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8)
2023(18290)
2022(16059)
2021(14985)
2020(12829)
2019(29569)
2018(29347)
2017(57180)
2016(31424)
2015(35407)
2014(35689)
2013(35157)
2012(32646)
2011(29488)
2010(29452)
2009(27218)
2008(26929)
2007(24019)
2006(20665)
2005(18126)
作者
(92331)
(77260)
(76616)
(73072)
(49046)
(37165)
(34973)
(30351)
(29109)
(27678)
(26058)
(25976)
(24461)
(24387)
(24139)
(24019)
(23643)
(22994)
(22205)
(22169)
(19340)
(19013)
(18984)
(17446)
(17438)
(17178)
(17151)
(17147)
(15632)
(15451)
学科
(125199)
经济(125057)
管理(91214)
(87234)
(72093)
企业(72093)
方法(61662)
数学(54331)
数学方法(53622)
(35002)
(34464)
中国(30976)
(27607)
业经(26690)
地方(24692)
(24617)
贸易(24612)
(23882)
(22757)
农业(22708)
(22572)
财务(22484)
财务管理(22437)
企业财务(21265)
理论(20387)
(19230)
(19173)
银行(19148)
环境(19064)
(18863)
机构
大学(450029)
学院(449618)
(178885)
管理(176511)
经济(174991)
理学(153107)
理学院(151368)
研究(149775)
管理学(148558)
管理学院(147745)
中国(111524)
科学(94948)
(94752)
(83405)
(78594)
(76811)
业大(70504)
研究所(70098)
中心(68868)
财经(66978)
(66044)
农业(62268)
(60841)
北京(59663)
(58239)
师范(57628)
(54130)
经济学(53839)
(53260)
财经大学(49837)
基金
项目(307373)
科学(240139)
基金(222306)
研究(220023)
(195011)
国家(193448)
科学基金(165167)
社会(136270)
社会科(129168)
社会科学(129130)
(120368)
基金项目(117621)
自然(110331)
自然科(107741)
自然科学(107710)
自然科学基金(105754)
(102055)
教育(101868)
资助(93668)
编号(89804)
成果(72577)
重点(69248)
(67830)
(64935)
(62941)
课题(62032)
科研(59704)
创新(58846)
教育部(57498)
大学(57207)
期刊
(189434)
经济(189434)
研究(127578)
中国(79806)
学报(74984)
(70180)
科学(66778)
(64497)
管理(61810)
大学(55742)
学学(52735)
农业(48145)
教育(46398)
(40009)
金融(40009)
技术(38940)
财经(32104)
业经(31255)
经济研究(30500)
(27391)
(25179)
问题(24818)
统计(21906)
技术经济(21814)
图书(21789)
(21746)
理论(21447)
科技(20664)
(20156)
(19826)
共检索到647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谌琴  徐鹏  刘晓雪  
"价补分离"政策不仅影响着玉米现货价格形成机制,还对玉米期货市场流动性水平和期货定价效率带来重要影响。通过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G-S模型和小波相干分析,对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价补分离政策"前后玉米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定价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价补分离"政策后玉米期货定价效率显著提升;尽管玉米期货定价效率有了明显提升,但稳健程度和定价有效性有待优化。得出三个启示:继续推进玉米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加大玉米产业链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大力提升期货市场流动性水平;多策并举增进期现货市场的融合程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隋丽莉  郭庆海  
本文分析了"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户玉米种植面积调整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玉米种植区域是影响农户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的最主要因素;(2)作为代表"价补分离"政策因素的每公斤玉米的补贴价格是影响农户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3)玉米市场价格也是影响农户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袁本文提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永潮   吕开宇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作为三大主粮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先行探索,分析其政策效果,有助于为今后粮食支持政策的完善积累经验,更为今后粮食政策改革找准方向。本文基于政策目标,梳理政策效果发现:玉米“价补分离”政策短期上基本实现了缩减玉米种植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障农民收入和提升玉米竞争力的既定政策目标,但长期上,实现部分目标面临新的挑战,出现了玉米供给不足和市场机制作用逐渐减弱的新困境。未来,不仅要立足国内、统筹国际,保障玉米供给,还应持续深化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并以提高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为抓手,提升国内玉米竞争力与供给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东辉  郭鸿鹏  黄羽雪  
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由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导致的资产定价偏差已成为各类金融市场的常态。本文借鉴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分析模式,对我国玉米期货市场的定价偏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婷婷  
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稳定市场价格、合理配置资金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是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的重要支撑,出于国计民生的考虑,国家对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政策干预,其中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影响显著。本研究结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视角,以玉米期现货价格数据为基础建立VECM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期货市场,并单向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随着非市场因素干扰的消除,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中贡献度有所提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通过推动资产定价市场化、加强期现货市场关联性、提高商品定价国际话语权、鼓励机构投资降低投机性四方面策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婷婷  
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稳定市场价格、合理配置资金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是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的重要支撑,出于国计民生的考虑,国家对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政策干预,其中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影响显著。本研究结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视角,以玉米期现货价格数据为基础建立VECM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期货市场,并单向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随着非市场因素干扰的消除,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中贡献度有所提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通过推动资产定价市场化、加强期现货市场关联性、提高商品定价国际话语权、鼓励机构投资降低投机性四方面策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  张文中  李季刚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特殊功能使其具有保障农业发展的作用。本文以玉米期货价格与新疆玉米现货价格之间关系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全面、系统地剖析了期货市场对新疆玉米产业的保障作用。研究发现存在单向的从玉米期货价格到新疆玉米现货价格的因果关系。玉米期货价格对新疆玉米现货价格的影响显著;而新疆玉米现货价格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期货市场是有效的,已经具有保障新疆玉米产业发展的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海龙  马英辉  关佳晨  
2016年国家取消东北地区的玉米临储政策,转而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以此缓解玉米产业面临的困局。价补分离后,2016年东北玉米产量总体下降,基本符合政策调整预期;玉米价格回归市场,降幅达30%,但规模化经营主体收入受影响较大,且农户售粮进度偏慢;农户政策预期发生转变,有利于种植结构调整;产业上下游关系趋于协调,但加工企业"以销定产"开工率仍然偏低。同时,由于农户售粮进度偏慢,生产资金难以快速回笼,加之2017年玉米补贴政策尚不明确,2017年农户春播备耕进度明显滞后。未来,如何去库存以及引导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海龙  马英辉  关佳晨  
2016年国家取消东北地区的玉米临储政策,转而实施"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以此缓解玉米产业面临的困局。价补分离后,2016年东北玉米产量总体下降,基本符合政策调整预期;玉米价格回归市场,降幅达30%,但规模化经营主体收入受影响较大,且农户售粮进度偏慢;农户政策预期发生转变,有利于种植结构调整;产业上下游关系趋于协调,但加工企业"以销定产"开工率仍然偏低。同时,由于农户售粮进度偏慢,生产资金难以快速回笼,加之2017年玉米补贴政策尚不明确,2017年农户春播备耕进度明显滞后。未来,如何去库存以及引导农户进行市场化决策、消除种植结构调整的盲目性成为重要议题。为此,应坚持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注重政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加强信息监测预警,提高政府对玉米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套期保值者是期货市场诞生的最原始推动力,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本文运用相关性分析、基差分析、套期保值效果值分析、合约流动性分析等方法及相应指标,对中国玉米期货市场(DCE)套期保值功能进行实证分析,并与美国玉米期货市场(CBOT)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中国玉米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正在逐步改善,但与发达的美国玉米期货市场相比还有较大改进余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永潮   吕开宇  
[目的]评估“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探究其省际差异与作用机制,对完善“价补分离”政策、促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20个玉米主产省(区)2008—2021年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出玉米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采用合成控制法,从东北三省一区整体和分省两个层面对“价补分离”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整体上看,“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积极促进作用,尽管第一年影响并不显著,但在随后5年中,政策的促进作用显著。(2)分省看,“价补分离”政策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对内蒙古和吉林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长期显著,而对黑龙江和辽宁的促进作用呈现波动。(3)影响机制看,“价补分离”政策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财富效应和成本效应发挥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结论]“价补分离”政策能够提升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但存在省际异质性。未来,政府应稳步推进粮食领域市场化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还应提高机械化水平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来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宇  王骏  
文章利用单位根检验、VAR模型、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的一体化方法对中美玉米期货市场的关联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通过对大连商品交易所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两个市场的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芝加哥期货市场在影响力和定价权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发现,芝加哥玉米期货市场对于价格波动的脉冲响应效率优于大连玉米期货市场,所以在世界玉米期货市场中,芝加哥交易所的影响力与权威性都比大连商品交易所相对较大、较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骏  蒋荣兵  刘亚清  
期货市场国际关联性主要通过同一期货产品在跨国跨市场的期货价格互动关系上体现出来。本研究利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技术对中、美、日的3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玉米期货价格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连与芝加哥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总方差中来自于芝加哥、大连和东京交易所分别为40.529%、32.903%和26.568%。在世界玉米期货市场中,芝加哥期货市场在影响力和定价权方面都比大连、东京交易所更强。我国要建设成为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中心,可以采取投资者结构合理化与多元化等6个相应的对策与战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艳军  张金凤  
自2014年以来实行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影响重大,基于此,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信息份额模型等方法,以大豆、棉花和玉米为样本,从流动性和价格发现两个视角切入,探讨"价补分离"政策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产品期货市场流动性及价格发现功能,价格市场化程度与期货市场效率成正比。因此,我国应坚持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注重利用期货市场在政策效果反馈中的作用,为制定及完善农产品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建新  周启清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Garbade-Silber(GS)模型检验等方法,从多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玉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并与美国玉米市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国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与美国玉米市场表现一致;中国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单向引导现货市场价格,而美国玉米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相互引导;期货市场价格在中国玉米市场的价格发现中起主要作用,而美国玉米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基本持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