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7)
2023(4321)
2022(3770)
2021(3277)
2020(2934)
2019(6519)
2018(6366)
2017(11799)
2016(6678)
2015(7607)
2014(7362)
2013(7388)
2012(6974)
2011(6516)
2010(6514)
2009(5928)
2008(5764)
2007(5346)
2006(4747)
2005(4282)
作者
(24584)
(20418)
(20210)
(18995)
(12657)
(10045)
(9128)
(8109)
(7767)
(7327)
(7014)
(6842)
(6667)
(6627)
(6485)
(6443)
(6368)
(6022)
(5931)
(5912)
(5294)
(5188)
(5040)
(4707)
(4650)
(4650)
(4507)
(4364)
(4346)
(4303)
学科
(25884)
经济(25858)
(14839)
管理(14539)
方法(12185)
(11217)
企业(11217)
数学(10550)
数学方法(10426)
(8349)
(7895)
中国(6536)
业经(5525)
(5446)
贸易(5444)
(5280)
农业(5181)
(4669)
地方(4620)
(4505)
理论(4234)
环境(3808)
(3759)
金融(3758)
(3745)
(3729)
银行(3678)
(3575)
(3476)
技术(3430)
机构
大学(101668)
学院(99534)
研究(43237)
(38410)
经济(37638)
管理(32790)
(31556)
科学(30769)
中国(30157)
理学(28447)
理学院(27977)
管理学(27252)
管理学院(27094)
农业(25817)
(24999)
研究所(23195)
业大(23122)
(23096)
中心(18616)
农业大学(16854)
(15771)
(15150)
(15114)
(14911)
科学院(14457)
北京(14429)
(14338)
(14212)
(12930)
技术(12917)
基金
项目(71626)
科学(54702)
基金(51973)
(49863)
国家(49496)
研究(43857)
科学基金(39754)
自然(29017)
(28695)
自然科(28345)
自然科学(28332)
自然科学基金(27871)
基金项目(27453)
社会(26459)
(25457)
社会科(25038)
社会科学(25029)
资助(21659)
教育(20284)
重点(17359)
计划(17200)
(15845)
科技(15839)
编号(15670)
(15126)
(14875)
科研(14496)
(14087)
创新(13990)
(13680)
期刊
(41204)
经济(41204)
(28393)
学报(28085)
研究(27012)
中国(23354)
科学(22167)
大学(19543)
农业(19424)
学学(18718)
管理(12748)
(10780)
(10444)
教育(10169)
业大(9138)
农业大学(7933)
(7639)
金融(7639)
技术(7234)
经济研究(6968)
(6859)
中国农业(6240)
财经(6013)
业经(5885)
科技(5708)
问题(5362)
(5317)
林业(5140)
世界(5122)
国际(4922)
共检索到151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升谋  邹应斌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与强弱势粒灌浆及胚乳细胞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玉米素、吲哚乙酸含量与强弱势粒籽灌浆动态基本一致,表现出促进作用。弱势粒比强势粒受精要晚7d左右,其胚胎发育进程也较晚,最终胚乳细胞数也较少,然而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壁较薄。玉米素通过促进胚乳细胞分裂,增加胚乳细胞数目来促进籽粒灌浆;吲哚乙酸则通过促进胚乳细胞伸长和扩大来促进灌浆。胚乳细胞分裂时期的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含量分别决定了最终胚乳细胞数目和大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萍  陈冠英  耿鹏  高雅  郑雷  张沙沙  王璞  
【目的】灌浆期高温会对玉米籽粒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是影响玉米稳产和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较灌浆期高温对不同耐热型玉米品种籽粒形成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寻找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避免和缓解高温胁迫伤害。【方法】采用玉米籽粒离体培养技术,以耐热型品种郑单958和热敏感型品种德美亚1号为材料,研究了籽粒灌浆期(授粉后17—28 d)高温对玉米籽粒发育的影响机制。【结果】高温加快了两品种玉米强势粒前期的灌浆速率,但降低了强、弱势粒中后期灌浆速率,总体导致灌浆持续时间缩短,籽粒千粒重下降。在授粉后40 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巽  郝建平  王璞  张萍  陈璐洁  
【目的】通过对玉米灌浆过程中籽粒干物质、淀粉的积累,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及淀粉积累相关酶活性的研究,揭示低温对灌浆过程中玉米强、弱势籽粒灌浆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为生产上抗御低温冷害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郑单958为试验品种,采用玉米籽粒离体培养的方式,将大田人工授粉后3 d的玉米果穗按照弱势粒和强势粒进行取样,无菌环境接种到人工培养基培养,低温处理和对照分别设置培养平均温度为16℃及25℃。自授粉后每10 d取样一次,分别测定灌浆过程中玉米强、弱势粒干物质积累量、内源激素、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积累相关酶活性。【结果】低温胁迫下强、弱势粒灌浆后期粒重分别比对照低47.58%、50.95%,强、弱势粒灌浆高峰期的平均灌浆速率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55.39%、54.72%。低温胁迫下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前期提升和后期减小的速度明显减缓,活跃灌浆时间延长5—7 d。授粉后10 d低温处理显著降低玉米强、弱势粒生长素(IAA)、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显著提高玉米籽粒赤霉素(GA3)的含量。授粉后30 d低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弱势粒的IAA、ZR含量,增加了强势粒的ABA含量。低温胁迫显著减弱了灌浆前期和灌浆中期的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蔗糖合酶(SS)、淀粉合酶(SSS)及ADPG焦磷酸化酶(APGase)的活性,低温下弱势粒SAI活性降幅大于强势粒,对SS、SSS及APGase活性的降低幅度表现为强势粒大于弱势粒,导致玉米籽粒淀粉含量降低。【结论】受低温胁迫影响,灌浆前期玉米籽粒的IAA、ZR、ABA含量减少,GA3含量增加,SAI活性降低,导致籽粒库容量减少,库活性不足。在灌浆中期,低温降低SS活性,造成淀粉合成底物供应不足,影响淀粉的合成,降低籽粒淀粉含量。低温处理降低玉米强、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导致籽粒干物质积累减少。低温对玉米强弱、势粒的灌浆过程都造成较大的影响,且对弱势粒的影响大于强势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先敏  周亚宁  李斌彬  肖祖栋  申思  周顺利  
为探究灌浆阶段干旱胁迫对玉米果穗不同位势胚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选用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基于盆栽试验设置正常浇水(CK)以及灌浆前期(ED、授粉后第16—25天)、中期(MD、授粉后第26—35天)和后期(LD、授粉后第36—45天)干旱胁迫处理,分析果穗中部(强势位)和顶部(弱势位)胚乳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个灌浆阶段干旱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强、弱势位籽粒胚乳的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幅度为3.83%~16.75%,缩短灌浆持续期1.17%~13.70%,成熟期粒重、胚乳干重及淀粉含量降低幅度由高到低表现为ED>MD>LD,但蛋白质含量均升高,幅度表现为LD>MD>ED。其中,与CK相比,ED和MD处理强势位籽粒胚乳干重分别降低12.8%和8.7%,弱势位籽粒胚乳干重分别降低23.0%和14.8%;LD处理轻微降低胚乳干重,但未达显著水平。此外,ED对胚乳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影响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在授粉后20 d显著升高,而淀粉含量在收获期显著降低(强、弱势位胚乳分别降低16.1%和19.4%);LD对胚乳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强、弱势位籽粒胚乳分别比CK提高14.7%和38.0%。综上,籽粒灌浆阶段干旱发生越早,对胚乳干重及粒重抑制越严重;灌浆后期干旱胁迫可以在维持胚乳重量的同时提升蛋白质含量;干旱对弱势位籽粒胚乳物质积累的影响显著大于强势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燕  董树亭  高荣岐  张海艳  
以4种不同类型的玉米(Zea mays L.)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和同一类型不同粒位子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与粒重的关系。胚乳增殖动态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不同类型玉米胚乳细胞数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普通玉米(豫玉 22号)>甜玉米(甜玉6号)>爆裂玉米(爆裂1号)>糯玉米(黄糯1号);不同粒位胚乳细胞数表现为中部>下部>上部。同一类型玉米粒重与胚乳细胞数呈极显性正相关,不同类型玉米间则胚乳细胞数与其他因素一起决定粒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岩  胡文河  王思远  梁煊赫  何文安  孙明春  吴春胜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充实期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关系。【方法】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和平展型玉米品种(长城799和农大364)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不同时间取果穗中部籽粒,测定胚乳细胞数、单粒质量、淀粉含量、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活性、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研究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和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关系。【结果】在灌浆中后期,先玉335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ADPG、UDPG、SSS和GBSS)活性均高于其他3个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旭光  刘晶晶  郑泽慧  袁旭峰  任济伟  王小芬  崔宗均  
根据热电偶原理采用无纸记录仪测定温度,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乙酸和乳酸对玉米秸秆青贮料有氧稳定性及干物质的影响,并通过批次厌氧发酵工艺,分析不同质量比的乙酸和乳酸对提高青贮料甲烷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乙酸能有效提高青贮料的有氧稳定性,且随乙酸浓度的增加,青贮料有氧稳定性提高。相应地,乙酸添加量为10%和8%的处理干物质损失分别为1%和3%,而乙酸量添加为2%和没有添加乙酸的处理干物质损失分别为20%和25%,且干物质损失率(x)与甲烷产量减少率(y)呈线性正相关:y=0.705x+1.224(R2=0.986 2)。在仅以乙酸和乳酸为原料的厌氧发酵体系中,高浓度乙酸的甲烷产率显著高于高浓度乳酸(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丽  张吉旺  樊昕  刘鹏  董树亭  
【目的】玉米籽粒比重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容重偏低一直是中国玉米低商品品质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旨在探讨玉米籽粒比重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建成动态及其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以期为提高籽粒比重和容重,改善玉米商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普通型品种农大108(ND108)、硬粒型品种费玉4号(FY4)、高淀粉型品种费玉3号(FY3)和郑单18(ZD18)为供试材料,对授粉后玉米籽粒的干比重、鲜比重、百粒干重、单粒鲜体积和水分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回归分析讨论比重与灌浆特性的关系。【结果】籽粒鲜比重授粉后随着籽粒的发育呈上升趋势,到成熟期趋于稳定;而干比重在灌浆前期处于下降趋势,授粉后20—35 d是其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正锋  王空军  董树亭  胡昌浩  刘鹏  张吉旺  
大田生长条件下,以普通玉米为对照比较研究了高油玉米授粉后氮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籽粒灌浆期间籽粒氮的百分含量较高,而叶片和茎秆中氮的百分含量低于普通玉米,成熟期植株中的氮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较普通玉米高,平均高6.9%;形成100 kg 籽粒所需氮量高于普通玉米,平均高0.13 kg,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营养体中氮的输出率比普通玉米低,籽粒中氮的来源主要依赖于籽粒灌浆期间直接从土壤中的吸收,占籽粒氮的70.05%(普通玉米为40.65%)。说明高油玉米的需氮量大且籽粒灌浆期间吸收的比例相对较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营营  董树亭  魏珊珊  张吉旺  刘鹏  赵斌  
【目的】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去苞叶处理,研究去苞叶后夏玉米产量、籽粒体积、干重、脱水速率、籽粒灌浆速率以及籽粒黑层出现和乳线消失所需时间的变化,以期明确去苞叶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作用。【方法】以先玉335(XY335)、郑单958(ZD958)和登海661(DH661)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去苞叶处理:去苞叶1/4(S1)、去苞叶1/2(S2)和苞叶全去(S3)以及对照(CK),研究去苞叶对夏玉米产量、籽粒灌浆特性以及籽粒黑层出现和乳线消失所需时间的影响等。【结果】去苞叶后夏玉米产量显著下降,XY335的S1、S2和S3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下降9.45%、13.78%和27.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仲齐  吴兆苏  俞世蓉  
选用3个生育期相近而粒重不同的小麦品系,对其淀粉积累动态和 IAA、ABA 的水平以及有关酶的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AA 的含量同小麦籽粒的淀粉积累速度以及蔗糖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IAA、ABA 的含量在基因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灌浆中后期,IAA、ABA 含量较高的基因型,其蔗糖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以及淀粉积累速度都较高.但 ABA 同它们的正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IAA 对有机物质向籽粒的转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光合产物在小麦籽粒中的转化和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建国  崔海岩  赵斌  董树亭  刘鹏  张吉旺  
【目的】针对近年来黄淮海夏玉米区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生产问题,探讨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花粒期增光(L)两个处理,遮光度为60%,阴天下增光的光照强度能达到80 000—100 000 lx,以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花粒期光照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遮阴后夏玉米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灌浆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增光增加了夏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灌浆速率。连续两年遮阴处理的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9.39%、79.03%,而增光则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29%、12.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冬梅  刘洋  赵永锋  祝丽英  黄亚群  郭晋杰  陈景堂  
【目的】研究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速率的特性,筛选灌浆速率快的自交系,为高产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烘干法测定173份玉米自交系在授粉后10、20、30和40 d籽粒灌浆速率以及6个相关性状。应用SAS软件对灌浆速率在年际、自交系、取样时间、重复、年际×自交系、自交系×取样时间、年际×自交系×取样时间进行联合方差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灌浆速率及其相关性状如10、20、30和40d苞叶的含水率、苞叶数、40 d穗轴含水率、穗轴长、穗轴粗及40 d籽粒含水率进行相关分析。利用均匀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210对SSR标记对试验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通过Structure V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晓龙  白云龙  闫东  林利龙  梁淑萍  郑海春  
为研究内蒙古燕山丘陵区不同水肥管理条件对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以京单128为供试品种,采用不施氮(N0)、农民常规施氮+漫灌(CK)、农民常规施氮+膜下滴灌(DI)、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施氮(WF)4种水肥管理方式,并对其进行了对比研究。连续2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特性方面,WF处理表现最优,能有效延长灌浆期、提高灌浆速率,持续灌浆期较对照平均延长4.4 d,平均灌浆速率提高19.5%,且灌浆速率、灌浆时间均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氮素利用方面,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佰朝  张吉旺  李霞  范霞  董树亭  赵斌  刘鹏  
【目的】探讨气候变化下持续降雨造成的大田淹水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和品质的可能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设置大田淹水时期(三叶期、拔节期、开花后10 d)和淹水持续时间(淹水3 d和6 d)处理,分析夏玉米籽粒干重和体积的增长、籽粒灌浆参数、籽粒粗脂肪、粗蛋白、总淀粉含量、支/直比值以及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淹水胁迫后籽粒干重增长速率降低,籽粒灌浆参数减小,且三叶期淹水6 d下影响最大,DH605和ZD958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Tmax)、最大灌浆速率(Gmax)、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和籽粒灌浆活跃期(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