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2)
2023(7012)
2022(6150)
2021(5657)
2020(4892)
2019(11172)
2018(11029)
2017(21125)
2016(12164)
2015(13788)
2014(14080)
2013(13997)
2012(13219)
2011(12029)
2010(12105)
2009(11400)
2008(11608)
2007(10810)
2006(9060)
2005(8173)
作者
(38155)
(32333)
(32310)
(30869)
(20313)
(15615)
(14792)
(12921)
(11972)
(11420)
(10916)
(10639)
(10598)
(10262)
(10216)
(10107)
(10020)
(9520)
(9329)
(9282)
(8349)
(8061)
(7939)
(7500)
(7451)
(7229)
(7225)
(7139)
(6688)
(6669)
学科
(48751)
经济(48711)
(29877)
管理(29781)
方法(24154)
(22761)
企业(22761)
数学(21515)
数学方法(21315)
(15729)
中国(12521)
(12215)
(11190)
农业(10306)
业经(10218)
地方(10160)
(10021)
贸易(10019)
(9713)
(8906)
(7737)
(7574)
财务(7560)
财务管理(7536)
(7328)
银行(7290)
理论(7166)
企业财务(7088)
环境(6904)
(6904)
机构
学院(178678)
大学(177282)
(68439)
经济(66825)
研究(63252)
管理(62838)
理学(53957)
理学院(53263)
管理学(52179)
管理学院(51860)
中国(45888)
科学(42846)
(42048)
(37853)
(35106)
农业(33958)
业大(32628)
研究所(32252)
(30745)
中心(29402)
(27755)
财经(24568)
北京(23800)
(23632)
师范(23316)
(22155)
(22137)
农业大学(21749)
(21716)
技术(21420)
基金
项目(118846)
科学(89945)
研究(83842)
基金(82254)
(73900)
国家(73249)
科学基金(59377)
社会(49682)
(49001)
社会科(46835)
社会科学(46813)
基金项目(43616)
(41711)
教育(39097)
自然(39009)
自然科(38028)
自然科学(38009)
自然科学基金(37311)
编号(35484)
资助(33757)
成果(29409)
重点(27770)
(27127)
(25846)
课题(25289)
(24682)
计划(24534)
科研(23394)
创新(23121)
科技(22361)
期刊
(74856)
经济(74856)
研究(47106)
(39286)
学报(36375)
中国(34476)
科学(29116)
农业(26544)
大学(25361)
(24654)
学学(24074)
管理(19759)
教育(19539)
技术(15115)
(14548)
金融(14548)
(14381)
业经(13356)
财经(11854)
经济研究(11764)
(10733)
问题(10469)
(10138)
业大(9711)
技术经济(8809)
(8558)
科技(8381)
农业大学(8367)
图书(8367)
理论(8347)
共检索到258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国强  周吉  徐萍  黄占景  张正斌  
在华北地区选育种植抗旱节水高产玉米品种,对我国粮食资源和水资源安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在华北平原地区大面积推广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节水高产试验,在灌溉出苗一水条件下,结果表明,浚单20的产量最高,达8697.337 kg/hm2,接近水地高产水平,水分利用效率为1.617 kg/mm,有5个品种鲁玉13、邢抗2、郑单958、冀玉9、蠡玉18超过700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在1.3 kg/mm以上;说明这些品种有较好的抗旱节水高产能力,在有限灌溉条件下,华北地区玉米可实现节水和高产双赢。通过11个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有限水分条件下,穗重对产量正效应最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佟显聪  梁树辉  何森  韦俏君  郝小琴  
【目的】开展微胚乳油用玉米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微胚乳玉米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与含油量的关系,为选育更多高含油量微胚乳玉米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2个高油酸、高含油率微胚乳玉米自交系和6个中低油酸、中低含油率微胚乳玉米自交系,按NCⅡ设计组配12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对其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12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玉米粕的粗蛋白含量为27.67%~33.33%,其中,组合1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组合8的粗蛋白含量最低。各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整粒含油率为24.54%~28.95%,含油率最高的是组合11,含油率最低的是组合6。油酸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2.67%~47.80%,其中,油酸含量最高的是组合8,最低的是组合1;亚油酸含量范围为31.90%~40.93%,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组合1,最低的是组合8;亚麻酸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64%~0.79%,其中,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是组合9,最低的是组合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穗含油量与单穗粒重和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5个原因性状对单穗含油量的直接影响程度排序为单穗粒重>含油率>亚油酸含量>粗蛋白含量>油酸含量。单穗粒重、含油率、亚油酸含量和粗蛋白含量的直接效应为正向效应,油酸含量的直接效应为极小的负向效应。【结论】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的单穗粒重与单穗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单穗粒重对单穗含油量的通径系数最大,表明提高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的单穗粒重最利于提高其单穗含油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莹莹  张萌  沈丹丹  张士东  李特  瞿培  张恩盈  
为了分析山东省玉米区域试验青岛试点现状及参试玉米组合穗部性状和产量的遗传关系,以2006-2015年山东省玉米区域试验青岛试验点参试品种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年山东省区域试验青岛试点设置4个组别,参试品种数量为563个。经对4个组别的参试品种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密度为67 500株/hm2的玉米组合产量最高;对67500组各品种穗部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各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出籽率(r=0.556**)>百粒质量(r=0.491**)>穗粒数(r=0.462*)>行粒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丰光  景希强  李妍妍  王亮  黄长玲  
选取3个代表性的玉米品种研究茎秆性状与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倒伏性与种植密度、茎秆拉力、茎秆穿刺力、茎粗、株高和穗位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与气生根层数具有显著相关性;密度、穿刺力、茎粗和穗位是影响茎秆倒伏的主要直接因素,可以作为衡量玉米倒伏的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猛  于大伟  员海燕  
[目的]揭示抗旱型玉米苗期根系表型性状的遗传特性,为玉米根系耐旱性状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干旱敏感型材料WN897(母本)、抗旱型材料WU109(父本)及其杂交和回交产生的F_1、B_1、B_2和F_2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干旱胁迫和正常条件下玉米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和根体积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条件下,玉米的总根长、根投影面积、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遗传率均较高,环境变化对其影响较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总根长和根投影面积的最优遗传模型均为E(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B_1、B_2、F_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1.37%,68.46%,65.69%和50.01%,56.28%,77.63%;根表面积的最优遗传模型为E-1 (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B_1、B_2、F_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31.92%,61.96%,72.96%;根体积的最优遗传模型为D(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_1、B_2、F_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0.64%,0.64%,0.91%。在正常条件下,玉米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最优遗传模型均为E-1,B_1、B_2、F_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5.20%,68.42%,75.72%;56.38%,42.65%,72.13%及61.36%,44.26%,78.55%,根投影面积的最优遗传模型为E,B_1、B_2、F_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55.27%,51.84%,48.97%。[结论]玉米总根长、根表面积可以在低世代材料中进行有效选择。干旱条件下对玉米根投影面积的选择效率更高。正常条件下玉米根体积在低世代材料中即可进行有效选择,但干旱条件下需在高世代材料中进行有效选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和凤美  朱芮  朱永平  覃鹏  
为了研究影响超甜玉米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对20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的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鲜穗产量与穗长、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穗行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籽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秃尖长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鲜穗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穗行数、百粒质量、穗粗、行粒数、出籽率和秃尖长。因此,增加穗长、穗行数,提高百粒质量和出籽率,并兼顾其他性状是提高超甜玉米自交系鲜穗产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晓军  吴杨焕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北疆滴灌条件下种植的甜糯玉米新品种及选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引进的34个鲜食甜糯玉米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组合)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4.35%~70.44%,相关分析表明:穗长与鲜穗产量和叶片数与鲜穗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0.423 1**、r:0.339 3*);通径分析表明,对鲜穗产量作用最大的性状是穗长(P:0.599 3),其次分别为穗行数(r:0.226 6、P:0.411 1)、穗位(r:0.118 1、P:0.240 7)和叶片数(r=0.339 3、P:0.240 6)。因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志辉  曹钟洋  汤彬  李立  
干旱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玉米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为了阐明玉米抗旱性的遗传基础并定位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利用抗旱自交系临1和敏感的湘97-7组配160个F2:3家系定位群体,于2011年在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和长沙县高桥镇,分别在大田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条件下进行表型鉴定。所考察性状包括抽雄至吐丝间隔、株高、千粒重和产量,用抗旱系数来衡量抗旱性。结果表明,110个SSR标记构建连锁图,图谱总长1246.1 cM,标记间平均距离11.33 cM。抗旱相关性状定位的QTL介于8~14个,共检测到43个QTL。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27%~18.27%。不同水分条件下定位到的QTL大多数不相同,表明对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茂林  苟才明  杨荣志  吴全一  蒲雪莉  贺玉兰  
对72个玉米杂交种的百粒重、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等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作用最大的是穗粗(r=0.788 2,p=0.452 6),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百粒重(r=0.729 4,p=0,370 3)、行粒数(r=0.476 4,p=0.348 0)和穗长(r=0.528 2,p=0.089 9)。性状间百粒重与穗粗(r-0.657 3)和出籽率(r=0.392 4)、穗行数与秃尖(r=0.369 0)、行粒数与穗长(r=0.703 3)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在高原玉米育种工作中,增大穗粗,提高百粒重和行粒数并注重其他性状的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苟才明  黄宁  徐克成  张吉海  李志龙  刘卫  余世权  
以宜宾市农科院玉米所新育成的17个自交系和西南地区目前常用的11个骨干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供试自交系行了杂优类群分析及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按GCA聚类,供试自交系间遗传差异较大,可分为5个杂种优势群;按单株产量SCA聚类,17个新选系可分为4个杂种优势群;行粒数和穗行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达极显著性水平,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达显著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雅楠  曾孟潜  
本研究以我国玉米当前有代表性的10个推广种为材料,在半干旱地区设立田间水源控制设施,分不浇水区(旱区)与浇水区(水区)分析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干旱系数、经济学产量的水分利用率和所需积温。测定玉米杂交种的抗旱力试验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玉米杂交种对干旱的反应不尽相同,试材可分为不敏感组与敏感组两组。不敏感组以遗长101号、掖单4号、农大60号为代表,产量干旱系数分别为2.3%、8.7%和14.5%;敏感组以中单120号、京单841号为代表,干旱系数分别为20.7%和25.4%。(2)不同玉米杂交种经济学产量的水分利用率(籽粒kg/t水)差异较大,不敏感组水分利用率较之敏感组提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波  管飞翔  谢庆春  张玲  邓德祥  钱东海  
产量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对产量性状遗传的深入研究可为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本研究以苏玉16号(JB×Y53)的F2、F2∶3家系为材料,选用分布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556对SSR分子标记,对玉米产量性状进行QTL定位并分析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①选取556对SSR引物对亲本Y53、JB及其F1进行多态性检测,获得85对多态性引物,多态率为15.3%,其中有76对引物扩增带型清晰;②检测到1个与穗长QTL连锁的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4.69%;6个与百粒重QTL连锁的标记,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71%~18.2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谭静  陈洪梅  韩学莉  段智利  汪燕芬  番兴明  
通过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研究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方式和大小,为玉米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8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进行鉴定,收集参试品种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500粒重、出籽率等6个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的回归分析程序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其次是粒重和穗粗,它们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21 1,0.450 2,0.473 7),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也较大(P=0.562 5,0.449 9,0.370 8);增加行粒数、粒重和穗粗,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关正  赵致  张卫星  袁玉清  
在抗旱防雨棚内采用盆栽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中度干旱胁迫对5个玉米自交系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供水环境下,玉米自交系的单穗粒重与功能叶叶面积、行粒数、穗长之间的遗传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行粒数与单穗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其次是功能叶叶面积;中度干旱胁迫环境下,玉米自交系的单穗粒重与功能叶叶面积之间的遗传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株高、行粒数之间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穗位高与单穗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其次为功能叶叶面积、百粒重、行粒数。在育种实践中,加强对功能叶叶面积、行粒数等农艺性状的选择易获得高产优良自交系,在抗旱育种方面,除对这两个性状的选择外,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