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
- 2023(802)
- 2022(617)
- 2021(544)
- 2020(525)
- 2019(1126)
- 2018(1091)
- 2017(1687)
- 2016(1197)
- 2015(1319)
- 2014(1228)
- 2013(1277)
- 2012(1197)
- 2011(1030)
- 2010(977)
- 2009(813)
- 2008(805)
- 2007(708)
- 2006(591)
- 2005(488)
- 学科
- 学(1966)
- 米(1899)
- 玉(1896)
- 玉米(1879)
- 黍(1723)
- 玉蜀黍(1720)
- 蜀(1720)
- 蜀黍(1720)
- 管理(1710)
- 业(1646)
- 济(1384)
- 企(1382)
- 企业(1382)
- 经济(1379)
- 财(1002)
- 水产(959)
- 动物(908)
- 动物学(854)
- 务(807)
- 方法(807)
- 财务(807)
- 财务管理(803)
- 企业财务(783)
- 农(711)
- 数学(547)
- 基因(537)
- 物(529)
- 中国(526)
- 数学方法(524)
- 工程(513)
- 机构
- 学院(15535)
- 大学(15500)
- 农(8891)
- 研究(7581)
- 农业(7432)
- 科学(7319)
- 业大(5610)
- 所(5220)
- 中国(5006)
- 研究所(4875)
- 农业大学(4701)
- 室(4601)
- 实验(4537)
- 业(4406)
- 实验室(4403)
- 重点(4139)
- 省(3783)
- 京(3519)
- 科学院(3364)
- 中心(3303)
- 技术(3270)
- 济(2959)
- 管理(2924)
- 经济(2868)
- 部(2804)
- 理学(2589)
- 生物(2528)
- 理学院(2482)
- 江(2377)
- 院(2345)
共检索到23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宜祥 李远春
成单19系四川省在科院作物所新育成的,第一个比CK川单9号、成单14增产达到突破性品种指标的新杂交种。在拓宽种质上,关键在发现遗传潜势大,有利基因频率高的基因资源,适应性改良上,有效地消除了渗入低纬度种质后的光周期敏感性,及改良了地方种质的株型、结实、抗逆性,提高了配对的强优势效应。育成的成单19株型理想、重穗、耐旱、抗病、持绿性好,制种方便,且雄不育三系配套。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种质 遗传改良 雄性不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旭 刘晓萍 谢虹 刘惠娈 魏春 王占森 杨培珠
为了解决玉米育种中产量试验的精确性低、一致性差等问题,并找到一个较好的组合筛选方法,本研究分析了玉米杂交种在不同环境下的产量表现能力,尝试将生产力、竞争力和补偿力进行分别估计,并研究了三者与其他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竞争力与生产力呈负相关,同时竞争力与株高、雄穗分枝数、叶面积等性状正相关。这些结果将为玉米育种的组合选择和鉴定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玉米 产量表现 不同环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净 蔺国仓 孙美乐 张润龙 仙鹤 宋刚 任向荣 张俊 冯怀章
【目的】研究土壤深松对糯玉米生长表现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深松进行春季播前整地并通过定点取样测定了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养分、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松紧度,调查分析了玉米关键生育期生长表现(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根系和鲜穗产量)。【结果】土壤深松对糯玉米的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明显。与传统土壤翻耕整地相比,深松配合拔节期、孕穗期追施氮肥时,玉米株高、穗位高、鲜穗产量和根系鲜重最大,分别为192.8 cm、130.8 cm、18816.35 kg/hm2和275.7 g,较传统耕作追
关键词:
土壤深松 玉米 生长表现 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铭堂 段民孝 赵久然 王元东 邢锦丰
玉米单倍体育种是快速选育纯合自交系的方法。研究利用单倍体诱导系,对来自BSSS杂种优势群的两个自交系BX08和BX19的杂交F1进行诱导获得单倍体,又经加倍获得33个加倍纯合系(DH),分析单倍体加倍纯合系与两个亲本及F1杂交种的果穗及籽粒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单倍体加倍系的籽粒容积和质量比亲本籽粒都有所提高,子代的农艺性状获得显著改善,说明发生单倍体不是基因随机分离的结果,单倍体育种存在选择压力,有利于优良基因的累积,淘汰不良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树云 文仁来 何雪银 覃兰秋 苏月贵 程伟东
采用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法,以正大619为对照,对泰国引进的12份玉米群体的产量、容重、千粒重、出籽率、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病害等级和生育期等13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2份泰国玉米群体加权关联度大小顺序为NST05101F2>NST05201F2>SWS00352-2>NP99201(RRS)C1F2>NST05103F2>NST05202F2>SW3(S)C4>NS1>NP99202(RRS)C1F2>SWS003Y-5>NST05102F2>NST05203F2;加权关联序与产量位序说明玉米群体NST05101F2和NST05201F...
关键词:
泰国玉米群体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增 宋同明
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 Stock6进行了单倍体诱导测验,并针对其存在缺点进行了杂交和回交改良。试验结果显示,用 Stock6对高油玉米、甜玉米和普通玉米均能诱导出一定频率的单倍体(平均为0.94%)。在杂交籽粒中,Navajo 斑纹标记的表达强度受母本遗传背景影响较大,在甜玉米和高油玉米背景下表达较弱。通过对 Stock6的杂交或回交改良,已经获得了大批籽粒 Navajo 斑纹标记较深、胚面大、花粉量多和结实率高的后代穗行,其中个别穗行的诱导率较 Stock6有了明显提高。试验结果还初步证实了诱导性状的超亲分离特点。
关键词:
玉米 Stock6 单倍体 遗传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爱芳 张可炜 尹小燕 张举仁
【目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玉米新种质已成为玉米新技术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从玉米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中选育出优良自交系及杂交种,深入研究转基因玉米的农艺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方法】以转betA(来自大肠杆菌的胆碱脱氢酶基因)的玉米优良自交系DH4866纯合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杂种优势表现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纯合系植株及其杂交种具有明显提高的耐盐性,在含盐量较高的土地中转基因植株杂交组合的产量大幅度高于受体自交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在不同含盐量的土地中,来自不同独立转化体的转基因植株多数保持受体自交系的基本特征,但部分农艺性状和特殊配合力出现差异,甚至达到差异极显著程度。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远春 康继伟 石永刚 黄宜祥
成单16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是近五年来同组区试中最高产的新审定品种。从四川玉米多生态产区的实际出发,亟需丰产性、适应性兼备的优良杂交种。本文以两年四川省区试资料用Eberhart法和Tai法对成单16进行稳定性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结果趋于一致,稳定性参数均接近于稳产品种的理论值,G×E互作效应主要表现为线性关系,具有较好的平均稳定性。稳定性分析与区试、生产示范的实际情况吻合,充分表明成单16产量高,稳定性好,尤以耐旱性状突出,符合主推种性状要求。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稳定性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盛良学 安瑞春 贺喜全
选用黄早4、Mo17、E28、150等4个优异玉米种质混合杂交,组建群体,经8代自交定向选择,育成了玉米自交系H152。以H152为亲本育成了湘玉7号、湘玉8呈两个新品种,已累计推广20多万hm2,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H152,选育,应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王树兵
科湘糯玉1号是用自选系HN01作母本,自选系HN0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经过品比、区域试验、生产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测试,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籽粒皮薄,味道鲜美,营养和食味品质好,果穗外观品质好等优点。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选育 科湘糯玉1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何春林 童石平
科湘甜玉 1号是用自选系 HT0 1作母本 ,自选系 HT0 2作父本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 ,经过品比、区域试验、生产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测试 ,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籽粒皮薄、甜度高、味道鲜美、营养品质好 ,食味品质好等优点
关键词:
蔬果玉米 品种选育 科湘甜玉1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屠乃美 周文新 刘雄伦 刘唐兴 易镇邪 黄璜
湘彩糯玉2号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糯玉米自选系N03作母本,糯玉米自选系Z01作父本于2001年育成的彩色糯玉米单交种.2002―2007年在各级试验中均表现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植株较矮、产量高、品质优良、鲜穗商品性好、种植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湘彩糯玉2号平均株高190 cm,穗位高约82 cm,在长沙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约需85 d,鲜穗平均产量(去苞叶)10 800 kg/hm2,适宜种植密度67 500~75 000株/hm2.该品种2008年3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糯玉米 湘彩糯玉2号 品种选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安瑞春 盛良学 贺喜全 罗红兵 刘铣初
湘玉6号(原名科湘5号)是用自交系8112作母本,H504作父本育成的早熟紧凑型玉米单交种,经过品比、区试、生产试验、示范及品质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品种早熟耐旱、耐瘠、丰产稳产、能抗玉米多种病害,适应性广,品质优良,制种产量高,1995年元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湘玉6号,可在全省推广。
关键词:
湘玉6号,耐旱性,紧凑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廖江林
科玉2号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BX111和HB32杂交选育而成的耐旱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耐旱、高产、优质、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于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在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耐旱玉米 科玉2号 选育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