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8)
- 2023(16478)
- 2022(13524)
- 2021(12174)
- 2020(10072)
- 2019(22519)
- 2018(22326)
- 2017(41312)
- 2016(22417)
- 2015(24883)
- 2014(24699)
- 2013(23803)
- 2012(22167)
- 2011(20073)
- 2010(20488)
- 2009(19149)
- 2008(18955)
- 2007(17372)
- 2006(15753)
- 2005(14865)
- 学科
- 济(90009)
- 经济(89886)
- 管理(69177)
- 业(65611)
- 企(54444)
- 企业(54444)
- 中国(32209)
- 农(27157)
- 方法(26136)
- 地方(25378)
- 业经(24883)
- 制(23138)
- 财(22714)
- 技术(20842)
- 数学(20730)
- 数学方法(20413)
- 学(19377)
- 银(18749)
- 银行(18714)
- 农业(18142)
- 行(18133)
- 融(17923)
- 金融(17916)
- 体(16636)
- 理论(15771)
- 发(15296)
- 贸(15203)
- 贸易(15184)
- 易(14620)
- 环境(14436)
- 机构
- 学院(312374)
- 大学(310839)
- 济(126263)
- 经济(123400)
- 研究(114594)
- 管理(114270)
- 理学(95819)
- 理学院(94642)
- 管理学(92931)
- 管理学院(92336)
- 中国(88664)
- 科学(68383)
- 京(68325)
- 财(62570)
- 所(58172)
- 农(52728)
- 江(52072)
- 研究所(52025)
- 中心(51641)
- 财经(46982)
- 业大(43845)
- 范(43802)
- 北京(43625)
- 师范(43314)
- 院(42350)
- 经(42277)
- 州(41212)
- 农业(40686)
- 经济学(38099)
- 省(37156)
- 基金
- 项目(201615)
- 科学(159461)
- 研究(151708)
- 基金(143084)
- 家(124915)
- 国家(123785)
- 科学基金(105850)
- 社会(96668)
- 社会科(91489)
- 社会科学(91471)
- 省(81693)
- 基金项目(74739)
- 教育(69678)
- 划(67798)
- 自然(65256)
- 自然科(63781)
- 自然科学(63765)
- 自然科学基金(62620)
- 编号(61383)
- 资助(56067)
- 成果(51779)
- 发(48605)
- 创(46592)
- 重点(46482)
- 课题(45510)
- 部(43252)
- 创新(42775)
- 制(41089)
- 国家社会(40057)
- 发展(39190)
- 期刊
- 济(156508)
- 经济(156508)
- 研究(101474)
- 中国(80448)
- 农(51103)
- 财(49452)
- 管理(49383)
- 学报(48302)
- 科学(45741)
- 教育(45160)
- 大学(37476)
- 融(35260)
- 金融(35260)
- 学学(34721)
- 农业(34045)
- 技术(29498)
- 业经(26861)
- 经济研究(24522)
- 财经(23748)
- 经(20634)
- 问题(19841)
- 业(18697)
- 科技(16923)
- 图书(15561)
- 贸(15459)
- 坛(15403)
- 论坛(15403)
- 技术经济(15231)
- 版(15013)
- 现代(14546)
共检索到510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彪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通过突出"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词,逐步形成强大的区域统一市场,成为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最重要的推进器。长三角区域在制度创新实践中,把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概括为"战略一盘棋、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环保一根线、市场一体化、治理一个章、民生一卡通、居民一家亲"的理想模样,按照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以及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推进一体化操作次序,首先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省内全域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为了在现有的"行政区经济"格局中进一步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克服各种行政门槛和政策障碍,应在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制度创新+项目化推进"双线管理方法等在内的一些新的制度创新方法。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新发展格局 区域统一市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兴政 邓益清
从国家财政制度创新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提出通过推进长三角财政制度创新来促进经济一体化的新思路:经济一体化应与财政制度创新同步;"区域公共产品"需由各地区财政共同投资,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和推进必须依靠财政手段,以此才能尽快实现长三角城市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一体化 财政制度创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南京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吕建伟 赵青 任书坤 高瞻 季璐瑶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新发展理念对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困境制定破局之路的体制机制性设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对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实践经验的肯定和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再度清晰规划,其共同点在于对高质量发展的聚焦和对科技创新带动经济螺旋式上升的倚重。长三角区域作为上述战略安排的承载主体,其创新举措、政策支持、资金投向、激励机制等既具突破性,也具实验性,对审计监督工作提出了挑战和要求。本文以此入手解读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审计的重点内容,并结合审计实践,剖析在审计组织安排、审计能力提升、审计协同共享等方面的差距与不足,思考加强区域发展态势研究力度、完善跨区域审计战略合作机制等举措,以此推动长三角区域构建良性互促的双循环模式,并以点带面助力国家层面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建锁
如何构建一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环长三角城市联盟体制,抛开行政区划的樊篱,加强各地政府及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实现该区域综合资源的最大利用和高效配置,推动长三角经济在原有基础上更快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在对制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财政制度因素分析后,提出通过变革税制、优化财政体制和税收支出政策,以有效地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侯蔚
基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长三角高校应当通过建立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教师合作交流机制和学生学分互认机制,实现协同发展。为此,必须逐步构建以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外围发展机制为核心架构的综合保障机制。着眼于区域一体化的视角,未来长三角高校需要立足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需求,通过整体策划、重点扶持、突出特色、协同发展,实现专业结构的系统优化。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专业结构 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晶 张珏
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因源于政府宏观层面调控的国家战略布局需求,市场中观层面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微观层面的更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需求。其本质是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是对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和标准的全新探索,是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新变化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走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合理的行政干预功效,建立一体化发展规划与引领的统筹机制;调动社会系统化参与的积极性,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和评价体系建设,构建一体化发展的协调和激励保障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应俊惠 肖斐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而推动"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则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上海票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票据交易量持续增长,市场活跃度不断提高,其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区域性票据中心。本文在分析上海票据市场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推进"长三角"地区票据一体化进程的必要性,提出发展区域票据市场需要解决如下四方面的问题:扩大区域市场影响力、加强票据产品信用组合、培育票据市场投资者和服务商等,最后文章从制度、机构、业务、工具到设施等方面提出推进"长三角"地区票据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海 “长三角”地区 票据市场 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志强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从区域合作布局、要素合作阶段迈入一体化协调发展和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在顶层设计层面进行制度创新和协调机制创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制度机制建设应以顶层设计一体化为基础,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协调机制;以营商环境一体化为抓手,构建市场一体化机制;以科技创新一体化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机制及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一体化。具体应以建立跨省域的协调机制为基础,从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入手,以改革措施的突破、落地和系统集成为抓手,利用区域公共服务与政策优势,吸引优质要素资源,打造具有掌控全球价值链能力的企业与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志强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从区域合作布局、要素合作阶段迈入一体化协调发展和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在顶层设计层面进行制度创新和协调机制创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制度机制建设应以顶层设计一体化为基础,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协调机制;以营商环境一体化为抓手,构建市场一体化机制;以科技创新一体化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机制及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一体化。具体应以建立跨省域的协调机制为基础,从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入手,以改革措施的突破、落地和系统集成为抓手,利用区域公共服务与政策优势,吸引优质要素资源,打造具有掌控全球价值链能力的企业与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金木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优惠的政策、优异的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态进一步向好,已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推进,长三角金融的一体化发展也成为讨论的议题。其中,城商行由于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独特的体制和机制,以及一体化发展外部条件相对成熟,其一体化发展被寄予热切期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忠华 李书萱 杜雪君
研究目的:基于2008—2019年长三角城市地价数据,实证分析地价增长及空间分异格局、机制。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地价历经复苏增长、相对企稳、快速增长和平稳增长4个阶段;(2)城市间地价差异整体缩小,并且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依赖性;(3)不同层级城市地价受到核心城市地价变化影响而呈现出相似变动和关联特征;(4)长三角区域地价空间关联格局成因主要是要素流动聚集效应与市场联动。研究结论:当前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城市地价一体化效应还不强,应进一步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促进土地要素流动、土地市场整合与地价协同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豪
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而长三角港航一体化的实现绕不开央地关系这一命题,尤其是诸多垂直领导部门的配合对相关工作至关重要。但是,现实中垂直领导部门经常因其垂直领导的性质和现有制度的束缚,难以积极回应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地方需求,有时甚至会起阻碍作用,形成了长三角港航一体化的央地关系制度悖论。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为该制度悖论提供了典型事例和集中体现。该制度悖论的根本成因在于现行制度体系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不能促进“地方需求”与“垂直领导”之间的高效协作。对此,应以“事权法治制度一体化”的方略,以“三大清单”为路径,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促进中央和地方的良性联动。
关键词:
长三角港航一体化 央地关系 浙江自贸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妍妍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度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已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杭州、南京、苏州、合肥为副中心的创新城市网络。与上海张江、北京怀柔、深圳并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为合肥建设全球性的科创枢纽城市打开成长空间。目前,合肥在重大创新平台集中度、企业研发投入、人才吸引力凝聚力、加强金融推动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此,应加快前沿交叉平台建设,推动研发机构、研发投入与重大项目等资源向企业汇集,创新高层次人才集聚管理,加大政府前端培育资助规模,提供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促进成果转化的组织系统和中试基地建设,政府主导构建网络化协同创新机制等。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合肥 科创枢纽城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汤蕴懿
通关一体化改革既体现了全球贸易规则改革的新方向,也是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这一改革为新的开放形势下我国货物贸易监管创新明确了方向,更形成了"以点带面,由面到片"的"可复制推广"措施路径,对推动区域政府管理体制的全面转型开拓了思路,积累了经验。随着上海自贸区改革的推进,监管制度重构、法律体系调整、创新监管主体等一系列后续措施政策亟待跟上,其中不仅要借鉴国际通关一体化的成功经验,更要结合中国开放经济的新需求,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目标,形成新型的海关监管体系格局。
关键词:
通关一体化 自贸区 海关贸易便利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斐
在创新经济中,创新要素和创新活动因其流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而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创新中心的区域布局和创新网络结构也具有较高的可规划性;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因产业集聚和扩散而形成"核心—边缘"格局下的区域一体化,创新经济中因创新的共享化扩散而形成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因此,应积极发展创新经济,由区域内所有政府、创新主体、生产主体等共建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通过各地区协商共治、各行为主体协作共治和政府与市场协同共治优化创新生态,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创新扩散促进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实现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应优化创新网络系统,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建开放性区域创新产业共同体;促进集成式制度创新,共治区域创新生态;进而实现共享型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为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