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4)
- 2023(9106)
- 2022(8205)
- 2021(7803)
- 2020(6550)
- 2019(15282)
- 2018(15388)
- 2017(29636)
- 2016(16297)
- 2015(18402)
- 2014(18474)
- 2013(18362)
- 2012(16627)
- 2011(15010)
- 2010(14756)
- 2009(13353)
- 2008(12835)
- 2007(10929)
- 2006(9439)
- 2005(7972)
- 学科
- 济(61600)
- 经济(61533)
- 管理(47613)
- 业(43254)
- 企(36542)
- 企业(36542)
- 方法(30646)
- 数学(26409)
- 数学方法(26106)
- 农(16104)
- 中国(15117)
- 学(14719)
- 财(14226)
- 业经(13671)
- 地方(12915)
- 和(11938)
- 理论(11277)
- 环境(10930)
- 农业(10857)
- 贸(10246)
- 贸易(10241)
- 技术(10088)
- 易(9930)
- 制(9545)
- 务(9469)
- 财务(9410)
- 财务管理(9396)
- 划(9099)
- 教育(8981)
- 企业财务(8904)
- 机构
- 大学(229887)
- 学院(228000)
- 管理(94900)
- 济(83726)
- 理学(83128)
- 理学院(82191)
- 经济(81718)
- 管理学(80748)
- 管理学院(80351)
- 研究(74737)
- 中国(52861)
- 科学(50169)
- 京(49568)
- 农(38872)
- 所(38030)
- 业大(37405)
- 财(36333)
- 研究所(35227)
- 中心(33420)
- 北京(31331)
- 江(31225)
- 农业(30884)
- 范(30511)
- 师范(30247)
- 财经(30139)
- 经(27439)
- 院(26976)
- 州(26315)
- 技术(24579)
- 师范大学(24540)
- 基金
- 项目(164963)
- 科学(128301)
- 研究(118945)
- 基金(118487)
- 家(104096)
- 国家(103241)
- 科学基金(88040)
- 社会(72045)
- 社会科(68174)
- 社会科学(68151)
- 省(64992)
- 基金项目(64179)
- 自然(59418)
- 自然科(57889)
- 自然科学(57878)
- 自然科学基金(56819)
- 划(54832)
- 教育(53830)
- 编号(49449)
- 资助(48718)
- 成果(39293)
- 重点(36555)
- 部(35689)
- 发(34832)
- 创(34190)
- 课题(33156)
- 创新(31797)
- 科研(31666)
- 项目编号(30555)
- 计划(30458)
共检索到316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高岭 徐尚忠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201份玉米品种资源的28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72.7%。以前7个主成分为综合指标进行逐步聚类,201份品种资源被分成12大类;不同类群具有明显的性状差异,而类群内性状特征相似,其中D、E、F、I类为综合性状较好的种质类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建平 杨锦忠 杜天庆 崔福柱 桑素平
【目的】建立中国当代玉米品种的种子重要形态性状的基础信息集。【方法】扫描获得中国当代193个代表性玉米品种各50粒种子的正反面彩色图像,确定大小、形状、纹理和颜色共4大类27个能够系统反映籽粒形态的数量性状,自行编制数字图像处理程序实现了形态特征的自动提取并获得品种各性状的籽粒均值,采用SAS软件的单性状描述统计和单性状或同类性状聚类分析对品种进行评价与分类。【结果】建立了一个含有9650个玉米粒的19300幅彩色图像的数据库,明确了籽粒各个形态性状的变化规律,按变异程度分为大中小3个组别,发现中国当代玉米品种在大多数情况下聚集程度都比较高,筛选出36份(次)特异种质材料。【结论】研究结果为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义发 汪黎明 沈雪芳 张璧 郑洪建
糯玉米亦称蜡质玉米或中国糯玉米,中国是糯玉米世界起源中心.中国的云贵川高地糯玉米遗传多样性分布,沪与杭嘉湖平原的遗传特点是优质早熟,黄河流域及东北地区糯玉米植株高大、产量高.在对中国糯玉米种质研究创新基础上,中国糯玉米杂交化改良得到较大成功,已形成鲜食、淀粉加工和畜牧新型糯质饲料三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
糯玉米 种质 育种 产业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奚玉银 杨为廷
在收集、整理了万余份玉米品种资源数据和育种专家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等数据分析 ,建成 86 6 7份玉米品种数据库 ,并开发出检索专家咨询系统 ,包括 :⑴玉米品种资源多媒体数据库 ;⑵玉米品种数据库维护系统 ,可供普通用户使用的数据维护界面与数据维护的功能 ;⑶玉米品种多媒体检索系统 ,包括面向普通用户的简洁查询、多媒体查询和面向育种工作者的列表查询三个功能模块 ;⑷玉米遗传选育专家咨询系统 ,即针对确定的育种目标 ,计算机辅助筛选父本和母本的功能。
关键词:
玉米 品种资源 数据库 专家咨询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莉群 张克瑜 李磊福 董佳玉 孙秋玉 邓杰 马占鸿
在无鉴别寄主体系的现状下,为研究不同地区的玉米南方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的相对寄生适合度(relative parasitic fitness)和致病性,以及不同玉米品种对其抗性水平,本试验以采自海南三亚、广东河源、广西河池、广西桂林、湖南邵东、云南玉溪6个地区的可能存在致病性分化的同种玉米南方锈菌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接种到28个玉米品种上,分析其病情指数和相对寄生适合度。结果表明:抗病性最高的玉米品种为登海605,致病性最强的菌株来源于广西河池;不同来源的玉米南方锈菌在同一玉米品种上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存在较大差异;相同来源的菌株在不同玉米品种间相对寄生适合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玉米南方锈菌存在致病性分化。本研究可为抗玉米南方锈病品种选育及玉米南方锈菌致病类型与生理小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蜀秦 宁纪锋 何东健
以xhg,xn 12,wn 14等3种黄玉米和white corn白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玉米籽粒的形态特征,提取与玉米籽粒的颜色、形状、尺寸等有关的6个形态结构参数,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训练识别,结果表明,其对4个玉米品种的综合识别率为9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强 赵久然 陈国平 滕海涛
通过对京郊 5个夏播玉米品种氮肥效应研究 ,明确了各个品种对化肥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 ,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唐抗 5号是一个对化肥不敏感型品种 ,在中低肥力水平上稳产性能较好 ,但在高肥力条件下 ,获得更高的产量却比较困难。为了获得玉米的高产高效率 ,选用对化肥比较敏感的品种较为适宜 ,对京郊现有的夏播玉米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势在必行通过对京郊 5个夏播玉米品种氮肥效应研究 ,明确了各个品种对化肥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 ,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唐抗 5号是一个对化肥不敏感型品种 ,在中低肥力水平上稳产性能较好 ,但在高肥力条件下 ,获得更高的产量却比较困难。为了获得玉米的高产高效率 ,选用对化肥比较敏感的品种...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化肥效应玉米 品种 化肥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海 陈德龙 常莹 胡文河 吴春胜 谷岩
系统研究不同抗倒伏能力玉米品种茎秆及根系的形态、干物质和生理特性的差异,揭示玉米倒伏机制,为玉米抗倒伏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012年吉林省主导11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倒伏后第2天调查不同玉米品种的田间倒伏特征及倒伏率,各品种取整株玉米,测定株高、穗位高、气生根数量和质量;对茎秆不同节位进行分割,测定各节间长、粗、鲜质量、干质量、节间强度、木质素、纤维素、可溶性糖及微量元素含量;成熟期测定玉米籽粒产量。结果表明:玉米品种‘良玉99’穗位高系数较低,穗位下茎秆平均节间短、节间直径大、单位节间干质量较大,有较强的气生根系统;‘先玉335’和‘郑单958’抗倒伏能力弱于‘良玉99’,但其...
关键词:
玉米 抗倒伏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光华 沈业杰 张颖 张法升 刘作新
筛选与抗旱性有关的五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5个玉米杂交种缺水胁迫下与正常水分情况下各项指标的比率(相对值),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品种耐旱性进行分类。根据聚类系统树图,15个品种可分为四类,即抗旱性表现为强、较强、一般、弱。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抗旱性不同的品种,五项指标平均值向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且差异主要由RWC、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决定。可溶性糖含量和POD变化不明显,对品种的抗旱性影响不大。说明在玉米杂交种抗旱性评价中,RWC、MDA含量及叶绿素含量是可靠性较高的生理生化指标,应首先予以考虑选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涂先德 吴玉林 屠乃美
根据多点试验资料,通过高稳系数、丰产性参数、稳定性参数及抗旱系数的计算,对参试玉米品种高产稳产及抗旱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试验地点间的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参试品种对不同试验地点的适应性有显著差异;灌溉增加了所有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洛玉1号和俞单3号高产稳产性最好.丰产性参数很好地反映了品种间的丰产性差异,高稳系数则较全面地反映了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综合性能.方差和变异度与玉米品种的稳产性关系不密切.参试品种间的抗旱系数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玉米 高产稳产性 高稳系数 抗旱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苏玫 李潮海 连艳鲜 刘奎 贾红伟
通过对 6个玉米品种在旱作条件下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高产旱作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 (LAI)大 ,衰退慢 ,成熟时LAI仍在 2 0以上。吐丝后光合势明显提高 ,较低产品种平均增加4 6 8%。总光合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8867 )。叶片光合速率增强 ,干物质积累增多 ,向外转移减少。群体穗数与产量无明显相关 ,但单株穗粒数与群体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r =0 874 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褚清河 王成己 潘根兴 刘振钰 任志华
探讨土壤养分平衡因素是否影响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进而阐明不同养分供应下玉米品种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潜力变异及其育种意义,为品种选育与区试中应用科学的施肥技术和手段提供依据。采用田间品种对比试验,在山西汾阳碳酸盐褐土上研究不同养分供应对15个全国区试玉米品种产量潜力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施肥相比,调控施肥改变了玉米的生物学性状,显著增加了单穗粒重和产量;不同养分供应及平衡状况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有较大差异,平衡施肥使高养分潜力型品种的产量潜力得到明显提高。土壤养分与作物施肥的养分供应状况显著影响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因此,在玉米高产育种中,应该根据土壤-养分平衡原理来筛选生态适应性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培义 刘景辉 韩延滨 王利强 贺志强 焦立新
为呼和浩特地区青贮玉米品种选用提供依据和指导,文章以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收获时期不同器官营养能量指标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可消化养分、总能、消化能及代谢能含量与积累量,随收获时期推后均呈递增趋势,且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散粉、灌浆和乳熟3个不同时期收获,均以东陵白、华农1号、中北410能量积累较多,其中以东陵白表现最好,值得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种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志辉 李立 黄虎兰
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利用湖南及我国西南主推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通过产量及产量抗旱系数相关分析筛选出产量、抽雄至吐丝间隔、根深、株高和千粒重等5个指标可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的良好参数;本文提出了综合隶属度值评价玉米抗旱性的方法,该方法鉴定抗旱强的品种是富友9号、洛玉1号、临奥1号、科玉2号、农大108,抗旱中等的为渝单7号、联合3号,抗旱性较差的有东单57、科玉1号、东单16,综合隶属度值评价结果与品种多年生产上抗旱性表现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抗旱指数 综合隶属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