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6)
2023(11154)
2022(9905)
2021(9404)
2020(7850)
2019(18266)
2018(18412)
2017(34595)
2016(19656)
2015(22250)
2014(22520)
2013(21866)
2012(19924)
2011(17889)
2010(17860)
2009(15982)
2008(15329)
2007(13302)
2006(11483)
2005(9801)
作者
(57510)
(47537)
(47309)
(44943)
(30142)
(22877)
(21481)
(19137)
(18215)
(16972)
(16269)
(15917)
(15165)
(15037)
(14690)
(14602)
(14550)
(14249)
(13588)
(13419)
(12093)
(11781)
(11599)
(10841)
(10765)
(10758)
(10709)
(10379)
(9696)
(9543)
学科
(68355)
经济(68265)
管理(53543)
(48922)
(41307)
企业(41307)
方法(32254)
数学(27189)
数学方法(26843)
(19586)
(18570)
中国(18417)
(16760)
业经(15846)
理论(15760)
地方(14239)
(13487)
教育(12778)
农业(12596)
(12343)
技术(11656)
(11359)
贸易(11353)
(10989)
(10785)
环境(10754)
(10582)
财务(10512)
财务管理(10493)
(10383)
机构
大学(269075)
学院(268607)
管理(104995)
(94718)
经济(92316)
理学(91224)
研究(90219)
理学院(90123)
管理学(88407)
管理学院(87936)
中国(63924)
科学(60449)
(58172)
(50223)
(46500)
业大(45375)
(43005)
研究所(42904)
中心(40269)
农业(39829)
(39308)
(37193)
师范(36731)
北京(36554)
财经(34734)
技术(33170)
(32973)
(32045)
(31600)
师范大学(29365)
基金
项目(190341)
科学(146967)
研究(138220)
基金(133964)
(118404)
国家(117394)
科学基金(99025)
社会(81625)
(77008)
社会科(76961)
社会科学(76935)
基金项目(71962)
自然(66713)
教育(65175)
自然科(65114)
自然科学(65095)
(65059)
自然科学基金(63862)
编号(58066)
资助(55132)
成果(47736)
重点(43001)
课题(41046)
(40821)
(40050)
(39915)
创新(37083)
科研(36603)
计划(35959)
项目编号(35568)
期刊
(103358)
经济(103358)
研究(75527)
中国(54760)
学报(49693)
(45958)
科学(42949)
教育(39720)
管理(38207)
大学(36226)
学学(33943)
农业(32102)
(31415)
技术(24676)
(18463)
金融(18463)
业经(17986)
(16455)
图书(16091)
财经(15885)
经济研究(15478)
科技(14307)
(13660)
业大(13597)
(13415)
问题(13326)
理论(13163)
实践(12338)
(12338)
技术经济(11791)
共检索到385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何为  刘志鹏  严建兵  李建生  
【目的】研究玉米单倍体胚芽鞘节组织培养特性,为单倍体加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方法】以Reid群、黄早四群和温热Ⅰ群群内杂交20个组合的单倍体胚芽鞘节为外植体,分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并对再生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进行观察和花粉育性分析;同时使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再生植株的基因型。【结果】Reid群和黄早四群的单倍体芽鞘胚节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比温热Ⅰ群高,达极显著水平;共获得15株单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为10;I-KI染色发现,散粉的花药,其花粉为部分可育;15株单倍体植株的遗传稳定,未见变异。【结论】Reid群和黄早四群的单倍体胚芽鞘节组培特性较好,温热Ⅰ群较差;组织培养产生的单倍体植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鹏昊  任姣姣  田小龙  王乐乐  李国梁  刘文欣  陈绍江  
本研究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诱导产生的玉米单倍体群体为材料,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单倍体自然条件下的二倍化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体细胞加倍与生殖细胞加倍并不显著相关,雌雄穗加倍存在差异,并且雌穗自然加倍率较高。雄穗可育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基本上处于单倍状态(1C),少数体细胞中存在单倍体与二倍体细胞的倍性嵌合现象,并检测到了1%~2%的非整倍体(1.5C)现象。体细胞二倍化有随雄穗育性水平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贵星  张野  李洋  董莹  张艳辉  王立萍  徐新  杨伟光  
【目的】探讨高效的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方法。【方法】以北方春玉米区高抗茎腐病的自交系Z99和高感茎腐病的自交系R120的杂交F1代为母本,以5个诱导系(Y601~Y605)为父本,进行单倍体杂交诱导试验;以秋水仙素作为玉米单倍体人工染色体加倍药剂,采取4种处理方法(浸种法、浸芽法、滴心叶法、注射法),每种方法设置3个质量浓度梯度(0.1,0.3和0.5 mg/mL)进行单倍体加倍试验。【结果】单倍体诱导试验表明,延迟授粉(长花丝≥8 cm)的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17.4%,约为正常授粉(短花丝≤4 cm)条件下的3.3倍;伏后授粉的诱导率平均为18.9%,约为伏期授粉的3.3倍。秋水仙素加倍试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向永  姜龙  王薪淇  景桂昕  邢政  邓昆鹏  赵仁贵  
【目的】探索单倍体诱导系在糯玉米单倍体育种应用中的可能性及适宜的糯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方法,以加快我国糯玉米育种进程,提高糯玉米育种效率。【方法】诱导试验中以吉林农业大学选育的5个诱导系(HG1-HG5)作为诱导材料对不同糯玉米母本材料进行诱导,比较不同花丝长度、授粉时期和果穗部位对糯玉米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加倍试验中,以秋水仙素作为糯玉米单倍体人工染色体加倍药剂,采取4种(浸种法、浸芽法、滴心叶法、针刺生长点法)处理方法,每种方法设置3个秋水仙素质量浓度梯度(0.3,0.5和0.7mG/mL)并辅以2.5%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助渗剂,筛选适宜的糯玉米单倍体加倍方法。【结果】诱导试验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龙  南楠  王薪淇  李向永  景桂昕  邢政  赵仁贵  
【目的】探索单倍体诱导系在甜玉米单倍体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及适宜的甜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方法,为加快我国甜玉米育种进程、提高甜玉米育种效率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个诱导系和4个甜玉米杂交种,设计4种秋水仙素化学加倍甜玉米单倍体的方法,对提高甜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甜玉米单倍体诱导试验表明,3个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率有极显著差异,其中以TY1的诱导率最高,为7.99%;4个甜玉米杂交种诱导率差异极显著,以"绿色先锋"的诱导率最高,为7.57%。秋水仙素加倍甜玉米单倍体试验表明,浸芽法和针刺生长点法对植株伤害较严重,存活率低于50%;浸种法(0.5 mg/mL秋水仙素)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琳  李建生  杨小红  
为探讨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的情况,利用由7个优良自交系组配的FAPW/BN490A、BN490A/BN486A、PHZ51/H33和MT-1/H32等4个单倍体群体研究玉米单倍体的花药外露与花粉育性。结果表明:FAPW/BN490A群体位于雄穗分枝的花药外露概率高于位于雄穗主轴的花药外露概率;在所研究的4个单倍体群体中,FAPW/BN490A群体的花药外露率和可育花粉率均为最高,平均值分别为35.7%和72.2%;其次为BN490A/BN486A群体(13.0%,53.8%)与PHZ51/H33群体(13.0%,48.7%),MT-1/H32群体的最低,分别为12.0%和47.4...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颖蔚  张宝石  
将10个小麦杂交组合的F1作母本与2个玉米品种(沈糯1号和沈甜1号)进行远缘杂交,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杂交穗,以获得小麦单倍体幼胚。结果表明,2,4-D溶液对杂交穗产生单倍体胚是必须的;不同小麦杂交组合的得胚率差异显著;沈糯1号和沈甜1号的得胚率分别为5.4%和3.7%,沈糯1号玉米高于沈甜1号玉米;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按得胚率高低排序为150mg.L-1>100mg.L-1>200mg.L-1>50mg.L-1,对应的得胚率分别为8.0%,5.3%,2.0%和1.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姣姣  吴鹏昊  田小龙  陈琛  陈绍江  
为了对玉米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能力进行系统遗传分析,本研究以22个玉米自交系诱导产生的单倍体为材料对雌穗自然恢复能力进行观察,通过分类比较的方法分析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平均结实籽粒数和2个雌穗育性恢复指标自然恢复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的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为89.54%,变异范围为73.56%~99.18%;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籽粒数为15.4粒,变异范围为2.67~59.82粒。单倍体雌穗结实株率的广义遗传力为0.67,平均结实籽粒数的广义遗传力为0.86。22个自交系材料中,B73的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能力较其他试验材料强,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为99.18%,平均结实籽粒数为59.82粒,基因型在单倍体雌穗育性自然恢复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通过对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与雄穗育性恢复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与雄穗育性恢复是2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祁志云  杨华  邱正高  张亚勤  袁亮  蔡治荣  王楠  金川  李淑君  
利用引进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用其杂交改良选育的诱导系,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诱导系Stock6为父本时,材料2005的诱导率最高为2.85%;以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他们杂交改良选育的诱导系为诱导父本时,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差异明显,诱导系2061、2062、2058和2059诱导率相对较高,可以重点利用;选择诱导材料时要根据育种的目的组建不同的母本基础材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新梅  张晓东  韩立新  陈耀锋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选取19个玉米自交系(属于5个杂种优势类群)为试验材料,以授粉后10~12 d的玉米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能通过幼胚愈伤诱导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其中11个自交系的愈伤组织能分化获得再生植株。Reid、旅大红骨和其他种质3个杂种优势类群中的B73、黄C、478,综31,178、501、先早17、旱21等8个自交系具有较好的幼胚培养特性和植株再生特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且愈伤整齐、大小适中、植株再生率高,适宜作为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幼胚在附加4 mg/L 2,4-D且去掉水解酪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科  黎亮  刘玉强  陈绍江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选育的高油型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系(CAUHOI)对提高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单倍体诱导试验表明,花丝长短和授粉时间对单倍体诱导率有重要影响:延迟授粉(长花丝≥8 cm)的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3.86%,约为正常授粉(短花丝≤5 cm)条件下的1.5倍;伏后授粉的诱导率平均为4.70%,约为伏期授粉的2倍。证明延迟授粉时间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单倍体诱导率。秋水仙素加倍试验表明,浸根法和注射法对植株伤害较严重,存活率低于50%;浸种法(0.6 mg/mL)和注射法(0.4 mg/mL)的散粉率较高(48.35%,28.09%),相应的结实率也较高(14.2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顾坚  杨木军  李绍祥  田玉仙  李宏生  杨和仙  刘琨  赵红  
以小麦玉米杂交产生的小麦单倍体为材料,研究了单倍体苗分蘖节切口预处理对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倍前对分蘖节进行切口处理的单倍体苗加倍率和加倍效率均达90.3%,比对照高16个百分点。对560个加倍成功的DH株的第一结实穗位分布进行了统计,从主茎开始结实的植株只占31.1%,其余均从分蘖穗开始结实,个别植株到第13个分蘖穗才收到种子;前5个穗位开始结实的植株占82.1%,前7个穗位占94.3%。结果表明,小麦单倍体的加倍率不仅受加倍方法的影响,还与加倍处理前后的栽培技术有关,培育多蘖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是提高加倍率的重要保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铭堂  段民孝  赵久然  王元东  邢锦丰  
玉米单倍体育种是快速选育纯合自交系的方法。研究利用单倍体诱导系,对来自BSSS杂种优势群的两个自交系BX08和BX19的杂交F1进行诱导获得单倍体,又经加倍获得33个加倍纯合系(DH),分析单倍体加倍纯合系与两个亲本及F1杂交种的果穗及籽粒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单倍体加倍系的籽粒容积和质量比亲本籽粒都有所提高,子代的农艺性状获得显著改善,说明发生单倍体不是基因随机分离的结果,单倍体育种存在选择压力,有利于优良基因的累积,淘汰不良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籍保平  梁建芬  
采用不同的微细化方法对玉米半湿法加工的副产品──玉米胚芽渣进行了微细化处理,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对粉碎机粉碎、胶体磨磨碎和超微粉碎3种微细化方法所得的产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得出了不同方法的粒度分布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宝建  刘丽威  徐丽  孟玉杰  桂光菊  徐小炜  金危危  陈绍江  
以玉米荧光单倍体诱导系CAU~(YFP)诱导杂交种郑单958所产生的单倍体幼胚为材料,评价组培条件下除草剂甲基胺草磷(AmiProPhos-methYl,APm)对单倍体幼胚的加倍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荧光鉴别单倍体幼胚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3%以上,单倍体幼胚通过愈伤途径和非愈伤直接发芽途径的生苗效率分别为11.6%和96.8%,非愈伤途径更简便高效。不同浓度APm处理的单倍体雄穗散粉效果存在明显差异,0.2、0.5和1.0μmol/l 3个处理的成株散粉率分别为9.5%、18.5%和37.0%,而对照未发现散粉植株,表明APm处理幼胚可以显著提高单倍体加倍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