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8)
2023(7731)
2022(6603)
2021(5976)
2020(5172)
2019(11368)
2018(11176)
2017(21485)
2016(12096)
2015(13169)
2014(13224)
2013(12997)
2012(12029)
2011(10968)
2010(11006)
2009(10345)
2008(10489)
2007(9525)
2006(8257)
2005(7846)
作者
(36651)
(30809)
(30629)
(29540)
(19769)
(14896)
(14004)
(12010)
(11518)
(11199)
(10655)
(10270)
(10222)
(10085)
(9934)
(9450)
(9425)
(8957)
(8950)
(8798)
(7802)
(7786)
(7433)
(7148)
(6957)
(6944)
(6891)
(6736)
(6463)
(6285)
学科
(41996)
经济(41912)
管理(38803)
(35447)
(30284)
企业(30284)
方法(18514)
(16110)
数学(15908)
数学方法(15686)
(15017)
中国(11519)
(11507)
(10449)
(10191)
业经(10184)
(10145)
财务(10122)
财务管理(10095)
企业财务(9688)
(9276)
银行(9254)
(8847)
(8671)
金融(8667)
体制(8653)
技术(8123)
(7644)
贸易(7642)
(7485)
机构
大学(173812)
学院(172164)
(67832)
经济(66254)
研究(61687)
管理(61610)
理学(52725)
理学院(52071)
管理学(51045)
管理学院(50723)
中国(45916)
科学(39005)
(36626)
(36071)
(35381)
(33011)
研究所(29851)
业大(28470)
农业(28216)
中心(28061)
财经(27818)
(26920)
(25201)
北京(22694)
(22088)
经济学(21540)
(21479)
(20957)
(20956)
财经大学(20820)
基金
项目(117033)
科学(91606)
基金(85910)
研究(81192)
(77167)
国家(76571)
科学基金(64359)
社会(51959)
社会科(49293)
社会科学(49282)
(45862)
基金项目(44726)
自然(42711)
自然科(41770)
自然科学(41757)
自然科学基金(41053)
(39344)
教育(37905)
资助(35530)
编号(30785)
重点(27154)
(26546)
成果(26459)
(25867)
(24725)
(24211)
创新(23324)
计划(22999)
(22970)
科研(22903)
期刊
(74848)
经济(74848)
研究(49786)
中国(38070)
学报(34412)
(33065)
(30048)
科学(28347)
大学(25142)
管理(24258)
学学(23885)
农业(21925)
(17596)
金融(17596)
教育(17247)
财经(14588)
技术(13127)
(12433)
经济研究(11826)
(11482)
业经(11333)
(9748)
问题(9646)
业大(9262)
科技(8479)
农业大学(7952)
(7885)
财会(7760)
统计(7740)
理论(7640)
共检索到261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辉  胡海晓  孟玉杰  程鲲  李国梁  刘文欣  陈绍江  
利用回归分析、似然比检验、排列检验、参数自助检验和交叉验证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多系杂交群体多性状QTL定位模型,并编制了配套的R语言程序包,该套模型和R程序包同样适用于两系杂交群体QTL检测和多效性QTL分析。基于本研究的模型和R程序包,以玉米自交系B73和高油突变体Ce03005为亲本产生的216个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对玉米茎秆相关性状进行多效性QTL检测分析,结果表明:BIn5.03区域内调控最大折断力矩MF和节间直径d的QTL,BIn6.01区域内调控单位体积中性洗涤纤维ndF和节间含水量WWC的QTL,BIn8.03区域内影响节间干重Wd和MF的QTL均为多效性QTL;在5号染色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锋  刘伟杰  陈青春  张姿丽  孙伟  刘鹏飞  
为挖掘、利用玉米耐贮藏基因资源,对糯玉米组合N7×N32的216个F_2单株种子进行2年的常温贮藏,并以贮藏后种子的单位质量电导率和发芽率为耐贮藏性指标,建立极端耐与不耐贮藏BSA混池。首先筛选在2个BSA混池间有多态性的引物,后在多态引物所在的染色体上增加引物,以F_2为作图群体,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同时结合测得的F_2耐贮藏性状数据,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耐贮藏相关QTL。结果表明:1)从6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在BSA混池间有多态性的引物,分别位于第4和6染色体上;2)在第4和6染色体上增加200对SSR引物,构建有39个标记位点总长为234.9cM的SSR标记连锁图谱;3)共检测到7个耐贮藏相关QTL。其中,在第4染色体区间bnlg1265~bnlg1755内同时定位到2个指标的QTL(qCE-4-1和qGP-4-1),LOD值分别为19.3和18.1,贡献率分别为30.5%和25.9%;在第6染色体umc1014~bnlg1154内也同时定位到2个指标的QTL(qCE-6-1和qGP-6-1),LOD值分别为11.2和8.2,贡献率分别为15.0%和10.3%。本研究可为耐贮藏QTL的精细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耐贮藏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丰光  景希强  李妍妍  王亮  黄长玲  
选取3个代表性的玉米品种研究茎秆性状与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倒伏性与种植密度、茎秆拉力、茎秆穿刺力、茎粗、株高和穗位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与气生根层数具有显著相关性;密度、穿刺力、茎粗和穗位是影响茎秆倒伏的主要直接因素,可以作为衡量玉米倒伏的指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彦民  吴欣  李翠香  付志远  刘宗华  汤继华  
提高杂交种制种产量是降低玉米种子生产成本,加速杂交种推广的一条有效途径。本研究拟通过对玉米制种花期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为玉米制种产量的提高和玉米育种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以优良玉米自交系琼68和K12组配的一套F2∶4家系为基础材料,构建了包含134个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通过1年2点的田间试验,对玉米制种花期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散粉期与吐丝期、吐丝周期、花丝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吐丝期与吐丝周期、花丝活力,以及吐丝周期和花丝活力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散粉周期与散粉期和吐丝期呈负相关关系。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2个环境中定位了22个玉米制种花期相关性状的QTL:散粉期5个、吐丝期4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桂萍   Mukti Marasini   李薇薇   张凤路  
为了研究玉米茎秆性状与茎秆弹性和耐密性形成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植株抗倒伏机理,选用6个抗倒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了6.0万,7.5万,9.0万株/hm~2共3个种植密度,以田间茎秆拉倒角度为弹性评价指标,与植株和基部节间的形态特征,节间的解剖结构、物质积累量和力学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株高、穗位高、基部节间长、粗、表皮厚度、硬皮组织厚度、维管束总数、小维管束鞘面积、单位长度鲜质量、干质量和各组分含量、穿刺和压折强度对茎秆拉倒角度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其中节间粗(r=0.521~(**))和单位长度干质量(r=0.562~(**))的影响最大。种植密度越大,节间粗、硬皮组织厚度、维管束总数、单位长度鲜质量、干质量、各组分含量、穿刺和压折强度越小或越少,茎秆的弹性越差,抗倒性越弱。不同品种间的茎秆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粒收1、创玉107、京农科728和MC278与弹性相关的性状优于其他品种,且随着密度的增大变幅较小,故茎秆弹性和耐密性较强。节间粗和单位长度干质量等性状对拉倒角度即有显著影响,增密后这些性状的变幅决定了茎秆的耐密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志辉  曹钟洋  汤彬  李立  
干旱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玉米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为了阐明玉米抗旱性的遗传基础并定位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利用抗旱自交系临1和敏感的湘97-7组配160个F2:3家系定位群体,于2011年在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和长沙县高桥镇,分别在大田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条件下进行表型鉴定。所考察性状包括抽雄至吐丝间隔、株高、千粒重和产量,用抗旱系数来衡量抗旱性。结果表明,110个SSR标记构建连锁图,图谱总长1246.1 cM,标记间平均距离11.33 cM。抗旱相关性状定位的QTL介于8~14个,共检测到43个QTL。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27%~18.27%。不同水分条件下定位到的QTL大多数不相同,表明对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迪  李永祥  王阳  刘成  刘志斋  彭勃  谭巍巍  张岩  孙宝成  石云素  宋燕春  王天宇  黎裕  
【目的】利用具有共同亲本黄早四的2个F2﹕3群体,定位控制玉米的抽雄期(DTT)、散粉期(DTP)、吐丝期(DTS)以及散粉-吐丝间隔期(ASI)的QTL,为玉米分子育种与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以自交系齐319和掖478分别与黄早四杂交构建的230个和235个F2﹕3家系为定位群体(分别写作Q/H和Y/H),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方法,对在不同生态环境下(2007-北京、2008-北京、2007-河南、2008-河南、2007-新疆以及2008-新疆)玉米花期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同时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 Network-2.0软件进行基因×环境互作及上位性的分析。【结果】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伟  胡艳侠  吕岑  
为高效检测玉米果穗性状,建立了基于HSV(色调、饱和度、明度值)空间的玉米果穗性状的检测方法:使用机器视觉技术采集绿色背景玉米果穗图像,用HSV直方图阈值算法去除绿色背景,用FFT滤波器去除尖锐边缘和噪声,运用粒子滤波分离单一图像中的多个玉米果穗图像,并采用形态学腐蚀方法,经过4次迭代腐蚀,得到玉米果穗中间3行;检测玉米果穗的大小、形状、纹理和颜色4个特征的性状。随机检测67张玉米果穗样本图像的结果表明,果穗大小和形状特征检测的准确率为100%,果穗颜色和纹理特征检测的准确率分别为98.55%和96.2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雪华  李新海  郝转芳  田清震  张世煌  
发掘玉米耐旱基因及其连锁分子标记是构建耐旱分子育种技术的重要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整理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已有耐旱相关性状的QTL信息,借助高密度玉米分子标记连锁图谱IBM和临近分子标记,建立耐旱相关性状的QTL一致性图谱,进而发掘通用QTL。研究显示,在干旱条件下于10个定位群体中共发现与9个玉米农艺及生理性状有关的181个QTL,建立了全长3582.1cM的耐旱相关性状的QTL一致性图谱,发掘出15个“通用耐旱QTL”及其连锁标记。研究结果为确定玉米耐旱基因位点和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创造了条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耿  祝丽英  陈景堂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收集整理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产量相关性状的QTL信息,借助高密度玉米遗传连锁图谱IBM 2005 Neighbors和临近分子标记,建立了涵盖干物质和淀粉产量、籽粒相关性状、粒重相关性状以及穗部相关性状四大类共计18个指标的QTL通用图谱。并将位于QTL分布密集区域的基因,与水稻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找到了与水稻木质素合成有关的gh2具有高同源性的基因AY109876,同时改进了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筛选功能候选基因的路线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峰  闫秋艳  鲁晋秀  杨峰  董飞  王苗  贾亚琴  
为探索晋南地区玉米适宜的栽培品种和种植密度,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密度处理,4.50、5.25、6.00、6.75、7.50、8.25和9.00万株/hm~2,分析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晋南夏玉米茎秆及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均增加,茎粗减小,倒伏率呈现增加趋势。同密度条件下,‘郑单958’的倒伏率低于‘先玉335’和‘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在种植密度为7.50、8.25和9.00万株/hm~2获得最大产量分别为1 1034、8 668和8 456 kg/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单位面积穗数增加,而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均降低,但对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茎秆性状和产量结果看,‘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8.25万株/hm~2时,可取得较好生产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余永亮  杨红旗  张海洋  董薇  杜华  崔暐文  刘学义  方宣钧  
【目的】定位大豆粒形性状的主效QTL、环境互作和QTL间上位性。【方法】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半野生大豆灰布支黑豆(ZDD2315)为父本所衍生的447个RIL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对3年大豆粒形性状进行主效QTL、环境互作和QTL间上位性检测。【结果】共检测到7个与粒长、粒宽、粒厚以及长宽比、长厚比和宽厚比相关的QTL,分别位于D2、C2、J_2和O连锁群上,其中粒长、长厚比和宽厚比均表现为遗传正效应,说明增加其等位基因来源于母本晋豆23。同时,检测到3对影响粒宽和宽厚比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的QTL。【结论】主效QTL对粒形性状遗传产生的影响最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薪淇  姜龙  宋轶群  邢政  赵仁贵  
【目的】筛选玉米花期性状主效QTL(基因)的SSR标记,为玉米分子育种与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用花期不同的玉米自交系JZ8、JZ16、JW1100为亲本,分别组配得到2个杂交后代F1(JZ8×JW1100)和F1(JZ16×JW1100),F1经自交获得2个F2(JZ8×JW1100)、F2(JZ16×JW1100)群体。从前人已报道的与玉米花期相关性状主效QTL(贡献率>10%)连锁的SSR标记中,选取30对SSR标记引物,利用亲本、F1代对这30对引物进行筛选,将获得的特异性引物再通过F2群体单株花期性状与单株SSR标记的符合度和准确率验证,筛选出符合率大于50%的主效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勤  郭文忠  陆强  
通过对玉米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行粒数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达到极显著 ,回归方程为 :y =- 6 5 0 + 1 0 2x ;穗行数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达显著 ,回归方程为 :y =1 5 6 + 0 5 3x ;穗长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俊明  张进忠  卢道文  王海龙  张富全  
1993~1994年研究了田间生长条件下5个玉米杂交种棒3叶的光合强度(Pa)、比叶重(SLW)、叶氮量(NLA)、叶肉厚度(LT)、气孔密度(SF)、维管束密度(VBF)等光合性状。结果表明:(1)各杂交种棒3叶的Pa高峰均出现在吐丝期,不同杂交种从吐丝期到成熟期的Pa动态变化不同,SLW、NLA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2)不同玉米杂交种的Pa、SLW、NLA、LT、SF、VBF表现差异显著。(3)玉米吐丝期棒3叶的SLW、NLA、LT、SF、VBF与Pa均呈显著正相关,对棒3叶Pa的贡献是:NLA>SLW>LT>SF>VBF。(4)Pa、SLW、NLA、MF属于数量性状遗传,SF、VBF属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