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4)
2023(15509)
2022(13210)
2021(12488)
2020(10676)
2019(24293)
2018(24183)
2017(46269)
2016(25067)
2015(27613)
2014(27205)
2013(26444)
2012(24161)
2011(21548)
2010(21498)
2009(19843)
2008(19279)
2007(16965)
2006(15200)
2005(13511)
作者
(68384)
(57717)
(56909)
(54434)
(36160)
(27502)
(25670)
(22441)
(21866)
(20310)
(19577)
(19456)
(18198)
(17954)
(17848)
(17499)
(17141)
(16764)
(16419)
(16319)
(14368)
(13981)
(13973)
(13317)
(12965)
(12877)
(12645)
(12550)
(11498)
(11336)
学科
(97086)
经济(96939)
(74985)
管理(69587)
(53876)
企业(53876)
(49307)
方法(39635)
数学(35035)
数学方法(34550)
农业(32593)
(28491)
业经(26586)
(26040)
中国(25842)
地方(20561)
(18256)
(17191)
(17010)
银行(16984)
(16464)
贸易(16455)
(16219)
(16071)
(15999)
财务(15945)
财务管理(15903)
(15842)
金融(15839)
企业财务(15098)
机构
学院(336074)
大学(333309)
(139748)
经济(136915)
管理(131506)
理学(113430)
研究(113099)
理学院(112199)
管理学(110198)
管理学院(109560)
中国(89465)
(70479)
(69582)
科学(68512)
(68158)
(56288)
中心(55085)
业大(54314)
农业(54024)
(52661)
财经(52371)
研究所(50618)
(47798)
(43693)
师范(43272)
北京(43019)
经济学(42093)
(40456)
(40453)
(39898)
基金
项目(230393)
科学(182752)
研究(170505)
基金(168599)
(147606)
国家(146071)
科学基金(125683)
社会(109427)
社会科(103389)
社会科学(103357)
(91655)
基金项目(89630)
自然(80633)
自然科(78755)
自然科学(78733)
教育(77602)
自然科学基金(77307)
(75612)
编号(69832)
资助(67024)
成果(56396)
重点(51915)
(51524)
(49896)
(48330)
(47125)
课题(47045)
国家社会(45652)
创新(45252)
科研(44321)
期刊
(159608)
经济(159608)
研究(99783)
中国(72974)
(71446)
(53359)
学报(52904)
科学(48661)
农业(48078)
管理(47260)
大学(41548)
学学(39159)
(36528)
金融(36528)
教育(35318)
业经(31024)
技术(29437)
财经(25639)
(24077)
经济研究(22586)
(21969)
问题(21759)
(17621)
世界(16757)
资源(16085)
农村(16022)
(16022)
理论(15807)
科技(15480)
技术经济(15288)
共检索到515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张宁宁  钟钰  王秋霖  
为了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东北地区家庭农场的经营行为,基于辽宁省朝阳市H县2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面板调查数据,重点从玉米种植行为的变化情况、玉米销售行为的变化情况、质量和风险意识的变化情况3个方面分析了2016年以来家庭农场经营行为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受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和土地集中连片申报要求的制约,家庭农场大部分土地需要流转,流转的土地土质较差、普遍缺乏灌溉条件,种植玉米面临较高的自然风险;2)受其他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且常常面临销售困难、玉米出售价格呈上涨趋势、玉米种植省时省力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农场种植玉米具有一定的刚性;3)受经营规模较小和缺乏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农场仍然选择一次性将玉米出售给上门收购的小商贩;4)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家庭农场风险意识明显增强,表现为都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和最关注玉米市场价格信息,但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文霞  杜志雄  郜亮亮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稳步推进中国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探索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进行研究和及时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全国家庭农场追踪监测数据,检验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家庭农场这种经营主体加入合作社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行为的因素后,2016年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农场加入合作社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没有实施收储制度改革地区的玉米农场。这是因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由原先的国家指定收购转为市场主体自主收购,生产者必须随行就市销售玉米,从而面临市场销售问题,而加入合作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销售风险。因此,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激发了农业生产主体的市场化行为,反映真实供求关系的市场机制开始对生产和需求发挥调节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波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这是中央为巩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发展活力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辽宁省一些市县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最近,省农委重点围绕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经营活动、经济效益、存在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绍亭  周霞  周玉玺  
[目的]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旨在厘清技术、规模对农场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各类型家庭农场短板,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山东234个家庭农场数据为例,运用DEA模型对家庭农场全样本及纯种植、种养结合、种植兼休闲、种养兼休闲4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首先,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 170,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 235和0. 786,规模效率相对充分纯技术效率不足是经营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种养结合类农场发展势头较好,纯种植类家庭农场发展滞后且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最低,种养兼休闲类农场的规模效率最低。[结论] 4类农场差异明显,应降低生产技术使用门槛,引导农场主参加职业教育,提升纯种植类农场纯技术效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土地流转的降费提效,改善种养兼休闲类农场规模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荣  汪紫钰  杜志雄  
本文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多值处理效应模型分析示范家庭农场与非示范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及其差异,试图回答三个问题:当前中国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水平如何?什么样的家庭农场更可能成为示范典型?成为示范典型提高家庭农场技术效率了吗?本文分析发现:当前中国家庭农场技术效率水平整体偏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农场主文化程度较高、参加过技术培训、耕地规模较大、对耕地进行平整、有完整日常收支记录、与龙头企业建立联系以及对农药进行减量施用的家庭农场,成为示范典型的可能性较高;尽管与其他家庭农场相比,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技术效率略高一些,但总体而言,成为示范典型并未给家庭农场带来技术效率的提高。因此,示范家庭农场创建评审应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建立健全激励约束制度,使示范家庭农场能够真正发挥典范引领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月  郑军  赵晓颖  安康  
基于山东省42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订单农业参与行为对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参与订单农业的家庭农场采纳绿色生产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参与订单农业的农场,且与订单方联系紧密的农场采纳绿色生产的比例高于与订单方联系不紧密的农场。2)订单农业能够显著促进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特别是能够促进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废弃物回收。3)农场经营年限、质检追溯、“三品一标”、参与培训等其他控制变量也对其绿色生产具有显著影响。为此,应加快家庭农场采用“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订单农业模式,同时鼓励家庭农场与订单方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大农场绿色生产培训,促进农场绿色生产意识到意愿、意愿到行为的转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开文  原正军  王小雪  
运用大量的口述史料和期刊论文,对改革初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国营农场中建立家庭农场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表明,当时当地兴办家庭农场,最关键的原因是当时国营农场制度效率低下,生产经营负担沉重,职工生活困难重重。由于变革现存制度可能带来的巨大的潜在利润,加上生产技术水平高、制度创新成本较小、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等有利条件,家庭农场才得以陆续成功兴办。因此,必须出于一定的客观动因,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具备应有的条件,家庭农场才会水到渠成;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好大喜功。这是这段历史对今天的重要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佳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辽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积极探索和加快家庭农场发展意义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辽宁省家庭农场发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雪梅  
本文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了农业经济组织的演进规律,并审视了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组织优势和困境。提出要改革土地管理、农村金融、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社会化服务等制度,进一步降低家庭农场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强家庭农场发展的激励。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郭厦  王丹  高舸桅  
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是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家庭农场则是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较先进的家庭农场发挥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家庭农场整体的高质量发展。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但鲜有文献对这些文件中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 本文收集了21个省级和3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对其提出的示范家庭农场评定条件和要求进行梳理和比较,发现这些认定标准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具体要求与定义性规定脱节,不利于评选出真正的示范家庭农场。比如,没有相应的量化指标来保证“以农业收入为主”和“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规定性,对经营规模大多只有下限要求、没有上限要求,可能把从事非农生产的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和公司性农场等评为示范家庭农场。(2)认定标准过低,示范家庭农场先进性不足不利于示范作用的发挥。例如,未对农场主的年龄、文化程度、经营经验以及农场的新技术采用和机械化水平等提出要求。(3)省级标准与市级标准没有拉开档次,不利于促进不同发展层次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在经营面积上省级要求明显高于市级要求外,其他评定条件和要求的省级标准与市级标准差别不大。(4)认定标准中生态绩效指标太少,不利于新时代家庭农场的绿色发展。虽然有些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提出了“三品一标”的要求,但在绿色环保方面的要求过低,不能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 目前,各地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时间短、整体水平不高有关,但示范家庭农场的评选应该着眼于示范性和引领性,而不是照顾大多数。目前,有些地方的做法(如江苏省)值得借鉴。建议:对示范家庭农场的农业收入比重、家庭成员参与农场经营人数、雇工比例等有一个明确的量的要求,并规定经营规模的上限;适当提高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的门槛条件,例如,农场主的年龄要在55岁以下、文化程度要在中专和高中以上,近三年至少使用一项以上新技术等;大幅度提高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与市级标准明显拉开档次;增加生态绩效方面的要求,例如,把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有机肥利用率等纳入示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婷  崔茂森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近几年发展迅速且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搞清楚它们经营中关切的问题,该项目对青岛市37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研,占有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基本掌握了现阶段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并针对农产品营销、金融服务、土地流转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论文探讨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和内涵,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索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并结合当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鹏  
日本家庭农场包括独立农场和一户一法人两类。日本的认定农业者制度和直接支付对其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认定农业者制度明确了农地流转的方向,超级长期贷款制度为认定农业者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直接支付则为家庭农场提供了一个能够继续从事农业并改善其农业经营的环境。日本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对中国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的启示在于:应当明确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规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清晰界定家庭农场的"农地"范围、确立家庭农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优先地位、健全支持家庭农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以及加大对家庭农场的补贴力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鹏  裘少莹  
俄罗斯家庭农场,是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公民联合起来,财产共有,在亲自参与的基础上共同进行生产和其他经营活动的组织。俄罗斯《农场法》规定了农场的概念、建立、成员、财产、经营等相关内容,该法确定了俄罗斯家庭农场建立并进行活动的法律、经济和社会基础,对俄罗斯家庭农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俄罗斯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对中国家庭农场培育和发展的启示在于:推进家庭农场立法、明确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严格区分家庭成员和家庭农场成员、确认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不可分性、清晰界定家庭农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支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民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利用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分类测度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并从制度结构场域视角阐释了契约关系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4类家庭农场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地权制度不稳定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4类家庭农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交易制度场域内,各个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及方向不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水平对所有类型农场运行效率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管理仅对规模养殖类农场起到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