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3)
2023(11191)
2022(9396)
2021(8364)
2020(6770)
2019(15219)
2018(14654)
2017(27369)
2016(15169)
2015(16358)
2014(16039)
2013(15780)
2012(15082)
2011(13914)
2010(13927)
2009(12648)
2008(12478)
2007(11124)
2006(10018)
2005(9141)
作者
(48209)
(40398)
(40210)
(37755)
(25807)
(19487)
(17884)
(15799)
(15522)
(14301)
(14083)
(13418)
(13338)
(12826)
(12792)
(12380)
(12202)
(11979)
(11748)
(11593)
(10429)
(10068)
(9892)
(9359)
(9337)
(9121)
(9002)
(8880)
(8294)
(8145)
学科
(67278)
经济(67205)
(39151)
管理(37719)
(28564)
企业(28564)
方法(23881)
中国(21098)
数学(20974)
数学方法(20777)
(20433)
地方(19728)
业经(15629)
(15297)
农业(14137)
(13495)
贸易(13484)
(13184)
(13032)
(11828)
金融(11825)
(11638)
银行(11575)
环境(11419)
(11246)
(11241)
地方经济(11078)
(10830)
技术(10644)
产业(8796)
机构
学院(220082)
大学(218967)
(90132)
经济(88463)
研究(85252)
管理(77429)
理学(66700)
理学院(65777)
管理学(64421)
管理学院(64044)
中国(62796)
科学(56465)
(52015)
(47635)
(46070)
研究所(42434)
农业(41343)
业大(40114)
(39007)
中心(37474)
(34015)
财经(30963)
(30321)
北京(30095)
(29941)
师范(29442)
(28254)
(28136)
经济学(28044)
科学院(27195)
基金
项目(151638)
科学(117923)
基金(109400)
研究(102489)
(99882)
国家(99040)
科学基金(82200)
社会(65978)
社会科(62590)
社会科学(62575)
(60752)
基金项目(58000)
自然(54878)
自然科(53640)
自然科学(53613)
自然科学基金(52660)
(51945)
教育(45873)
资助(44184)
(38830)
编号(38747)
重点(35335)
(32258)
(31982)
计划(31054)
成果(30592)
创新(30061)
发展(29806)
科研(29543)
(29337)
期刊
(101728)
经济(101728)
研究(63688)
(48242)
中国(46737)
学报(46274)
科学(39792)
大学(33305)
农业(32931)
学学(31972)
管理(28213)
(27229)
(22257)
金融(22257)
教育(21662)
业经(18405)
(17296)
经济研究(17169)
技术(16836)
财经(14941)
问题(13648)
业大(13275)
(12879)
(12545)
科技(11849)
农业大学(11271)
商业(10842)
(10662)
技术经济(10557)
世界(10428)
共检索到333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涛  张春庆  
【目的】通过对影响玉米种子微波间歇干燥因素的研究,寻求适合玉米种子微波间歇干燥的条件。【方法】通过对干燥过程种子含水量和干燥后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对影响玉米种子微波干燥各个因素,包括微波输出时间比、种子初始含水量、微波承载重量和微波干燥功率进行研究。【结果】微波干燥功率和微波输出时间比是影响微波间歇干燥玉米的关键因素,其中在700W和800W微波干燥功率下,10%是较好的微波输出时间比,但在800W微波不间断干燥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应≤16.38%,在700W微波不间断干燥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应≤17.29%。在800W功率、10%和20%微波输出时间比条件下,采用间断干燥模式可以对初始含水量1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建肖  王桂荣  张永升  江东岭  崔彦宏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钾浸种对衰老玉米种子的萌发和萌发种子抗氧化酶活性、脱氢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10.0 mmol/L氯化钾处理,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单株幼苗干质量,还提高了种子萌发时抗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这说明氯化钾处理提高了玉米种子萌发期间的抗氧化水平,减缓了脂质过氧化作用,维持了质膜结构的完整性,加快了种子萌发时的物质代谢速率,这可能是钾处理促进衰老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为探讨不同活力玉米种子田间发芽成苗率存在明显差异的生理原因,测定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期间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种子活力对玉米籽粒蛋白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因发芽环境条件而异.高活力种子胚乳的蛋白酶活性在较低的温度下发芽比低活力种子的高,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较小.胚乳蛋白酶活性在10℃和25℃下的比值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玉米种子胚中蛋白酶的活性比胚乳的高,且高活力种子胚的蛋白酶活性较高.α-淀粉酶的活动开始于吸水约5h时的种子中,发芽5~6d时活性达最高.在10℃发芽时,高活力种子α-淀粉酶活性显著地高于低活力种子,但在25℃发芽时两者差异不显著.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发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官春云  Kenk W.M.Hilhorst  
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水分环境十分敏感 ,低活力种子比高活力种子更敏感 .水分环境影响玉米种子吸收水分的速度 .不同水分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速度有显著差异 ,胚根伸长最早的在吸水 30 h左右 ,种子发芽最迟的在吸水 90 h以后 ,且发芽率显著下降 ;胚根伸长时的种子含水量在 30 %~ 6 5 %内变化 .发芽 3~ 7d的幼苗长度与发芽过程中胚的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芽的生长比根的生长对水分更敏感 .玉米种子在水分过多的环境中发芽 ,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 ,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 ,酶活动平衡受到严重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爱花  邹成林  苏义成  翟瑞宁  莫润秀  黄开健  谭华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玉米萌发特性的影响,为广西抗旱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桂单162为试验材料进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分析其在不同浓度[0(对照,CK)、5%、10%、15%、20%、25%和30%]PEG-6000溶液处理下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等萌发指标。【结果】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当PEG-6000浓度为25%时,上述各指标较CK分别极显著下降77.03%、68.24%、75.52%、73.04%、83.86%、77.51%、89.67%、92.64%和91.68%(P0.05),但与PEG-6000浓度为20%时相比除胚芽长外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其他相应的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EG-6000浓度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运转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886、-0.971、-0.975、-0.980、-0.990、-0.978、-0.978和-0.979。【结论】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胚根长、胚芽长、幼苗全长、胚芽干重、胚根干重和贮藏物质转运率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高PEG-6000浓度会延缓玉米种子发芽时间,降低发芽能力,限制其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发育,使种子的贮藏物质运转率降低。在玉米干旱胁迫研究中建议选用的PEG-6000浓度为15%或2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学  曹崇文  
构造并验证了种子发芽率1阱动力预测模型,预测了横流干燥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分析了横流干燥时谷物种子温度、含水率和发芽率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保证种子发芽率损失在10见以内的极限风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潘彬荣  任镜羽  赵光武  
为促进甜玉米Zea mays var.saccharata种子萌发,以6个甜玉米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浸种时间(0,4,8,16,24 h),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并分析种子相关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浸种8 h能最有效提高6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加快发芽速度,降低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种子脱氢酶活力显著提高。建议甜玉米播种前,进行浸种处理8 h,以提高其活力水平和发芽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冉  吕丹  罗红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光照下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长状态、品质指标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确定玉米种子萌发的最适光照。【方法】以湘农玉27号为材料,测定不同光照(24 h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和24 h黑暗)处理下玉米萌发过程中(1、3和5 d)的发芽率、胚根和胚芽长度,同时测定了玉米种子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总蛋白、还原糖、总糖、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赖氨酸、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变化,并对生长、品质指标与抗氧化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胚根和胚芽长均呈上升趋势,玉米籽粒中的谷蛋白、醇溶蛋白、总蛋白、总糖、直链淀粉、总淀粉、POD含量降低,在24 h光照处理下含量最低;清蛋白、球蛋白、还原糖、赖氨酸、CAT和SOD含量呈上升趋势,在24 h光照处理下含量最高,光照时间的长短对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光照处理下,CAT、SOD和POD与淀粉组分呈显著相关性,发芽率、胚根长和胚芽长与清蛋白、球蛋白、还原糖和赖氨酸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结论】24 h光照处理能促进玉米种子萌发,显著增加玉米籽粒清蛋白、球蛋白、还原糖、赖氨酸等品质指标含量和CAT、SOD酶的抗氧化活性,为优化玉米萌发方法及研发萌发玉米食品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海燕  崔彦宏  王强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对4种不同类型32个玉米品种种子吸水吸胀和萌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子在不同温度下吸水吸胀及萌动过程中种子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符合对数函数y=aLn(x)+b变化曲线,但不同温度下种子吸胀和萌动过程所需时间、种子含水量变化以及最大萌动率差异显著。相同温度下种子吸收液态水过程与种子百粒体积、原始含水量、皮层比例、胚比例、胚乳比例和胚比都具有一定的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欣悦   湛东武   周富亮   梁思维   刘家奇   宁丹   段旭旋   蒋锋   刘鹏飞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辐照处理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解析UV-B辐照促进种子活力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甜玉米自交系T28种子为材料,设置0(CK),0.5,1,2,4和8 h共6个不同时长的UV-B辐照处理,对处理和对照(CK)种子萌发相关的表型指标、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借助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UV-B辐照处理1 h时甜玉米自交系T28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UV-B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UV-B辐照处理1 h时达到最高。UV-B辐照处理1和2 h的甜玉米种子萌发72 h后,萌发种子的CAT、P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CK。对0(CK),1和2 h辐照处理下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趋势表达分析,获得8个不同趋势的基因集profile(0—7),其中profile2中1716个转录本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rofile5中919个转录本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GO富集分析表明,在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类别中,profile2基因集中富集最显著的分别为蛋白磷酸化、膜整体组件、转移酶活性和转移己糖基,profile5基因集中富集为翻译、核糖体、核糖体的结构组分。KEGG富集分析发现,profile2基因集中显著富集的通路主要注释在苯丙素类生物合成、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等;profile5基因集中显著富集的通路为淀粉和蔗糖代谢、氧化磷酸化及蛋白酶体。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中13个基因与各样本表达量聚类分析表明,在处理1h样本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UV-B处理可以提高甜玉米种子的活力,处理时长1h的效果最显著,推测不同时长处理下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守华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玉米种子在萌动前的吸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了9种类型共18个品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种子,吸水动态符合对数函数y=alnx+b变化曲线;但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吸胀动态有一定的差异;并且不同类型之间的吸水系数也存在很大差异;化学成分、胚乳质地、以及粒重对吸胀能力有一定影响,但化学成分是影响种子吸水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军  张璧光  刘智  
对间歇和连续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温度、蒸汽压力的变化以及二者相互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木材在连续微波干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大致分为快速升温段、恒温段和后期升温段;微波辐射功率增加,升温速度加快,恒温段温度提高,时间缩短;内裂通常在高含水率木材高功率连续加热时出现;在木材温度上升到100℃之后,适当减少微波功率输入,或采用间歇输入微波能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内裂的发生;炭化通常出现在木材干燥后期,适当控制木材中含水率,避免过低,减少微波能输入或采用间歇输入微波能的方法,可有效防止木材炭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尔华  丁丽  罗延宏  孔凡磊  袁继超  
本文以西南区主推的玉米杂交种正红311和正红6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浸种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降低了两玉米品种发芽初期(前3 d)的α-淀粉酶活性,但提高了后期(5 d后)的α-淀粉酶活性,因而降低了发芽势,但提高了种子发芽的整齐度。适宜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两品种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控上促下作用,可以显著增加茎粗和根数,降低苗高,提高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POD活性、根系活力,降低MDA积累,提高根干重和根冠比,培育出健壮幼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欣欣  郭新梅  裴玉贺  赵美爱  宋希云  
采用100、150、200和250 Gy 4个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玉米自交系昌7-2和P138的干种子,对M1代的种子萌发情况及M3和M4代的百粒重进行检测以明确60Co-γ射线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辐照对M1当代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0Co-γ射线辐照对芽长的抑制不显著,对根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小剂量的辐照可以增加根的数量,随着剂量的增大,根数减少。玉米的芽长、根长和根数与剂量间呈负相关关系。辐照对M2、M3代种子萌发没有明显作用,但对M3、M4代种子的百粒重有显著影响。昌7-2对60Co-γ射线较为敏感,M3代和M4代种子显著变大,P138则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宗凯  林中冠  孙艳云  郭飞  宗英飞  
[目的]以辽宁中西地区主栽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至出苗的影响,为防寒减灾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恒温土培法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播种至出苗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有效积温指标和玉米适宜播种期及温度指标。[结果]玉米发芽率、发芽势随着温度升高呈非线性变化,规律性显著。16℃以下发芽率随温度变化迅速,而发芽势变化缓慢;16℃以上则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和播期推迟,播种至出苗生育进程加快,出苗天数随温度呈指数函数变化。供试验的玉米种子恒温6℃不萌发、8℃不出苗,恒温12℃与恒温26℃相比出苗延长24d;分期播种温度12.5℃与22.3℃相比出苗延长12d。低温播种影响出苗率,恒温土培8℃以下出苗率为0%, 12℃出苗率为36%,分期播种Ⅰ期出苗率78%。[结论]玉米种子萌发下限温度为8℃,播种至出苗需要≥8℃的有效积温在120.0℃·d以上,玉米播种初始气温在12.0℃以上,辽宁中西部适宜播种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研究结果可为玉米单粒播种苗全苗壮防寒减灾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