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
- 2023(701)
- 2022(632)
- 2021(528)
- 2020(551)
- 2019(977)
- 2018(960)
- 2017(1518)
- 2016(965)
- 2015(1104)
- 2014(1114)
- 2013(1005)
- 2012(924)
- 2011(910)
- 2010(829)
- 2009(831)
- 2008(829)
- 2007(736)
- 2006(601)
- 2005(537)
- 学科
- 济(2384)
- 经济(2383)
- 玉(1897)
- 米(1897)
- 玉米(1878)
- 黍(1726)
- 玉蜀黍(1719)
- 蜀(1719)
- 蜀黍(1719)
- 业(1709)
- 管理(1660)
- 企(1305)
- 企业(1305)
- 方法(1302)
- 数学(1211)
- 数学方法(1187)
- 学(1177)
- 农(964)
- 贸(827)
- 贸易(827)
- 易(818)
- 财(631)
- 融(548)
- 金融(548)
- 地方(529)
- 农业(497)
- 中国(493)
- 务(485)
- 财务(483)
- 财务管理(483)
- 机构
- 学院(15090)
- 大学(14921)
- 农(7852)
- 研究(6923)
- 农业(6582)
- 科学(5935)
- 业大(5406)
- 所(4609)
- 中国(4579)
- 农业大学(4444)
- 研究所(4326)
- 济(4070)
- 经济(3966)
- 业(3663)
- 管理(3505)
- 省(3500)
- 京(3353)
- 室(3109)
- 理学(3105)
- 实验(3007)
- 理学院(3006)
- 科学院(2979)
- 实验室(2888)
- 中心(2882)
- 管理学(2809)
- 管理学院(2802)
- 重点(2724)
- 技术(2445)
- 工程(2288)
- 江(2230)
共检索到21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心平 高连兴 马福丽 于玉真 张永丽
降低玉米种子脱粒损伤是当前机械脱粒的主要问题。对不同含水率的玉米穗进行了在不同部位、不同冲击方向下的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籽粒含水率对破损率的影响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且函数有极小值。当冲击力的水平分力方向与玉米穗轴线垂直时,在同一部位冲击玉米穗,籽粒的破损率小于平行时籽粒的破损率。在垂直施力方向下,玉米穗上部破损率最大,下部破损率最小,而在平行施力方向下,玉米穗中部破损率最大,下部破损率最小。
关键词:
玉米穗 种子籽粒 冲击方向 破损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旭 李心平 高连兴 刘明国
脱粒是玉米种子加工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尽量减少脱粒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是研制玉米种子脱粒机的关键指标。通过两种脱粒滚筒的脱粒对比试验表明:改变脱粒部件的机械作用力能有效地降低籽粒损伤,为改进脱粒方法及新型玉米种子脱粒机的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籽粒 脱粒滚筒 脱粒损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武云 戴飞 张锋伟 王广万
为进一步探明脱粒装置结构参数对玉米种子果穗脱粒生产作业的影响,依托自行研制的5TYJ-10A玉米种子脱粒机,通过置换分别携有钉齿类、直板齿类、组合螺旋板齿类3类脱粒元件的脱粒装置,分析玉米种子脱粒装置工作性能,建立组合螺旋脱粒板齿几何参数相关数学模型,分析获得组合式螺旋板齿脱粒装置相关脱粒板齿半径、中心脱粒间距及板齿高度的设计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选取出作业性能良好的组合螺旋板齿式脱粒装置,其脱净率为99.16%、含杂率为3.26%、破碎率为0.43%,对应实际生产率为11.6 t/h。采用脱粒板齿试验装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武云 戴飞 张锋伟 王广万
为进一步探明脱粒装置结构参数对玉米种子果穗脱粒生产作业的影响,依托自行研制的5TYJ-10A玉米种子脱粒机,通过置换分别携有钉齿类、直板齿类、组合螺旋板齿类3类脱粒元件的脱粒装置,分析玉米种子脱粒装置工作性能,建立组合螺旋脱粒板齿几何参数相关数学模型,分析获得组合式螺旋板齿脱粒装置相关脱粒板齿半径、中心脱粒间距及板齿高度的设计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选取出作业性能良好的组合螺旋板齿式脱粒装置,其脱净率为99.16%、含杂率为3.26%、破碎率为0.43%,对应实际生产率为11.6 t/h。采用脱粒板齿试验装置进行不同脱粒板齿螺旋角试验选取,结果表明,当组合螺旋板齿角为6°-12°时更适宜进行玉米种子脱粒作业。研究成果将为玉米种子脱粒生产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欣欣 郭新梅 裴玉贺 赵美爱 宋希云
采用100、150、200和250 Gy 4个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玉米自交系昌7-2和P138的干种子,对M1代的种子萌发情况及M3和M4代的百粒重进行检测以明确60Co-γ射线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辐照对M1当代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0Co-γ射线辐照对芽长的抑制不显著,对根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小剂量的辐照可以增加根的数量,随着剂量的增大,根数减少。玉米的芽长、根长和根数与剂量间呈负相关关系。辐照对M2、M3代种子萌发没有明显作用,但对M3、M4代种子的百粒重有显著影响。昌7-2对60Co-γ射线较为敏感,M3代和M4代种子显著变大,P138则不明显。...
关键词:
60Co-γ射线 玉米 农艺性状 清蛋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潭 王应彪 李玮 李帅奇 颜旭 张兆顺
[目的]玉米定向排种是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的关键,为实现玉米种子定向排种,提出一种离心式玉米种子自适应定向整列输送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离心送料原理的玉米种子定向整列排种装置。[方法]通过对定向整列排种过程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提出以锥盘锥角θ、锥盘安装倾角β、转速n、型孔数Z为试验因素,以玉米种子长轴定向成功率P为试验指标,利用ADAMS软件进行单因素仿真试验,并搭建玉米种子定向整列排种试验平台进行台架试验。[结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转速n和安装倾角β对玉米种子长轴定向成功率影响较为显著,当转速n达到16 r·min~(-1)、安装倾角β达到30°时,种子长轴定向成功率最高;锥盘锥角θ和型孔数Z对玉米种子长轴定向成功率的影响幅度变化不大,且玉米种子长轴定向成功率较低。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转速n和安装倾角β的增加,玉米种子长轴定向成功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相似;当锥盘锥角θ为10°、安装倾角β为30°、转速n为16 r·min~(-1)、型孔数Z为32时,玉米种子长轴定向成功率最高为87%、尖端朝前的定向成功率为77.5%。[结论]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在离心力作用下玉米种子的定向整列输送,研究结果为玉米定向排种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种子 定向排种 装置 仿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鹏
(一)玉米种子行业收入、成本核算的特点玉米种子的生产期间一般为3-11月,销售、加工期间一般为11月至次年6月。玉米种业公司于每年的2-3月与农户签订制种合同,将亲本种子(专门生产杂交玉米种子的种子)提供给农户,由公司派遣生产技术人员向农户提供制种技术指导,利用农户的土地和人力繁育种子;7-11月公司与种子经销商签订框架性的种子销售合同,10-11月公司从农户手中将种子收购入库,同时与农户结算种款;11月至次年6月经销商在种子销售合同框架性协议下,分批次下订单采购提货,种业公司按照客户提出的提货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囡囡 冯云敢 韦桂旺 蒙云飞 韦爱娟 卢生乔 黄爱花
【目的】研究授粉后不同收获时间对超甜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为农业生产中提前收获超甜玉米种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授粉后不同时间收获的超甜玉米自交系T026、GTL271、YC26、HJZ33和超甜玉米组合YC26/T026、YC26/HJZ33、GTL271/YC26为试验材料,研究广西和海南两地不同收获时间对种子百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广西秋季收获的种子百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基本低于海南冬季收获的种子,4个自交系种子授粉后34~42 d的百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在不同生态环境下表现较好,授粉后第26天表现较差;3个组合种子授粉后34~38 d的百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在不同生态环境下表现较好,授粉后第26天表现较差。【结论】超甜玉米的适宜收获时间是授粉后34~38 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爱花 邹成林 苏义成 翟瑞宁 莫润秀 黄开健 谭华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玉米萌发特性的影响,为广西抗旱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桂单162为试验材料进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分析其在不同浓度[0(对照,CK)、5%、10%、15%、20%、25%和30%]PEG-6000溶液处理下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等萌发指标。【结果】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当PEG-6000浓度为25%时,上述各指标较CK分别极显著下降77.03%、68.24%、75.52%、73.04%、83.86%、77.51%、89.67%、92.64%和91.68%(P0.05),但与PEG-6000浓度为20%时相比除胚芽长外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其他相应的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EG-6000浓度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886、-0.971、-0.975、-0.980、-0.990、-0.978、-0.978和-0.979。【结论】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芽干重、胚根干重和贮藏物质转运率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高PEG-6000浓度会延缓玉米种子发芽时间,降低发芽能力,限制其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发育,使种子的贮藏物质运转率降低。在玉米干旱胁迫研究中建议选用的PEG-6000浓度为15%或2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潘彬荣 任镜羽 赵光武
为促进甜玉米Zea mays var.saccharata种子萌发,以6个甜玉米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浸种时间(0,4,8,16,24 h),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并分析种子相关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浸种8 h能最有效提高6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加快发芽速度,降低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种子脱氢酶活力显著提高。建议甜玉米播种前,进行浸种处理8 h,以提高其活力水平和发芽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冉 吕丹 罗红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光照下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长状态、品质指标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确定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光照。【方法】以湘农玉27号为材料,测定不同光照(24 h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和24 h黑暗)处理下玉米萌发过程中(1、3和5 d)的发芽率、胚根和胚芽长度,同时测定了玉米种子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总蛋白、还原糖、总糖、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赖氨酸、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变化,并对生长、品质指标与抗氧化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胚根和胚芽长均呈上升趋势,玉米籽粒中的谷蛋白、醇溶蛋白、总蛋白、总糖、直链淀粉、总淀粉、POD含量降低,在24 h光照处理下含量最低;清蛋白、球蛋白、还原糖、赖氨酸、CAT和SOD含量呈上升趋势,在24 h光照处理下含量最高,光照时间的长短对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光照处理下,CAT、SOD和POD与淀粉组分呈显著相关性,发芽率、胚根长和胚芽长与清蛋白、球蛋白、还原糖和赖氨酸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24 h光照处理能促进玉米种子萌发,显著增加玉米籽粒清蛋白、球蛋白、还原糖、赖氨酸等品质指标含量和CAT、SOD酶的抗氧化活性,为优化玉米萌发方法及研发萌发玉米食品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光照 种子萌发 品质 抗氧化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建肖 王桂荣 张永升 江东岭 崔彦宏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钾浸种对衰老玉米种子的萌发和萌发种子抗氧化酶活性、脱氢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10.0 mmol/L氯化钾处理,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单株幼苗干质量,还提高了种子萌发时抗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这说明氯化钾处理提高了玉米种子萌发期间的抗氧化水平,减缓了脂质过氧化作用,维持了质膜结构的完整性,加快了种子萌发时的物质代谢速率,这可能是钾处理促进衰老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
关键词:
钾 玉米种子 萌发 生理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洁洁 徐丽明 袁全春 刘旭东 陈俊威 王荣炎
针对使用实际直线电磁振动定向装置进行优化试验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利用ADAMS建立玉米种子直线电磁振动定向装置参数化仿真模型,从传输稳定性角度确定3个影响因素(振幅A、台阶高度H和倾角J)的试验范围,以传输速度v和定向成功率ρ为指标,进行直线电磁振动下玉米种子定向传输的模拟仿真试验,得到了直线电磁振动定向装置的最佳工作条件:A=0.6mm、H=3mm、J=4°。通过实际直线电磁振动定向装置对该最佳工作条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玉米种子的平均传输速度和定向成功率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并且能够保证传输稳定性,说明
关键词:
玉米种子 定向传输 仿真 直线电磁振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伟 易克传 高连兴
为解决玉米种子内部机械裂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种子间粘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模型与熵值最大原则相结合的图像分割算法。运用直方图均衡化和布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进行频域增强预处理,以提高玉米种子与图像背景的对比度;运用PCNN模型,结合最大熵值原则对预处理后的粘连玉米种子图像进行分割,并引入图像像素的拉普拉斯能量(Energy of laplace)作为PCNN网络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系数,以增强图像分割效果;采用维纳滤波和数学形态学对分割后存在的噪声和断点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的分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CNN与熵值最大原则相结合的图像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秀兰 吴学宏 张国珍 张文华 李健强
目的明确甜玉米种子携带真菌种类,探讨真菌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洗涤检测法和PDA平板法对市售7个甜玉米品种和2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种子携带真菌检测,同时以滤纸卷法对种子活力进行测定。结果供试种子外部带菌量差异显著,主要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spp.)、青霉属(Penicilliumspp.)、曲霉属(Aspergillusspp.)和枝孢属(Cladosporiumsp.);种子内部带菌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以甜玉米442最高,达到99.3%,普通玉米农大108最低,仅为4.4%;甜玉米种子内部寄藏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青霉属、曲霉属、链格孢属(Alternariaspp.)、平脐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