今后一个时期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同时也是未来满足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要粮食品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生产稳定性差,受干旱影响较大,实用技术普及率和机械化水平低,种业发展水平低,但玉米生产发展的单产潜力大,扩大种植面积也有潜力。促进我国玉米产业发展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区域布局,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加工业和进出口调控;大力推进良种研发应用,着力解决干旱问题,积极推进机械化,抓好主产区,减小产后损失,完善收储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瑜  梅晓红  张京生  
用瞬态热流法测定玉米的热导率。玉米的含水率为9.25%~17.14%,温度为-32.3~17.2℃。结果表明:用0.40A电流测得的热导率与用0.44和0.36A测得的热导率没有明显差别;在加热时间分别为8,9和10min测得的热导率之间也没有明显差别。热导率与含水率和温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世安  刘萍  付兴  
粮食目标价格不是一种反映粮食完全成本和合理利润的价格,也不是用于核定国家农业补贴的价格标准,而是一种政策性上限价格,其政策目标具有宏观性、多维性和综合性,包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均衡城乡居民收入、协调现货期货价格、衔接国际国内粮价、控制物价总体水平等多个方面。在此以玉米为例,对基于各种政策目标的粮食目标价格进行了测算和模拟合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时成俏  覃永嫒  王兵伟  黄安霞  覃德斌  覃嘉明  郑加兴  秦洪波  
对2005-2010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对照种桂单22号(CK1)、正大619(CK2)及49个推荐审定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和抗性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推荐审定玉米新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有较大的突破,多数品种表现中晚熟,高产高抗等性状选育仍有较大潜力,在大斑病、小斑病、锈病、茎腐病方面选育有所突破,而对早熟、耐密、耐旱、耐瘠、抗纹枯病及玉米螟的品种选育要引起足够地重视,也不应忽视对玉米容重性状的选择。提出广西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应把品种的丰产性和广适性放在首位,兼顾品种的生育期、容重、出籽率和脱水速率等性状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习银生  高鸣  罗兴寰  杨丽  
2015年以来国家推进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调整优化生产结构、推进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应急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玉米产业发展仍存在产需脱节和供给质量较低、生产成本高和长期竞争力弱、资源环境压力大和绿色发展效能低、基础保障能力不足和保护政策不完备、玉米加工低水平竞争和重复建设较多、流通基础设施不足和流通效率低等诸多挑战。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明确总体思路,坚持市场导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发展为基调,以调结构、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和提高竞争力为重点,积极实施以下改革和发展策略:按市场导向调优玉米生产结构;强化以绿箱政策为主的支持保护体系;大力发展玉米加工业和产后服务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文才  刘芳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2010年以来,我国玉米贸易面临着小规模经营,竞争力薄弱;进口量突破配额上限,制约后期正常进口;单一国家进口比重大,国际风险高;存在贸易壁垒,出口难度大等多重问题。基于此,我国应该实施支持规模化经营,提升竞争力;有序适度调增配额,保证正常进口;实施多元化进口,降低国际风险;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等应对策略,保障我国的玉米产业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成广仁  
我国粮食生产应实施玉米战略到本世纪末要再增产5000万吨粮食,使粮食年产量达到5亿吨,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我认为除了抓其他途件和各种综合措施外,最重要的是要从粮食发展战略上选准突破口,经过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美国粮食发展战略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晓红  李万良  舒坤良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品种改良对玉米增产贡献率超过40%。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是抵御外资品种冲击,确保玉米产业安全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全国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企弱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外资种业大量涌入、冲击种业市场,体制机制对我国种业发展束缚严重等主要问题,详细解析了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业弱散小突出、亟需整合育种资源,育种投入水平低、急功近利现象严重,自主品种量小质差、核心竞争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遏制创新积极性等突出问题,提出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继续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优势、大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晓红  李万良  舒坤良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品种改良对玉米增产贡献率超过40%。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是抵御外资品种冲击,确保玉米产业安全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全国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企弱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外资种业大量涌入、冲击种业市场,体制机制对我国种业发展束缚严重等主要问题,详细解析了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业弱散小突出、亟需整合育种资源,育种投入水平低、急功近利现象严重,自主品种量小质差、核心竞争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遏制创新积极性等突出问题,提出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继续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优势、大力培育繁育推一体化的大型种业企业和加强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资源整合与合作等提升吉林省玉米种业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桂林  张树娥  崔良国  刘正蒙  
利用花粉管通道以液滴法和喷雾法进行了谷子DNA导入玉米自交系齐302和478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D_1均产生变异,导入组合变异率18.05%。在齐302变异中有一株雌穗顶端生长单枝雄穗且具分蘖、多穗特性的罕见变异。其它变异类型包括:生长势、株型、抗倒性、抗叶片衰老及分蘖和多穗变异。478只出现一个多穗变异,其长势旺盛,变异性状能够遗传至D_2,并有新性状分离,如穗行数、粒型、千粒重等变异。试验表明,外源DNA导入技术是创造新的玉米种质材料的有效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胜恒  杨华  蔡治荣  易红华  周汝平  陈荣丽  
本文综述了我国糯玉米杂交育种取得的进展。我国糯玉米育种可分为3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应用的主要育种方法、取得的育种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目前,利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质农家品种及糯质一环系是我国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利用糯玉米杂交种选育二环系已成为我国糯玉米育种的次要方法,但有可能成为主要方法。利用百年改良积累的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质材料,是糯玉米增扩种质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强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文斌  王宇波  
文章分析了国内玉米期货的能源属性,从协整模型的角度分析发现,中美玉米期货都不具有能源属性。但国内玉米期货对美盘的连动效应明显,协整实证发现,美玉米期货对国内玉米期货的价格弹性为1.34,远大于国内玉米对美玉米期货的价格弹性0.65,前者是后者的大约2倍,说明当前国内玉米期货还不是国际期货的主导力量,需要加强期货市场建设,增大国内玉米期货的影响力,取得国际玉米的定价权,以保障我国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