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9)
2023(10435)
2022(9314)
2021(8698)
2020(7231)
2019(16685)
2018(16610)
2017(32033)
2016(17508)
2015(19606)
2014(19478)
2013(19300)
2012(17488)
2011(15837)
2010(15392)
2009(13797)
2008(13241)
2007(11274)
2006(9556)
2005(8057)
作者
(51861)
(42978)
(42836)
(40538)
(27159)
(20882)
(19217)
(17216)
(16192)
(15201)
(14715)
(14435)
(13612)
(13458)
(13244)
(13210)
(13097)
(12857)
(12223)
(12054)
(10833)
(10363)
(10316)
(9738)
(9647)
(9551)
(9438)
(9328)
(8758)
(8634)
学科
(67301)
经济(67230)
管理(48473)
(45886)
(38397)
企业(38397)
方法(34470)
数学(30169)
数学方法(29849)
(17022)
(16488)
中国(16404)
(16051)
业经(14697)
地方(13305)
(12019)
贸易(12014)
(11656)
农业(11495)
理论(11316)
环境(11233)
技术(11099)
(11043)
(10397)
财务(10339)
财务管理(10324)
(10092)
企业财务(9802)
(9593)
教育(9208)
机构
大学(247471)
学院(245179)
管理(99474)
(93048)
经济(91010)
理学(87792)
理学院(86807)
管理学(85205)
管理学院(84791)
研究(81706)
中国(57086)
科学(54700)
(52111)
(43788)
(41755)
业大(41250)
(40515)
研究所(38859)
中心(36200)
农业(34941)
财经(33879)
(33363)
北京(32462)
(31888)
师范(31550)
(31024)
(29767)
经济学(27688)
(27544)
技术(26099)
基金
项目(180433)
科学(140709)
基金(131086)
研究(127635)
(116148)
国家(115233)
科学基金(98104)
社会(78973)
社会科(74848)
社会科学(74828)
(70939)
基金项目(70480)
自然(66369)
自然科(64824)
自然科学(64808)
自然科学基金(63620)
(60132)
教育(57872)
资助(53961)
编号(51108)
重点(40281)
成果(40194)
(39237)
(37963)
(37550)
科研(35028)
创新(35005)
课题(34746)
计划(34338)
教育部(33139)
期刊
(93836)
经济(93836)
研究(68138)
学报(45265)
中国(40485)
科学(39761)
(39297)
管理(34529)
大学(32734)
学学(31044)
(28368)
农业(28110)
教育(25043)
技术(20054)
(16127)
金融(16127)
业经(15644)
财经(15520)
经济研究(15247)
(14480)
图书(13712)
科技(13231)
(13138)
理论(12407)
问题(12298)
业大(12179)
(11766)
技术经济(11631)
实践(11615)
(11615)
共检索到334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  陈琛  刘晨旭  李伟  李金龙  焦炎炎  张垚  程德荷  刘文欣  陈绍江  
为研究不同父本自交系对杂交当代籽粒含水率的影响,以籽粒脱水速率较慢的5个杂交种和5个自交系为母本,以脱水性能较好的5个早熟自交系为父本,10个母本分别人工授粉进行自交及与父本杂交,并对授粉后52天(DAP,d)的杂交当代籽粒及所有亲本材料的自交籽粒含水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早熟自交系授粉后,母本杂交授粉当代的籽粒含水率均值下降3.04个百分点,单粒干重比自交增加5.63%;母本自交系籽粒含水率均值下降2.85个百分点,单粒干重增加7.18%;当代杂交籽粒的含水率与父本呈正相关,表明玉米籽粒脱水性能具有父本效应,早熟父本可降低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水率。本研究可为玉米种质脱水性能的改良和选育快速脱水适宜机收的玉米品种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艳霞  李玉玲  王延召  余永亮  李学慧  
利用黄淮海地区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群的21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母本,以引进中国农业大学选育的8个ALEXHO高油玉米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遗传设计,测定并分析了高油玉米杂交当代单株产量和籽粒油分含量的配合力。结果表明:GY246A的单株产量和籽粒油分含量的GCA均为极显著最大正值,具有较高的直接组配价值,其次为GY246B和GY220。8085泰、246、P138、8622和87-1单株产量和籽粒油分含量的GCA均为极显著正值或显著正值,应进一步利用这些自交系与ALEXHO高油玉米自交系较强的杂种优势。246×GY246B、Q1261×GY246A和478×GY956在单株产量和油分含量的SC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颖  顾万荣  张立国  李晶  刘晓双  左师宇  曹鑫波  孙继  魏湜  
【目的】探究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籽粒乳线比例与含水率、粒重及激素的关系,为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地区选择熟期适宜的玉米品种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方法】试验选用熟期不同的玉米品种‘先玉335’、‘鑫鑫2号’(晚熟品种)和‘绥玉23’、‘吉单27’(中晚熟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籽粒的乳线比例、含水率、粒重及激素含量。【结果】与晚熟品种相比,中晚熟品种籽粒乳线下移更快,含水率下降更迅速,淀粉运输和积累更快,能够安全成熟。花后55 d时,中晚熟品种籽粒乳线比例比晚熟品种大29.37%35.20%,含水率较晚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璐璐  王克如  谢瑞芝  明博  赵磊  李姗姗  侯鹏  李少昆  
【目的】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收获期偏早、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制约了机械粒收的收获质量,延期收获能够降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但是该过程是否因籽粒重量下降造成产量损失尚不明确。本文开展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与粒重变化情况研究,为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和2016年在河南新乡中国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站进行,选择22个当前主要种植品种为供试材料,采取统一授粉,连续测定籽粒重量与籽粒含水率变化。其中,2015年授粉后26 d开始测定,生理成熟后26—52 d结束;201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琨  宁波  李宏生  李绍祥  顾坚  赵红  杨木军  
以小麦杂交组合C49S-87/01Y1-1069的DH群体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受两对显性上位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其主基因效应分别为1.95和6.69,多基因效应为2.80;主基因遗传率为72.09%,说明小麦材料间得胚率的差异主要受基因型影响,但非遗传因素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对那些得胚率低的小麦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柴宗文  王克如  郭银巧  谢瑞芝  李璐璐  明博  侯鹏  刘朝巍  初振东  张万旭  张国强  刘广周  李少昆  
【目的】机械粒收技术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是国内外玉米收获技术发展的方向和中国玉米生产转方式的关键。明确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现状,研究影响收获质量的主要因素,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方法】利用2011—2015年在西北、黄淮海和东北和华北玉米产区15个省(市)168个地块获得的1 698组收获质量样本数据,分析当前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率平均为8.63%,杂质率为1.27%,田间损失籽粒(落穗、落粒合计)为24.71 g·m(-2),折合每亩损失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云美  高祥扩  冯素芬  杨克昌  江鲁华  赵自仙  李丽争  
针对玉米籽粒品质性状遗传机制复杂,传统的分析方法不能对母体的遗传方差进一步细分的问题,采用包括胚、胚乳、细胞质、母体效应及其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玉米籽粒油分及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各项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玉米籽粒油分的遗传主要受遗传主效应(VG)控制,胚加性效应(VAo)是影响玉米籽粒油分最重要的遗传效应,其方差占遗传方差总量的88.92%,油分的胚普通遗传率(h2Go)最高,为79.0%。棕榈酸的遗传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VGE)控制,其VGE占遗传总方差的91.13%,胚乳加性×环境(VAeE)、母体加性×环境(VAmE)对棕榈酸的遗传同等重要,其方差分别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绍祥  田玉仙  顾坚  杨木军  杨和仙  刘琨  
以小麦杂交组合C49S-87/01Y1-1069 F2群体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的单倍体胚成胚率呈混合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最佳模型为B6,即单倍体胚成胚率由2对等显性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较低,仅为43.46%,表明非遗传因素对小麦材料单倍体胚成胚率的影响更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保侠  裴玉贺  郭新梅  宋希云  
以9个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 I双列杂交模式组配72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淀粉黏度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沉降值和回落值存在超中亲优势,其他性状存在超低亲优势。杂交组合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落值与父本的相关系数大于母本;除糊化时间和糊化温度外,其他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的狭义遗传力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的遗传变异主要以加性为主,沉降值的遗传变异主要以显性为主,其他性状的遗传变异加性和显性共同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姬东华  薛亚东  郑用琏  陈景堂  黄亚群  王燕  
以玉米自交系综3和衡白522的F2∶3家系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田间试验,研究了6个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所调查的6个性状中,广义遗传力在两点最高的为穗行数和穗粗,其次为行粒数、穗粒重、穗重、穗长。F1代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的强弱依次为穗粒重、穗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和穗粗。F2∶3家系表现出明显的自交衰退现象。穗粒重的变异系数最高,其次分别为穗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和穗粗。穗粒重与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行粒数对穗粒重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利用籽粒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为正确估算靶基因表型值、精细定位和克隆基因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靳志强  王顺喜  韩培  
应用网络分析仪和同轴探头技术,研究含水率为13%~22%的玉米在频率10~3 000 MHz,温度25~85℃下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玉米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数随频率升高而降低,随温度和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高温低频条件下,在双对数图中高含水率玉米的介电损耗因数与频率呈现明显的负线性关系,表明离子导电引起介电损耗是主要的加热机理。玉米射频加热时容易引起"热逸散"现象,因此均匀的电磁场分布至关重要。微波、射频在玉米中的能量穿透深度随水分、温度和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射频频段的电磁能比微波频段有更深的穿透深度,因此玉米射频加热适合于大容器厚层物料,而微波加热时可采用小容器薄层物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燕  高世斌  谭登峰  李建  张志明  潘光堂  
【目的】分析玉米温热杂交种的光周期敏感特性及相关性状的遗传模型。【方法】以9份北方温带选系和8份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的南方选系,按NCⅡ设计组配72个温热杂交种,分别在北京和雅安进行田间试验。【结果】供试温热杂交种总体均表现出较强的光周期敏感性,ASI等10个性状为温热杂交种光周期敏感性相关性状。其遗传模型大多数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少数属于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多数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非加性效应为辅,随着日照变长,加性效应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结论】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利用于温带玉米遗传改良及育种时,应注重相关性状的加性基因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彦惠  常胜合  吴连成  
用 2个温热杂交组合的P1,P2 ,F1,F2 ,BC1,BC2 6个世代材料 ,对玉米抽雄、散粉、吐丝期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温热杂交组合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遗传特点不同。由对光周期反应较迟钝的亚热带自交系CML32 2所配成的温热杂交组合 ,其基本营养生长期较之亲本有明显提早的趋势 ,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式 ;温带早对亚热带晚呈显性或部分显性 ;对光周期反应敏感的亚热带自交系CML312表现异常 ,基本营养生长期指标在自交系内及其F1内变异较大 ;对含有杂合基因型分离世代F1,F2 ,BC1,BC2 的比较可见 ,明显表现杂合基因型倾早的遗传特点 ,温带遗传成分在杂种后代中所占的比重 ...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王溥泽  迟道才  韩丽丽  
为了检验彭曼模型在给定土壤含水率条件下对玉米腾发量的预测精度。以沈阳地区为例,基于实测数据利用水量平衡原理推求得玉米实际腾发量,进而利用彭曼模型计算其理论预测值,并利用误差分析法分析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条件腾发量的实测计算值和理论预测值之间的误差。结果表明:利用彭曼模型计算作物腾发量时,对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考虑的不足;不同水分处理的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的回归系数(b)、决定系数(R2)在0.75~1.25之间有3个处理,6个处理的误差方差Var(ER)均大于0.1,6个处理的平均绝对误差(AAE)均超过0.25,平均相对误差(ARE)超过25%的有4个处理。说明在给定土壤含水率控制范围的精准灌溉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德分  胡晓莉  杨绍林  李阳  吴彬  赵自仙  杨久  
【目的】通过对云南84个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云南玉米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育种效率。【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和UPMGA方法对试验材料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均匀分布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61对SSR标记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SSR标记,共检测到62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222个等位变异位点,平均为10.23个;每对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在0.3240.920,平均为0.779,相似系数在0.6620.918;以0.745为界,将84份供试杂交种划分为5大类群,以0.753为界,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