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6)
- 2023(10165)
- 2022(8189)
- 2021(7155)
- 2020(6279)
- 2019(14292)
- 2018(14244)
- 2017(27322)
- 2016(15470)
- 2015(17622)
- 2014(18058)
- 2013(17766)
- 2012(16209)
- 2011(14575)
- 2010(14700)
- 2009(13735)
- 2008(13835)
- 2007(12721)
- 2006(11001)
- 2005(9976)
- 学科
- 济(66413)
- 经济(66357)
- 管理(40782)
- 业(40343)
- 方法(31890)
- 企(30935)
- 企业(30935)
- 数学(28368)
- 数学方法(27932)
- 农(20308)
- 中国(17823)
- 财(15523)
- 学(15011)
- 业经(14336)
- 农业(13435)
- 地方(13084)
- 贸(11772)
- 贸易(11768)
- 制(11414)
- 易(11403)
- 环境(9845)
- 理论(9784)
- 和(9671)
- 务(9660)
- 财务(9610)
- 财务管理(9581)
- 银(9441)
- 银行(9393)
- 企业财务(9025)
- 融(8911)
- 机构
- 大学(229275)
- 学院(228239)
- 济(91231)
- 经济(89238)
- 管理(84112)
- 研究(78502)
- 理学(72572)
- 理学院(71681)
- 管理学(70105)
- 管理学院(69702)
- 中国(57964)
- 科学(51835)
- 京(48742)
- 农(47923)
- 所(41558)
- 财(40612)
- 业大(39777)
- 农业(38349)
- 研究所(38088)
- 中心(36441)
- 江(35115)
- 财经(32636)
- 北京(30349)
- 范(29944)
- 师范(29592)
- 经(29512)
- 经济学(28372)
- 院(27530)
- 州(27517)
- 经济学院(25790)
- 基金
- 项目(153394)
- 科学(118929)
- 基金(110143)
- 研究(106936)
- 家(97996)
- 国家(97232)
- 科学基金(81745)
- 社会(66678)
- 社会科(63208)
- 社会科学(63181)
- 省(61226)
- 基金项目(57981)
- 自然(54051)
- 自然科(52829)
- 自然科学(52814)
- 自然科学基金(51882)
- 划(51792)
- 教育(49666)
- 资助(45562)
- 编号(43585)
- 成果(35646)
- 重点(35163)
- 发(33524)
- 部(33384)
- 创(31030)
- 课题(30231)
- 计划(30099)
- 科研(30055)
- 创新(29149)
- 大学(27938)
共检索到331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询 李广 郭春景 林秋君 吴限鑫 王建忠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随着其生产模式向全程机械化转型,机械化收获已成为玉米收获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农业发达地区,机械化收获率已超过90%。机械化收获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但不可避免也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本文通过对玉米机械化收获过程中造成粮食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优化机械收获效率和质量,从而提升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玉米 机械化收获 减损因素 优化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波 詹小旭 李小龙 吴雅薇 柯永培 袁继超 孔凡磊
为明确四川省夏玉米机械化粒收质量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2017—2018年对四川省大面积主推的20余个玉米品种开展机械粒收试验,测定各参试品种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及每次收获各品种的茎杆、穗轴、籽粒含水率,籽粒和穗轴力学强度,机械粒收质量。结果表明:1)2年收获的籽粒含水率为10.14%~37.16%,90.00%的测试样本籽粒含水率在29.00%以下;破碎率为5.80%,未达到≤5.00%的国家标准;杂质率为2.56%,符合≤3.00%的国家标准;落粒率为1.02%。收获推迟可降低籽粒含水率,能提高玉米机械粒收质量;2)破碎率在品种间差异明显,主要受籽粒含水率和籽粒力学强度的影响;穗轴是杂质的主要成分,杂质率与穗轴含水率及力学强度关系密切;随籽粒含水率的降低,落粒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四川省单作夏玉米可满足机械粒收对籽粒含水率的要求,选用生育后期脱水快、籽粒物理力学特性适宜、穗轴力学强度小、韧性强、株高及穗位高适宜的品种,并根据气候条件及作物衔接情况适时晚收,来提高四川省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川 乔江方 谷利敏 夏来坤 朱卫红 黄璐 刘京宝
为了明确不同生物学性状对玉米籽粒直接机械化收获质量的影响,设置了8个不同程度适宜机收的玉米品种籽粒直接机械化收获试验,比较了玉米籽粒含水率、株型性状、穗部性状、产量构成因素、穗下茎节抗倒伏性状对8个玉米品种的籽粒直接机械化收获后籽粒破碎率、杂质率、落穗率和落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玉米品种籽粒直接机械化收获时籽粒含水率差异较大,德美亚1号含水率最低,桥玉8号次之;蠡玉16含水率最高,郑单1002次之;郑单958籽粒含水率为29.91%,处于中间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显著影响玉米籽粒直接机械化收获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籽粒含水率、穗位高、穗粗、苞叶总宽度、穗下茎节压碎强度。综合分析,适宜我国籽粒直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立辉 杨印生 赵耀
本文论述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研制和推广玉米生产新体系的意义。建立了玉米生产新体系经济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用此模型对玉米生产新体系在吉林省松树市大坡镇西山村的推广作了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晓兵 许迪 侯玲玲 杨军
本文在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背景下,采用玉米生产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劳动力工资变化与玉米机械化生产的相关关系。并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不同要素投入对玉米产出的贡献,进一步分析机械使用和劳动力投入之间的替代关系,以及农场规模对机械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变动是影响机械化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生产中劳动力与机械投入呈现显著的相互替代关系。
关键词:
玉米生产 机械化 劳动力 替代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璐璐 雷晓鹏 谢瑞芝 王克如 侯鹏 张凤路 李少昆
【目的】机械粒收是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收获质量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西北和东北等春播玉米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正在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本研究通过分析黄淮海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方法】2013—2015年累计选用了23个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典型代表区河南新乡开展试验研究。2013年和2015年在收获期分别进行2次机械收获,2014年1次机械收获。收获当天测定各个品种的收获前籽粒含水率,并调查测产。机械收获后从机仓随
关键词:
玉米 机械粒收 收获质量 籽粒含水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度 ZHANG Qin 王书茂 王新
针对现有芦笋机械收获技术的特点,将现有芦笋收获机分为集中式和选择式2大类,分别对2种类型收获机的收获原理、作业特点和工作效率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集中式和选择式收获机各自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分析芦笋田间生长形态的基础上指出,三维识别定位和机器人技术是最有可能成为解决芦笋高效收获的关键技术,将其应用于芦笋收获作业,并提高算法的实时识别效率,可以提高作物探测精度和分离收获效率,从而降低收获过程损失。通过与新型种植模式的集成,机器人收获技术必将解决芦笋机械化收获这一世界性难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宫元娟 周铁 张旭东
为了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机具的合理配备与选型。以技术经济学中成本理论为基础,建立玉米机械化生产中整地、播种、收获作业机具的作业费用数学模型,进而分析其主要机具的工作效率、作业成本、最小和最大临界规模;并提出100hm2玉米机械化生产机具配备方案,实现免耕播种,联合收获同时秸秆还田,取代了背负式玉米收获机和秸秆粉碎还田机,可以节省机具费用345元·hm-2,既减少机组的数量,又节本增效。
关键词:
玉米机械化生产 临界规模 机具配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恩荣 马静仪 杜岳峰 朱忠祥 翟志强
针对大型玉米收获机械传统设计模式研发周期长,设计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分层次模块划分方法,对玉米收获机械进行功能划分,将总功能分解为一级功能、二级功能和功能载体,建立产品的功能主结构后,将整机划分为9个功能模块;基于功能-装配-能量接口关系,提出了部件层的模块划分原则,通过零部件之间的功能关系、装配关系、能量-接口关系建立加权模糊矩阵,将抽象的连接关系映射为具体化的关联矩阵,采用层次聚类算法求解关联矩阵,将9个功能模块细分为186个二级模块和645个子模块,从而实现了玉米收获机部件层零部件模块的精确划分。为实现该模块划分方法的工程应用,基于Qt Creator平台,开发大型玉米收获机械模块化快速设计系统,该系统可完成模块划分、模块管理和基于用户需求的模块配置等功能,从而实现大型玉米收获机械的快速设计。与传统玉米收获机械设计方法相比,应用模块划分方法可显著提升大型玉米收获机械设计效率,缩短整机产品的开发周期。
关键词:
模块划分 玉米收获机 层次聚类 快速设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慧娟 苑严伟 周利明 牛康 方宪法
[目的]玉米定向播种是一种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使种子以“直立且尖端朝下,胚面平行于播种行”或“胚面朝上,长轴垂直于播种行”的姿态被土壤包围,可优先产生垂直于播种行的叶片,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玉米定向播种生产模式及该模式可以促进产量提升的内在机制;之后依次围绕种子姿态识别、种子姿态调整和机械化定向播种三方面内容,阐述了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发展动态。[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精准农业背景下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的需求,总结了现有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和发展建议。[结论]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技术将逐渐成为未来玉米播种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期为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定向播种 姿态识别 姿态调整 进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键 邵爽 刘文勇
土地细碎化是目前制约我国机械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土地流转是否有助于刺激土地流入户的机械技术应用,学界观点并不一致。该文认为,背后的原因在于土地流入与机械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存在居间变量——地权稳定性和农地存量,随着居间变量的不同,土地流入对机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作用也将不同。因此,该文利用冀、豫、鲁三省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在不考虑地权稳定性和农地存量时,土地流入对机械技术采纳行为不存在显著的影响;第二,在考虑居间变量后,土地流入户的机械技术采纳行为将受到地权稳定性和农地存量的影响。
关键词:
土地流入 地权稳定 农地存量 机械化收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裴泽莲 丛福滋 王洪平 张旭东 李宝筏
坐水播种试验采用2BQMS-2型坐水免耕气吸播种施肥机进行的,该机一次作业完成开沟、施水、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用鼠道暗式施水开沟器,暗灌水,水肥同施,上层覆盖干土,以减少水分散发。通过不同施水量对出苗率、长势及产量进行田间试验,测试数据经方差及多重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率在8%时,45m3.hm-2坐水量对出苗率、长势及产量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案,且节水效果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权龙哲 奚德君 王建森 肖云瀚 王建宇 郦亚军
从玉米定向生长与栽培原理入手,对国内外定向种植机械化现状进行综述;针对研究现状,分析我国玉米定向种植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机械化定向种植涉及的运动控制和批量识别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定向栽植技术具有高产、防病等诸多优点,但目前玉米定向栽植技术多依赖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难以大规模机械化推广;玉米机械化定向种植方面的研究多倾向于定向播种机构的设计,少有玉米粒群定向整列的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就目前玉米机械化定向种植现状,提出应采用多元技术手段开展玉米粒群批量整列机理的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文 陈君达 邓健 赵卫东
在我国北方旱作地区进行了连续 7a的玉米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田间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保护性耕作的平均土壤体积质量虽较传统耕作高 5 ,但不会导致土壤严重压实 ;土壤含水率较传统耕作平均增加 12 ,深松地达 2 0 .7 ,提高了土壤保蓄水能力 ;玉米产量平均增加 13 ,且成本降低。研制了不同的播种机防堵机构以及组合式限深切草器与双齿盘拨草配合防堵的 2 BMQF- 4 C型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和可调翼铲式深松机
关键词:
旱地农业 保护性耕作 免耕播种机 深松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