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3)
2023(9748)
2022(8843)
2021(8356)
2020(7106)
2019(16366)
2018(16525)
2017(31402)
2016(17479)
2015(19817)
2014(20064)
2013(19623)
2012(17790)
2011(16039)
2010(15802)
2009(14371)
2008(13639)
2007(11809)
2006(10176)
2005(8622)
作者
(52065)
(42878)
(42724)
(40519)
(27237)
(20672)
(19421)
(17245)
(16322)
(15332)
(14821)
(14256)
(13497)
(13480)
(13286)
(13225)
(13117)
(12798)
(12140)
(12034)
(10930)
(10419)
(10382)
(9694)
(9686)
(9655)
(9572)
(9400)
(8671)
(8509)
学科
(63154)
经济(63082)
管理(49299)
(45432)
(38462)
企业(38462)
方法(31420)
数学(26890)
数学方法(26569)
(16894)
中国(16502)
(16397)
(15410)
业经(14305)
地方(13085)
理论(12507)
(11390)
农业(11170)
技术(10901)
环境(10811)
(10641)
(10560)
贸易(10554)
(10263)
(10221)
财务(10194)
教育(10192)
财务管理(10177)
(9663)
企业财务(9613)
机构
大学(244269)
学院(242752)
管理(97769)
(86711)
理学(85289)
经济(84508)
理学院(84317)
管理学(82686)
管理学院(82281)
研究(79850)
中国(57618)
科学(54192)
(53218)
(43396)
业大(41366)
(40705)
(38702)
研究所(37635)
中心(36275)
农业(34526)
(34095)
北京(33581)
(32333)
师范(31953)
财经(31625)
(29252)
(28723)
技术(28529)
(28467)
师范大学(25778)
基金
项目(174569)
科学(135251)
研究(125189)
基金(124333)
(109726)
国家(108818)
科学基金(92399)
社会(74729)
社会科(70614)
社会科学(70594)
(69696)
基金项目(66896)
自然(62668)
自然科(61163)
自然科学(61147)
自然科学基金(60016)
(58993)
教育(57722)
编号(51895)
资助(51263)
成果(41722)
重点(38972)
(37127)
(36562)
(36324)
课题(36025)
创新(33784)
科研(33585)
计划(33200)
项目编号(32088)
期刊
(91267)
经济(91267)
研究(67144)
中国(44675)
学报(44189)
(39158)
科学(38369)
管理(35063)
大学(32132)
学学(30079)
教育(29575)
(28141)
农业(27998)
技术(22382)
(16861)
金融(16861)
业经(15471)
图书(15383)
(14404)
财经(14058)
经济研究(13808)
科技(13278)
理论(12656)
业大(12166)
实践(11968)
(11968)
(11786)
(11770)
问题(11627)
情报(11452)
共检索到340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对玉米Mo_(17)核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系及正常可育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的物质代谢系统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小孢子发生及败育的所有过程中,雄性不育细胞质系花药组织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可育细胞质系。讨论了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物质亏损”现象及其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爱斌  柳青山  董良利  李团银  侯旭东  梁笃  段冰  
首先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进行小斑病菌接种鉴定,同时对其花药、花粉形态观察,通过恢保关系鉴定,F2育性分离观察及F1花粉碘液染色镜检,初步确定JnA属于S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从JnA×恢313的F2出现少量不育株和半恢株的情况看,JnA的不育性的恢复既受主基因控制,又受微效多基因作用。细胞学显微观察发现JnA的败育时期发生在单核晚期至二核花粉期,败育发生与绒毡层解体异常有关。同时对JnA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行性作了初步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从锋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王空军  贾士芳  
【目的】探讨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的根系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方法】在土柱栽培条件下,选择目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骨干自交系478和齐319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和其同型保持系(可育系)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灌浆期根系特性的差异及对缺氮的响应。【结果】CMS玉米的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高于其同型可育植株(P0.05),收获指数明显较高(P<0.05),且缺氮条件下优势更为明显。CMS玉米灌浆期具有较高的根系干重、根系体积和根系总活力,且深层根系分布相对较多,根系活力较强,有效延长了根系的功能期,促进了植株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CMS玉米氮素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朱卫平  戴林建  
为探明玉米GDS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用光镜对新育成的玉米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BG的小孢子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GDS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生的时间较早,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就表现出败育的特征,不能通过减数分裂.败育成2种形式:1)绒毡层异常膨大,小孢子母细胞浓缩解体;2)绒毡层液泡化程度低,小孢子母细胞早期开始浓缩解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龙牧华  刘唐兴  杨友才  
为给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及杂交种的有效利用提供新途径和理论依据 ,2 0 0 0— 2 0 0 1年采用普通玉米自交系 478,8112和甜玉米自交系T0 1,T0 2 及糯玉米自交系N0 1,N0 2 与 6个来自 3种不同类型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测交 ,鉴定了其测交后代的育性反应及完全恢复型组合的育性稳定性 .结果表明 :不育系GDS ,C836G ,CX36B ,C736CA ,C936G在试验条件下不育性稳定 ;自交系 8112 ,478是S型不育系C836H ,CX36B的恢复系 .甜玉米自交系T0 1,T0 2 是C型不育系GDS和T型不育系C936G的恢复系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祝丽英  陈景堂  黄亚群  赵永锋  宋占权  
【目的】阐明新育成的雄性不育系农系928cms-Q1261的胞质类型、败育时期和遗传机制,为其育种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育系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鉴定育性表现,通过测交、姊妹交、反交对不育性的遗传进行分析,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胞质类型,通过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孢子发育过程。【结果】农系928cms-Q1261雄穗无花药外露,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表现稳定;质不育基因来自自交系Q1261,为S型;核不育基因来自农系928,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小孢子从单核晚期开始自溶,成熟期完全降解;自交系郑58能保持其不育性。【结论】农系928cms-Q1261属于S型不育胞质,是一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研究了玉米Mo17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及正常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ATP含量及其变化。发现各不育胞质系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及ATP含量的下降。讨论了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能量亏损现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安  马春红  闫芝芬  魏建昆  
用细胞骨架抑制剂秋水仙素(colchicine)、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B,CB)处理玉米同核异质体芽鞘,可使其细胞质的粘滞度下降,说明细胞质粘滞度与由微管、微丝等构成的细胞骨架密切相关;同核异质体四种细胞质粘滞度的强弱顺序为N>S>C>T,在相同条件下,使粘滞度下降到同一程度所需的抑制剂浓度也为N>S>C>T,说明粘滞度越大,细胞骨架受到抑制剂影响的程度越轻。造成同核异质体四种细胞质粘滞度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其细胞骨架的特异性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蒋培东  朱云国  王晓玲  朱伟  张小全  解海岩  王学德  
【目的】阐述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的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代谢规律。【方法】以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杂种F1的不同发育时期花药为材料,分析3个活性氧指标(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和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变化,比较3种材料的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代谢状况差异。【结果】比较分析发现,在不育系败育初期的花药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3个对细胞有毒性的活性氧指标均高于保持系或杂种F1的花药,同时对活性氧具有清除作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3个抗氧化酶活性也随着提高,表明败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红  邵萍  李运朝  董文琦  崔四平  贾银锁  张文英  
以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中S群的S,M,R与21A及C群的Rb,Es等多种细胞质为背景采用回交转育的方式,完成了CF5-11111雄性不育系的转育,不育性稳定。根据21A,S,M,Rb,Es胞质不育系具有较稳定的不育性和5种胞质抗病性的有关研究,研究认为21A,S,M,Rb,Es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完全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小芳  周步进  杨健  陈鹏  周琼  周瑞阳  
以7组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为材料,研究在12℃/6℃(昼/夜)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低温胁迫下,红麻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和S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而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则在胁迫9~15d后增加。利用隶属函数法和干物质重2种方法评定红麻材料间耐寒性强弱,发现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是反映红麻耐冷性差异的基本指标,上述2种方法比较红麻耐寒性强弱,其相关性达0.837**。供试的材料组合中耐寒性较强的材料分别是917A/B、722A/B和K03A/B。本...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明华  邹学校  周群初  刘志敏  文锦芬  
为探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 ,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 ,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 ,不育系大花蕾期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 ,而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 ;不育系小花蕾蛋白质的含量较中、大花蕾时期高 ,而保持系花蕾蛋白质的含量一直升高 ;不育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 ,而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迅速积累 ,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 ;POD活性是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 ,且呈持续增强趋势 ,保持系逐渐减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明  白明义  魏毓棠  
为探明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机理,采用同核异质两种紫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进行物质代谢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在花蕾发育过程中未发生物质亏损,相反还原糖、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淀粉酶活性高于保持系,可见物质代谢与紫菜薹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雄蕊败育的关系并不密切,物质代谢只是雄蕊发育过程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生化反应。Ogura萝卜胞质不育系和改良不育系物质代谢存在一定差别,苗期Ogura萝卜不育系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改良不育系和保持系,分别比改良不育系高49%。比保持系高28%,有可能是它生长势旺盛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学德  
棉花具有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棉通常比常规棉增产15%左右,而且在纤维品质、抗病、抗虫、抗逆境和光合效率等性状上也有明显改良。在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杂交种子的生产(制种)。目前,杂交棉制种常有四条途径,人工去雄授粉法制种、化学杀雄法制种、利用核雄性不育的"两系法"制种和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制种。生产实践表明,利用棉花雄性不育既可简化制种又可节省成本,特别是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法"制种,可较有效克服其他制种方法的一些缺点,是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文章在阐述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基础上,重点综述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的特点;深入阐述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_1的正/负效应,并就如何培育强恢复系的问题,以培育转GST的强恢复系为例,探讨克服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_1负效应的可能机制;根据棉花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和花器具有虫媒花特征的特点,详细介绍三系杂交棉制种的亲本(不育系和恢复系)选配、地点选择和环境优化等条件,以及如何综合优化这些条件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技术。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制种,与其他作物比较,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4个突出的优点:(1)不育系为无花粉不育类型,育性不受气候等环境的影响,可保证杂种的纯度;(2)棉花开花期长达3个月,不存在制种时花期不遇的现象,制种产量有保证;(3)棉花生态适应性广,育成的组合可在各地种植,种子产业化效益明显;(4)可利用种间(海岛棉与陆地棉间)杂种优势。可以预言,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杂交棉是大有前途的,将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最后,就本领域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士杰  刘双月  康明辉  杭向前  
对AL型小麦雄性不育系与同型保持系的性状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比保持系单株分蘖增加1.358个,抽穗提早0.564天,穗长增加0.633cm,分别达到5%或1%水平;但是,在叶片电导率、株高、单株穗数、总小穗数和旗叶长宽诸方面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AL型胞质败育花粉中有高度和轻度皱缩型及极少数的饱满圆型;而T型胞质的败育花粉几乎全属高度皱缩型。AL型与T型胞质的杂种间除穗长差异0.717cm,达1%水平外,其它7项指标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总之,AL型胞质与可育的普通小麦胞质和T型胞质相比,无不利的副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