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1)
2023(2844)
2022(2347)
2021(2156)
2020(1947)
2019(4150)
2018(4040)
2017(6994)
2016(4224)
2015(4664)
2014(4440)
2013(4345)
2012(4237)
2011(3831)
2010(3816)
2009(3490)
2008(3579)
2007(3113)
2006(2754)
2005(2448)
作者
(15900)
(13455)
(13354)
(12788)
(8608)
(6862)
(5877)
(5564)
(4995)
(4876)
(4744)
(4585)
(4531)
(4451)
(4441)
(4265)
(4136)
(3972)
(3857)
(3814)
(3765)
(3495)
(3387)
(3165)
(3144)
(2967)
(2912)
(2909)
(2870)
(2857)
学科
(13413)
经济(13402)
管理(8161)
(7456)
(7116)
方法(5939)
(5709)
企业(5709)
数学(5247)
数学方法(5176)
(3375)
中国(3352)
(3135)
(3054)
税收(2853)
(2823)
(2702)
(2364)
(2359)
银行(2333)
及其(2298)
(2254)
(2233)
金融(2233)
(2159)
财务(2158)
财务管理(2155)
(2120)
企业财务(2085)
农业(2020)
机构
大学(60276)
学院(59520)
研究(28223)
科学(22541)
(21090)
中国(19661)
(18512)
经济(18008)
农业(17252)
(17185)
研究所(16196)
管理(16135)
业大(15663)
(13967)
理学(13751)
理学院(13453)
管理学(12943)
管理学院(12861)
中心(12219)
(11478)
(11164)
农业大学(11152)
实验(10692)
实验室(10230)
(10206)
科学院(9944)
重点(9702)
(9683)
(9411)
北京(8947)
基金
项目(45928)
科学(33624)
(33338)
国家(33127)
基金(32573)
研究(25257)
科学基金(25182)
自然(19642)
自然科(19168)
自然科学(19159)
自然科学基金(18810)
(18129)
基金项目(17222)
(16768)
社会(14019)
资助(13646)
社会科(13112)
社会科学(13106)
科技(12572)
计划(12554)
重点(11888)
教育(11146)
专项(9999)
科研(9739)
(9736)
(9118)
(8953)
(8892)
(8629)
创新(8579)
期刊
学报(21054)
(18571)
经济(18571)
(18268)
科学(16542)
研究(16207)
大学(13712)
学学(13455)
农业(12190)
中国(11980)
(7998)
(6815)
林业(6455)
业大(6451)
管理(5520)
农业大学(4918)
(4718)
教育(4514)
(4220)
金融(4220)
科技(4130)
自然(4075)
中国农业(4034)
资源(3966)
经济研究(3547)
财经(3476)
自然科(3200)
自然科学(3200)
科技大(3176)
科技大学(3176)
共检索到87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周浪敏   李长慧   土旦加   湛宇   杨明春   井国宁  
研究植物的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对于评估植物的养分需求和养分供应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揭示植物适应环境的生态策略。本研究测定了玉树鹅观草在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及完熟期的茎、叶、穗、根的C、N、P含量以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和分配比,探究玉树鹅观草各功能构件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生育期变化规律,为玉树鹅观草的科学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玉树鹅观草C、N、P含量均值分别为408.52、8.75、2.15 mg·g~(-1);C:N、C:P、N:P比值均值分别为65.52、537.55、9.75,叶片N:P均值小于14,表明玉树鹅观草的生长更易受N元素限制;2)玉树鹅观草叶、根的C、N、P含量及茎P含量、穗N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显著下降(P<0.05),穗P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在各生育时期,均表现为穗N、P含量最高,且穗中C、N、P分配比随生育期的推移不断上升至完熟期达到最大值,说明进入花期后养分逐渐向穗中转移,玉树鹅观草在生长策略上倾向于获得更多的后代;3)所有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0.1,小于1.0,属于中度变异范畴。变异来源分析表明,生育期对玉树鹅观草C含量变异的贡献大于功能构件差异,而功能构件差异对玉树鹅观草N、P含量及C:N、C:P、N:P变化的贡献大于生育期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宗冬琳   周也富   胡小康   王弢  
【目的】本试验围绕玉米不同生育期根系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变化,探究鲜食玉米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演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方法】基于鲜食玉米大田试验,在鲜食玉米的播前期(PS)、拔节期(JS)、抽雄期(TS)和乳熟期(MS)进行根际土壤的采集及其理化性质的测定,并使用16S和ITS基因测序分析鲜食玉米不同生育期下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玉米不同生育期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显著,而真菌群落组成在各生育期无显著变化。在拔节期,随土壤养分含量的显著降低,细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真菌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则显著下降。在乳熟期,根系土壤细菌不同属间的正相关共生关系相较于其他生育期达到最高,而此时真菌不同属间的正相关共生关系则降至最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土壤pH、总磷和速效钾间存在正效应,而真菌多样性则与上述指标间存在负效应。【结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鲜食玉米生育期内发生了显著改变,相比真菌,细菌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随外界环境的改变继而影响着鲜食玉米产量的构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殿秀  赵珊珊  孙家民  
利用青海玉树县从建站至2009年的冻土观测资料,分析了玉树土壤年最大冻结深度,冻结初、终日,无冻土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多a,玉树县土壤冻结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冻结主要出现在10月~翌年4月;6月中旬~9月上旬为无冻土安全期;多年平均无冻土期173 d,80%保证率下的无冻土期为147 d(不足5个月);玉树土壤年最大冻结深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仅呈阶段性变化特征。0~5 cm土壤冻结初、终日没有明显变化趋势,10~30 cm深度土壤冻结初日呈变早、终日呈推迟的趋势。而近50 a玉树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及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由此说明对季节性冻土区的玉树而言,气候变暖...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国生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忘记的时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这个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古城顷刻间化为乌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凋零陨落。天空下着悲凉的酸泪,风中夹杂着尘埃血味,地震肆虐着三江大地,吞魇着我们的兄弟姐妹。雪山领首,昆仑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原雅楠  李正才  王斌  张雨洁  黄盛怡  
[目的]了解不同林龄榧树Torreya grandis林地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为榧树的经营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T. grandis 'Merrilli'国家森林公园4个不同林龄(0~100、100~300、300~500和>500 a)的榧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榧树林地不同土层(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样品,分析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结果](1)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分别为10.90~24.22、1.22~2.22 g·kg~(-1),各土层碳、氮质量分数随林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磷质量分数为0.24~0.80 g·kg~(-1),各土层土壤磷质量分数随林龄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氮比、氮磷比均值分别为8.59~10.89、3.06~6.16,各土层土壤碳氮比、氮磷比随林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磷比为31.54~63.72,各土层土壤碳磷比随年龄变化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部分林龄碳磷比差异显著(P<0.05)。(3)榧树各林龄林地土壤碳、氮、磷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碳和氮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林龄土壤磷与碳磷比和氮磷比均存在负相关,碳磷比和氮磷比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榧树生长主要受到土壤磷的限制,因此对榧树林经营时,可考虑合理添加磷肥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土壤与植物之间养分的良性循环。表4参3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浩伊   满秀玲   王军   朱哲圣   尚友贤  
【目的】研究寒温带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针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及随龄级增加的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生活型针叶树种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生长阶段之间的关系,为寒温带植物生长与养分供给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为对象,研究5-9月针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利用内稳性指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C、N、P之间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生长阶段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针叶N、P月平均含量表现为随龄级的增长而降低,C含量则是随龄级的增加而增加,且5-8月兴安落叶松针叶N、P含量高于樟子松,C含量则低于樟子松。(2)兴安落叶松针叶C∶N、C∶P和N∶P月平均值均高于樟子松,4个龄级兴安落叶松针叶N∶P均小于14,而樟子松在5-7月N∶P小于14,8-9月N∶P大于16。兴安落叶松针叶N、P以及N∶P稳定性大于樟子松。(3)土壤含水率与2树种针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呈极显著相关,樟子松针叶N含量与C、N、P化学计量比呈显著相关,兴安落叶松针叶C含量与N∶P、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显著相关。【结论】大兴安岭北部不同生活型的2种针叶树种,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对寒冷气候和冻土生境的适应策略不同,兴安落叶松是本区的顶级群落优势种,但其生长受到N的限制,而樟子松生长的限制因子因季节变化而不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牧其尔  王志军  贾玉山  张永虎  温蕊  包健  格根图  
为确定饲草谷子(Setaria italica)调制青贮的最适生育期,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用‘118’饲草谷子为供试品种,分别在其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时收获,调制成小包装青贮饲料,厌氧发酵60 d后,对比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青贮饲料中的干物质含量逐渐增加,然而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呈降低趋势,乳熟期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2)青贮后,乳酸菌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乳熟期处理组数量最多,各处理组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霉菌、酵母菌和一般好氧性细菌。3)不同生育期的pH均较高,且乳酸含量偏低,但均未检测到丁酸的存在。4)利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现为乳熟期>蜡熟期>灌浆期。虽然不同生育期的青贮品质存在差异,但青贮品质未达到高品质青贮饲料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添加青贮添加剂是改善饲草谷子青贮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的有效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春燕  吴卫  郑有良  陈黎  刘雷  刘仁建  
【目的】研究两种化学型鱼腥草不同生育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自然条件下两种化学型鱼腥草苗期和花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各化合物进行鉴定,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LSD多重比较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两种化学型鱼腥草Pn日变化苗期均为典型的单峰曲线,而花期呈双峰形;Tr日变化则两个时期均为单峰曲线;且苗期Pn和Tr值均极显著低于花期。两种化学型鱼腥草叶片挥发油所含组分数目苗期普遍比花期多,而共有成分和主要成分总量分别低于花期。M型鱼腥草叶片挥发油所含化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海峻  徐柱  李临航  马玉宝  曹授俊  
为进一步了解鹅观草属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拓宽牧草育种的遗传基础,科学指导鹅观草属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和利用,利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标记对鹅观草属20个种,6个变种,共60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发现,被测材料间ISSR标记的多态性较高,在20个引物中,有16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且重复性好的DNA片段,共产生125条DNA片段,其中10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3.20%;每个引物可扩增出6~10条DNA片段,平均7.81条,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188~0.879,平均值为0.375;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长慧  李淑娟  刘艳霞  董添财  贾科  梁德飞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鹅观草属(Roegneria)野生种质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采集自青海三江源区的鹅观草属6个野生种10个居群的植物为研究材料,测定其幼苗在-255℃低温胁迫下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供试材料细胞膜透性、Chl含量、MDA含量、SS含量、Pro含量以及CAT、POD活性等抗寒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变化,不同材料间变化幅度不同,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秋锦  宋同清  曾馥平  彭晚霞  杨钙仁  杜虎  
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对峡谷型喀斯特水田(ST)、旱地(HD)、草地(CD)、灌丛(GC)、人工林(RGL)、次生林(CSL)6类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除全钾含量外,6类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增加而减少,土壤pH与之相反;(2)与全球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的平均水平相比,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氮比、碳磷比、碳钾比、磷钾比和氮磷比均较低;(3)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生态系统的化学计量差异也显著,土壤肥力的总体趋势为次生林>人工林>水田>旱地>灌丛>草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的限制因子不同,应制定不同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莉  王明浩  杨蔚  任健  张冉  田健帆  许文花  马向丽  
为了解不同干扰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以云南迪庆州高寒草甸为对象,分析了封育+火烧、封育+施肥、封育和放牧4种不同干扰类型下的土壤碳(C)、氮(N)、磷(P)、钾(K)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在同一类型干扰下,土壤C、N、P、K浓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C、N、P、K浓度与土层深度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均可用直线函数较好拟合。2)土壤C、N、P、K浓度以封育+施肥、封育地较高,其中,在0-30 cm土层,封育+施肥地土壤C、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干扰(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盛美群  郝俊  龙水义  许钟丹  毛圆圆  程巍  
【目的】为探明香根草在煤矸石山生长的养分利用状况、生态适应策略及利用香根草进行煤矸石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六盘水大河煤矿煤矸石山种植年限为4、5、8、15年的香根草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根、茎、叶的氮(N)、磷(P)、钾(K)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①随着种植年限延长,根、茎、叶中N和K含量变化不显著,茎、叶中P含量逐渐减少;②4个种植年限的香根草不同器官中养分含量均表现为根部较少,茎、叶部分较多;③不同种植年限香根草根、茎、叶中N∶P值均小于14,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叶中N∶K呈小幅度升高趋势,茎、叶中P∶K呈降低趋势;④根、茎、叶中N、P、K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基本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香根草在煤矸石山生长过程中主要受N限制;为了适应其恶劣的环境条件,将自身的养分调节、限制在最低养分需求水平并维持动态平衡;地上部分养分含量分配较多,以此保证其能在煤矸石山上正常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买文选  田霄鸿  陆欣春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土壤中施用不同水平组合的磷、锌肥,在小麦的不同生育时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以及成熟期)分器官对磷-锌营养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磷降低了小麦地上部各器官锌含量,且水平越高效果愈明显,在作用时间上主要表现在生长前期(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小麦苗期、拔节期和成熟期地上部各器官磷含量在施锌后有所降低,而抽穗期和灌浆期略有提高,表明小麦磷锌拮抗作用可能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包括苗期和拔节期)和后期(成熟期)。在小麦不同的生长阶段,施磷后锌含量降低程度大小顺序为:茎>穗(籽粒或颖)>叶,其中对茎部锌含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小麦生长前期,后期主要作用部位是籽粒。施磷比较明显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萍萍  李建东  殷红  孙备  孙佳楠  王国骄  燕雪飞  
于2008年6月选取5个不同的三裂叶豚草生长生境,测定每个样方出现的所有杂草的种类及数目并对不同生境下三裂叶豚草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再将样方内所有三裂叶豚草带回实验室进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的三裂叶豚草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干扰程度越强,三裂叶豚草的平均株高越高,三裂叶豚草的生长越好。光照和水肥条件以及三裂叶豚草的入侵程度对其本身的生长同样有重要影响。在同一生境下,与生长环境中其他杂草相比,三裂叶豚草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强,更倾向于本研究区域的泛化种,它这种通过扩大生态位宽度来维持足够的种群竞争力方式可能是三裂叶豚草对资源水平适应进化的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