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606)
2022(3215)
2021(3112)
2019(5732)
2018(5785)
2017(10832)
2016(6025)
2015(6559)
2014(6596)
2013(6371)
2012(5791)
2011(5418)
2010(5706)
2009(5346)
2008(5413)
2007(4764)
2006(4523)
2005(4458)
2004(4206)
2003(4163)
作者
(17355)
(14417)
(14384)
(14008)
(9211)
(7166)
(6563)
(5603)
(5568)
(5245)
(5138)
(4919)
(4817)
(4783)
(4783)
(4654)
(4269)
(4144)
(4134)
(4120)
(3789)
(3596)
(3522)
(3390)
(3382)
(3317)
(3235)
(3055)
(3002)
(2794)
学科
(23163)
经济(23131)
管理(13712)
(13003)
(10927)
企业(10927)
(9739)
税收(9269)
(9218)
(9218)
方法(8209)
(7441)
数学(7414)
数学方法(7363)
中国(6933)
(6579)
(6389)
(6226)
金融(6226)
(5909)
银行(5903)
体制(5850)
(5737)
业经(4827)
(4354)
贸易(4350)
(4177)
(4136)
市场(4100)
(3938)
机构
大学(83466)
学院(82629)
(37123)
经济(36403)
研究(34032)
中国(28356)
管理(28185)
理学(22941)
理学院(22584)
(22414)
管理学(22241)
管理学院(22063)
科学(18764)
(18560)
(18131)
财经(16065)
研究所(15782)
(15500)
中心(14819)
(14646)
(13622)
北京(12562)
财经大学(12022)
农业(12017)
经济学(11903)
(11714)
(11567)
业大(11045)
(10830)
师范(10743)
基金
项目(47292)
科学(36994)
基金(34846)
研究(34284)
(31154)
国家(30927)
科学基金(25784)
社会(21536)
社会科(20474)
社会科学(20462)
基金项目(17817)
(17016)
自然(16774)
自然科(16402)
自然科学(16398)
自然科学基金(16124)
教育(15934)
(15284)
资助(14353)
编号(13401)
成果(11981)
重点(11044)
(10953)
(10055)
课题(10021)
(9851)
(9726)
教育部(9477)
(9266)
创新(9230)
期刊
(47198)
经济(47198)
研究(34160)
中国(21469)
(17267)
(14556)
金融(14556)
(14316)
学报(13252)
管理(12263)
科学(11425)
教育(10563)
大学(9704)
学学(8991)
财经(8899)
农业(8831)
经济研究(7756)
(7667)
(6954)
(6881)
业经(6314)
技术(6311)
税务(6120)
国际(5960)
问题(5851)
(5708)
(5077)
理论(4872)
世界(4590)
改革(4532)
共检索到147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庆  何倩  韩静波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稳定玉米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玉米库存高企、价格信号扭曲等问题。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改革以来,玉米价格回归市场,巨量库存快速消化至基本出清。同时,供需矛盾加剧、囤积炒作频发等问题也逐渐突显;乌克兰危机更加剧了玉米市场波动,对玉米保供稳价带来影响。建议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从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强化信息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政策体系、做好产业规划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玉米市场调控的精准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瑾  
2008年我国启动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保护了农民收益,也稳定了玉米的市场价格,但同时也带来玉米价格倒挂,库存压力增大、粮食种植结构失衡、加工企业成本上升、发展停滞等问题。2016年,国家对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进行改革,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新政策实施二年多,对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进行一下梳理,分析思考政策改革后的影响,有助于对今后粮食政策的制定积累经验,更为今后粮食生产找准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樊琦  祁迪  李霜  
自玉米临储制度实施以来,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增产和维护国内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政策运行正面临玉米库存销售不畅、陈化和政府财政风险加剧,政策失衡致使全行业发展陷入低迷,国内连续丰产情况下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数量大增等严峻形势,究其原因在于现行政策调控目标的多重性和功能存在严重错位,调整和完善玉米收储制度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随着政府首次下调玉米收储价格这意味着政策调整已正式开启,本文主要在厘清政策背后逻辑与当前困局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玉米收储价格调整的市场风险,并提出了下一步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婷婷  
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稳定市场价格、合理配置资金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是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的重要支撑,出于国计民生的考虑,国家对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政策干预,其中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影响显著。本研究结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视角,以玉米期现货价格数据为基础建立VECM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期货市场,并单向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随着非市场因素干扰的消除,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中贡献度有所提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通过推动资产定价市场化、加强期现货市场关联性、提高商品定价国际话语权、鼓励机构投资降低投机性四方面策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婷婷  
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稳定市场价格、合理配置资金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米作为重要的农产品,是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的重要支撑,出于国计民生的考虑,国家对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政策干预,其中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影响显著。本研究结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视角,以玉米期现货价格数据为基础建立VECM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期货市场,并单向引导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随着非市场因素干扰的消除,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中贡献度有所提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通过推动资产定价市场化、加强期现货市场关联性、提高商品定价国际话语权、鼓励机构投资降低投机性四方面策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有效发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莹莹  
中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两批中央储备与国家临时收储政策,主要是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等4省区执行,成为我国玉米价格宏观调控政策的新举措。从政策的成效来看,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有效促进了玉米的种植生产、保护了农民合理收益、稳定了玉米市场价格。从政策存在的问题来看,产生巨大的玉米库存压力和财政负担、市场有效供给与总体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玉米消费不旺与玉米价格创新高矛盾比较突出、以玉米为原材料的下游加工企业受冲击较大、玉米市场的国内外价格倒挂现象比较突出、玉米的替代消费现象日趋突出等现象,是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不得不解决的突出问题。应该从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推进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加大扶持社会化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岩  
2008/09年度国家出台了4000万吨东北地区临时储存玉米收购政策,较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从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主流方向和实效性值得肯定,但有必要对政策的执行结果进行系统评估,进而不断完善玉米临时储存收购政策。对指导09/10年度粮食收购和进一步落实国家的惠农政策具有实际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志刚  习银生  张世煌  
本文在对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背景、逻辑和目标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对市场、企业、农民和流通行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文章还针对完善收储政策、提高政策效率和实施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志  谢云  
2016年中国政府用"市场化收购"与"补贴"相结合的新机制替代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通过梳理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的出台背景、实现方式、实施情况以及经济学机理,从市场、农户、国家等三个主体出发,深入探讨了实施效果与改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廖进球  黄青青  
基于2007年起中央在东北产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这一自然实验,在测算主产省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对政策实施前后(2004~2015年)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及相关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政策带来的增产激励,会导致玉米生产中化肥、种子、机械服务等要素过量使用以及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并弱化技术进步效应,从而抑制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上升,不利于增强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燕青  姚灵  简林强  武拉平  
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主要作用,农业生产者面临的市场风险增加,研究临时收储政策及其改革对期货市场的影响可为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提供参考。选择玉米和大豆两个品种,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协整检验、基差分析和套期保值效率分析,对2006-2015年的期货价格序列进行实证检验;从价格运行、成交情况、全球期货市场地位等方面对两个品种的期货市场综合表现进行分析。基于描述统计分析和Wilcoxon秩和检验研究临时收储政策对黄玉米和黄大豆期货价格序列的影响;结果发现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改为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燕青  姚灵  简林强  武拉平  
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主要作用,农业生产者面临的市场风险增加,研究临时收储政策及其改革对期货市场的影响可为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提供参考。选择玉米和大豆两个品种,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协整检验、基差分析和套期保值效率分析,对2006-2015年的期货价格序列进行实证检验;从价格运行、成交情况、全球期货市场地位等方面对两个品种的期货市场综合表现进行分析。基于描述统计分析和Wilcoxon秩和检验研究临时收储政策对黄玉米和黄大豆期货价格序列的影响;结果发现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改为目标价格及取消对期货市场有不同程度影响。最后,总结临时收储政策及其改革对期货市场的作用机制,从政策扶持、市场主体培育和风险管理手段三个角度给出政策建议,提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创新模式可持续发展;加强期货市场主体培育,完善期货市场功能;推动新品种开发,丰富风险管理手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莉丽  郭庆海  
2008年末出台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两个主要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多重负面影响。玉米临储政策必然走向终结,代之而行的是"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收储政策改革。新的玉米收储政策虽为初始状态,但也开始释放某些效应,包括农民收入的显著下降、市场结构的不适应、改革方案的粗放以及为下游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等。国家应加快完善改革方案并不断创新农民增收思路,优化玉米收购市场结构,建立协调发展的玉米产业链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颖  刘大鹏  
粮食收储制度的完善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应有之义。通过梳理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演变历程发现,供需关系变化始终贯穿粮食收储制度演变,依靠市场力量和市场手段是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与思路。以2016年开始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为例,下一步玉米收储制度应在“价补分离”的框架下,一是调整政策导向,促进玉米生产恢复发展;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完善玉米生产支持政策体系;三是合理设定储备规模,确保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四是建立玉米深加工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期巩固或扩大改革成效、实现新形势下的玉米稳产保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莉丽  郭庆海  
2008年末出台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两个主要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多重负面影响。玉米临储政策必然走向终结,代之而行的是"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收储政策改革。新的玉米收储政策虽为初始状态,但也开始释放某些效应,包括农民收入的显著下降、市场结构的不适应、改革方案的粗放以及为下游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等。国家应加快完善改革方案并不断创新农民增收思路,优化玉米收购市场结构,建立协调发展的玉米产业链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