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2)
2023(12339)
2022(10223)
2021(9405)
2020(7583)
2019(17321)
2018(16886)
2017(31310)
2016(17036)
2015(19455)
2014(19407)
2013(19438)
2012(18857)
2011(17725)
2010(17940)
2009(16511)
2008(16576)
2007(15096)
2006(13887)
2005(13306)
作者
(52544)
(44029)
(43740)
(41662)
(28325)
(21012)
(19573)
(16966)
(16887)
(15894)
(15430)
(14762)
(14440)
(14419)
(14207)
(13749)
(13032)
(12854)
(12834)
(12427)
(11423)
(10841)
(10811)
(10137)
(9939)
(9924)
(9848)
(9690)
(9039)
(8964)
学科
(83985)
经济(83900)
(46525)
管理(46315)
(34296)
企业(34296)
方法(29431)
中国(28824)
数学(25832)
数学方法(25609)
(24297)
地方(21133)
业经(18129)
(17728)
贸易(17707)
(17184)
技术(16784)
(16382)
农业(16228)
(15895)
银行(15867)
(15779)
(15617)
金融(15616)
(15542)
(15478)
(13501)
环境(13111)
地方经济(11718)
(10870)
机构
大学(257522)
学院(256063)
(117533)
经济(115381)
研究(103178)
管理(91483)
中国(81594)
理学(76070)
理学院(75067)
管理学(73940)
管理学院(73443)
科学(59765)
(57887)
(53971)
(52675)
研究所(48434)
(47629)
中心(46067)
(41246)
财经(40505)
北京(38168)
经济学(37500)
农业(37119)
(36893)
(36344)
业大(36132)
(35840)
师范(35502)
经济学院(33626)
(32552)
基金
项目(160310)
科学(126797)
研究(118337)
基金(116994)
(103731)
国家(102912)
科学基金(85950)
社会(77214)
社会科(73377)
社会科学(73361)
(60172)
基金项目(59661)
教育(53203)
自然(52740)
(52138)
自然科(51597)
自然科学(51581)
自然科学基金(50689)
资助(48677)
编号(45731)
(40998)
成果(38697)
重点(37377)
(36835)
(33768)
课题(33765)
国家社会(33453)
发展(33304)
(32777)
中国(32100)
期刊
(140490)
经济(140490)
研究(88326)
中国(62487)
(45479)
学报(40614)
科学(39440)
(38414)
管理(37719)
(32248)
金融(32248)
农业(31276)
教育(31074)
大学(30665)
学学(28452)
技术(24272)
经济研究(23458)
业经(21282)
财经(21239)
(18580)
问题(18387)
(17761)
(17321)
国际(16250)
世界(16067)
技术经济(14976)
图书(12606)
(12570)
论坛(12570)
科技(12009)
共检索到426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派  
本文从当前玉米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出发,分析了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在土地资源制约的条件下,促进玉米生产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单产水平,技术路径是增加玉米种植密度,进而提出加大政策、科技、投入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少昆  王崇桃  
为探索今后玉米增产的途径,本文从单产提高的主要措施、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角度,分析了50多年来中国玉米生产技术的演变与发展。从1949至2007年中国玉米单产每公顷提高了4205.1kg,增幅为437.3%,年均增加85.84kg·hm-2;总产由1241.8万吨提高到15230.0万吨,增加了12.3倍,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68.4%、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31.6%,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产的增加。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1)玉米品种选育由筛选推广优良农家品种——品种间杂交种——双交种、三交种——单交种4个阶段,在杂种优势得到广泛利用后,抗病基因选择、株型改良、保绿与晚熟成为玉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仇焕广  李新海  余嘉玲  
新世纪以来,中国玉米的生产和消费都保持了较快增长。玉米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20年播种面积为4126.4万公顷,总产量达到2.61亿吨。近几年,受相关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国玉米产量出现小幅下降,供需缺口加大,导致2020年玉米进口量急剧增加至1130万吨,创历史新高,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过去20年中国玉米供需及贸易发展趋势、相关调控政策转变及其对玉米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未来中国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潜力,并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到2025年中国年度玉米供需缺口约为2000万吨,若通过政策激励玉米恢复生产面积、通过技术提升单产,供需缺口可下降到800万吨左右。最后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市场预期;(2)加大科技投入,有效提高玉米单产和降低成本;(3)增加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耕地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4)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规模经营和机械化发展;(5)适度增加玉米和替代品的进口,提前向国际市场释放信号等促进中国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伟  黄汉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庆才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本文重点研究了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玉米的生物习性与消费趋势、玉米产业布局与增产措施、玉米的加工转化增值、玉米产业发展政策保障以及海外开发策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秋平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而粮食生产则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东北平原,玉米种植条件优越。但是随着玉米产量逐年增加,玉米仓储量随之增加,但使用率及加工率却有限,出现了"仓满为患"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对玉米进行深加工,但是当前黑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秋平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而粮食生产则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东北平原,玉米种植条件优越。但是随着玉米产量逐年增加,玉米仓储量随之增加,但使用率及加工率却有限,出现了"仓满为患"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对玉米进行深加工,但是当前黑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建飞  高德明  
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对种植结构的干预和调控职能,为区域种植结构调整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台湾省各级部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庆才  
在加入WTO的今天 ,玉米产业作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的焦点问题 ,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围绕专用化、高效益这个主攻方向 ,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 ,较重点谈一谈对新形势下振兴玉米产业的思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佟屏亚  
世界玉米生产特点和发展趋势(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佟屏亚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应用,玉米已发展成为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一、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续提高80年代以来,随着高产杂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兴林  
粮食加工是农业生产的最后环节,又是饮食消费的必要前提,一般说来,它应包括种植、收割后的脱粒和食品加工前的磨制等。我们权且把脱粒(包括简单的去壳行为)称为粮食的初加工,而把脱粒、仓储与食品加工之间的磨制称作粮食的精加工。中国古代,它们同属粮食加工业的范畴,却有着不同的发展态势。对古代粮食初、精加工技术的认识,引起了我们对中国农业发展中有关问题的再思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叶青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辨证关系。认为玉米加工业发展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改变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但是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具有积极影响。由于玉米加工业自身特点和粮食消费结构的限制,以及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流通体制改革与物流体系建设等,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对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玉米加工业体系和加强粮食安全基地建设是保证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与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兴龙  王凯  
美国是玉米经济运作最成功的国家,尤其是玉米加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美国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出发,阐述了美国玉米加工业的发展经验,进而提出了对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开宇  仇焕广  白军飞  徐志刚  
推广秸秆还田对于改善土壤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比例仍较低,地域差异明显。本文旨在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掌握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现状,理清未来推广的重点和思路。为此,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利用技术参数对我国玉米秸秆的资源总量及其使用结构进行估计,从总体上把握玉米秸秆的资源状况和还田发展水平;其次依据文献和调研信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应用的经济环境影响,从技术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推广该技术面临的主要瓶颈;再次结合美国推广的成功经验,论证了我国未来推广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