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7)
- 2023(9671)
- 2022(8709)
- 2021(8265)
- 2020(7036)
- 2019(16144)
- 2018(16269)
- 2017(30892)
- 2016(17366)
- 2015(19586)
- 2014(19748)
- 2013(19338)
- 2012(17604)
- 2011(15800)
- 2010(15540)
- 2009(13974)
- 2008(13424)
- 2007(11520)
- 2006(9865)
- 2005(8353)
- 学科
- 济(61760)
- 经济(61689)
- 管理(47514)
- 业(44195)
- 企(37258)
- 企业(37258)
- 方法(30638)
- 数学(26368)
- 数学方法(26055)
- 农(16644)
- 学(16162)
- 中国(16043)
- 财(15045)
- 业经(13957)
- 地方(12824)
- 理论(11973)
- 和(11061)
- 农业(10972)
- 贸(10539)
- 贸易(10535)
- 技术(10515)
- 制(10283)
- 环境(10226)
- 易(10216)
- 教育(10075)
- 务(9943)
- 财务(9880)
- 财务管理(9862)
- 企业财务(9325)
- 划(9093)
- 机构
- 大学(239954)
- 学院(238791)
- 管理(95302)
- 济(85033)
- 理学(83343)
- 经济(82882)
- 理学院(82361)
- 管理学(80793)
- 管理学院(80395)
- 研究(79653)
- 中国(56385)
- 科学(54475)
- 京(51878)
- 农(44958)
- 业大(41472)
- 所(41242)
- 研究所(38173)
- 财(37794)
- 农业(35832)
- 中心(35762)
- 江(33491)
- 北京(32539)
- 范(31659)
- 师范(31284)
- 财经(30891)
- 院(28941)
- 技术(28355)
- 经(28091)
- 州(27771)
- 师范大学(25217)
- 基金
- 项目(172567)
- 科学(133471)
- 研究(123000)
- 基金(122821)
- 家(108807)
- 国家(107895)
- 科学基金(91329)
- 社会(73350)
- 省(69351)
- 社会科(69278)
- 社会科学(69258)
- 基金项目(66119)
- 自然(62184)
- 自然科(60705)
- 自然科学(60684)
- 自然科学基金(59552)
- 划(58582)
- 教育(56622)
- 编号(50855)
- 资助(50525)
- 成果(41021)
- 重点(38629)
- 部(36730)
- 发(36308)
- 创(36048)
- 课题(35449)
- 创新(33555)
- 科研(33466)
- 计划(33346)
- 大学(31507)
共检索到334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红 邵萍 李运朝 董文琦 崔四平 贾银锁 张文英
以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中S群的S,M,R与21A及C群的Rb,Es等多种细胞质为背景采用回交转育的方式,完成了CF5-11111雄性不育系的转育,不育性稳定。根据21A,S,M,Rb,Es胞质不育系具有较稳定的不育性和5种胞质抗病性的有关研究,研究认为21A,S,M,Rb,Es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完全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 多细胞质 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红 李九云 董文琦 刘子会 李运朝 郝桂琴 贾银锁
不育化制种主要在于保证杂交种子的质量及降低其生产成本。多胞质杂交种的利用主要拓宽胞质异质性,增强杂交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防范小斑病菌新的专化小种的严重为害。本研究以优良玉米新品种冀玉988(6048×黄选921-6)为背景,以S组的S,M,R与21A及C组的Rb,Bb与Es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为试材,将母本6048转育成同核异质体,不育性稳定。父本921-6对21A,S与R三种CMS具有强恢复性。本研究论证了多胞质杂交种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行性。冀玉988已配制成具有恢复性能的多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可用于生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龙牧华 刘唐兴 杨友才
为给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及杂交种的有效利用提供新途径和理论依据 ,2 0 0 0— 2 0 0 1年采用普通玉米自交系 478,8112和甜玉米自交系T0 1,T0 2 及糯玉米自交系N0 1,N0 2 与 6个来自 3种不同类型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测交 ,鉴定了其测交后代的育性反应及完全恢复型组合的育性稳定性 .结果表明 :不育系GDS ,C836G ,CX36B ,C736CA ,C936G在试验条件下不育性稳定 ;自交系 8112 ,478是S型不育系C836H ,CX36B的恢复系 .甜玉米自交系T0 1,T0 2 是C型不育系GDS和T型不育系C936G的恢复系 ....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选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对玉米Mo_(17)核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系及正常可育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的物质代谢系统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小孢子发生及败育的所有过程中,雄性不育细胞质系花药组织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可育细胞质系。讨论了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物质亏损”现象及其原因。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物质亏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爱斌 柳青山 董良利 李团银 侯旭东 梁笃 段冰
首先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进行小斑病菌接种鉴定,同时对其花药、花粉形态观察,通过恢保关系鉴定,F2育性分离观察及F1花粉碘液染色镜检,初步确定JnA属于S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从JnA×恢313的F2出现少量不育株和半恢株的情况看,JnA的不育性的恢复既受主基因控制,又受微效多基因作用。细胞学显微观察发现JnA的败育时期发生在单核晚期至二核花粉期,败育发生与绒毡层解体异常有关。同时对JnA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行性作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 JnA 分组 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从锋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王空军 贾士芳
【目的】探讨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的根系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方法】在土柱栽培条件下,选择目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骨干自交系478和齐319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和其同型保持系(可育系)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灌浆期根系特性的差异及对缺氮的响应。【结果】CMS玉米的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高于其同型可育植株(P0.05),收获指数明显较高(P<0.05),且缺氮条件下优势更为明显。CMS玉米灌浆期具有较高的根系干重、根系体积和根系总活力,且深层根系分布相对较多,根系活力较强,有效延长了根系的功能期,促进了植株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CMS玉米氮素积...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 根系特性 氮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朱卫平 戴林建
为探明玉米GDS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用光镜对新育成的玉米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BG的小孢子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GDS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生的时间较早,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就表现出败育的特征,不能通过减数分裂.败育成2种形式:1)绒毡层异常膨大,小孢子母细胞浓缩解体;2)绒毡层液泡化程度低,小孢子母细胞早期开始浓缩解体.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小孢子 败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祝丽英 陈景堂 黄亚群 赵永锋 宋占权
【目的】阐明新育成的雄性不育系农系928cms-Q1261的胞质类型、败育时期和遗传机制,为其育种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育系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鉴定育性表现,通过测交、姊妹交、反交对不育性的遗传进行分析,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胞质类型,通过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孢子发育过程。【结果】农系928cms-Q1261雄穗无花药外露,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表现稳定;质不育基因来自自交系Q1261,为S型;核不育基因来自农系928,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小孢子从单核晚期开始自溶,成熟期完全降解;自交系郑58能保持其不育性。【结论】农系928cms-Q1261属于S型不育胞质,是一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研究了玉米Mo17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及正常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ATP含量及其变化。发现各不育胞质系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及ATP含量的下降。讨论了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能量亏损现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存龙 罗龙 杨芬 罗天刚 刘娜 卢光辉
良好的异交性能对于不育系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5个新育成的香型软米胞质雄性不育系文香24A、文香28A、壮香2051A、豪香310A、水香285A等为试验材料,对其异交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香24A的单株和单穗开花历期最短,文香28A的单株开花历期和壮香2051A的单穗开花历期最长;除水香285A外,不育系壮香2051A、豪香310A、文香28A、文香24A的张颖持续时间比对照长;参试不育系都有较高的包穗率,但5个新育成不育系的包穗率比对照低;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文香28A、水香285A、壮香2051A、豪香310A、文香24A、珍汕97A,单外露率高于双外露率;文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宝成 陈凤祥 李强生 檀华蓉 李成 王文相 陈维生 张曼琳
对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抗(避)、耐病性研究表明,90A比其保持系90B四年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49.8%和68.6%,年度间相关系数r=0.92;转育成新不育系92A后,其平均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同核保持系92B低48.4%和51.8%。不育系的这种相对抗病性与其花辦粘附率呈正相关(r=0.94),实质上是种避病性,而且能伴随着雄性不育细胞质所控制的小花辦性状而遗传。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与其保持系之间存在耐病性差异,这种差异与油菜茎杆氮代谢和表皮花青素含量有关。初花期不育系和保持系茎杆内氨基酸总量无差异,青角期不育系的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保持系;盛花到青角期不育系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晟阳 张同科 赵宇 邢嘉韵 罗红兵 邓敏
2014年,在海南田间繁种过程中获得可以稳定遗传的甜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T9501;2016年,以B73为父本,与T9501杂交,得到F1;2017年,套袋自交得到F2群体。本研究中,以亲本、F1及F2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花粉育性鉴定及遗传分析。花粉育性鉴定结果显示,不育株花药内花粉极少且没有育性。遗传分析表明,不育性状由1对细胞核隐性基因控制;利用128对Indel标记对亲本与F2进行多态性检测和连锁分析,将该不育基因初步定位在甜玉米6号染色体短臂(6.01bin)上,暂命名为MS9501,后通过开发加密标记,初步确定目的基因位于标记Indel130与SNP2之间,相对遗传距离分别为0.91 cM和8.10 cM,物理距离约6.51 Mb。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玉英 吴晓光 龚静 金海军 姚文岳 李式军 吴琴生
1992至 1999年期间 ,以萝卜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 92 0 8为不育源 ,对不同类型的青花菜材料进行转育 ,育成了萝卜胞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BC7 19。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 ,不育株率及不育度均达 10 0 % ;基本克服了苗期低温黄化现象 ,花器结构正常 ,结实能力强。利用不育系BC7 19培育出了青花菜一代杂种沪青 1号 ,具有生长势强、早熟、抗黑腐病、综合园艺性状优良等特点 ,增产效益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安 马春红 闫芝芬 魏建昆
用细胞骨架抑制剂秋水仙素(colchicine)、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B,CB)处理玉米同核异质体芽鞘,可使其细胞质的粘滞度下降,说明细胞质粘滞度与由微管、微丝等构成的细胞骨架密切相关;同核异质体四种细胞质粘滞度的强弱顺序为N>S>C>T,在相同条件下,使粘滞度下降到同一程度所需的抑制剂浓度也为N>S>C>T,说明粘滞度越大,细胞骨架受到抑制剂影响的程度越轻。造成同核异质体四种细胞质粘滞度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其细胞骨架的特异性密切相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吉 王华
以榨菜 (BrassicajunceaCzern .etCoss .var.tsatsaiMao)胞质雄性不育系 (8982 4 ,2n =36 )为母本 ,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 [BrassicacompestrisL .ssp .chinensisMakino](中白梗S6,2n =4 0 )为父本 ,采用蕾期不育株及父本花粉先经γ 射线预处理 ,进行远缘杂交及多代回交 ,获得表型及品质极似父本四倍体白菜的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其不育率及不育度皆为 10 0 % ,蜜腺发育良好 ,结实性强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 ,平均每只角果可结 13 2粒种子 ,蕾期人工授粉 ,则可达14 3粒 ,具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