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83)
2023(2251)
2022(1579)
2021(1246)
2020(746)
2019(1704)
2018(1444)
2017(2064)
2016(1115)
2015(1167)
2014(1178)
2013(1335)
2012(1212)
2011(1227)
2010(1151)
2009(1086)
2008(920)
2007(775)
2006(741)
2005(617)
作者
(3858)
(3396)
(3270)
(3068)
(2149)
(1664)
(1468)
(1305)
(1272)
(1188)
(1169)
(1150)
(1042)
(1040)
(992)
(987)
(971)
(970)
(939)
(891)
(835)
(823)
(788)
(765)
(761)
(759)
(756)
(724)
(698)
(671)
学科
(8466)
经济(8456)
(7790)
农业(5937)
业经(4798)
农业经济(4193)
地方(3346)
(3139)
(3115)
发展(2985)
(2985)
中国(2929)
建设(2588)
(2510)
收入(2486)
经济建设(2385)
国民(1752)
管理(1660)
国民收入(1605)
工作(1594)
(1572)
财富(1572)
方法(1429)
人民(1364)
农民(1364)
数学(1315)
数学方法(1304)
农民工(1248)
民工(1248)
(1202)
机构
学院(20143)
大学(18747)
(7688)
研究(7505)
经济(7470)
管理(6453)
理学(5603)
理学院(5503)
管理学(5399)
管理学院(5356)
(5235)
中国(5085)
科学(4695)
农业(3750)
(3660)
(3498)
(3493)
(3337)
中心(3335)
师范(3317)
业大(3263)
研究所(3179)
(3121)
(2922)
(2711)
经济学(2709)
师范大学(2627)
财经(2623)
(2567)
社会(2492)
基金
项目(14697)
科学(11671)
研究(11131)
基金(10638)
(9303)
国家(9179)
社会(8141)
科学基金(7773)
社会科(7598)
社会科学(7597)
(6009)
基金项目(5490)
(4699)
编号(4374)
教育(4295)
自然(4030)
自然科(3935)
自然科学(3934)
(3872)
自然科学基金(3845)
(3667)
国家社会(3667)
资助(3577)
(3490)
成果(3489)
(3467)
重点(3315)
发展(3227)
课题(3192)
(3179)
期刊
(11610)
经济(11610)
(8001)
农业(5716)
研究(5475)
中国(4709)
学报(4104)
科学(3875)
业经(3354)
大学(3325)
学学(3272)
农业经济(2518)
(2357)
(2092)
社会(1891)
(1801)
农村(1750)
(1750)
社会科(1742)
社会科学(1742)
管理(1650)
业大(1558)
农业大学(1495)
问题(1482)
经济研究(1457)
(1451)
金融(1451)
教育(1362)
农村经济(1281)
财经(1253)
共检索到29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郝恩发  
成都市圣灯乡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抓紧开辟商业口岸,力争出口创汇。1991年总收入达3.25亿元,获“率先致富”名誉称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华  
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改变农村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战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利益主体复杂,随着乡村旅游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发展,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显现。因此,只有从战略的眼光审视、规划和管理乡村旅游,加强利益主体的协调与合作,寻求利益主体更多、更广泛的利益共同点,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乡村旅游才可能深入持久发展,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随着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进入全面深化和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现有的城乡、产业、空间等形态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在"全域成都"理念指导下,加快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就显得尤为迫切重要。根据新型城乡形态内涵与特征,应从成都市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内在需求出发,重点从新型城镇体系建设、产业布局、农民集中居住区和新型社会形态进行突破,进而全面实现新型城乡形态的建设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毅  郎玉屏  郑洲  
统计分析表明,成都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差距、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差距;但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差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差距"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等方面效果不明显。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教育为重点,引导农村消费;顺应城乡一体,实现双向流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满瑜 ,严孝全 ,刘爱春 ,甄丽红 ,王平利  
一、前言 山东省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8580万人,约占全国的7%。国内生产总值1980亿元,占全国8.27%,居全国第二位。国家公布的百强县,山东省占23个。山东省是经济大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1992年山东省铁路运营里程2048公里,仅占全国的3.47%,居全国的第11位。铁路客运量为3244万人,占总客运量的10%;铁路货运量8609万吨,占总货运量的18%;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成都就业研究课题组  田小宝  李小新  张一名  
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200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到2008年实现全市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什么是比较充分就业和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衡量实现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标准是什么等等。本报告对成都市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理论、就业失业涵义和城乡统筹比较充分就业指标进行系统研究和测算,在对相关副省级城市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成都市未来五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成都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半年的调查研究,形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帆  邱建  蒋蓉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各地均展开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实践探索。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乡村系统的复杂性要求适应于地域条件的规划模式及地方路径。成都市乡村规划建设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以及两次灾后重建(2008年5·12汶川和2013年4·20芦山)的政策革新中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地域文化等方面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成都地区独有的内涵式发展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和地方路径,即产村融合的规划模式及技术框架,包括规划集中选址、成片连线建设、"产村单元"构建、"小组生微"布局、建筑风貌塑造等,并在此实践基础上凝练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和理想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鹏  
当前,四川省正面临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期,成都既是省会城市,也是区域性特大型中心城市,面临双重责任。发挥好省会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型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头推动全省两化互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曾帆  邱建  蒋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全健  鞠振荣  马怀东  吕长庚  
“安营扎寨” 山东龙口市文基乡共有35个村,2.7万人,是一个山丘乡镇。多年来,这个乡的领导一直在不断探索引导农民走向富裕的致富途径。自1985年以来,一些村的部分农民开始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草莓,收益十分可观,有的一年就成为万元户。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姗姗  
随着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林农对森林的经营使用权不断扩大,对掌握各项林业新技术、栽植新品种出现了更大的需求,具有越来越强的靠山致富意愿。为此,基层乡镇林业工作站要及时转变观念,发挥其贴近林农,掌握第一手资料,信息传递作用强,服务及时、直接的优势,在乡镇林业站建立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以适应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发展的新要求。本文就如何发挥建立乡镇林业服务平台,创新服务管理模式等问题谈几点看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余永祖  
关于致富问题的思考余永祖致富,是每个人的基本愿望和共同要求。但致富的途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富裕程度和不同的富裕情景──有些富了的人成为人们效仿和看齐的榜样;有些(只是少数人)"富"了的甚至是相当"富"了的人,则被人们唾弃和诅咒,个别的却与人民为"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在罗山人们都称赵正林是“养蛙大王”,这一点也不过分,他养的美蛙畅销于我国除台湾、香港以外的各个省市,他从20对种蛙、5000尾蝌蚪起家,至今发展成为占地面积20亩,年产值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据正林介绍,养蛙成败的关键在于饲料。首先要诱导美蛙吃死饵,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