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2)
2023(10989)
2022(9747)
2021(9234)
2020(7802)
2019(17961)
2018(18137)
2017(34581)
2016(19313)
2015(21686)
2014(22006)
2013(21408)
2012(19540)
2011(17521)
2010(17304)
2009(15680)
2008(15068)
2007(13021)
2006(11231)
2005(9631)
作者
(57040)
(47118)
(46872)
(44519)
(30043)
(22849)
(21270)
(18877)
(17995)
(16861)
(16229)
(15796)
(15044)
(14968)
(14630)
(14497)
(14364)
(14070)
(13423)
(13355)
(11977)
(11566)
(11425)
(10676)
(10650)
(10574)
(10546)
(10297)
(9595)
(9511)
学科
(68809)
经济(68720)
管理(52374)
(48093)
(40336)
企业(40336)
方法(32649)
数学(27950)
数学方法(27570)
(19047)
(19014)
中国(18064)
(17388)
业经(15292)
地方(14774)
理论(13584)
(13555)
农业(12400)
(12333)
贸易(12327)
(12053)
(11954)
技术(11185)
教育(11111)
环境(10989)
(10971)
财务(10900)
财务管理(10879)
(10508)
银行(10455)
机构
大学(265787)
学院(264354)
管理(103933)
(95251)
经济(92907)
理学(90430)
研究(90378)
理学院(89352)
管理学(87546)
管理学院(87091)
中国(64596)
科学(60908)
(57433)
(49994)
(47048)
业大(45077)
(43496)
研究所(43427)
中心(40160)
农业(39629)
(38294)
北京(36160)
(35583)
师范(35161)
财经(35030)
(33062)
(31860)
(31233)
技术(31188)
师范大学(28328)
基金
项目(188591)
科学(145675)
研究(134892)
基金(134109)
(119011)
国家(118036)
科学基金(99487)
社会(80518)
社会科(76024)
社会科学(76002)
(75532)
基金项目(71839)
自然(67378)
自然科(65785)
自然科学(65768)
自然科学基金(64541)
(63735)
教育(61872)
编号(55709)
资助(55478)
成果(45482)
重点(42359)
(40228)
(39618)
(39071)
课题(38866)
科研(36669)
创新(36401)
计划(36112)
大学(34471)
期刊
(103167)
经济(103167)
研究(74479)
中国(50917)
学报(50118)
(45595)
科学(43466)
管理(37462)
大学(36337)
学学(34252)
教育(32861)
(31902)
农业(31633)
技术(23002)
(19050)
金融(19050)
业经(17530)
(16318)
财经(15947)
图书(15933)
经济研究(15913)
科技(14232)
业大(13826)
(13628)
(13440)
理论(13245)
问题(13125)
实践(12416)
(12416)
林业(12181)
共检索到379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祈林  吕桂华  杨秀燕  荣廷昭  
【目的】四倍体多年生玉米(Z.perennis,2n=40)是玉米(Z.mayL,2n=20)的一个野生近缘材料,具有耐寒、耐旱、高抗多种病害等优良特性。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将四倍体多年生玉米优良遗传物质导入到玉米中,合成含有四倍体多年生玉米遗传物质的玉米遗传种质,拓展、创新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方法】本研究用遮光调节开花时期、人工辅助杂交等措施,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与二倍体种(2n=20)种间杂交F1(2n=30)获得杂种F2,对F2进行形态学、细胞学观察,及SSR比较研究,并利用非整倍体F2为桥梁转育四倍体多年生玉米优良遗传物质导入到玉米中。【结果】各F2植株形态特征变化较大,获得的10株F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启柏  宋建成  李常保  郭风法  
通过对玉米 (ZeamaysL .)和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 (ZeadiploperennisL )远缘杂交进行的 7年 12个世代研究 ,经过杂交、复交和自交选择 ,获得抗逆性、抗病能力强、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 ,组配出高产、多抗、优质的玉米杂交种山农 993。实践证明 ,导入玉米野生属有益基因 ,拓宽玉米遗传基础是进一步提高玉米杂交种增产潜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东升   于肖夏   卢倩倩   于卓  
为深入开展四倍体冰草数量性状产量基因定位分析、优良新种质选育研究,以四倍体杂交冰草F2群体的120个分离单株及其亲本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航道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Fariway’)为材料,对其株高、叶长、叶宽、穗长、穗宽、茎粗、茎叶比和单株鲜重8个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各性状均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正态分布,且存在超亲分离现象。聚类分析显示,在欧氏距离为17.5处,将F2群体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1、3类分别表现出优质和高产的特性。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株高(r=0.265,P <0.01),直接通径系数为0.174,其后依次为穗长(r=0.214,P <0.05)、茎叶比(r=0.197,P> 0.05)和茎粗(r=0.109,P> 0.05)。本试验结果可为高产优质的四倍体杂交冰草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鹏昊  任姣姣  田小龙  王乐乐  李国梁  刘文欣  陈绍江  
本研究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诱导产生的玉米单倍体群体为材料,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单倍体自然条件下的二倍化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体细胞加倍与生殖细胞加倍并不显著相关,雌雄穗加倍存在差异,并且雌穗自然加倍率较高。雄穗可育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基本上处于单倍状态(1C),少数体细胞中存在单倍体与二倍体细胞的倍性嵌合现象,并检测到了1%~2%的非整倍体(1.5C)现象。体细胞二倍化有随雄穗育性水平升高而增加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琳  李建生  杨小红  
为探讨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的情况,利用由7个优良自交系组配的FAPW/BN490A、BN490A/BN486A、PHZ51/H33和MT-1/H32等4个单倍体群体研究玉米单倍体的花药外露与花粉育性。结果表明:FAPW/BN490A群体位于雄穗分枝的花药外露概率高于位于雄穗主轴的花药外露概率;在所研究的4个单倍体群体中,FAPW/BN490A群体的花药外露率和可育花粉率均为最高,平均值分别为35.7%和72.2%;其次为BN490A/BN486A群体(13.0%,53.8%)与PHZ51/H33群体(13.0%,48.7%),MT-1/H32群体的最低,分别为12.0%和47.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龙  南楠  王薪淇  李向永  景桂昕  邢政  赵仁贵  
【目的】探索单倍体诱导系在甜玉米单倍体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及适宜的甜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方法,为加快我国甜玉米育种进程、提高甜玉米育种效率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个诱导系和4个甜玉米杂交种,设计4种秋水仙素化学加倍甜玉米单倍体的方法,对提高甜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甜玉米单倍体诱导试验表明,3个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率有极显著差异,其中以TY1的诱导率最高,为7.99%;4个甜玉米杂交种诱导率差异极显著,以"绿色先锋"的诱导率最高,为7.57%。秋水仙素加倍甜玉米单倍体试验表明,浸芽法和针刺生长点法对植株伤害较严重,存活率低于50%;浸种法(0.5 mg/mL秋水仙素)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向永  姜龙  王薪淇  景桂昕  邢政  邓昆鹏  赵仁贵  
【目的】探索单倍体诱导系在糯玉米单倍体育种应用中的可能性及适宜的糯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方法,以加快我国糯玉米育种进程,提高糯玉米育种效率。【方法】诱导试验中以吉林农业大学选育的5个诱导系(HG1-HG5)作为诱导材料对不同糯玉米母本材料进行诱导,比较不同花丝长度、授粉时期和果穗部位对糯玉米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加倍试验中,以秋水仙素作为糯玉米单倍体人工染色体加倍药剂,采取4种(浸种法、浸芽法、滴心叶法、针刺生长点法)处理方法,每种方法设置3个秋水仙素质量浓度梯度(0.3,0.5和0.7mG/mL)并辅以2.5%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助渗剂,筛选适宜的糯玉米单倍体加倍方法。【结果】诱导试验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贵星  张野  李洋  董莹  张艳辉  王立萍  徐新  杨伟光  
【目的】探讨高效的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方法。【方法】以北方春玉米区高抗茎腐病的自交系Z99和高感茎腐病的自交系R120的杂交F1代为母本,以5个诱导系(Y601~Y605)为父本,进行单倍体杂交诱导试验;以秋水仙素作为玉米单倍体人工染色体加倍药剂,采取4种处理方法(浸种法、浸芽法、滴心叶法、注射法),每种方法设置3个质量浓度梯度(0.1,0.3和0.5 mg/mL)进行单倍体加倍试验。【结果】单倍体诱导试验表明,延迟授粉(长花丝≥8 cm)的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17.4%,约为正常授粉(短花丝≤4 cm)条件下的3.3倍;伏后授粉的诱导率平均为18.9%,约为伏期授粉的3.3倍。秋水仙素加倍试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小炜  董昕  黎亮  刘晨旭  张艳  刘文欣  陈绍江  
利用2个诱导系与25个单倍体诱导率呈现梯度变化的材料,采用NCII设计,组配了50个杂交组合,并对其诱导率及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诱导性状的杂种优势不显著,F1代诱导率呈现出接近中亲值或略低于中亲值的特点,但F1的农艺性状较双亲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株高、雄穗长度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经筛选评价,2个杂交组合诱导率稳定在8.5%以上,可在今后的育种中加以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巍  任雪娇  崔学宇  慈佳宾  任启彪  杨伟光  吴春胜  
【目的】探讨玉米单倍体诱导系JS6-2对不同基础材料、不同授粉时期和果穗不同部位的诱导效果,为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单倍体诱导系JS6-2为诱导材料,Stock6和农大高诱1号为对照,对不同基础材料进行了杂交诱导,同时比较了不同授粉时期、不同果穗部位对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JS6-2对自交系及杂交种均具有诱导产生单倍体的能力,对自交系诱导中,JS6-2单倍体诱导率(8.29%)明显高于农大高诱1号(1.70%)和Stock6(0.66%);对杂交种诱导中,JS6-2单倍体诱导率(8.22%)同样明显高于其他2个诱导系(1.35%和0.76%)。JS6-2杂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宝建  刘丽威  徐丽  孟玉杰  桂光菊  徐小炜  金危危  陈绍江  
以玉米荧光单倍体诱导系CAU~(YFP)诱导杂交种郑单958所产生的单倍体幼胚为材料,评价组培条件下除草剂甲基胺草磷(AmiProPhos-methYl,APm)对单倍体幼胚的加倍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荧光鉴别单倍体幼胚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3%以上,单倍体幼胚通过愈伤途径和非愈伤直接发芽途径的生苗效率分别为11.6%和96.8%,非愈伤途径更简便高效。不同浓度APm处理的单倍体雄穗散粉效果存在明显差异,0.2、0.5和1.0μmol/l 3个处理的成株散粉率分别为9.5%、18.5%和37.0%,而对照未发现散粉植株,表明APm处理幼胚可以显著提高单倍体加倍效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颖蔚  张宝石  
将10个小麦杂交组合的F1作母本与2个玉米品种(沈糯1号和沈甜1号)进行远缘杂交,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杂交穗,以获得小麦单倍体幼胚。结果表明,2,4-D溶液对杂交穗产生单倍体胚是必须的;不同小麦杂交组合的得胚率差异显著;沈糯1号和沈甜1号的得胚率分别为5.4%和3.7%,沈糯1号玉米高于沈甜1号玉米;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按得胚率高低排序为150mg.L-1>100mg.L-1>200mg.L-1>50mg.L-1,对应的得胚率分别为8.0%,5.3%,2.0%和1.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姣姣  吴鹏昊  田小龙  陈琛  陈绍江  
为了对玉米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能力进行系统遗传分析,本研究以22个玉米自交系诱导产生的单倍体为材料对雌穗自然恢复能力进行观察,通过分类比较的方法分析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平均结实籽粒数和2个雌穗育性恢复指标自然恢复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的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为89.54%,变异范围为73.56%~99.18%;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籽粒数为15.4粒,变异范围为2.67~59.82粒。单倍体雌穗结实株率的广义遗传力为0.67,平均结实籽粒数的广义遗传力为0.86。22个自交系材料中,B73的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能力较其他试验材料强,单倍体雌穗平均结实株率为99.18%,平均结实籽粒数为59.82粒,基因型在单倍体雌穗育性自然恢复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通过对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与雄穗育性恢复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单倍体雌穗育性恢复与雄穗育性恢复是2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祁志云  杨华  邱正高  张亚勤  袁亮  蔡治荣  王楠  金川  李淑君  
利用引进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用其杂交改良选育的诱导系,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诱导系Stock6为父本时,材料2005的诱导率最高为2.85%;以诱导系RWS、Stock6、高诱1号以及他们杂交改良选育的诱导系为诱导父本时,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差异明显,诱导系2061、2062、2058和2059诱导率相对较高,可以重点利用;选择诱导材料时要根据育种的目的组建不同的母本基础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科  黎亮  刘玉强  陈绍江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选育的高油型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系(CAUHOI)对提高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单倍体诱导试验表明,花丝长短和授粉时间对单倍体诱导率有重要影响:延迟授粉(长花丝≥8 cm)的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3.86%,约为正常授粉(短花丝≤5 cm)条件下的1.5倍;伏后授粉的诱导率平均为4.70%,约为伏期授粉的2倍。证明延迟授粉时间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单倍体诱导率。秋水仙素加倍试验表明,浸根法和注射法对植株伤害较严重,存活率低于50%;浸种法(0.6 mg/mL)和注射法(0.4 mg/mL)的散粉率较高(48.35%,28.09%),相应的结实率也较高(14.2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