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0)
- 2023(5248)
- 2022(4803)
- 2021(4395)
- 2020(4151)
- 2019(9710)
- 2018(9717)
- 2017(18827)
- 2016(10923)
- 2015(12588)
- 2014(13048)
- 2013(13093)
- 2012(12510)
- 2011(11480)
- 2010(11487)
- 2009(10884)
- 2008(11180)
- 2007(10409)
- 2006(8785)
- 2005(7930)
- 学科
- 济(45587)
- 经济(45548)
- 业(27528)
- 管理(27307)
- 方法(24242)
- 数学(21752)
- 数学方法(21562)
- 企(21301)
- 企业(21301)
- 农(13112)
- 财(11792)
- 学(11228)
- 中国(10711)
- 贸(9450)
- 贸易(9450)
- 易(9161)
- 地方(9023)
- 农业(8391)
- 业经(8182)
- 制(8074)
- 务(7461)
- 财务(7442)
- 财务管理(7420)
- 和(7227)
- 企业财务(6986)
- 银(6642)
- 银行(6596)
- 理论(6355)
- 行(6240)
- 融(6228)
- 机构
- 大学(164444)
- 学院(163718)
- 济(64086)
- 经济(62594)
- 管理(58692)
- 研究(58214)
- 理学(50315)
- 理学院(49667)
- 管理学(48618)
- 管理学院(48320)
- 中国(42951)
- 科学(39576)
- 农(38459)
- 京(35572)
- 所(32507)
- 农业(31132)
- 业大(30301)
- 研究所(29875)
- 财(28802)
- 中心(27147)
- 江(25389)
- 财经(23071)
- 北京(22489)
- 范(21168)
- 师范(20872)
- 经(20784)
- 农业大学(20127)
- 州(20095)
- 院(20041)
- 经济学(19797)
- 基金
- 项目(107687)
- 科学(81484)
- 基金(75609)
- 研究(73987)
- 家(68110)
- 国家(67555)
- 科学基金(54873)
- 省(43572)
- 社会(43552)
- 社会科(41097)
- 社会科学(41078)
- 基金项目(40271)
- 自然(37273)
- 划(37242)
- 自然科(36337)
- 自然科学(36322)
- 自然科学基金(35667)
- 教育(34450)
- 资助(31939)
- 编号(30641)
- 成果(25489)
- 重点(25077)
- 部(23782)
- 发(23751)
- 计划(22549)
- 创(21759)
- 科研(21696)
- 课题(21599)
- 科技(20623)
- 创新(20466)
共检索到236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哲 李盼 刘渊 姬东华 赵永锋 祝丽英 黄亚群 陈景堂
利用自交系178和郑58构建的F2:3家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对不同环境下玉米籽粒锌、铁含量、籽粒构型、百粒重等籽粒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锌、铁含量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籽粒锌含量与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9,0.395,粒长与粒厚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252;粒长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系数分别为0.445,0.341,粒宽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0.570。在保定、邯郸两个环境下,共定位到了21个QTL,其中保定环境下定位到16个,邯郸环境下定位到5个。在第5染色体的umc1097-umc1670区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华雄 杨克诚 任纬 吴元奇
以16个玉米自交系,以及将其按Griffing方法4组配的120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进行玉米籽粒铁含量杂种优势、亲子相关以及籽粒铁含量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籽粒铁含量以超低亲杂种优势为主,也出现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为正值的一些组合。杂交种籽粒铁含量与母本、父本、高值亲本、中亲和高低值亲本之差的相关均达正向极显著水平,与低值亲本的相关达正向显著水平。铁含量与蛋白质、轴重和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达正向极显著水平,与穗重的遗传相关达正向显著水平,与淀粉和油分的遗传相关表现为微弱的负相关和正相关,与穗位高的遗传相关达负向极显著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姿丽 蒋锋 刘鹏飞 陈青春 张媛 王晓明
【目的】研究鲜食甜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为加快高蛋白质含量甜玉米的育种进程及实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的超甜玉米自交系T8和T48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以232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包含245个SSR标记位点、全长1 527.76cM的玉米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6.23cM,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F2和F2:3家系中检测籽粒蛋白含量相关QTL。【结果】在F2群体和F2:3家系中共检测到10个鲜食甜玉米籽粒蛋白含量QTL,分别位于第2、4、5、6和9号染色体上,其中F2群体、F2:3家系分别定位到4和6个籽粒蛋白含量QTL,单个Q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海成 程金平 冯培媛 刘晓刚 马嘉欣 田普江 田蕾 李培富
【目的】铁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必要微量元素之一,缺铁可导致贫血、心跳加速、嗜睡等铁素缺乏症。水稻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体获取铁元素的主要谷类作物之一,研究控制水稻籽粒铁含量的QTL对富铁水稻育种具有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宁农黑粳”和“高粱稻-1”为亲本杂交再自交获得124个单株F_(6)群体为材料,通过Z-2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水稻糙米铁含量的测定。通过上网查询已经公布的水稻分子遗传图谱和实验室现存的1558 对SSR标记在“宁农黑粳”和“高粱稻-1”之间筛选多态性,获得130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进行水稻籽粒铁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结果】表明亲本的铁含量分别为46.23和14.32 mg/kg,双亲铁含量差异较大,F_(6)群体铁含量平均为18.53 mg/kg,介于两亲本之间并且偏向于低值亲本“高粱稻-1”。通过对124个单株F6群体进行控制籽粒铁含量的QTL检测,共检测到3个控制铁的QTL,分别位于水稻第1、8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4.31%、18.44%和16.32%,其中位于第8号染色体上RM432~RM331之间的qFe8对表型贡献率最大,其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于亲本“宁农黑粳”。【结论】本实验所检测到的QTL可用于控制水稻籽粒铁含量的基因精细定位及克隆。对今后富铁水稻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揭示水稻籽粒铁含量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单明珠 周余庆 李发民 刘萌娟
研究了6个新选甜玉米自交系及其15个F1组合在授粉后不同时间籽粒含糖量的遗传及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授粉后不同时间籽粒含糖量有极显著差异,以授粉后20 d籽粒含糖量较高;要获得含糖量较高的甜玉米组合,需要选择双亲含糖量均表现优良的亲本材料进行组配,亲子遗传在不同组合中表现出明显差异。含糖量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的作用,非加性基因的作用相对很小,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控制含糖量遗传的增效基因为隐性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小娇 郭蕾蕾 杨晓云 刘新春 余春磊 齐国昌 冯宗云
本研究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大麦DH群体(Steptoe/Morex)各系籽粒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的含量,并利用SSR及SRAP标记对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亲本间以及DH系间的GABA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永祥 王阳 石云素 宋燕春 王天宇 黎裕
【目的】探讨玉米籽粒构型性状(粒长、粒宽、粒厚、粒形等)与产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籽粒构型性状相关QTL的检测与定位。【方法】以自交系齐319和黄早四构建的226个F2:3家系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出籽率模拟运算及QTL定位等方法,对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北京春播和河南夏播)玉米籽粒构型与产量性状间相关性进行探讨,并初步分析籽粒构型性状遗传基础。【结果】单穗产量与绝大多数籽粒构型性状显著相关,特别是与粒长的相关系数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单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粒长、粒厚、穗长、出籽率和粒长/穗半径。出籽率是影响果穗同化产物分配状况的衡量指标,受到粒长、粒长/穗半径、穗长和粒...
关键词:
玉米 籽粒构型 产量 QT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阳 杨华 付忠军 蒋志成 黄永川 周茂林
以喷施和拌种等方式对糯玉米进行硒处理,通过籽粒中硒含量及其营养物质含量、蒸煮品质、穗部性状、产量等分析,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方式硒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糯玉米籽粒的硒含量;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均有增加趋势;各处理间的穗部性状和蒸煮品质没有较大差异,田间产量随硒处理浓度增加而略有增加。结果说明一定浓度的硒处理不会影响糯玉米的品质,还具有一定的增产效应。
关键词:
硒 糯玉米 品质 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盼盼 乔江方 李川 张美微 牛军
研究氮锌配施下夏玉米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为玉米生产上氮锌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郑单958和谷神玉66为材料,设置90,180,225 kg/hm~2等3个施氮水平和不喷锌、苗期和拔节期1∶1喷锌、拔节期和大口期1∶1喷锌、大口期喷锌等4个喷锌处理,分析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籽粒产量、矿质元素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超过180 kg/hm~2,籽粒产量显著下降,而籽粒中Ca、Cu、Fe、Zn含量以及Cu和Fe累积量显著增加,施氮量为180 kg/hm~2,N含量和P、K、Mg含量分别达最高和最低;拔节期和大口期1∶1喷锌和大口期喷锌2个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N和Zn含量以及N、Mg、Zn、B和Na累积量,但降低了P、K、Ca、B和Na含量;与谷神玉66相比,郑单958产量平均提高了19.3%,且籽粒中K和Fe含量以及K、Ca、B和Na累积量也显著提高。籽粒产量与大多矿质元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除Ca与Mg和Zn相关性不显著外,籽粒中Ca、Mg、Cu、Mn、Fe、Zn和B含量之间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n与N、Mg含量的回归关系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总之,施用氮肥180 kg/hm~2,结合拔节期大口期1∶1叶面喷施锌肥4.5 kg/hm~2,能够使玉米籽粒高产稳产,并同步提高籽粒中N和Zn含量及其他矿质元素累积量,达到籽粒产量和矿质元素营养品质同步提高的目的,可在大田中进行推广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洪壮壮 曾占奎 宋俊乔 李琼 颜群翔 赵越 毕俊鸽 张伟 王春平
钙和钾是小麦重要的矿质营养元素,发掘和探索与其含量相关的遗传机制及效应对于人体营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为小麦籽粒矿质元素生物强化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以Avocet/Chilero(AC)构建的164份F6重组自交系(RILs)和以Avocet/Huites(AH)构建的175份F6 RILs为材料,分析了2个群体在5个环境下籽粒钙(GCa)和钾(GK)含量的表型变异,结合DArT芯片分型结果,共定位到19个与籽粒钙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1A、1D、2A、2B、3A、3D、4A、4B、4D、5A、5B、7A、7B和7D染色体上,解释了3.23%~16.29%的表型变异,同时共定位到23个与籽粒钾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1B、2A、2B、3A、3B、4A、4D、5A、6A、6B和7D染色体上,解释了3.31%~24.66%的表型变异。其中,QGCa.haust-1A、QGCa.haust-AC-5A和QGK.haust-AC-2A.2可在多环境下被定位到,QGCa.haust-1A和QGCa.haust-AC-5A分别解释了表型变异的7.82%~12.72%和9.68%~15.57%,其物理区间为498.67~532.21 Mb和461.52~486.26 Mb,QGK.haust-AC-2A.2解释了表型变异的8.15%~15.20%,其物理区间为354.61~462.37 Mb。通过对3个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可知,分别携带QGCa.haust-1A、QGCa.haust-AC-5A和QGK.haust-AC-2A.2效应位点能有效增加小麦籽粒中的钙和钾含量,聚合效应分析表明,同时携带QGCa.haust-1A效应位点和QGCa.haust-AC-5A效应位点的株系钙含量极显著高于仅携带单一位点的株系。综上,在1A、2A和5A染色体上定位到3个与籽粒钙和钾含量相关的稳定主效位点,其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钙和钾含量。
关键词:
小麦 钙元素 钾元素 QTL 遗传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梦 杜娟 曾亚文 普晓英 杨树明 杨涛 汪禄祥 杨加珍
【目的】研究大麦籽粒蛋白质与功能成分含量的相关关系及其QTL,为功能大麦遗传改良、基因克隆及分子辅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紫光芒裸二棱为母本,Schooner为父本构建包含193个株系的RIL群体,结合SSR技术和QTL Ici Mapping V3.3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借助完全区间作图法(ICIM)对两年大麦籽粒蛋白质、总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QTL检测;同时分析蛋白质、总黄酮和GAB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亲本及RIL群体籽粒蛋白质、总黄酮及GABA含量表现出较大差异,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甘万祥 高巍 刘红恩 王巧燕 赵鹏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气候条件下夏玉米的适宜锌肥施用量及方式,2013年6-9月,在浚县、禹州和偃师分别布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气候条件下锌肥施用量及方式对夏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锌肥能增加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灌浆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籽粒淀粉含量和籽粒产量。总体上,浚县、禹州和偃师3个研究区域夏玉米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以锌肥施用量30 kg/hm2最好;等量锌肥施用量条件下,土施处理优于土施+喷施处理。浚县、禹州和偃师夏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分别在土施锌肥15,30,3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等量锌肥施用量条件下,土施处理优于土施+喷施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蒙蒙 秦永田 陈永强 张战辉 汤继华 付志远
【目的】鉴定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控制容重动态变化的QTL,为容重相关关键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一套来源于玉米杂交种农大108(许178×黄C)的包含166个家系的RIL群体,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在郑州、安阳按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种植。开花时选择生育期一致的植株挂牌,并在授粉后15、22、29、36、43和50 d分期收获,风干穗样籽粒,测定重组近交系群体灌浆不同时期籽粒的容重变化,容重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用SPSS18.0软件进行。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822对SSR标记获得亲本间的多态性标记信息,选择216对在亲本和群体中带型都很清晰的多态性SSR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以构建的遗传连锁...
关键词:
玉米 灌浆 容重 QT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艳霞 李玉玲 王延召 余永亮 李学慧
利用黄淮海地区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群的21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母本,以引进中国农业大学选育的8个ALEXHO高油玉米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遗传设计,测定并分析了高油玉米杂交当代单株产量和籽粒油分含量的配合力。结果表明:GY246A的单株产量和籽粒油分含量的GCA均为极显著最大正值,具有较高的直接组配价值,其次为GY246B和GY220。8085泰、246、P138、8622和87-1单株产量和籽粒油分含量的GCA均为极显著正值或显著正值,应进一步利用这些自交系与ALEXHO高油玉米自交系较强的杂种优势。246×GY246B、Q1261×GY246A和478×GY956在单株产量和油分含量的SC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保侠 裴玉贺 郭新梅 宋希云
以9个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 I双列杂交模式组配72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淀粉黏度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沉降值和回落值存在超中亲优势,其他性状存在超低亲优势。杂交组合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落值与父本的相关系数大于母本;除糊化时间和糊化温度外,其他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的狭义遗传力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的遗传变异主要以加性为主,沉降值的遗传变异主要以显性为主,其他性状的遗传变异加性和显性共同作用。
关键词:
玉米 淀粉含量 黏度性状 遗传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