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0)
- 2023(13229)
- 2022(11048)
- 2021(9992)
- 2020(8082)
- 2019(17826)
- 2018(17428)
- 2017(33006)
- 2016(17426)
- 2015(19273)
- 2014(19100)
- 2013(19340)
- 2012(18690)
- 2011(17303)
- 2010(18111)
- 2009(17439)
- 2008(16257)
- 2007(14881)
- 2006(13651)
- 2005(12483)
- 学科
- 济(101206)
- 经济(101136)
- 业(55845)
- 农(50642)
- 管理(43902)
- 农业(33889)
- 企(32353)
- 企业(32353)
- 地方(31374)
- 中国(27866)
- 方法(26559)
- 业经(25707)
- 数学(22775)
- 数学方法(22645)
- 技术(18802)
- 学(17998)
- 地方经济(17578)
- 发(16961)
- 制(16418)
- 融(15456)
- 金融(15456)
- 银(14566)
- 银行(14546)
- 产业(14411)
- 行(14282)
- 环境(13799)
- 贸(13642)
- 贸易(13629)
- 财(13552)
- 发展(13216)
- 机构
- 学院(262874)
- 大学(255168)
- 济(124713)
- 经济(122420)
- 研究(100876)
- 管理(97438)
- 理学(82418)
- 理学院(81483)
- 管理学(80401)
- 管理学院(79912)
- 中国(77432)
- 农(62654)
- 科学(58671)
- 京(54501)
- 所(51690)
- 财(50278)
- 农业(47153)
- 研究所(46460)
- 中心(45641)
- 业大(44663)
- 江(42955)
- 财经(38585)
- 经济学(37856)
- 院(35421)
- 范(35170)
- 省(35102)
- 师范(34911)
- 北京(34791)
- 经(34774)
- 州(33758)
- 基金
- 项目(168584)
- 科学(133030)
- 研究(127588)
- 基金(119440)
- 家(104111)
- 国家(103121)
- 科学基金(87175)
- 社会(84465)
- 社会科(79796)
- 社会科学(79776)
- 省(71109)
- 基金项目(63542)
- 划(55916)
- 教育(54131)
- 自然(51354)
- 编号(51308)
- 自然科(50043)
- 自然科学(50032)
- 自然科学基金(49098)
- 资助(46221)
- 发(45343)
- 成果(40468)
- 重点(38213)
- 发展(37458)
- 创(37396)
- 展(36875)
- 课题(36766)
- 部(36192)
- 国家社会(35190)
- 创新(35188)
- 期刊
- 济(160086)
- 经济(160086)
- 研究(83949)
- 农(67122)
- 中国(62750)
- 农业(45239)
- 学报(40165)
- 科学(39794)
- 管理(35982)
- 财(34682)
- 大学(32025)
- 业经(31613)
- 学学(30741)
- 融(30656)
- 金融(30656)
- 教育(25047)
- 技术(24209)
- 经济研究(23710)
- 问题(21814)
- 业(21804)
- 财经(19279)
- 经(16998)
- 世界(16762)
- 技术经济(16180)
- 农业经济(15760)
- 农村(15737)
- 村(15737)
- 经济问题(15585)
- 科技(14580)
- 版(13819)
共检索到426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浏洋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当前吉林省农村互联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制度建设和机制运行上还存在很多缺陷,对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为此,应以实现互联网金融助推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强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为互联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提供保障。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农村经济 发展服务 突破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长虹 贾春玉
与10年前东北工业因不适应市场经济出现的“东北现象”相比,我国成为正式世贸组织成员后,东北农产品特别是杏林省玉米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愈发突出。东北农业正出现的“新东北现象”更令人担优。入世后,美国低价玉米将按关税配额进口中国,我国玉米出口补贴将被取消,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加上近年来国内玉米市场供过于求,商品玉米库存积压4000万吨(相当我省正常年份两年产粮量)。压力、冲击之大令人寝食难安。玉米生产面临“生死劫”。为了挽救失宠软黄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秋 杜春晶 姜莉莉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持续的发展成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那么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究竟有多大?本文收集了吉林省2010年—2017年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方法,利用SPSS软件有关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如何提高吉林省农村金融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因子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洪丹 赵宣凯 丁志国
为了解农村金融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区分农村金融创新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上,以国家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吉林省为样本,利用2000—2015年吉林省39个县的数据,运用OLS、静态和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对农村金融创新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且该作用存在收入递减效应。因此,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农村金融创新,特别是要加强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创新。这既要求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要求建立分担创新风险、降低创新成本和增加创新激励的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远 陶景光 董家利
一、粮饲通用型玉米对社会的作用及发展的必要性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应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的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农业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会晏,沈贵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吉林省的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尽早转变以往的粗放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吉林省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娜 刘岩 王西
以2007年~2014年吉林省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等8个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从物流供给和需求角度,研究吉林省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8个市的GDP为被解释变量,8个市的货物周转量、公路里程、民用汽车拥有量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项解释变量指标均对该省经济发展有正向相关关系,其中汽车产业发展对该省经济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物流 经济发展 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娜 刘岩 王西
以2007年2014年吉林省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等8个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从物流供给和需求角度,研究吉林省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8个市的GDP为被解释变量,8个市的货物周转量、公路里程、民用汽车拥有量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项解释变量指标均对该省经济发展有正向相关关系,其中汽车产业发展对该省经济有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物流 经济发展 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辉 姜会明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过程,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吉林省农村与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诸多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农村经济发展仍面临着挑战,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制度创新 农村发展 吉林省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光宇
吉林省玉米经济发展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应当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以玉米经济和生态食品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特色产品,加大科技投入,狠抓精深加工。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把玉米经济建成吉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再造吉林产粮大省新优势。
关键词:
吉林省 玉米经济 生态食品 农业产业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汤日鹏
在国家开发长吉图的背景下,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何更好地利用长吉图的辐射带动作用来发展全省的县域经济成为了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体现出新时期吉林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将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并进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通过县域经济的外向化、县域产业选择市场化和县域城乡一体化的"三化"措施,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长吉图 县域经济 外向化 市场化 一体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岩 赵新华 王恩广 王杨 杨春影
糯玉米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做工业加工提取支链淀粉.吉林省糯玉米育种研究始于19世纪90年代初,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率先开始了糯玉米的研究工作,先后育成了春糯系列糯玉米新品种.随着糯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也逐渐加大了糯玉米品种的选育工作.先后审定了吉糯1、吉糯3、吉糯10等糯玉米品种.2005年,吉林省专门开设了特用玉米(甜糯组)区域试验,并于2007年审定了3个糯玉米新品种.吉林省糯玉米加工企业以长春大成集团和吉林省天景公司为主.长春大成集团主要加工玉米淀粉,吉林省天景公司则以加工鲜食糯玉米为主.随着一批大型玉米加工龙头企业相继建成投产,玉米加工转化数量成倍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帅 郭庆海
吉林省欲借助其资源禀赋优势,进一步发展玉米加工业,必然要实现玉米的专用化,即大力推广专用玉米。而因专用玉米其特有的用途和生物学特性,其发展必然实现产业化经营。目前,吉林省种植的专用玉米品种主要有糯玉米、高淀粉玉米和高油玉米,大部分作为工业用途。但在种植的过程中,其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应当加强专用玉米种植基地的建设,实现专用玉米的规模化种植。同时,还应该完善专用玉米的定价机制,从而稳定玉米种植户的收入预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叶青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辨证关系。认为玉米加工业发展引起粮食供求关系的新变化,改变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但是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具有积极影响。由于玉米加工业自身特点和粮食消费结构的限制,以及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流通体制改革与物流体系建设等,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对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玉米加工业体系和加强粮食安全基地建设是保证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与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玉米加工业 粮食安全 宏观调控 吉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