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0)
- 2023(483)
- 2022(437)
- 2021(443)
- 2020(457)
- 2019(1033)
- 2018(994)
- 2017(1991)
- 2016(1202)
- 2015(1330)
- 2014(1393)
- 2013(1320)
- 2012(1220)
- 2011(1026)
- 2010(1060)
- 2009(989)
- 2008(917)
- 2007(734)
- 2006(580)
- 2005(517)
- 学科
- 济(5626)
- 经济(5624)
- 方法(4228)
- 数学(4036)
- 数学方法(3986)
- 管理(2515)
- 业(2228)
- 企(1907)
- 企业(1907)
- 学(1608)
- 农(872)
- 中国(853)
- 贸(842)
- 贸易(842)
- 易(817)
- 财(790)
- 环境(767)
- 理论(691)
- 害(678)
- 地方(658)
- 及其(632)
- 业经(612)
- 虫(573)
- 和(566)
- 划(529)
- 家(524)
- 农业(523)
- 防(519)
- 技术(505)
- 出(496)
- 机构
- 大学(16264)
- 学院(16202)
- 济(6226)
- 经济(6127)
- 研究(5833)
- 管理(5739)
- 理学(5170)
- 理学院(5108)
- 管理学(4924)
- 农(4915)
- 管理学院(4904)
- 科学(4438)
- 农业(4062)
- 中国(3791)
- 业大(3763)
- 所(3524)
- 研究所(3341)
- 京(3173)
- 农业大学(2660)
- 中心(2516)
- 室(2360)
- 财(2354)
- 江(2347)
- 业(2253)
- 实验(2223)
- 技术(2195)
- 实验室(2167)
- 经济学(2087)
- 科学院(2060)
- 重点(2055)
共检索到20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晶晶 孙慧敏 宋家升 鲍恩东
[目的]为了开发一种能够预防感染、阻止潜伏期建立的猫疱疹病毒I型(FHV-1)弱毒疫苗,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以及CRISPR/Cas9技术将FHV-1的gIgE基因替换为红色荧光蛋白RFP。[方法]试验构建了针对gIgE基因的3 条sgRNA及表达Cas9蛋白的质粒,将含有sgRNA及Cas9蛋白的质粒与含有RFP的转移载体共转染到猫肾细胞(F81),通过噬斑纯化以及有限稀释方法进行病毒纯化,以重组毒感染F81细胞连续10 代验证其遗传稳定性,通过测定重组毒以及亲本毒H07的病毒滴度、一步生长曲线以及判断噬斑大小评价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试验结果显示,FHV-1 gIgE基因缺失毒株得到成功构建并将其命名为FHV-ΔgIgE-RFP;提取重组毒DNA通过PCR验证gIgE基因无目的条带,表明重组毒纯化成功,再通过PCR验证RFP基因有目的条带,表明重组毒成功插入外源基因;病毒滴度测定结果显示,与亲本毒相比重组毒的病毒滴度下降了10倍;在F1~F10连续传代过程中可观察到RFP荧光表达且无减弱现象,表明重组毒可稳定表达外源基因;测定FHV-ΔgIgE-RFP以及H07的生长曲线,重组毒的生长趋势与亲本毒大致相同,表明插入外源基因并不会改变病毒本身的生长特性;噬斑观察及染色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病毒感染细胞前期还是后期,重组毒的噬斑都要小于亲本毒,表明缺失gIgE基因后病毒毒力下降。[结论]上述结果说明,本研究成功构建并筛选出了FHV-1 gIgE基因缺失致弱毒株,为开发疱疹病毒弱毒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坚实平台与基础。
关键词:
FHV-1 致弱毒株 重组病毒 病毒筛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春涛 王建华 侯相山 霍雷 侯艳梅 牛钟相
用PCR法扩增了牛疱疹病毒Ⅰ型B artha N u/67株gB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AD/TOPO中构建重组质粒pBAD-gB。将pBAD-gB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OP 10后进行了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和抗原性检测,并通过改变诱导剂L-A rab inose的浓度和诱导时间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BAD-gB构建成功,gB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gB蛋白的纯度达90%以上,gB蛋白抗原性良好,最佳诱导表达条件:L-A rab inose终浓度为0.2 g/L,诱导时间为5 h。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Ⅰ型 gB基因 原核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杰 周勇 范玉顶 刘文枝 江南 曾令兵
为了查明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 hv-2)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以及病毒在细胞内的超微形态发生过程,利用新建立的对Cy hv-2敏感的异育银鲫脑组织细胞系(Gi CB),对Cy hv-2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比较了不同来源鱼类细胞系对Cy hv-2感染的敏感性,并对体外培养细胞中Cy hv-2病毒粒子及其超微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显示,Cy hv-2对热、酸、碱、有机溶剂和冻融敏感;常用鱼类细胞系epC、rTG-2、Koi-Fin、CiK、CCK、pF-Fin对Cy hv-2的感染不敏感,特异性巢式pCr检测盲传至第7代Cy hv-...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金先 陈强 李英英 宋铁英 葛均青
为了明确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 AngHV)的生物学及理化特性,利用一株从欧洲鳗鲡“脱黏败血综合征”病料中分离的AngHV病毒株研究了其增殖特性及其对主要鱼类细胞系的感染敏感性,进一步分析了其对热、酸碱、氯仿和乙醚等理化因子的耐受性。结果发现,AngHV感染的鳗鲡卵巢细胞系(Eel ovary, EO)内可见许多典型的疱疹病毒样颗粒,细胞出现时序性细胞病变; AngHV可在EO细胞系内稳定传代,较适宜扩繁温度为25 ℃~27 ℃,而不能在鲤上皮瘤细胞系(Epithelioma papilloma cyprinid cell , EPC)、草鱼卵巢细胞系 (Grass carp ovary cell, CO)、胖头鱥肌肉细胞系 (Fathead monow cell, FHM)、大鳞大麻哈鱼胚胎细胞系(Chinook salmon embryo cell, CHSE-214)、虹鳟性腺细胞系(Rainbow trout gonad cell, RTG-2)、蓝鳃太阳鱼细胞系(Bluegill fry cell, BF-2)等鱼类细胞内增殖;理化特性分析表明,37℃处理30 min,AngHV滴度降低不明显,而56 ℃处理30 min可完全灭活AngHV;AngHV对酸(pH 3.0)敏感,而对碱(pH 10.0)较耐受,且对氯仿和乙醚敏感。本研究结果可为AngHV病的综合防控及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茂 肖丹 刘天强 刘衍鹏 黄冠军 汪开毓 罗远会
对患"鳃出血"病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病灶组织进行分离,并通过回归感染试验、细胞分离鉴定、电镜观察以及PCR几种方法结合来鉴定。结果显示:健康异育银鲫注射组织滤液5 d后开始发病,且症状与原发病症状一样,死亡率为80%,对照组没有死亡。对患病鱼内脏组织经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组织内有大量的病毒颗粒,成熟的病毒粒子直径大小170~200 nm,与疱疹病毒Ⅱ型病毒粒子相符。滤液经疱疹病毒Ⅱ型特异性的PCR检测,获得阳性目的片段,同时将无菌处理的病样滤液接种胖头鲤细胞(FHM),培养1 d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单层细胞网状收缩,坏死细胞聚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进 曾令兵 杨德国 张辉 马杰 江南 范玉顶
采用细胞培养、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巢式PCR检测以及病毒DNA克隆与测序分析等技术,从湖北武汉一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患出血病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体内分离鉴定了一株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病毒,命名为鲤疱疹病毒2型武汉株(CyHV-2-WH)。患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锦鲤鳍条细胞系(Koi-Fin)可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用患病鱼组织匀浆液与细胞培养物分别人工感染异育银鲫,均可重复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死亡率达100%。患病鱼脾与肾脏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病毒为具囊膜的球形病毒,囊膜直径为170~2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娃 温虹 王浩 陆佳荃 吕利群 姜有声
为了鉴定CyHV-2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本研究用分离的CyHV-2-YC-1分离株感染异育银鲫尾鳍细胞系(GiCF),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对细胞感染液中的CyHV-2进行纯化,纯化后的CyHV-2病毒免疫小鼠制备抗CyHV-2多克隆抗体。纯化的病毒颗粒经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用抗CyHV-2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透射电镜观察下发现50%~66%的蔗糖梯度多见完整囊膜包裹的CyHV-2病毒颗粒,也有少量囊膜破损的病毒颗粒。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CyHV-2多克隆抗体与多种病毒蛋白具有特异性免疫反应,质谱鉴定显示,其中8种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分别是ORF92、ORF115、ORF25、ORF57、ORF66、ORF72、ORF131和ORF132。研究表明,通过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提纯CyHV-2病毒颗粒后,本研究制备的抗CyHV-2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CyHV-2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本研究将为CyHV-2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更多的候选抗原。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Ⅱ型 免疫原性 蛋白 质谱鉴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莉娟 罗杨志 刘学芹 顾泽茂 袁军法
针对国内市场上流通的金鱼,开展CyHV-2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比较CyHV-2不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结果显示:无明显临床症状的金鱼带毒率较高(13.89%),表明我国已有CyHV-2的分布。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我国金鱼和异育银鲫来源的CyHV-2编码的解旋酶基因部分序列一致,表明异育银鲫来源的CyHV-2和金鱼来源的CyHV-2极可能为同一种病毒。同日本分离株(H.Fukuda)比较,我国金鱼来源的CyHV-2编码的DNA聚合酶基因片段序列同该毒株完全一致,但两者编码的衣壳体间三联蛋白和解旋酶各有1~2个氨基酸的差异,表明我国分布的CyHV-2同H.Fukuda毒株高度相似,但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 锦鲤疱疹病毒 流行病学 金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葛均青 杨金先 龚晖 林天龙
为获知鳗鲡"脱粘败血病"与病毒的关系,实验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从发病的欧洲鳗鲡内脏器官组织匀浆液中纯化了病毒粒子,负染后利用电镜观察;进一步用EO细胞对病毒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感染病毒的细胞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然后,提取病毒DNA,利用鳗鲡疱疹病毒的PCR检测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接种匀浆上清液的EO细胞出现细胞融合的病变效应;分离病毒的病毒粒子具囊膜,大小约为200 nm;从感染病毒的细胞上清液DNA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序列测定与比对分析表明,该序列与鳗鲡疱疹病毒欧洲株(AngHV-1)的序列完全一致。研究表明,利用EO细胞分离了一株鳗鲡病毒,经形态观察和DNA分析,确认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哲 喻飞 郝凯 李舒馨 张小东 陈泓迅
疱疹病毒是双链DNA病毒家族成员之一,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严重危及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其中异疱疹病毒科各成员是引起水生动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严重制约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尤其对我国鱼类养殖产业影响巨大。本文简要概述鱼类疱疹病毒研究发展历程、现状及进展,主要包括鲤疱疹病毒、鮰疱疹病毒、鲑疱疹病毒及其他鱼类疱疹病毒等,以期增强我们对鱼类疱疹病毒研究发展的系统性认知。
关键词:
水生动物 鱼类 病毒病 疱疹病毒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欣 贾鹏 刘莹 王津津 史秀杰 潘广 郑晓聪 于力 何俊强 刘荭 吴志新
本研究建立了定量检测鲤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的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方法,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方法的灵敏性、重复性、特异性和临床样品检测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qPCR相比,ddPCR具有相同的特异性,其灵敏性比qPCR低20倍。在定量CyHV-2 DNA时,ddPCR(R2=0.994)和qPCR(R2=0.994)均表现出良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瑶佳 田思璐 许佳雪 李尹麒 杨悦 耿毅 黄小丽 陈德芳 汪开毓 欧阳萍
为探究疾病病因和流行特点,对病鱼进行剖检、病理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及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患病鲫临床表现为离群独游、浮头、全身发黑、体表出血。剖检发现鳃、肝脏、肾脏等器官出血、肿胀和坏死,鳔点状出血。组织病理观察显示,鳃呼吸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及脱落;肾脏局灶性坏死;脾脏组织广泛变性坏死,造血系统崩解;肝脏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透射电镜观察到脾脏和肾脏中存在4种不同大小的病毒颗粒,分别为DNA病毒内核、空衣壳、实心衣壳和有包膜的成熟病毒粒子。未成熟的病毒粒子存在于细胞核,成熟的病毒粒子存在于细胞质。电镜下可见鲤疱疹病毒II型(CyHV-2)在细胞核内完成核酸复制和核衣壳装配,囊膜蛋白在出核后获得。细胞核萎缩、核染色质边缘化,线粒体肿胀、坏死、嵴断裂,细胞质空泡化。取病鱼组织匀浆滤菌后接种到EPC及FHM细胞系,盲传3代后未见细胞病变。通过腹腔注射病鱼组织匀浆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实验组鲫表现出与自然感染鲫相同的临床症状而对照组鲫正常,实验组累积死亡率为80%。用PCR方法检测CyHV-2的解旋酶基因片段,扩增出预期大小相符的目的条带。利用邻近法对该病毒的解旋酶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与CyHV-2(YZ-01)的同源性为99%。以上实验结果证实了CyHV-2是这次疾病暴发的原因。
关键词:
鲫 鲤疱疹病毒2型 组织病理 超微病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勇 曾令兵 张辉 范玉顶 徐进
针对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DNA解旋酶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长度为1 446 bp的基因编码区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经PCR鉴定与测序分析确认正确后,以10倍梯度稀释重组质粒,作为标准模板进行TaqMan real-time PCR扩增,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鲤疱疹病毒Ⅱ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达到0.999 1,斜率为-3.412;对初始模板定量检测的范围为1×101~1×107copies/μ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鲤疱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璋 郝爽 张振国 孟一耕 史谢尧 冯守明
为分析近年来天津地区养殖鲤(包括锦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因,利用病原菌分离、细胞培养、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切片、人工感染实验、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分型等方法对患病鱼及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患病鱼体表未发现大量寄生虫;在肝、脾、肾等内脏组织中未能分离到细菌;在鳃组织中发现大量的圆形病毒颗粒;使用患病鱼组织滤液感染锦鲤鳍条原代细胞,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注射患病鱼组织滤液和产生病变的细胞上清液可分别导致健康锦鲤93.3%和86.7%的死亡率;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主要病变组织为鳃、
关键词:
鲤 锦鲤疱疹病毒 分离鉴定 基因型 天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莹莹 王庆 曾伟伟 潘厚军 王英英 刘春 梁红茹 石存斌 吴淑勤
2013年4月,广东省一锦鲤养殖场暴发不明病因疾病,濒死锦鲤在塘边游动缓慢直至死亡,死亡率高达100%。现场采样发现,发病锦鲤体长25 cm,眼球凹陷,胸鳍及腹鳍出现出血斑点,解剖发现内脏器官包括肝、脾、肾肿大。细菌分离结果显示,内脏器官肝脏和肾脏中未分离到细菌。提取自然发病鱼的肝、脾、肾、鳃组织DNA作为模板,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锦鲤疱疹病毒(KHV)检测引物进行PCR扩增,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特异性产物。NCBI的Blast搜索结果显示,扩增序列与KHV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病鱼内脏组织研磨过滤除菌后,腹腔注射20尾...
关键词:
锦鲤 锦鲤疱疹病毒 TK基因 病毒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