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6)
2023(7854)
2022(6562)
2021(5772)
2020(4599)
2019(10228)
2018(10270)
2017(18312)
2016(10376)
2015(11542)
2014(11905)
2013(11484)
2012(11191)
2011(10441)
2010(10648)
2009(9781)
2008(9523)
2007(8802)
2006(8015)
2005(7578)
作者
(33614)
(27790)
(27685)
(26129)
(17620)
(13411)
(12538)
(11078)
(10794)
(10088)
(9586)
(9284)
(9191)
(9084)
(9035)
(8488)
(8272)
(8240)
(8093)
(7872)
(7278)
(7166)
(6949)
(6462)
(6376)
(6359)
(6285)
(6039)
(5849)
(5800)
学科
(44692)
经济(44637)
管理(24252)
(22870)
地方(17969)
中国(17620)
(15893)
企业(15893)
(15076)
业经(11611)
(10469)
地方经济(10092)
农业(10077)
(9972)
(9934)
金融(9927)
(9866)
银行(9842)
(9703)
(9596)
方法(9285)
(7919)
(7809)
环境(7649)
(7348)
贸易(7337)
数学(7276)
数学方法(7188)
发展(7135)
理论(7135)
机构
学院(148842)
大学(144614)
研究(61325)
(56246)
经济(54761)
管理(47735)
中国(46332)
科学(39941)
理学(38866)
理学院(38267)
管理学(37415)
管理学院(37149)
(34982)
(33708)
(33525)
研究所(30236)
农业(27615)
中心(27146)
(26647)
(25690)
业大(25161)
(22439)
(22297)
(22144)
师范(21937)
北京(21918)
(20894)
技术(20592)
财经(19373)
科学院(19300)
基金
项目(93634)
科学(70849)
研究(68771)
基金(62194)
(56129)
国家(55580)
科学基金(44709)
社会(40419)
(40308)
社会科(38076)
社会科学(38069)
(33630)
基金项目(32085)
教育(30897)
编号(29030)
自然(27787)
(27483)
自然科(27072)
自然科学(27064)
自然科学基金(26518)
资助(25138)
成果(24774)
课题(22674)
重点(22153)
发展(21580)
(21192)
(19631)
(18737)
计划(18660)
创新(18431)
期刊
(76663)
经济(76663)
研究(48245)
中国(42293)
(34929)
学报(29022)
科学(24415)
农业(23902)
教育(23653)
大学(20960)
管理(20041)
学学(19753)
(19514)
(17535)
金融(17535)
业经(14866)
技术(14220)
(12390)
经济研究(11940)
问题(9652)
财经(9387)
业大(8263)
(8185)
科技(8079)
(8074)
图书(7928)
(7827)
论坛(7827)
职业(7442)
世界(7320)
共检索到252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葛翠翠  梁戈  李昊  刘辉  卜姣姣  杨芳  辛国省  
利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可评定不同类型粗饲料的营养价值。本研究比较了玉米(Zea mays)秸秆、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葵花(Helianthus annuus)盘在滩羊瘤胃的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葵花盘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为88.28%,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和柠条组(P0.05),但均显著高于柠条组(28.90%)(P<0.05)。体外发酵48h的产气量,葵花盘组产气最多,为56.75mL,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53.5mL)和柠条组(32.5mL)(P<0.05),并且玉米秸秆组与柠条组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柠条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组(P0.05);丙酸产量以玉米秸秆组最高(7.47 mmol·L~(-1)),葵花盘组次之(6.10mmol·L~(-1)),柠条组最低(3.82 mmol·L~(-1)),且不同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尽管柠条营养检测价值较高,但其在体外消化率最低,饲喂价值较低,这也是其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所在;而葵花盘饲喂价值相对较高,可以作为良好的饲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晓玲  孟庆翔  
通过研究高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和发酵参数变化的动态(试验1),以及青贮浸提液对活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2),初步探明导致高油玉米秸秆青贮提高瘤胃发酵程度的因素。试验1结果显示发酵1周内,可溶性糖损失50%以上,pH降到4.0以下;乳酸含量在6周内逐步升高,而后保持不变,其他营养成分保持稳定;试验2结果表明,添加青贮浸提液后与对照组相比,最大产气量显著增加(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霞  焦婷  马淑敏  陈鑫  王正文  牧仁  赵生国  
为探讨不同比例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秆与玉米(Zea mays)秸秆混贮的青贮品质和发酵特性,本研究设计6个处理,即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的混合比例为100:0 (CK)、90:10 (A)、80:20 (B)、70:30 (C)、60:40 (D)及50:50(E),各处理原料充分混合后,装桶密封发酵60 d,开桶取样,进行青贮品质及其发酵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比例青贮饲料感官品质均优良;相较于青贮前,青贮后各处理的干物质(DM)、钙(Ca)和粗蛋白(CP)含量增加(除CK组和D组Ca含量外),各组青贮饲料单糖(ESC)、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降低,但随甜叶菊秆添加量的增加,各组NDF和ADF含量增加。青贮后,C组DM、Ca和CP含量较CK组分别提高1.92%、18.46%和42.15%;D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 <0.05)。发酵液pH介于6.52~6.84;D组NH_3-N浓度低于其他组;CK组的异丁酸和戊酸含量均高于处理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甜叶菊秆以90:10的比例混合可以更好地改善青贮品质,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红枫  严昌国  孟庆翔  
通过活体外发酵试验 (试验 1)和育肥屠宰试验 (试验 2 )评价饲喂酒精发酵玉米饲粮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延边育肥牛血液生理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未发酵玉米饲粮 (CK1)相比 ,酒精发酵玉米饲粮(AFCD)干物质消化率 (DMD)没有差异 (P >0 5 ) ,但细胞壁消化率 (NDFD)提高了 9 7个百分点 (P 0 12 ) ,但产气速度高于CK1(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杭书  任丽萍  孙长勉  E.A.Dirk  刘庆平  孟庆翔  
选用包被尿素、普通尿素(负对照)和大豆分离蛋白(正对照)作为氮源,普通玉米(对照)和蒸汽压片玉米作为碳源,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利用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法,研究包被尿素与蒸汽压片玉米组合对活体外瘤胃氨氮释放速度和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瘤胃发酵1~8 h期间,无论基于哪种碳源,包被尿素处理的NH3-N值比普通尿素处理降低11.1%~17.1%(P<0.001),也低于大豆分离蛋白处理;蒸汽压片玉米处理的氨氮释放速度比对照组降低3.3%~13.7%(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尹梦丽   黄文明   陈煜   李顺豪   韦艳群   左福元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秧和玉米(Zea mays)粉对浓香型白酒糟厌氧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的影响,提高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和延长安全储存期。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花生秧的添加量分别为白酒糟(鲜重)的0、5%、10%;玉米粉的添加量分别为白酒糟(鲜重)的0、2%、4%。厌氧发酵后评定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厌氧发酵180 d时,添加花生秧显著提高了白酒糟的pH (P <0.05),对乳酸(LA)、乙酸(AA)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玉米粉显著降低了白酒糟的AA含量(P <0.05),对pH和LA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降低了NH3-N/TN以及丙酸(PA)含量(P <0.05)。对照组的V-Score评分最低,为87.83,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处理组的V-Score评分最高,为97.23。2)未经厌氧发酵时,添加花生秧显著提高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添加玉米粉对DM、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 0.05)。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提高了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厌氧发酵180 d时,添加花生秧和玉米粉均显著提高了DM、A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提高了CP、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综上所述,添加花生秧、玉米粉可改善白酒糟厌氧发酵品质,提高发酵白酒糟的体外瘤胃降解率;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改善厌氧发酵品质的效果最好,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提高发酵白酒糟体外瘤胃降解率的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晶  王小琪  段子渊  
【目的】研究日粮中含有10%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CK)对滩羊血脂、免疫指标及瘤胃、结肠菌群的影响,为CK替代部分饲料饲喂滩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只平均初始体重相似的四月龄滩羊母羔(27.5±3.32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对照组(NC)饲喂基础日粮(30%精料和70%苜蓿干草),试验组(CK)用10%CK替代等量苜蓿干草,自由饮水。两组日粮营养水平相似,CK的纤维含量略高于苜蓿。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后采集颈静脉血样品用于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脂因子及免疫因子);采集瘤胃液、结肠内容物,提取DNA,并利用16S rRNA测序检测瘤胃、结肠内菌群群落多样性,并通过重组质粒,比如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构建标准曲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对重要菌属进行绝对定量检测。【结果】正试期结束时,两组滩羊的末重和日均采食量相似,无显著性差异;检测发现,相比于NC组,CK组滩羊体内脂质消化吸收和代谢状况的相关指标呈现不同程度降低,如CK组血清甘油三酯(TRIG)含量显著降低(P<0.05),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有降低的趋势(0.0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沈奔   陈敏   韩宇   严啊妮   赵秀娟   施春伟   王洪荣  
本研究旨在探明泡叶藻(Ascophyllum nodosum)和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不同添加比例对高精料日粮湖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阐明各自缓解瘤胃酸中毒的适宜添加比例及其作用机理。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发酵底物精粗比为70:30,设置5个添加水平,分别为0 (对照)、1%、2%、3%、4%的泡叶藻(ASC_0、ASC_1、ASC_2、ASC_3、ASC_4)和羊栖菜(SAR_0、SAR_1、SAR_2、SAR_3、SAR_4),在6、9、12、24 h时测定发酵液的p H、氨态氮(NH_3-N)、微生物蛋白(MCP)、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1) ASC_3、ASC4和SAR3添加组的发酵液p H在发酵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P <0.05);2) ASC_3组和SAR_3组发酵液氨态氮(NH_3-N)在发酵12和24 h时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且两者发酵液微生物蛋白质(MCP)浓度在发酵24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3)泡叶藻和羊栖菜各添加组发酵液乳酸浓度在发酵24 h时均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P <0.05);4)对照组相比,泡叶藻各添加组发酵液乙酸/丙酸在发酵各时间点显著升高(P <0.05),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 <0.05),而羊栖菜添加组仅SAR_3组发酵液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在发酵24 h时显著升高(P <0.05),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 <0.05)。综上所述,添加泡叶藻和羊栖菜均能够有效缓解体外发酵液p H降低,降低乳酸浓度,提高乙酸/丙酸,改善瘤胃发酵模式,具有缓解瘤胃酸中毒的潜力。且在本研究条件下,两种海藻添加量均为3%时缓解瘤胃酸中毒的效果最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齐帅   焦婷   李雄雄   李淑艳   王虎宁   沙玉柱   赵生国  
研究绵羊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甜菊糖苷对绵羊体外产气参数及瘤胃发酵的影响,为绵羊生产实践中筛选适宜甜菊糖苷添加水平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8个处理,即绵羊日粮中甜菊糖苷添加水平分别为0.00%(CK组),0.01%,0.04%,0.07%,0.10%,0.15%,0.20%及0.30%(占日粮风干物质重),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估不同添加水平甜菊糖苷对绵羊瘤胃发酵及48 h养分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产气量(Gas production,GP)、干物质降解率(Dry natter degradation rate,DMD)、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和甲烷(CH_(4))产量均随瘤胃降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在48 h时达到最大,pH随瘤胃降解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2 h后,各组产气速率明显降低,0.10%组GP显著高于CK组(P < 0.05)。24 h时,添加较低浓度甜菊糖苷的绵羊日粮DMD与CK组差异不显著(P > 0.05),而较高浓度0.20%和0.30%组的日粮DMD则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9.71%和5.80%(P < 0.05)。降解48 h时,各处理日粮的DMD和粗蛋白降解率(Crude protein degradation rate,CPD)与CK组差异不显著(P > 0.05)。随着发酵时间增加,各处理瘤胃液铵态氮(NH-N_(3))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且添加低浓度甜菊糖苷后NH-N_(3)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添加较高浓度甜菊糖苷的0.15%组、0.20%组和0.30%组NH-N_(3)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甜菊糖苷添加量的增加,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酸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0.07%组和0.10%组能够提高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综上,绵羊日粮中最适宜的甜菊糖苷浓度为0.07%~0.1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耿  毛胜勇  朱伟云  
通过山羊瘤胃液的体外批次培养,研究延胡索酸对瘤胃混合细菌体外发酵的影响。瘤胃液在含底物(玉米粉、豆粕和黑麦草)和延胡索酸(0、4、8和12 mmol.L-1)条件下发酵24 h。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内,不同浓度的延胡索酸均显著提高了累积产气量,同时显著影响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其组成,降低乙酸的浓度及比例,增加丙酸的浓度及比例。其中4 mmol.L-1延胡索酸在12~24 h提高了TVFA浓度和丙酸浓度(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征敏  凡超杰  李龙文  杨善雄  刘娟  王志敬  吴浩浩  赵志辉  尹福泉  
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探讨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粗饲料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与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不同比例组合对雷州山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从而为以象草和皇竹草为饲料资源的饲料配合提供参考数据。将象草与皇竹草以干物质比100∶0、75∶25、50∶50、25∶75和0∶100分为T_1、T_2、T_3、T_4和T_5五组,分别培养4、8、12、24和48 h,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时间点设3个空白对照。培养结束后终止微生物发酵,测定各时间点发酵滤渣的有机物降解率(organic matter degradability, OMD)、粗纤维降解率(crude fiber degradability, CFD)和发酵液中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及乙丙酸比值。计算各发酵指标的单项组合效应值(single factor associative effects index,SFAEI)和多项组合效应值(multiply factors associative effects index, MFAEI)。结果表明:1)随着皇竹草比例的增加,各组OMD逐渐增大, T_3、 T_4和T_5组显著高于T_1组(P 0.05)。2)在体外发酵48 h时,T_3与T_4组、T_1与T_5组CFD差异均不显著(P> 0.05)。在体外发酵12 h至48 h,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OMD和CFD显著增大(P 0.05);丁酸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全军  毛胜勇  张红霞  朱伟云  
利用来自 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本地成年山羊的瘤胃液 ,以 0 .7g草粉和 0 .3g精料 (由 70 %玉米 +30 %豆粕组成 )为底物 ,在体外厌氧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胱胺 (10mg/L、5 0mg/L、10 0mg/L、2 0 0mg/L和 5 0 0mg/L)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培养液中半胱胺浓度为 5 0mg/L时 ,培养液中氨氮浓度比对照组降低 5 .7% (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霞  高宏元  王虎成  
本研究选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推广应用的3种裹包青贮为试验材料,将3种裹包青贮作为发酵底物,利用体外发酵产气法评定不同饲草裹包青贮在肉羊瘤胃的发酵性能。结果表明,玉米(Zea mays)青贮和燕麦(Avena sativa)青贮在同一时间点的累积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 0.05),但均显著高于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P 0.05),玉米青贮和燕麦青贮的慢速发酵部分产气量(b)、潜在产气量(a+b)及48 h累积产气量(gas production,GP)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苜蓿青贮(P 0.05),玉米青贮和燕麦青贮NH_3-N浓度显著高于苜蓿青贮(P 0.05);3种裹包青贮在体外发酵48 h后培养液中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TVFA)浓度和丁酸比例均亦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乙酸比例和乙酸/丙酸(acetic/propionic,A/P)比均为苜蓿青贮显著高于玉米青贮和燕麦青贮(P <0.05)。本研究条件下,禾本科饲草(玉米、燕麦裹包青贮),其体外产气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均高于豆科饲草(苜蓿裹包青贮),但其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指标苜蓿裹包青贮高于禾本科饲草(玉米、燕麦裹包、青贮),其为今后肉羊饲粮配制提供了理论参考;且本研究结果表明,继续深入裹包青贮型优质饲草的组合效应对今后饲料高效利用十分必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祚  周传社  汤少勋  谭支良  
本试验旨在初步探究并比较安琪与乐斯福两种不同来源酵母对奶牛瘤胃发酵特性的作用,预测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可能的影响,从而为研究酵母在反刍家畜生产中营养生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子区组试验设计,两种活性酵母均设置4个添加水平(0、0.025%、0.050%、0.075%),分别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为底物,采集奶牛瘤胃液进行48h的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酵母对两种底物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参数、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NDFD)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提高了玉米秸秆(P<0.05)和水稻秸秆(P<0.01)的DMD;添加两种酵母对玉米秸秆体外发酵液pH值及NH3-N浓度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胜勇  陈洁  姚文  朱伟云  
采用体外厌氧共培养技术,研究了山羊瘤胃真菌对瘤胃细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瘤胃真菌与瘤胃细菌共培养24 h内,瘤胃真菌对瘤胃细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共培养组24 h时底物稻草表观干物质消失率(5.85%)、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28.21 mmol/L)及乙酸浓度(20.32 mmol/L)显著低于瘤胃细菌培养组(10.49%、32.66 mmol/L和24.39 mmol/L);而共培养组在48 h和72 h时稻草表观干物质消失率(24.37%、29.04%)均高于瘤胃细菌培养组(21.69%、26.41%);试验结果同时显示,经灭菌处理的瘤胃真菌发酵液可显著降低瘤胃细菌对稻草片段的降解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