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7)
- 2023(12705)
- 2022(10567)
- 2021(9808)
- 2020(8124)
- 2019(18702)
- 2018(18761)
- 2017(36027)
- 2016(20003)
- 2015(22503)
- 2014(22585)
- 2013(22118)
- 2012(20003)
- 2011(17896)
- 2010(17634)
- 2009(16052)
- 2008(15406)
- 2007(13507)
- 2006(11813)
- 2005(10445)
- 学科
- 济(76741)
- 经济(76648)
- 管理(54693)
- 业(52293)
- 企(43223)
- 企业(43223)
- 方法(34582)
- 数学(29564)
- 数学方法(29209)
- 农(21840)
- 中国(21593)
- 学(19059)
- 业经(18425)
- 财(18071)
- 地方(16256)
- 农业(14582)
- 理论(13422)
- 制(13300)
- 贸(13024)
- 贸易(13017)
- 和(12660)
- 易(12615)
- 技术(12100)
- 环境(11887)
- 务(11458)
- 财务(11390)
- 财务管理(11369)
- 教育(10918)
- 银(10880)
- 银行(10821)
- 机构
- 大学(281674)
- 学院(278852)
- 管理(109046)
- 济(104523)
- 经济(102114)
- 研究(97279)
- 理学(94901)
- 理学院(93787)
- 管理学(91910)
- 管理学院(91457)
- 中国(69742)
- 科学(64612)
- 京(61338)
- 农(52950)
- 所(50232)
- 业大(47380)
- 研究所(46312)
- 财(46069)
- 中心(42995)
- 农业(42109)
- 江(40329)
- 北京(38652)
- 财经(37361)
- 范(37181)
- 师范(36719)
- 院(35435)
- 经(34042)
- 州(32979)
- 技术(31221)
- 经济学(30417)
- 基金
- 项目(198252)
- 科学(153787)
- 基金(142357)
- 研究(140660)
- 家(126690)
- 国家(125645)
- 科学基金(106091)
- 社会(86023)
- 社会科(81262)
- 社会科学(81236)
- 省(78116)
- 基金项目(75993)
- 自然(71413)
- 自然科(69717)
- 自然科学(69695)
- 自然科学基金(68434)
- 划(66500)
- 教育(63777)
- 资助(58390)
- 编号(57282)
- 成果(46170)
- 重点(44806)
- 发(42505)
- 部(42352)
- 创(41019)
- 课题(39688)
- 科研(38422)
- 创新(38277)
- 计划(37784)
- 大学(36029)
- 期刊
- 济(113737)
- 经济(113737)
- 研究(80441)
- 中国(52759)
- 学报(52631)
- 农(49009)
- 科学(46004)
- 管理(40189)
- 大学(38652)
- 学学(36382)
- 农业(34385)
- 财(33358)
- 教育(32202)
- 技术(23535)
- 融(21047)
- 金融(21047)
- 业经(18888)
- 经济研究(17950)
- 业(17684)
- 财经(17501)
- 图书(16327)
- 问题(15164)
- 经(14830)
- 科技(14691)
- 业大(14651)
- 版(14294)
- 理论(13816)
- 技术经济(12937)
- 实践(12833)
- 践(12833)
共检索到401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凡彬 孟军
针对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产生焦油的诸多不利影响,利用催化裂解法将焦其化为小分子燃气,可达到双效降低焦油含量并提高燃气热值的目的。本研究利用500℃条件下慢速热解获得的玉米秸秆炭和木屑炭作为催化剂,在自制的焦油催化裂解装置中,研究裂解温度为700、750、800、850、900、950和1000℃时,两种催化剂对焦油的催化裂解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对焦油裂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随着裂解温度升高,裂解气中H_2含量逐渐增加,CO、CH_4、C_2H_4、C_2H_6等含量均逐渐减少,裂解气热值和密度逐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简相坤 刘石彩 边轶
以玉米芯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硼酸为催化剂制备活性炭。以磷酸与玉米芯的质量比、硼酸添加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作为考查的4个因素,以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焦糖脱色率作为活性炭性能的参考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最佳的水平组合是磷酸与玉米芯的质量比为2∶1,硼酸的添加量为4%,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80 min,制备出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40 mg/g,焦糖脱色率为120%。在该水平组合下不添加硼酸作对比实验,得到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33 mg/g,焦糖脱色率为110%。用氮气吸附法对这两种活性炭进行表征,发现添加硼酸制备出的活性炭BET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中孔孔容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玉米芯 活性炭 磷酸活化 硼酸催化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柏明娥 耿维 聂小安
以活性白土、磷钨酸等为催化剂进行了松香催化裂解试验,并以活性白土为催化剂进行松香裂解反应条件及裂解产物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白土和磷钨酸的催化性能较强,反应2 h后可使松香酸值分别降至1.20 mg.g-1和2.07 mg.g-1;活性白土催化裂解松香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20~240℃、催化剂用量5.0%~10.0%、反应时间1.0 h;在此反应条件下得到的裂解产物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表明是各种芳香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由萘、吲哚、吡啶和菲类等物质组成;松香裂解反应除了松香脱羧反应外,同时伴随着大量碳—碳键和碳—氢键的断裂和重排。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孙宁
氢能作为一种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综合各方面考虑,水蒸气气化是一种最为合理的制取富氢燃气的气化方式。但是气化制氢过程中存在氢气含量低、焦油含量高、燃气热值低等问题,而采用生物质催化裂解气化法是一种有效提高氢气含量、消除生物质焦油的方法。本论文以木屑为原料,在固定床气化炉中进行生物质水蒸气气化制取富氢燃气的探索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木屑高温水蒸气气化制备富氢燃气研究,考察气化温度(7501 000℃)和水蒸气流量(0.10.47g/(min·g))对气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水蒸
关键词:
木屑 高温 水蒸气气化 催化剂 富氢燃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成芳 艾宁 单胜道 计建炳
在氮气气氛下对竹废屑快速催化热解进行试验,考察氯化亚铜和二氧化钛2种催化剂对竹废屑热解产物的影响,包括对气态产物成分和液态产物丙酮萃取液成分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可知,2种催化剂对竹废屑热解的气态产物成分均产生影响,在550℃的热解温度下,氯化亚铜的催化作用使得气态产物中可燃性气体的含量为74.25%。液态产物的丙酮萃取液富含苯酚类物质,其中2,6-二甲氧基苯酚的含量最高为22%以上,且氯化亚铜的催化作用可进一步促进该物质的生产,使得2,6-二甲氧基苯酚的含量增加到27.09%,但总苯酚类物质的含量降低;而二氧化钛的加入对液体产物成分的影响不明显。竹废屑二氧化钛催化热解的固态产物是一种复合型...
关键词:
竹废屑 催化热解 CuCl TiO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苏锶如 薛俊杰 马中青 蔡博 张文标 袁世震 卢如飞
【目的】生物质气化技术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技术。研究气化温度对气化产物特性的影响机制,构建气化产物特性的演变规律,对中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方法】以玉米Zea mays秸秆、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壳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3种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料,以空气为气化剂,采用自制的微型固定床气化装置,开展3种生物质的气化多联产研究,系统研究了不同气化温度(700、800、900℃)对气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气化三相产物(可燃气、生物质炭与焦油)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随着气化温度从700℃增加至900℃,可燃气的质量产率逐渐增加,而生物质炭和焦油的质量产率逐渐减小。较高的气化温度有利于提升可燃气的热值。在3种原料中,马尾松可燃气的热值最高,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质量分数分别为40.03%、18.27%和18.29%,低位热值达13.58 MJ·m~(-3)。随着气化温度的增加,生物质炭中的碳元素质量分数增加,氢元素质量分数下降,灰分质量分数大幅增加,其中马尾松炭的热值最高,达到29.7 MJ·kg~(-1)。随着气化温度的增加,3种原料的气化液体产物中酸类、醇类、醛酮类、呋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逐渐减小,而芳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大幅增加,其中马尾松的芳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达到61.12%。【结论】气化温度对生物质气化三相产物的产量及特性有显著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气化温度对提高生物质可燃气热值及气化效率至关重要。图6表2参2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天佑 孟军 辛明金 张强 宋玉秋 任文涛 姜雪
制取生物炭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秸秆生物炭松散,不便于处理、运输和储存,压制成型是提高生物炭容重的有效措施。为确定生物炭压制成型较优的原料含水率、成型压力、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以玉米秸秆烧制的生物炭为原料,利用与WDW-200型微机控制电子液压万能试验机配套的压制成型试验装置,以压制后生物炭块的抗破坏强度和尺寸稳定性为成型质量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各因素对生物炭压制成型特性的影响及其较优范围。根据预试验,确定试验生物炭原料含水率分别为12%,14%,16%,18%,20%,22%,24%,成型压力分别为30,40,50,60,70,80,90MPa,保压时间分别为2,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惟薇 张超兰 潘丽萍 覃霞
【目的】研究生物炭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和玉米植株镉累积的影响,为生物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及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水稻秸秆和蚕沙在500℃限氧条件下制备生物炭,通过室内培养实验(45 d)研究添加1%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5 mg/kg)中镉化学形态(BCR法)的影响,并从土壤p 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变换初步探讨生物炭对土壤镉的钝化机理;通过玉米盆栽实验(45 d)研究添加0.5%和1%生物炭对玉米植株镉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在培养结束时,添加水稻秸秆生物炭和蚕沙生物炭的土壤镉弱酸可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和友 黎蕾 陈香碧 郑小东 苏以荣
为进一步利用广西大量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实现资源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采用恒温振荡吸附方法,研究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NH4Cl溶液中铵氮的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过程,分析吸附时间、初始液浓度、添加量对生物质炭吸附铵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铵氮的吸附平衡时间均为3 H,平衡吸附率分别为39.0%和41.3%。生物质炭对铵氮的吸附率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位吸附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对铵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蔗渣炭和玉米秸秆炭对铵氮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50mg/g和2.88 mg/g。总体上,玉米秸秆炭对溶液中铵氮的吸附性能优于蔗渣炭...
关键词:
蔗渣 玉米秸秆 生物质炭 铵氮 吸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关连珠 赵亚平 张广才 张昀 颜丽
【目的】针对环境中抗生素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通过室内分析试验研究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外源金霉素的吸持与解吸特性,以期为合理处理含金霉素废水和消减畜禽粪便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污染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OECD Guideline106批平衡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金霉素的吸持动力学和吸持解吸热力学特征。【结果】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金霉素的吸持动力学过程包括快速反应和慢速平衡两个阶段,适合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平均R2为0.9999),反应进行12 h时基本达到吸持平衡;不同温度下吸持等温线能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很好地拟合(平均R2为0.9174),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金霉...
关键词:
金霉素 生物质炭 吸持 解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广阔 冯贵颖 呼世斌 廖少华 穆军
以活性炭(AC)为载体,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氧化钛(TiO2)溶胶,通过浸渍法制备负载型 TiO2/AC纳米光催化剂以及掺杂Fe3+和Cu2+的M-TiO2/AC纳米复合光催化剂。以紫外灯做光源,用制得的 TiO2/AC纳米光催化剂对苯酚溶液进行光催化氧化降解试验,并研究了掺杂Fe3+和Cu2+的M-TiO2/AC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条件下,TiO2/AC纳米光催化剂对苯酚的降解率达99%,较日光条件下高;掺杂Fe3+能提高M-TiO2/AC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对苯酚的催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屈广周 查康达 梁东丽 黄懿梅 曲东 毛晖 刘婷 吉普辉
【目的】研究掺杂的活性炭负载型TiO2(TiO2/AC)光催化剂,在紫外光作用下对酸性橙Ⅱ(AO7)的去除效果,以寻求一种在有机废水处理中催化活性较高且易回收的光催化剂。【方法】用硝酸铁和尿素分别作Fe源和N源,以活性炭(AC)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和浸渍-焙烘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Fe、N单独掺杂及Fe-N共掺杂TiO2/AC光催化剂,分析其对AO7的去除效果。【结果】单独掺杂制备的TiO2/AC催化剂对AO7的去除率随着掺Fe量(n(Fe)∶n(Ti))和掺N量(n(N)∶n(Ti))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n(Fe)∶n(Ti)和n(N)∶n(Ti)分别为0.1%和3.2%时,AO7的去除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占孟 唐朝春 李静 鲍东杰
研究了活性炭催化臭氧化降解模拟染料废水亚甲基蓝溶液,考察了臭氧化空气流量、pH值、废水初始质量浓度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法可有效去除有机物,废水在低质量浓度、碱性条件下对反应有利;在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100mg·L-1,pH9.5,活性炭9g·L-1,反应90min条件下,色度去除率达到了95.6%,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到了64.8%;活性炭催化臭氧化废水以间接氧化为主,活性炭可促进臭氧化过程产生·OH自由基并提高其利用率,相对于单独臭氧化过程,废水COD去除率可显著提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冉 谢昶琰 康亚龙 江尚焘 梅新兰 徐阳春 董彩霞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梨树枝条在不同温度下裂解所得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差异,确定适宜的制备生物炭温度范围,为梨树修剪枝条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以粉碎梨树枝条为原料,在惰性气体包围下,在不同裂解温度(300~900℃)下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裂解温度对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裂解温度由300℃上升到900℃,生物炭产率由61%显著降低到24%(P<0.05),生物炭中碳含量增加而氮含量显著降低,钾、钙、镁、硼、铁、铜等元素含量均先升高后保持稳定;阳离子交换量随温度的升高先显著下降后保持稳定。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枝条内O—H和C—H键断裂,形成难降解的芳香烃类物质;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生物炭孔隙度随着裂解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越高,孔数量越多,比表面积越大,700℃下制备的生物炭比表面积相比300℃增加了50%;同时,比表面积及孔体积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性增强。[结论]制备枝条生物炭时,将裂解温度设置为500~700℃时,元素含量相差不大,微孔和大孔数量基本达到最高水平,吸附性能达到最佳。
关键词:
梨 枝条 裂解 温度 生物炭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陆畅 徐畅 黄容 田冬 高明
为揭示西南紫色土区有机碳库对秸秆还田和施用生物炭的响应,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油菜(Brassica napus)-玉米(Zea mays)轮作制度下,对照(CK)、秸秆还田(CS)、施用生物炭(BC)、秸秆+生物炭1∶1混施还田(CS+BC)、秸秆+速腐剂还田(CS+D)5种处理的紫色土各形态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还田和施用生物炭各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其中CS+D处理的微生物生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