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1)
- 2023(5530)
- 2022(4770)
- 2021(4554)
- 2020(4041)
- 2019(9268)
- 2018(9266)
- 2017(18166)
- 2016(10150)
- 2015(11211)
- 2014(11275)
- 2013(10867)
- 2012(9765)
- 2011(8846)
- 2010(9101)
- 2009(8235)
- 2008(8107)
- 2007(7131)
- 2006(5976)
- 2005(5337)
- 学科
- 济(38746)
- 经济(38708)
- 业(26643)
- 管理(26607)
- 企(22588)
- 企业(22588)
- 方法(22524)
- 数学(20543)
- 数学方法(20022)
- 学(9770)
- 农(9042)
- 中国(8967)
- 财(8888)
- 理论(7843)
- 业经(7301)
- 制(6979)
- 技术(6520)
- 贸(6369)
- 贸易(6365)
- 易(6207)
- 银(6016)
- 银行(5992)
- 务(5971)
- 财务(5938)
- 财务管理(5926)
- 地方(5712)
- 行(5699)
- 融(5656)
- 企业财务(5654)
- 金融(5651)
- 机构
- 学院(141418)
- 大学(140394)
- 管理(52454)
- 济(51953)
- 经济(50787)
- 研究(47160)
- 理学(46110)
- 理学院(45558)
- 管理学(44207)
- 管理学院(43965)
- 中国(33919)
- 科学(33285)
- 农(30575)
- 京(29625)
- 业大(26130)
- 所(25411)
- 农业(24565)
- 研究所(23546)
- 财(23511)
- 中心(21329)
- 江(20895)
- 财经(19066)
- 北京(17935)
- 技术(17696)
- 经(17374)
- 范(17030)
- 师范(16733)
- 院(16718)
- 州(16697)
- 农业大学(16313)
- 基金
- 项目(100928)
- 科学(78714)
- 基金(73423)
- 家(66713)
- 研究(66280)
- 国家(66249)
- 科学基金(56172)
- 省(41288)
- 社会(40340)
- 自然(40144)
- 自然科(39357)
- 自然科学(39340)
- 自然科学基金(38616)
- 社会科(38308)
- 社会科学(38296)
- 基金项目(38179)
- 划(34963)
- 教育(32459)
- 资助(31905)
- 编号(25646)
- 重点(23375)
- 创(21529)
- 计划(21454)
- 部(21407)
- 发(20727)
- 创新(20128)
- 科研(20036)
- 成果(20015)
- 科技(18715)
- 课题(18715)
共检索到197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春花 贺强 苏磊 李静心 王慧利 刘铁铮 舒邓群 曹少先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通过添加GM-CSF刺激使PBMCs转化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MDMs);比较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DMs和肺泡巨噬细胞(PAMs)不同时间的病毒载量及病毒TCID50,研究了PRRSV体外感染猪MDMs后复制和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BMCs转化的MDMs具有很好的墨汁吞噬能力,MAC387标记阳性;GM-CSF刺激PBMCs转化为MDMs的最适质量浓度为20 ng.mL-1,刺激时间为72 h时MDMs转化率最高;PRRSV体外感染12 h时MDMs中病毒载量达到最高值,随后迅速下降;细胞上清液的病毒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辉 刘聚祥 刘静 王建平 李宏娟 许亚改
为实现抗猪附红细胞体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拟建立小鼠最优感染模型及应用其进行药物敏感性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通过对感染率、菌血症峰期及临床症状考察,确定最佳感染方法、感染途径和接种剂量。而后应用感染模型对土霉素、四环素、贝尼尔、青蒿素、咪唑苯脲等10种抗生素和抗原虫药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以0.1mL剂量尾静脉接种猪EH提纯液,能够使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昆明小鼠在3d时达到菌血症峰期。药物敏感性测试反映贝尼尔、咪唑苯脲和青蒿素对猪附红细胞体作用最强。因此,用此模型可进行体内抗猪附红细胞体药物的高通量筛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永德 潘传燕 余艳玲 冯鹏霏 罗洪林
为获得具有单一克隆特性的能稳定传代培养的罗非鱼巨噬细胞系,本研究从尼罗罗非鱼腹腔中分离纯化巨噬细胞,采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筛选单克隆细胞的方法建立了尼罗罗非鱼巨噬细胞系,并对其进行了EBV感染鉴定、电镜观察、端粒酶活性检测、致癌性评估、核型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表明,EBV已整合到尼罗罗非鱼巨噬细胞中且稳定表达,经30代稳定传代,该细胞系仍维持较好的增殖状态;该细胞系表面不平滑,有明显的钝圆形突起和细长的伪足,表现为典型的巨噬细胞形态;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未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巨噬细胞 永生化 细胞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佳欣 钟秋 刘芮伶 郑健 李昱辰 杨倩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CXC趋化因子配体17(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7,CXCL17)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并解析其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 首先,本研究构建表达猪CXCL17蛋白的重组菌,该菌经IPTG诱导后高效的表达CXCL17蛋白,并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过变性、纯化和复性获得重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纯化的CXCL17蛋白进行验证。其次,通过CCK-8法筛选CXCL17蛋白的最佳浓度范围,并以该浓度设置浓度梯度处理猪巨噬细胞,通过Transwell试验检测CXCL17对巨噬细胞的趋化活性;最后,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微丝骨架的变化及相关通路的激活情况,以揭示CXCL17趋化巨噬细胞迁移的作用机制。[结果] 研究发现,重组菌在IPTG终浓度为1.0 mmol·L~(-1),37℃诱导表达7 h的条件下,能够获得高表达量的重组猪CXCL17蛋白。该蛋白经纯化后纯度可高达95%。使用该重组猪CXCL17蛋白可以剂量依赖的诱导猪巨噬细胞迁移,其主要的机制为通过激活微丝骨架下游的LIMK/Cofilin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微丝骨架重排,促进细胞微丝骨架的解聚、聚合,从而有利于巨噬细胞的迁移。[结论] 本研究制备了重组猪CXCL17蛋白,并探究了CXCL17调控细胞微丝骨架诱导猪巨噬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为CXCL17作为黏膜免疫增强剂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学慧 芝吉 曹青 张浩浩 何曾文 邓静 范子秋 马永辉 马金锐 张拽中 崇倩 宋维丽 薛惠文 苟惠天
为探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噬菌体裂解酶的特性及在食品基质中的初步应用,从NCBI获取李斯特菌噬菌体裂解酶lys039基因序列,分析其生物信息学,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研究其裂解活性、对生物被膜的影响以及在牛奶基质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裂解酶Lys039由34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36.4 ku,等电点为9.81,其结构具有酰胺酶活性,对本实验室2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株无害李斯特菌、1株伊氏李斯特菌以及1株威氏李斯特菌具有裂解活性,但是对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沙门菌没有显示出裂解活性。2)随着Lys039浓度的升高,裂解活性逐渐增强,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6.0。3)Lys039能显著清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形成的生物被膜,并且可以降低牛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细菌数量。综上,Lys039温度耐受范围广、耐酸耐碱且裂解谱较宽,可显著清除生物被膜以及初步应用效果良好。本研究为进一步防治及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伟 王小敏 何孔旺 温立斌 倪艳秀
通过PCV2病毒感染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变化,探讨PCV2感染后可能的致病途径。通过PCV2病毒体外接种3D4/21细胞,感染不同时间后,收集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8及IL-18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CV2对3D4/21细胞的IL-1β、IL-8转录主要起抑制作用,对IL-8转录起促进作用。推测其在体内的综合效应导致感染早期机体抗病毒能力降低,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影响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正常运转,为PCVD的发病创造了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继英 王彦平 王怀中 王海飞 刘剑锋 郭建凤
【目的】聚肌胞(Poly I:C)是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的共聚物,能够模拟病毒感染后所形成的ds RNA,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利用Poly I:C作为免疫刺激剂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免疫刺激试验中Poly I:C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体外免疫刺激培养时间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不同的Poly I:C免疫剂量和免疫刺激时间对猪PBMC各细胞因子和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确定Poly I:C进行免疫试验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体外免疫刺激培养时间,为利用Poly I:C进行RNA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调控机理研究提供试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邰光富 鄢庆枇 徐晓津 李芊 覃映雪
为建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体外吞噬嗜水气单胞菌的数量模型,研究了感染时间一定、感染复数变化的情况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的细菌数量和白细胞的存活率,同时还研究了感染复数一定、感染时间变化的情况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的细菌数量和白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发现,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吞噬作用,在感染复数为100∶1、感染时间为30min时细胞吞噬的细菌量达到饱和,而细胞本身仍可维持较高活性。表明100∶1的感染复数及30min的感染时间,是研究鳗鲡外周血白细体外吞噬嗜水气单胞菌数量模型的最佳参数。本研究还通过检测吞噬速率和杀菌速率评估建立起来的数量模型发现,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嗜水气单胞菌的速...
关键词:
外周血白细胞 吞噬 嗜水气单胞菌 鳗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苗向阳 丁淑燕 朱玉良 郝慧芳 邵建军
用猪脂肪细胞以免疫删减法免疫小鼠,取其脾细胞,RT-PCR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克隆入噬菌粒表达载体pCANTAB5E中,构建单链抗体(ScFv)文库。用猪脂肪细胞,对其进行3轮吸附-洗脱-富集,筛选抗猪脂肪细胞膜单抗。经ELISA检测,51/96克隆具有与猪脂肪细胞结合活性,阳性率为53%,与猪肝细胞则成阴性反应,初步证明了单抗的特异性,为猪脂肪细胞膜单抗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单链抗体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猪脂肪细胞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康 蔡春芳 倪建国 王永玲 朱国
借鉴哺乳动物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结合鱼类细胞自身特点 ,纯化培养鲤血管内皮细胞并传至 3代 ,以此作为粘附材料。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技术并结合玻璃粘附法分离纯化鲫、草鱼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并与上述 3代内皮细胞进行免疫粘附试验 ,同时进行免疫粘附动力学观察。结果显示 ,鲫、草鱼两类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率分别为 :0 .0 9± 0 .0 13,0 .2 0± 0 .0 18;0 .11± 0 .0 15,0 .2 1± 0 .0 2 3。表明鲤科鱼类不同种的同类细胞粘附率差异不大 ,而同种不同类细胞则差异显著。动力学观察分析表明 ,淋巴细胞粘附较快 ,60min进入平台期 ;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温立斌 何孔旺 杨汉春 刘梦雅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猪不同时相猪肺泡巨噬细胞中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SLA-DR、SLA-DM和CD74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 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3 d,上述分子的mRNA表达皆低于对照组相应分子的mRNA表达。其中,CD80 mRNA的表达呈下调趋势(P<0.1),CD40、CD74和SLA-DR的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贺澄日 滕文军 黄会岭 陆钢
“906”生长调节剂除对鸡腹腔巨噬细胞随机运动功能的影响(12.19±2.65)与对照组(11.3±3.01)比较差异不显著外,对鸡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35.3%),噬菌指数(1.65±0.5)及Fc受体E花环形成率(39.7%)与对照组(分别为27.7%、1.25±0.5、31%)相比均差异显著,证明“906”生长调节剂对鸡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油菜素内酯有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明 王秋华 王瑞 甘西 李莉萍 雷爱莹 梁万文 黄维义
利用酵母分泌表达的重组罗非鱼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of tilapia,tHsp70),与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抗原在体外非共价结合形成tHsp70-抗原复合物,通过对体外培养的腹腔巨噬细胞NO释放水平、吞噬活性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研究tHsp70对罗非鱼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tHsp70在体外能够与海豚链球菌菌体、胞外分泌物(extracellular bacteria products,ECP)结合形成tHsp70-抗原复合物;tHsp70-抗原复合物和tHsp70均可显著增强罗非鱼腹腔巨噬细胞的贴壁和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显华 于洋 郝璐 刘天明 付越 李敬双
【目的】阐明华蟾毒精(CBG)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为CBG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BalB/C小鼠制备与纯化腹腔巨噬细胞,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mG/l)CBG作用于巨噬细胞,采用mTT法检测CBG对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采用Griess法检测CBG对巨噬细胞分泌NO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CBG对巨噬细胞分泌il-6、TNF-α和Gm-CsF的影响。【结果】CBG质量浓度为1.0,1.5和2.0mG/l组均能极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CBG质量浓度为0.5 mG/l组能显著促进巨噬细胞NO的分泌,而1.0,1.5和2.0mG/l ...
关键词:
华蟾毒精 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分泌功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贺澄日 滕文军 黄会岭 陆钢
“906”生长调节剂对鸡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EffectsofGrowthRegulator“906”onFunctionofPeritonealMacrophagesinChicken¥“906”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含有油菜素内酯(Brassino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