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1)
- 2023(10758)
- 2022(9563)
- 2021(9104)
- 2020(7706)
- 2019(17987)
- 2018(18063)
- 2017(34914)
- 2016(19561)
- 2015(21759)
- 2014(21641)
- 2013(21360)
- 2012(19728)
- 2011(17650)
- 2010(17504)
- 2009(15774)
- 2008(15364)
- 2007(13267)
- 2006(11548)
- 2005(9897)
- 学科
- 济(73272)
- 经济(73193)
- 管理(52154)
- 业(50296)
- 企(42497)
- 企业(42497)
- 方法(35720)
- 数学(30844)
- 数学方法(30455)
- 学(20509)
- 农(19081)
- 财(17887)
- 中国(17770)
- 业经(16006)
- 地方(14880)
- 理论(12934)
- 制(12743)
- 贸(12736)
- 贸易(12730)
- 农业(12537)
- 易(12334)
- 和(12207)
- 务(11752)
- 财务(11692)
- 财务管理(11673)
- 环境(11493)
- 技术(11203)
- 企业财务(11122)
- 银(10235)
- 银行(10169)
- 机构
- 大学(277169)
- 学院(273819)
- 管理(106904)
- 济(100944)
- 经济(98696)
- 研究(94154)
- 理学(93862)
- 理学院(92706)
- 管理学(90821)
- 管理学院(90358)
- 中国(66102)
- 科学(64414)
- 京(59440)
- 农(52375)
- 所(49088)
- 业大(47317)
- 研究所(45729)
- 财(44556)
- 农业(41698)
- 中心(41220)
- 江(38800)
- 北京(37015)
- 范(36869)
- 财经(36814)
- 师范(36396)
- 院(34105)
- 经(33523)
- 州(31637)
- 技术(30215)
- 经济学(29681)
- 基金
- 项目(197270)
- 科学(153183)
- 基金(142575)
- 研究(137908)
- 家(126806)
- 国家(125809)
- 科学基金(106394)
- 社会(83764)
- 社会科(79227)
- 社会科学(79204)
- 省(77852)
- 基金项目(76947)
- 自然(72872)
- 自然科(71155)
- 自然科学(71128)
- 自然科学基金(69861)
- 划(66390)
- 教育(63090)
- 资助(59032)
- 编号(55296)
- 成果(44904)
- 重点(44679)
- 部(42570)
- 发(41669)
- 创(40838)
- 科研(38511)
- 课题(38505)
- 计划(38443)
- 创新(38204)
- 大学(36017)
- 期刊
- 济(106165)
- 经济(106165)
- 研究(75939)
- 学报(53998)
- 农(47393)
- 科学(46773)
- 中国(46504)
- 大学(39262)
- 管理(37549)
- 学学(37290)
- 农业(33348)
- 财(31789)
- 教育(28922)
- 技术(21987)
- 融(19064)
- 金融(19064)
- 财经(17211)
- 业经(17207)
- 经济研究(16601)
- 业(16561)
- 业大(15277)
- 图书(15084)
- 版(14772)
- 科技(14683)
- 经(14516)
- 问题(14011)
- 理论(13614)
- 技术经济(12691)
- 实践(12670)
- 践(12670)
共检索到380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萍 梁宗锁 陈德育 张跃进 邱鹏程
为了选择猪苓的最佳菌株及其采收的最佳发育阶段,研究了猪苓3个菌株菌丝体的形态结构、多糖含量,并对不同发育阶段菌核的显微结构和多糖累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苓3个菌株在孢子形态和数量、菌索形成和草酸钙方晶上存在明显差异;菌株X2的菌丝生长快、长势旺,菌丝体浓密洁白,易形成菌索,菌丝体及发酵液的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0.4 mg/g和0.111 mg/mL,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为0.2458 cm/d;人工白苓与野生白苓在形态和显微结构上相似;野生黑苓菌核的多糖含量最高,达56.41 mg/g,人工白苓最低,为15.95 mg/g。说明在3个菌株中,X2合成猪苓多糖的能力较强,药用价值高,质量最...
关键词:
猪苓 显微结构 猪苓多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元 梁宗锁
【目的】优化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提高猪苓胞内多糖浸提的得率。【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确定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的浸提方法、辅助浸提方法和除蛋白方法。【结果】与水浸提相比,弱碱性溶剂浸提猪苓菌丝胞内多糖的效果更好,具体工艺参数为:按料液比1∶40添加40倍体积pH=11的NaOH,90℃浸提4次,每次60 min;酶解辅助法和超声波辅助法可有效提高猪苓发酵菌丝胞内多糖的浸提得率,其中酶解辅助浸提的效果更好,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配比为m(纤维素酶)∶m(果胶酶)=1∶1,复合酶用量为10 mg/g,酶解80 min;蛋白酶和Sevag配合的除蛋白方法,是去除猪苓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冬a 徐梦馨 马珍璐 张小燕 张跃进 孙建华
【目的】研究土壤微生物发酵液对猪苓菌丝生长发育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影响,为其大规模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猪苓生活的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通过平板试验,筛选对猪苓菌丝或菌核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菌株;用筛选出的微生物发酵液培养猪苓,以不添加发酵液的培养基为对照,比较不同发酵液处理对猪苓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平板培养中,细菌L2、L3、L5、L9处理菌丝均有分泌物出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菌丝颜色逐渐变黄变褐,除L2外,其余细菌菌株处理猪苓均有菌核生成;放线菌A14处理猪苓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真菌P3处理猪苓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在液体培养基中,真菌P4发酵液可显著提高猪苓菌丝生物量,菌丝体干质量达7.67 g/L;放线菌A3发酵液处理猪苓菌丝胞外多糖质量浓度最高,达0.133 g/L。【结论】从土壤中筛选出了能够促进猪苓菌丝生长发育、提高猪苓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菌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瑾 王芳 伍建榕
【目的】研究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墨兰(C.sinense)和兜兰属(Paphiopedilum)的杏黄兜兰(P.armeniacum)、飘带兜兰(P.parishii)4种地生兰菌根的显微结构,了解菌根真菌与地生兰生长之间的关系,为地生兰的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石蜡连续切片的方法,用分离自野生地生兰的菌根真菌菌株CLB113和CLB111,接种4种地生兰种子萌发无菌组培苗,使地生兰形成菌根, 观察菌根的结构、菌丝侵入途径及菌丝结在皮层中的消长状况,并与野生状态下地生兰的菌根进行比较,从形态学角度分析菌根真菌与地生兰的共生关系。【结果】菌根从外到...
关键词:
地生兰 菌根 显微结构 菌丝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瑾 王芳 伍建榕
【目的】研究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墨兰(C.sinense)和兜兰属(Paphiopedilum)的杏黄兜兰(P.armeniacum)、飘带兜兰(P.parishii)4种地生兰菌根的显微结构,了解菌根真菌与地生兰生长之间的关系,为地生兰的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石蜡连续切片的方法,用分离自野生地生兰的菌根真菌菌株CLB113和CLB111,接种4种地生兰种子萌发无菌组培苗,使地生兰形成菌根,观察菌根的结构、菌丝侵入途径及菌丝结在皮层中的消长状况,并与野生状态下地生兰的菌根进行比较,从形态学角度分析菌根真菌与地生兰的共生关系。【结果】菌根从外到内...
关键词:
地生兰 菌根 显微结构 菌丝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寇明钰 冯广林 李刚 宋光富 周容 李东亮
为研究烟叶爆破前后叶片中木质纤维素和中性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显微结构的变化,用蒸汽爆破技术对烟叶进行了不同压力梯度的汽爆。结果表明:1)蒸汽爆破处理对叶片中的半纤维和纤维素有明显的去除作用,与对照相比,在0.6MPa爆破时,两者含量分别降低49.26%和18.37%,木质素含量随汽爆压力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再小幅增加的趋势;2)蒸汽爆破在低压条件下(≤0.2MPa)可激发小分子香味物质生成,糠醛、糠醇、2-乙酰基呋喃、5-甲基糠醛、苯乙醛、香叶基丙酮和巨豆三烯酮A含量都出现了增加,除香叶基丙酮,其余均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但高压条件(>0.2MPa)下造成香味物质损失严重;3)新植二烯作为许多香味成分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新葵 雷朝亮
研究了蝇蛆几丁低聚糖对花生白绢病菌菌丝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蝇蛆几丁低聚糖对花生白绢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7.0mg/mL时抑菌效果达到了100%;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蝇蛆几丁低聚糖处理引起菌丝顶端膨大,生长扭曲,菌丝内原生质体分布不均匀,部分细胞甚至开始解体;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蝇蛆几丁低聚糖处理导致菌丝内原生质体液泡化,出现电子致密物质,原生质膜部分收缩,液泡内有电子致密物质沉积,液泡逐渐融合成大型液泡,细胞受到严重破坏,甚至解体等一系列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蝇蛆 几丁低聚糖 花生白绢病 超微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雯瑞 陈德育 梁宗锁 刘瑞芳 孙建华
【目的】研究野生猪苓菌株的最佳分离、培养方法,为猪苓的深入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采自陕西眉县太白山野生猪苓进行菌核组织分离和子实体孢子分离,比较2种方法所得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以子实体孢子分离所得菌株为材料,分析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矿质元素和栽培代料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采用子实体孢子分离法所得猪苓菌株菌丝生长情况较菌核组织分离法好;PDA培养基、GPY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适用于野生猪苓菌的分离。分别以糊精、果糖为碳源,蚕蛹粉、酪素为氮源时,它们对猪苓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都非常显著;以1.2mL/L玉米浆作为生长因子时,菌丝生长速率最高。适宜质量浓度的矿质元素对猪...
关键词:
猪苓 分离培养 菌丝生长 萌发 代料栽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燕梅 林树根 王全溪 潘三东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花鲈头肾的显微与超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花鲈头肾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和免疫器官.头肾实质无肾单位,主要由淋巴组织和血窦构成,可分为淋巴细胞聚集区和粒细胞聚集区.电镜下观察显示,花鲈头肾主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组成,根据胞浆内特殊颗粒的形态结构和大小将粒细胞分为Ⅰ、Ⅱ、Ⅲ型粒细胞.
关键词:
花鲈 头肾 显微结构 超显微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生 聂其灼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中华鳖脾脏的显微结构、某些组织化学特性和亚微结构进行了研究。脾脏被膜较薄,小梁少而细,实质由白髓和红髓相间排列组成,前者包括精球周围淋巴鞘(PELS)和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未见淋巴小结。白髓的发达程度表现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但PELS的数量均远较APLS为多,且其淋巴细胞较密集,ANAE阳性细胞约占60%~70%,椭球周围还有一圈呈放射状排列的特殊网状细胞夹杂于淋巴细胞之间。PALS的结构比较疏松,ANAE阳性细胞不到30%,但嗜派若宁细胞(包括浆细胞)明显比PELS的多。红髓由脾索和脾窦构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生 聂其灼
中华鳖胸腺表面覆盖有薄层被膜,实质被小梁分成若干小叶,胸腺小叶由周缘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构成。皮质淋巴细胞密集,着色深;髓质淋巴细胞较稀疏,着色淡,上皮网状细胞轮廓清晰,网状纤维含量多。实质中还分布有类肌细胞、嗜派若宁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ANAE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髓质交界处和血管周围。胸腺小体数量多,可分为囊状和同心圆状两种,前者占多数.上皮性胸腺囊包括细胞内囊和细胞间囊。胸腺的淋巴组织在春末夏初比较发达,冬季则相对萎缩.
关键词:
中华鳖,胸腺,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训蒲 陈宇 龚世园
对绢丝丽蚌鳃组织的形态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内外鳃瓣的鳃丝在组成上是相同的,均由鳃丝壁、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鳃丝上分布有丰富的前纤毛、后纤毛以及侧纤毛,内部则存在着大量鳃腺。用于连接鳃组织的丝间隔和瓣间隔,纤毛稀少。丝间隔呈“Z”字形连接。在雌蚌的内外鳃瓣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结构差异,这与胚胎在雌蚌外鳃孕育有关。
关键词:
绢丝丽蚌 鳃 结构 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安良 冯美杰 冯俊涛 何军 张兴
目的杀菌剂对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是进行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丙烷脒对灰霉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药剂处理1 d后,菌丝局部不规则膨胀,菌丝隔膜间距变短;药剂处理3 d,菌丝局部严重膨大,且膨胀部位失水畸形。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药剂处理1 d后,菌丝细胞线粒体体积增大、数目增多,细胞核的结构已不明显,细胞内出现囊泡;3 d后,各细胞器结构紊乱,并含有大量的无膜透明内含物,有较大的空腔形成,细胞壁外围沉积大量的外渗物,菌丝组织坏死。结论丙烷脒对灰霉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不同于常用杀菌剂品种,预示丙烷脒的作用机理独特。对丙烷脒作用机理进行...
关键词:
丙烷脒 灰霉病菌 超微结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品华 林慧 刘明研 余丽访 杨芬
测得野生干巴菌废弃料(干固形物)中总氨基酸态氮为0.376 g/100g、总黄酮为6.158 mg/g、多糖为1.587 g/100g。研究了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水解的优化条件及总黄酮、多糖的变化。结果表明,鲜干巴菌:水=1:4的条件下,酶水解最佳条件为:木瓜蛋白酶(≥800 U/mg)≥0.75g/100 mL、时间7 h、ph值6.5、温度65℃,干固形物中总氨基酸态氮为0.933g/100 g,总黄酮3.868 mg/g,多糖1.792 g/100 g;菠萝蛋白酶(300 U/mg)1%~1.25%、时间7 h、ph5、温度35℃,干固形物中总氨基酸态氮为0.772g/100g,总黄...
关键词:
干巴菌 酶水解 氨基酸态氮 黄酮 多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大明 杜志强 李秀娜 程宇 石莉娜 王莹
应用保健功能的评价方法,通过对血清溶菌酶含量、胸腺指数与脾指数、腹腔巨嗜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来定性分析猴头菌丝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对血清SOD、CAT、MDA含量的测定,来分析猴头菌丝多糖的抗氧化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猴头菌丝多糖能够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高剂量多糖的吞噬率达到(70.4±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中剂量多糖的吞噬率达到(58.4±0.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同时猴头菌丝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能够明显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高剂量多糖引起的肿胀度达到(29.5±0.6)m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