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4)
2023(6588)
2022(5615)
2021(4912)
2020(3953)
2019(8750)
2018(8587)
2017(15516)
2016(8626)
2015(9692)
2014(9779)
2013(9936)
2012(9835)
2011(9117)
2010(9481)
2009(8692)
2008(8603)
2007(7891)
2006(7270)
2005(7073)
作者
(29139)
(24111)
(24036)
(22726)
(15414)
(11868)
(10841)
(9720)
(9323)
(8836)
(8399)
(8071)
(7963)
(7877)
(7788)
(7411)
(7266)
(7140)
(7004)
(6955)
(6268)
(6265)
(6026)
(5666)
(5532)
(5473)
(5462)
(5391)
(5131)
(4948)
学科
(41772)
经济(41737)
(19844)
管理(19467)
地方(16457)
中国(15543)
(13724)
企业(13724)
(12611)
方法(10829)
业经(10255)
地方经济(9470)
(8904)
(8868)
数学(8829)
(8758)
农业(8746)
(8654)
金融(8654)
(8638)
银行(8622)
数学方法(8610)
(8423)
教育(7922)
环境(6949)
(6762)
贸易(6749)
发展(6604)
(6583)
技术(6500)
机构
学院(128998)
大学(127676)
研究(55095)
(50657)
经济(49134)
管理(42717)
中国(40657)
理学(34726)
科学(34455)
理学院(34158)
管理学(33268)
管理学院(33035)
(30263)
(29763)
(28644)
研究所(26673)
中心(23940)
(22850)
(22457)
农业(22395)
业大(21037)
(20424)
北京(20262)
(19981)
(19480)
师范(19263)
(18487)
科学院(17144)
财经(16813)
技术(16452)
基金
项目(79493)
科学(60715)
研究(58051)
基金(53427)
(47758)
国家(47310)
科学基金(38777)
社会(34365)
(33733)
社会科(32543)
社会科学(32535)
(28083)
基金项目(27016)
教育(26440)
自然(24456)
(24142)
编号(24103)
自然科(23853)
自然科学(23841)
自然科学基金(23357)
资助(22646)
成果(20345)
发展(18988)
课题(18960)
重点(18813)
(18624)
(16422)
(16082)
计划(15523)
创新(15442)
期刊
(69210)
经济(69210)
研究(45302)
中国(38275)
(28279)
学报(23280)
教育(21861)
科学(20375)
农业(19750)
管理(17659)
大学(16836)
(15967)
(15819)
金融(15819)
学学(15698)
技术(12403)
业经(12290)
经济研究(10426)
(10407)
问题(8173)
(8089)
财经(7919)
(6884)
统计(6878)
图书(6642)
科技(6591)
技术经济(6549)
业大(6453)
(6437)
(6368)
共检索到222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令晓  罗畔池  闫兴明  闫春萍  赵有林  
玉米疯顶病的发病植株多数雌、雄穗小叶状增生畸形 ,叶片变厚、有明显的条状突起。鉴定结果表明玉米疯顶病是由霜霉科指疫霉属大孢指疫霉侵染所致 ,是玉米霜霉病的一种。种植抗病品种、适期浇水、防止大水漫灌、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杂草和药剂拌种能有效防治本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阮义理  胡务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长维  李昆  陈友  孙永玉  崔永忠  柴守权  
麻疯树白粉病在干热河谷时有发生,通常危害麻疯树茎杆、枝叶、花果,降低麻疯树光合作用与生长势,影响其结实.通过室内镜检和田间系统观察发现:引起麻疯树白粉病的病原为串珠状粉孢Oidium monilioides Nees真菌,白粉病发生在年度内呈现单峰曲线;温度与湿度是影响此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气候因素,地理位置、种植方式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白粉病发生的是麻疯树的抗病性.用4种高效低毒农药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70%甲基托布津400~1000倍使用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在88.15%~96.92%之间;5%云大翠丽1000倍、2000倍效果次之,防治效果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屈振刚  路子云  赵聚莹  张小风  李建成  李辉利  赵朋伟  
为了明确玉米田褐足角胸叶甲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采用田间系统调查与观察的方法,防治技术研究用喷雾和撒颗粒剂两种方法对不同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褐足角胸叶甲在河北省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发生始期在6月底7月初,发生高峰期为7月6-26日,末期为8月10日。成虫有短暂的假死性,白天阳光照射比较强时,喜欢躲藏在玉米心叶内为害,早晚在叶片上为害的习性。用48%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氯.辛乳油、2.5%功夫菊脂乳油、40%辛硫磷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成虫期喷雾防治效果均在87.08%以上;撒5%毒死蜱颗粒剂防效达96.56%,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翁永发  陈雁  汪国华  毛承芳  朱云有  
近年来 ,浙江省局部地区国外松纯林受芽流脂病危害较为严重。通过定点观察、分离培养、光镜检查、电镜观察、微量元素测定和用硼砂防治罹病松树等方法 ,基本查清国外松芽流脂病在浙江省的发生情况 ,明确了国外松芽流脂病的 3种症状 :顶芽枯死型、丛枝型和枯梢型。国外松芽流脂病是由于松树自身和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有效硼含量不足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用喷洒 3 0g·kg-1或 5 0g·kg-1硼砂溶液防治该病效果显著 ,防治区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平均下降 38 5 ,松树的年平均高生长量也比对照大 1 4 8cm。表 4参 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军  景河铭  黄定芳  
杉木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王军,景河铭,黄定芳关键词杉木炭疽病,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杉木炭疽病(GlomeyellacinguIata(Stonem)S.etS.]是杉木针叶和嫩梢上的主要病害。受害林分生长停滞,枝枯叶黄,状似火烧,严重时全株枯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永久  李琼芳  蔡应繁  
通过四十多年的防治研究,证明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培育出具高抗枯萎病抗源品种52—128、57—681和抗黄萎病多菌系抗源种质川737、川2802,建立了一套早期鉴定抗性的育种程序,选育出一批抗病、丰产、优质的棉花品种在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控制了棉枯萎病的蔓延,结束了四川棉枯萎病大面积为害的历史,防病增产效果显著。近年来,又选育出一批抗黄萎病、抗枯萎病、兼抗虫品种并推广应用,控制棉黄萎病为害防效显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贾克锋  陈雁  王利忠  
近年来在浙江衢县林场日本甜柿苗木和大树上发生了严重的炭疽病。该病使苗木和柿树枝条大量枯死,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了苗木和柿果的产量和质量。该病于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发生,一直到果实采收期。病害的发生与气温、湿度、降水量和雨日有关。降水量大,雨日长,发病严重,高温干旱天气不利于病害发生。在病害发生期使用等量式波尔多液100倍液、75%百菌清1000倍液及50%代森锰锌600倍液,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分别达89.3%,83.4%和85.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丽娜  李晓  杨晓蓉  杨天智  杨家秀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进行了玉米纹枯病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纹枯病的为害程度与玉米产量损失呈正相关,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千粒重下降;垂直距离5cm和水平距离20cm的纹枯病病菌均能引起玉米植株发病;防治适期为玉米九叶至十一叶期,也正是纹枯病的发病初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绍江  王元东  宋同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志红  潘惠康  张兰新  刘春艳  
在蛀穗玉米螟危害严重的年份,玉米果穗受玉米螟为害后比未受危害的玉米穗腐病显著严重,玉米螟蛀穗造成的穗腐病菌危害百分率远大于其它因素,但对穗腐病菌的抗病性仍然是影响穗腐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昕  李丽华  王娟  樊庆琦  兰海  吴元奇  荣廷昭  潘光堂  
【目的】分析玉米丝裂病发生的遗传机制,为选育抗丝裂病品种和高效改良感病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运用六世代平均值分析法和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普通玉米自交系R08与975-12杂交组合的P1、P2、F1、F2:3、B1:2和B2:26个世代群体的种子丝裂病进行分析。【结果】玉米丝裂病的遗传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在F2:3、B1:2和B2:23个家系世代,主基因方差分别为201.45,31.99和31.99;多基因方差依次为11.04、81.14和0.00。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1.31;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4.47,显性效应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晓梅  黄炳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