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0)
2023(12464)
2022(10926)
2021(10274)
2020(8627)
2019(19775)
2018(19860)
2017(37909)
2016(21132)
2015(23493)
2014(23832)
2013(23239)
2012(21219)
2011(19032)
2010(18784)
2009(17040)
2008(16460)
2007(14353)
2006(12249)
2005(10576)
作者
(62484)
(51736)
(51378)
(49057)
(32921)
(24951)
(23371)
(20663)
(19622)
(18532)
(17742)
(17433)
(16508)
(16386)
(16161)
(15900)
(15808)
(15430)
(14879)
(14624)
(13090)
(12647)
(12594)
(11740)
(11625)
(11614)
(11539)
(11273)
(10540)
(10467)
学科
(75365)
经济(75267)
管理(58941)
(55015)
(46436)
企业(46436)
方法(36027)
数学(30709)
数学方法(30336)
(20900)
(20497)
(20426)
中国(19793)
业经(16933)
(15566)
地方(15268)
理论(14855)
(13869)
财务(13796)
财务管理(13772)
农业(13279)
企业财务(13139)
(13041)
技术(12682)
(12628)
贸易(12624)
(12307)
银行(12253)
(12244)
教育(11887)
机构
大学(292520)
学院(291200)
管理(113473)
(106188)
经济(103600)
研究(99362)
理学(98791)
理学院(97588)
管理学(95720)
管理学院(95193)
中国(71161)
科学(66217)
(62880)
(55033)
(51477)
(49506)
业大(49022)
研究所(47428)
中心(44487)
农业(43807)
(42209)
财经(39975)
北京(39319)
(38702)
师范(38184)
(36429)
(36232)
(34386)
技术(33750)
师范大学(30773)
基金
项目(207150)
科学(160686)
基金(148426)
研究(147436)
(131740)
国家(130655)
科学基金(110401)
社会(89289)
社会科(84358)
社会科学(84334)
(82445)
基金项目(79344)
自然(74641)
自然科(72885)
自然科学(72864)
自然科学基金(71522)
(69940)
教育(67761)
资助(61094)
编号(60125)
成果(49057)
重点(46642)
(44649)
(43441)
(43158)
课题(41963)
科研(40363)
创新(40237)
计划(39821)
大学(37979)
期刊
(113657)
经济(113657)
研究(81595)
中国(56055)
学报(55013)
(49740)
科学(47439)
管理(40517)
大学(39889)
学学(37733)
(37587)
教育(35008)
农业(34736)
技术(24375)
(22022)
金融(22022)
业经(19103)
财经(18764)
(17857)
经济研究(17822)
图书(15911)
(15852)
科技(15273)
(15038)
业大(14985)
问题(14620)
理论(14245)
实践(13279)
(13279)
技术经济(12717)
共检索到414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琳  李建生  杨小红  
以优良自交系FAPW和BN490A组配的单倍体群体为材料,利用t测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单倍体花药外露、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率较低(28.2%),大部分花药外露(81.3%)和小部分花药不外露(15.6%)的单倍体花粉可育;花粉可育的单倍体花药大小大于花粉败育的单倍体,但在花粉可育的单倍体植株中,花粉的育性并未随着花药大小的增大而提高。在实际单倍体自然加倍过程中,可以依据玉米单倍体花药外露与否、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的关系,通过花药是否外露与花药大小判断雄穗的育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李  陈颖  刘佳  陶钧  
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小孢子发育二核期花药总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通过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得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12个蛋白质点,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另外7个蛋白质点,这些蛋白质分别参与糖类物质的合成及代谢(5个点)、蛋白质生物合成及代谢(3个点)、转录(2个点)、次生代谢产物合成(2个点)、信号转导(1个点)、细胞疾病和死亡(1个点)及未知功能蛋白(5个点)。除1个蛋白酶亚基(点9)仅在不育系中表达外,其他18个蛋白质点在不育系中缺失或表达量降低,因而花粉发育过程中糖类及蛋白质的正常积累受到影响,与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芳  史银连  姚家玲  
【目的】研究光敏核不育水稻花药发育过程中Ca2+分布与花粉败育的关系。【方法】采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可育品种农垦58N花药发育过程中药隔、药壁和花粉细胞中Ca2+的分布变化。【结果】不育花药与可育花药中Ca2+分布有很多差异:(1)可育花粉细胞表面逐渐积累丰富的Ca2+沉淀,花粉壁发育完全,细胞质中Ca2+很少;而不育花粉细胞表面Ca2+较少,花粉壁形成异常,细胞质中积累丰富的Ca2+沉淀。(2)不育花药绒毡层提前启动解体,且解体过程十分缓慢;不育花药较可育花药提前形成乌氏体,但其表面无Ca2+沉淀直至单核晚期才有明显分布,且数量少于同期可育花药。总体上看,除乌氏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红  孟祥启  蒋有绎  
对影响玉米花药培养的几个因素及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的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玉米花培效果的重要因素,杂交种的花培效果好于不稳定系,不稳定系又好于自交系.N_6与正_(14)两种培养基都适于花药培养,但正_(14)培养基优于N_6培养基.特别是液体培养基效果更好.花药接种的适宜时期为单核中期和后期.单核后期又稍好于单核中期,单核早期的花药不能诱导愈伤组织.单倍体与二倍体花粉植株之间叶片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差异极显著,长度小于29μm的为单倍体.大于29μm的为二倍体或多倍体.鉴定的准确性可达到95%.因此可利用测量气孔保卫细胞长度的方法鉴定花粉植株的倍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钢  李樊  唐宁浩  刘贤桂  李建安  
对南方茶陵长枣、金丝小枣、糖枣、鸡蛋枣和冬枣的花粉发芽率进行了试验,并利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技术,研究其花药在黄蕾期、初开期、萼平期、瓣离期和瓣平期花药内源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南方各枣品种花粉育性与其花药发育期内源激素变化具有相关性;茶陵长枣、金丝小枣、糖枣花粉育性高,鸡蛋枣次之,冬枣最差;育性高的3个品种花药间内源激素含量差异不明显,但与鸡蛋枣差异显著、与冬枣花药间差异极显著;在IAA、GA3和ZR含量上,冬枣花药低于鸡蛋枣,远低于茶陵长枣、金丝小枣和糖枣;但在ABA含量上,冬枣花药高于其它4个品种花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姣姣  吴鹏昊  田小龙  陈琛  陈绍江  
为了对玉米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能力进行系统遗传分析,本研究以22个玉米自交系诱导产生的单倍体为材料对雌穗自然恢复能力进行观察,通过分类比较的方法分析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平均结实籽粒数和2个雌穗育性恢复指标自然恢复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的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为89.54%,变异范围为73.56%~99.18%;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籽粒数为15.4粒,变异范围为2.67~59.82粒。单倍体雌穗结实株率的广义遗传力为0.67,平均结实籽粒数的广义遗传力为0.86。22个自交系材料中,B73的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能力较其他试验材料强,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为99.18%,平均结实籽粒数为59.82粒,基因型在单倍体雌穗育性自然恢复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通过对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与雄穗育性恢复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与雄穗育性恢复是2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良  徐汉卿  王庆亚  黄清渊  
梅花药的壁层分化过程为基本型。成熟的药室内壁有较明显的纤维状加厚。腺质绒毡层的细胞内富含内质网等细胞器。在小孢子发育早期,绒毡层细胞的内切面出现乌氏体。乌氏体似有移向花粉粒的趋势。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胞质分裂,所形成的四分体呈四面体排列。2-细胞型花粉。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以及绒毡层细胞内均含丰富的蛋白质,但缺乏淀粉粒;药室内壁和中层细胞内则含有大量淀粉粒,而蛋白质的含量却很少。随着花药的进一步发育,芽鳞片、萼片和花瓣中的淀粉粒相应依次减少。蛋白质和淀粉粒的分布和含量与细胞的分裂活动以及物质合成等生理活动状态有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瞿波  
研究了玉米Mo_(17)核背景下雄性不育细胞质(T、C、S)与正常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T型细胞质系减数分裂期绒毡层细胞线粒体嵴和基质出现异常,S型细胞质系单核后期药室中单核小孢子内、外存在着许多具有外壳包裹的圆形至椭圆型小体以及二核花粉期不规则膜状团聚体的出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仁玲  张磊  张存金  刘贵仁  
1988至1990年进行了石刁柏花药离体培养,将采集不同时期花蕾接种,低温处理,激素配比,花药培养过程中形态学及花粉粒发育途径,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类型,花药愈伤组织再分化和染色体倍性,单倍体植株的再生及染色体加倍后入土移栽等方面,均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并获得了超雄株即纯合二倍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原玉香  耿建峰  张晓伟  蒋武生  韩永平  高睦枪  
对影响玉米花粉胚诱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花药接种前对雄穗进行 5℃低温预处理 15~ 2 1d效果较好 ;接种后高温 (33℃ )连续处理花药 ,胚出现早、质量好且效率高 ;活性炭 (0 5 g/L)加入培养基中能显著地提高胚诱导效率。此外 ,还对基因型间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晴  陈智鑫  邓王姝颖  王晟宇  张淇  张正一  刘雪梅  
【目的】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是研究花器官发育及基因功能的理想试材,树木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更为罕见。本文旨在研究一种白桦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的成熟花药及花粉特征。【方法】以该种突变体为试材,对野生型(WT)、突变体的2种花序(NLM、MM)及其花药花粉进行了观察分析、活力检测、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突变体的2种花序散粉量极少,部分花药不开裂;WT、NLM、MM 3种花粉的I-KI染色率分别为99.1%、64.1%和68.9%;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8.9%、1.63%和1.86%。DAPI染色发现突变体花粉粒出现皱缩、膨大、变形等现象。上述结果表明,突变体花粉活性较低,萌发率差。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突变体花粉大小不一,萌发孔孔盖较小且严重内陷。【结论】白桦雄花发育异常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分析为白桦的花药花粉发育机理,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慈佳宾  杨巍  崔学宇  任雪娇  姜龙  孙贵星  董莹  杨伟光  
【目的】对单倍体不同类群组成下雌雄育性的自然恢复现象以及秋水仙素处理的浸种法、浸根法、浸芽法和注射法的加倍效果进行研究,为提高玉米单倍体加倍频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选诱导系JS6-1诱导杂种F1代J-211(Reid×Reid)、J-212(Lancaster×Lancaster)、J-213(Reid×Lancaster)产生的单倍体为材料,对单倍体育性的自然恢复和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4,0.5,0.6mg/mL)秋水仙素处理及其4种不同处理方法(浸种法、浸根法、浸芽法和注射法)的化学恢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基因型材料诱导产生的单倍体雌穗的自然育性差异较大,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凤珍  韩海  栗仲兴  屠骊珠  李勇  
本文对大麦雄性不育和可育花药形态和花粉发育进行了细胞胚胎学比较研究,结论如下: 1.可育和不育大麦的花药在外部形态上有明显区别,主要在于不育花药基部成为戟形,且开花时花药变得瘦小。 2.可育大麦的花粉发育类同于一般的禾本科植物。而不育花粉不能发育到二核期,并很快解体形成“无花粉型”花粉;其小孢子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有几种异常现象:(1)早期发生异常;(2)绒毡层过早退化;(3)属绒毡层解体较晚者,小孢子能发育到二细胞阶段,但形态扭曲,内含物贫乏。 3.可育的药壁发育正常同于单子叶型,直到2细胞花粉粒时期绒毡层才全部退化。而雄性不育药壁发育异常,主要体现在绒毡层早期退化或药壁分化不完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丽琴  郝建  徐建民  粟宏林  梁福江  张青青  姜清彬  
[目的 ]研究灰木莲花药结构及其小孢子发育过程以确定是否存在雄性不育的异常现象,并为进一步确立灰木莲分类学地位和木兰科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佐证和积累资料。[方法 ]通过解剖和形态观察对灰木莲的花药结构和小孢子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 ]灰木莲成熟花药由表皮层、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等5~7层细胞组成。4~6个小孢子囊呈线形排列,花药开裂方式为向心或侧向开裂。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方式同时具有连续型和同时型2种类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左右对称型、直线型或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二细胞型。花粉壁光滑,极轴面具极稀疏穴状纹饰。[结论 ]灰木莲花药结构和发育特征与其他木莲属相似,但在花粉囊结构、胞质分裂方式和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表现不同,小孢子发育过程的异常现象主要发生于四分体时期,为引起灰木莲花粉败育和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丽琴  郝建  徐建民  粟宏林  梁福江  张青青  姜清彬  
[目的 ]研究灰木莲花药结构及其小孢子发育过程以确定是否存在雄性不育的异常现象,并为进一步确立灰木莲分类学地位和木兰科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佐证和积累资料。[方法 ]通过解剖和形态观察对灰木莲的花药结构和小孢子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 ]灰木莲成熟花药由表皮层、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等5~7层细胞组成。4~6个小孢子囊呈线形排列,花药开裂方式为向心或侧向开裂。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方式同时具有连续型和同时型2种类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左右对称型、直线型或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二细胞型。花粉壁光滑,极轴面具极稀疏穴状纹饰。[结论 ]灰木莲花药结构和发育特征与其他木莲属相似,但在花粉囊结构、胞质分裂方式和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表现不同,小孢子发育过程的异常现象主要发生于四分体时期,为引起灰木莲花粉败育和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