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87)
- 2023(3312)
- 2022(2873)
- 2021(2554)
- 2020(2277)
- 2019(5074)
- 2018(5030)
- 2017(9235)
- 2016(5570)
- 2015(5931)
- 2014(5862)
- 2013(5828)
- 2012(5684)
- 2011(5323)
- 2010(5431)
- 2009(4929)
- 2008(4943)
- 2007(4347)
- 2006(3882)
- 2005(3433)
- 学科
- 济(21008)
- 经济(20982)
- 管理(12183)
- 业(11763)
- 方法(10412)
- 数学(9301)
- 数学方法(9172)
- 企(8837)
- 企业(8837)
- 学(8115)
- 农(6004)
- 财(4899)
- 中国(4586)
- 环境(4150)
- 农业(4063)
- 地方(3967)
- 业经(3831)
- 资源(3353)
- 制(3252)
- 和(3110)
- 贸(3021)
- 贸易(3021)
- 务(2990)
- 财务(2987)
- 发(2985)
- 财务管理(2983)
- 技术(2945)
- 融(2913)
- 金融(2912)
- 易(2894)
- 机构
- 大学(86081)
- 学院(84145)
- 研究(36035)
- 济(29458)
- 经济(28852)
- 科学(27960)
- 管理(26535)
- 农(26271)
- 中国(24500)
- 理学(23356)
- 理学院(22902)
- 管理学(22152)
- 管理学院(22026)
- 农业(21565)
- 所(21556)
- 研究所(20410)
- 业大(20116)
- 京(19875)
- 中心(14739)
- 农业大学(14387)
- 科学院(13101)
- 江(13082)
- 院(12758)
- 室(12750)
- 财(12670)
- 省(12574)
- 北京(12231)
- 范(12141)
- 实验(11977)
- 师范(11948)
- 基金
- 项目(63420)
- 科学(48196)
- 基金(46455)
- 家(44907)
- 国家(44647)
- 研究(37348)
- 科学基金(35456)
- 自然(26408)
- 自然科(25763)
- 自然科学(25753)
- 自然科学基金(25273)
- 省(25069)
- 基金项目(25019)
- 社会(22662)
- 划(22435)
- 社会科(21466)
- 社会科学(21456)
- 资助(18940)
- 教育(16817)
- 重点(15769)
- 计划(15604)
- 科技(14885)
- 发(13683)
- 部(13459)
- 科研(13133)
- 编号(13078)
- 创(12737)
- 创新(12214)
- 专项(11720)
- 农(11563)
共检索到118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宁 高聚林 于晓芳 王志刚 孙继颖 胡树平 王海燕 高英波 叶君
为选育抗旱性强、耗水少、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以22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取正常灌溉和适度水分胁迫处理,对自交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相对叶绿素值(SPAD)和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WUE差异显著,而且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适度水分胁迫使Gs、Pn、Tr都有所下降,但各材料的下降幅度不同,其中Tr的下降幅度要大于Pn下降的幅度,使得WUE比正常灌水处理下有所升高;自交系WUE与Pn、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及PSⅡ潜在活性(Fv/F...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生理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项艳 龚道枝 白清俊 梅旭荣 栗雨勤
采用LSD法对夏玉米两品种(郑单958和鲁单981)及各水分处理间植株叶片δ13C进行方差分析,并将其与叶重、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间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期为改进旱地和节水农业栽培及选育抗性品种提供参考价值。研究发现:鲁单981较郑单958长势快、株高高、抗倒伏性差,但前者的产量却高于后者;两品种间植株叶片δ13C值差别不明显;不同作物品种相同水分处理间因遗传因素的影响导致其δ13C值有所差异,相同品种不同水分处理间也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其δ13C值有所不同;两品种间植株叶片δ13C值与产量均表现出一致的负相关趋势,但与叶重、水分利用效率却均呈现出相反的相关趋势。其中,在与叶重的相关性中,郑单9...
关键词:
夏玉米 叶片δ13C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鑫 高聚林 于晓芳 王志刚 张宝林 胡树平 谢岷 孙继颖 罗瑞林 于博 吕福虎
【目的】探究玉米叶片SPAD值与其高光谱特征之间的品种差异,构建不同玉米品种叶片SPAD值估测模型,并对模型应用范围进行验证。【方法】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多个玉米品种叶片的SPAD值及其高光谱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和筛选玉米叶片SPAD值与相关光谱参数的回归模型,并利用偏差率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不同玉米品种叶片的SPAD值与其高光谱反射率及一阶导数的相关波段存在差异,但品种间差异较小,关系最密切的波段均处于560和700nm附近。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进行比较时,出现"红移"现象,"红移"规律与各品种叶片SPAD值大小表现一致;叶片SPAD值与光谱反射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明 王美云 李少昆
对17个玉米自交系四个主要生育时期的叶片色素含量和比值、比叶重及其与光合速率关系的分析表明:(1)自交系间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差异较大,比值chla/b和car/chl差异较小;(2)大喇叭口期之后主要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历经缓增和快速下降的过程,chla/b和car/chl相对稳定,仅分别在开花期和完熟期略有升高的趋势;(3)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以及car/chl与叶绿素含量分别呈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在探讨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关系的基础上将17个自交系分为6组。并对自交系的色素特点与高光合速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叶片色素 光合速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梦婷 张德怀 高娜 徐铭泽 李鑫豪 田赟 刘鹏 贾昕 查天山
【目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作为反映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重要指标,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备受关注,然而对植物潜在水分利用能力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北京油松林下灌木层的优势种荆条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明荆条叶片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即水分利用能力潜力,WUE_(max))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方法】于2021年6-10月,采用微气象原位观测和LI-6800便携式光合仪人工监测的方法,测定荆条叶片光响应曲线和空气温度(T_a)、土壤含水量(SWC)、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_a)等环境因子。通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_i)构建了水分利用效率对光响应模型,计算得到荆条叶片WUE_(max)。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WUE_(max)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生长季内荆条叶片WUE_(max)在2.84~9.17μmol/mmol的范围内波动,平均值为4.79μmol/mmol,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平缓的趋势;在湿润条件下荆条WUE_(max)主要受SWC和T_a的影响。其中,SWC是调控WUE_(max)的关键环境因子,荆条WUE_(max)与SWC呈负相关,SWC主要通过气孔导度影响WUE_(max);荆条WUE_(max)与T_a呈正相关,T_a主要通过调控光合羧化酶活性影响WUE_(max)。【结论】本研究初步论证了湿润半湿润环境下荆条主要通过水分资源获得策略来适应环境,且高SWC和低温为荆条叶片WUE_(max)的抑制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明 李少昆 王美云
本试验采用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对玉米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研究表明以下5点。(1)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玉米基因型其光合速率(PH),蒸腾速率(TR)也较高,而气孔阻力(RS)较低。WUE与PH,TR和RS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YWUE=2.3613+0.051SXPH=0.1093XTR=0.399ZXRS,R=0.934。逐步回归的结果,也可用PH预测WUE,YWUE=0.7211+0041SXPH,R=0.897.(2)直立、平展、中间三类株型玉米基因型间的WUE差异不显著。(3)随着叶片的衰老,玉米叶片的RS值显著增高,而PH较TR下降的更快,因此WUE逐渐降低。(4)WUE与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慧 张正斌 徐萍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主要生理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明确各生理性状在影响水分利用效率上的相对重要性,在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生理遗传育种中应用。【方法】选用4个水旱地不同生态型的小麦品种,按Griffing(1956)方法Ⅱ组成4×4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共获得6个正交子代。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灌浆期亲本和杂交后代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叶温(Tl)等生理指标,通过表型和遗传相关分析,考察五性状对叶片WUE的影响。【结果】在小麦灌浆早、中、晚时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光合速率(P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雪琴 夏新莉 尹伟伦 张新时 慈龙骏 胡庭兴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ave an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 in China by breeding and applying water-saving cultivars of plant. Relative studies showed that water use efficiencies (WUE) of poplar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among clones, but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was not very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延军 张喜英 陈素英 董宝娣
在8种土壤水分梯度下,对盆栽冬小麦旗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进行了连续的测定,结合大田条件,对冬小麦旗叶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旗叶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强、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关系密切,旗叶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在土壤水分含量、光强和CO2浓度等环境因子方面存在一定的临界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振平 齐华 张悦 孙世贤 杨国航
以7个玉米品种为试材,采用单株室外盆栽在开花期进行中度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光反应中心受到抑制,非气孔限制是影响净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WUE与Pn、Gs、Tr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Ci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叶片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主要通过降低蒸腾作用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玉米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凤君 沈应柏 高荣孚 苏晓华 张冰玉
该文测定并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黑杨无性系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叶片δ~(13)C、光合作用、气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无性系间WUEL、δ~(13)C、光合作用、气孔都存在差异.4个水分处理下J2、J6、J7、J8、J9都是WUEL较优的无性系,同时它们的δ~(13)C高、净光合速率Pn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较高、气孔频度和气孔大小适中、上/下表皮气孔数目比大.气孔的差异是导致无性系间Pn和WUEi差异,并最终导致WUEL、δ~(13)C差异的关键因子.δ~(13)C和WUEL呈正相关,充分供水条件下相关性最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芳芳 樊后保 吴建平 刘文飞 雷学明 雷学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维强 沈秀瑛
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耐旱性较强品种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小于中等耐旱品种;开花期下降幅度大于小穗分化期;光合速率下降幅度与水分胁迫强度成正相关。复水后光合速率恢复程度亦与品种耐旱性、生育期及胁迫强度有关。
关键词:
玉米,水分胁迫,光合速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洋 王克勤 段旭 刘晓微 赵露杨 赵洋毅
[目的]探明坡耕地等高反坡阶措施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为云南坡耕地作物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玉米为供试材料,在2019-2020年进行大田试验,设置等高反坡阶措施(2个不同坡度布设等高反坡阶的坡耕地样地)与原状坡耕地无处理(1个未扰动的对照样地)两种处理方式,通过野外定位监测方法,分别在玉米播种前及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使用时域反射仪(TDR-300)在坡上、坡中、坡下3个坡位随机选点测定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并分析作物群体光合势(LAD)、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的相关响应。[结果]等高反坡阶措施下玉米群体光合势(LAD)高于对照样地,其中以坡中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平均增幅为19.3%,且在生长后期保持相对较高的LAD并持续较长时间;等高反坡阶样地玉米蒸腾速率(T_r)与对照样地无显著差异,但净光合速率(P_n)、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LWUE)均高于原状坡耕地样地;等高反坡阶样地土壤水分表现为坡中>坡下>坡上,布设该措施后土壤水分增高,平均增幅为24.4%,同时提高了土壤水分有效性以及中效水和易效水的占比(90%);LWUE与P_n、LA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体积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径分析表明,P_n和土壤体积含水率对玉米LWUE起主导作用,等高反坡阶措施可以提高P_n和土壤水分,进而获得较高的LWUE。[结论]布设等高反坡阶措施可以提高坡耕地土壤水分,使玉米叶片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并保持最佳的生理状态,可以提高作物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并促进玉米生长发育,进而为玉米干物质生产奠定生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学善 李金才 屈会娟 魏凤珍 张一
为了在淮北砂姜黑土区推广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采用大田定位试验,设置小麦玉米秸秆不还田、小麦玉米秸秆单季还田和小麦玉米秸秆两季还田4种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了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对机播夏玉米出苗、生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两季还田处理2008和2009年玉米出苗数分别比对照高3.25%和11.98%;出苗均匀度、株高整齐度、幼苗素质和耕层土壤含水率均高于对照,最终2008和2009年玉米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7.92%、9.51%,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8.15%、9.48%。可见,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秸秆两季全量还田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籽粒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