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8)
2023(5099)
2022(4454)
2021(4243)
2020(3897)
2019(8980)
2018(8943)
2017(16562)
2016(9699)
2015(10891)
2014(11092)
2013(10737)
2012(10114)
2011(9334)
2010(9576)
2009(8883)
2008(8852)
2007(7818)
2006(6826)
2005(5929)
作者
(33584)
(28411)
(28355)
(26637)
(17967)
(13784)
(12622)
(11469)
(10662)
(10260)
(9862)
(9614)
(9354)
(9257)
(9254)
(8754)
(8553)
(8406)
(8105)
(8103)
(7540)
(7239)
(7079)
(6697)
(6536)
(6442)
(6279)
(6147)
(6077)
(5973)
学科
(41432)
经济(41393)
管理(25545)
(24576)
方法(24040)
数学(21472)
(21213)
企业(21213)
数学方法(21074)
(12961)
(8699)
中国(8538)
(7730)
业经(7308)
理论(7053)
(6983)
贸易(6977)
地方(6817)
(6731)
(5996)
环境(5975)
农业(5824)
技术(5814)
(5622)
(5581)
(5201)
(4914)
金融(4913)
(4679)
银行(4624)
机构
大学(148400)
学院(146569)
研究(55712)
(51746)
管理(51736)
经济(50705)
理学(46170)
理学院(45438)
管理学(43867)
管理学院(43653)
科学(42553)
中国(38682)
(38429)
(32375)
(32264)
农业(31317)
业大(30707)
研究所(30503)
中心(23329)
(21789)
(21616)
农业大学(20434)
北京(19973)
(19737)
(19637)
(19571)
师范(19282)
科学院(19233)
(19098)
实验(18277)
基金
项目(107312)
科学(83439)
基金(79087)
(74585)
国家(74078)
研究(65252)
科学基金(60808)
自然(45491)
自然科(44546)
自然科学(44530)
自然科学基金(43711)
(42964)
基金项目(41981)
社会(39478)
(37961)
社会科(37279)
社会科学(37267)
资助(33396)
教育(31145)
重点(25690)
计划(25145)
编号(23414)
科技(22933)
(22638)
(22262)
(22206)
科研(21770)
创新(20841)
(19165)
专项(18836)
期刊
(52163)
经济(52163)
学报(37982)
研究(35200)
(34419)
科学(31505)
中国(27784)
大学(25705)
学学(24813)
农业(23291)
管理(19290)
(15317)
(13421)
教育(12697)
业大(11381)
技术(11277)
(9471)
农业大学(9453)
统计(9202)
(8777)
金融(8777)
资源(8776)
财经(8703)
科技(8643)
经济研究(8483)
(8478)
林业(7942)
业经(7855)
中国农业(7611)
决策(7549)
共检索到204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明  王美云  李少昆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生产上广泛应用的17个玉米自交系的气孔阻力(RS)及其与光合速率(PH)、蒸腾速率(TR)的关系。主要结果是:(1)不同自交系之间RS具有显著的差异,相差最大可达2.3倍以上;(2)RS随生育进程的推延而增大;(3)RS同PH、TR及WUE(叶片水分利用率)在玉米生长的主要阶段存在极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而在某一特定的生育期则表现出极显著的直线关系;(4)RS与PH、TR、WUE及R(呼吸速率)的相关度从大到小依次是TR>PH>WUE>R;(5)气孔阻力值拟可作为不同基因型的重要生理学特征之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秀玲  赵明  王启现  李连禄  王美云  
为了探讨玉米不同基因型和杂种优势在气孔及蒸腾上的特征,对3个高产杂交种(农大108、农大103和中原单32)及其所有亲本进行了气孔形态、气孔频率和叶温差的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3个玉米杂交种在气孔特征及叶温上都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其中农大108和农大103的杂交种气孔长度都表现正向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0.55%和9.30%,但气孔频率为负向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9.25%和20.43%);中原单32的杂交种在气孔长度和气孔频率都表现正向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9.47%和16.48%;但从3个杂交种组合均值看,气孔长度为正向超亲,气孔频率为负向超亲。3个玉米杂交种的叶温差都表现正向超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晶会  贺康宁  王百田  张卫强  尹婧  
利用Li 160 0稳态气孔仪,对黄土半干旱区山西省方山县试验地侧柏的蒸腾作用及其环境因子进行测定.该研究的目的是为分析该地区侧柏蒸腾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侧柏最适的水分生态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呈三次曲线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的关系呈幂函数相关.蒸腾作用受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气温对蒸腾作用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梁瑞友  黄志宏  周光益  邱治军  
应用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Licor-6400观测了南岭杉木人工林林冠层不同高度叶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日进程.结果表明:(1)处于林冠不同高度(林冠顶部、林冠中部和林冠下部,下同)的杉木叶光合作用速率及其日进程变化特征均存在差异,其日平均光合速率为(4.81±0.23)μmol.m-2s-1;(2)位于林冠不同高度的杉木叶的蒸腾作用速率及其日进程变化亦存在差异,其日平均蒸腾速率为(1.48±0.07)mmol.m-2s-1;(3)不同高度的杉木叶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不显著(p=0.05),叶片日平均WUE为(3.41±0.19)μmol/mmol;林冠内不同高度光合有效辐射在该杉木人工林中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少昆  赵明  王树安  曹连莆  郭小强  
对40个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和22个不同类型玉米材料测定的结果表明,玉米基因型间呼吸速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可做为基因型分析的重要生理指标。40个自交系呼吸速率平均值为(CO2)6.64mgdm-2h-1,变异系数为22.03%。不同玉米类型间呼吸速率高低依次是普通杂交组合、妹妹系、自交系、糯质玉米和甜质玉米,与类型间光合速率高低的排列是一致的。杂交种呼吸速率呈明显的正优势,超中亲率平均为24.58%,范围为-1.81%~44.11%,并且F1与母本的相关关系比父本更密切。呼吸速率低的基本型一般叶面积更大,植株更繁茂,于物质的积累也较多。不同自交系间呼吸速率与净光合速率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r=8.7...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映  董阳  党慧慧  董军  魏国孝  
运用涡度相关仪、包裹式茎流计对半干旱区玉米蒸散和蒸腾进行连续观测,并对田间土壤水势及其周围气象因子进行同步监测,分析了玉米蒸散和蒸腾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涡度相关仪测定的日蒸散量和茎流计测定的日腾量变化规律一致,相关性较好,但日内蒸散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②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状况对玉米蒸散和蒸腾存在不同影响。对玉米蒸散起较大作用的是地表以下10~15cm深处的土壤水势,而对玉米蒸腾起较大作用的是15~20cm深处的土壤水势;③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太阳辐射始终是影响玉米蒸散和蒸腾的最主要气象因子;但在日内变化上,玉米蒸散速率和蒸腾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文发  徐德应  刘世荣  韩景军  
对 3个林分 (密度A :16 6 7株·hm- 2 ;B :32 33株·hm- 2 ;C :976 7株·hm- 2 )的测定和分析表明 ,树冠不同部位的同龄叶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其最大光合速率不同 ;树冠同一层内 ,成熟针叶光合速率依当年生叶、1a生叶、2a生叶递减。强光下 ,中层叶的蒸腾速率明显小于上层叶。弱光下 ,中层和下层叶具有较高的蒸腾速率 ,几乎等于甚至超过上层叶。一般而言 ,杉木针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 10 0 0~ 190 0 μmol·m- 2 s- 1 ,光补偿点很低 ,大致在 4 .780~ 30 .114 μmol·m- 2 s- 1 范围。同一枝条不同部位不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北洪  黄木易  马智宏  王纪华  
接种条锈菌7 d以后,对健康小麦和感病小麦最上部展开叶的一些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随着条锈菌侵入程度的不断加深,冬小麦叶片含水量、叶绿素相对含量不断降低,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及潜在活性受到抑制,同一天中同一时段内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发病严重度、蒸腾速率与严重度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龙飞  李潮海  刘天学  王秀萍  僧珊珊  
【目的】研究花期前后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耐热基因型浚单20和热敏感基因型驻玉309为材料,分别于花前(吐丝前0—8 d)和花后(吐丝后0—8 d)进行高温处理,测定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和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及籽粒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花期前后高温胁迫导致2个基因型玉米产量显著下降,浚单20产量下降幅度小于驻玉309,且花后高温处理影响大于花前处理;高温处理降低了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量子产量(ΦPSI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岳春雷  江洪  朱隐湄  
The transpi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anthopanax brachypu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ecological factors of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 (PAR), air temperature and air relative humidity etc, were studied in two habitats of open land and under-forest in this paper. The transpiration curve of...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温国胜  张国盛  张明如  王林和  吉川贤  
为了探讨臭柏Sabinavulgaris的耐旱机理,运用切枝蒸腾法,室内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测定了干旱胁迫条件下臭柏的气孔蒸腾和角质层蒸腾。室内实验是将臭柏插穗带往日本冈山大学扦插,生根扦插苗移植于砾耕栽培装置中,设置对照区、弱干旱胁迫区和强干旱胁迫区(培养液渗透势分别为0MPa、-0 1MPa和-0 3MPa)3种处理进行长期的干旱胁迫室内模拟实验。野外调查是在中国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的沙丘上部和沙丘下部选择供试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气孔蒸腾是臭柏水分消耗的主要形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臭柏的气孔更加敏感,迅速地关闭,降低蒸腾速率,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图6参1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新有  梁宗锁  康绍忠  
对高、中、低三个不同供水量下的夏玉米蒸腾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光照下,供水不足引起WUE明显下降,而在弱光照下,不同供水量的WUE相差不大,灌浆期复水后则差异消失。说明供水不足时WUE由供水量和光照共同决定。这是由于在强光照下不同供水量之间Pn差异很大,Tr无差异,而在弱光照下,Pn无差异,Tr差别明显所致。在强光照下,供水445mm的WUE明显高于供水350mm和280mm的WUE;在弱光照下,上述三个供水量条件下的WUE相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健  赵宇  李锦锦  杨青华  谌涛  马兴立  
以玉米品种豫单2002和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及其化学调控。结果表明:两品种4个叶位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CAT活性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第5叶位除外),但MDA含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升高。与豫单2002相比,郑单958各叶位叶片衰老过程中SOD、CAT活性下降较慢,叶片功能期持续时间长,生育后期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籽粒产量显著高于豫单2002。经拌种处理能提高各个叶位叶片SOD、CAT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降解速率及MDA积累速率。综合分析表明,拌种处理能有效控制或延缓叶片的衰老进程,维持叶片生理功能,提高玉米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尹昌君  
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 4a生人工杜仲林叶片的蒸腾强度和气孔导度进行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1)在晴朗和晴 -多云天气日 ,叶片蒸腾强度日变化呈双峰型 ,在阴天天气日 ,则呈单峰型 ;(2 )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蒸腾强度基本一致 ;(3)蒸腾强度与光量子密度、饱和水汽压差、水面蒸发等气象因子之间 ,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4)鉴于水面蒸发的测定比较方便、简单 ,因此 ,利用日水面蒸发测定值和叶面积指数去估算杜仲蒸腾耗水量 ,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新梅  张晓东  韩立新  陈耀锋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选取19个玉米自交系(属于5个杂种优势类群)为试验材料,以授粉后10~12 d的玉米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能通过幼胚愈伤诱导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其中11个自交系的愈伤组织能分化获得再生植株。Reid、旅大红骨和其他种质3个杂种优势类群中的B73、黄C、478,综31,178、501、先早17、旱21等8个自交系具有较好的幼胚培养特性和植株再生特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且愈伤整齐、大小适中、植株再生率高,适宜作为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幼胚在附加4 mg/L 2,4-D且去掉水解酪蛋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