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0)
2023(8680)
2022(7449)
2021(6582)
2020(5525)
2019(11674)
2018(11425)
2017(21019)
2016(11756)
2015(13186)
2014(13038)
2013(12929)
2012(12496)
2011(11685)
2010(11820)
2009(10686)
2008(10488)
2007(9533)
2006(8750)
2005(8152)
作者
(39468)
(32819)
(32780)
(30769)
(20911)
(15966)
(14613)
(12786)
(12639)
(11933)
(11352)
(11106)
(10933)
(10676)
(10564)
(10174)
(9904)
(9845)
(9607)
(9575)
(8494)
(8330)
(8231)
(7654)
(7529)
(7461)
(7406)
(7234)
(6956)
(6683)
学科
(53762)
经济(53717)
(27691)
管理(26701)
(19278)
企业(19278)
地方(18393)
中国(18346)
(17017)
方法(16574)
数学(14221)
数学方法(14056)
(13027)
业经(13007)
农业(11726)
地方经济(10451)
(10391)
(9554)
金融(9552)
(9343)
(9336)
贸易(9331)
银行(9282)
环境(9197)
(9144)
(8931)
(8842)
(8712)
技术(8100)
发展(7711)
机构
学院(172751)
大学(171307)
研究(71717)
(68594)
经济(67076)
管理(57493)
中国(52450)
理学(48349)
科学(47904)
理学院(47627)
管理学(46607)
管理学院(46308)
(43582)
(39517)
(39134)
研究所(36125)
农业(34654)
业大(32279)
中心(31161)
(29481)
(29117)
(26105)
(25623)
北京(25075)
(24875)
师范(24426)
(22859)
科学院(22586)
财经(22423)
技术(22033)
基金
项目(115081)
科学(88373)
基金(80117)
研究(79089)
(73661)
国家(72979)
科学基金(59472)
社会(48357)
(48057)
社会科(45767)
社会科学(45755)
基金项目(41870)
(40767)
自然(39450)
自然科(38499)
自然科学(38487)
自然科学基金(37816)
教育(35627)
资助(32999)
(31916)
编号(30850)
重点(27339)
成果(25312)
发展(24658)
(24234)
计划(24126)
(24108)
课题(23908)
(23699)
创新(22610)
期刊
(84954)
经济(84954)
研究(53562)
中国(44263)
(41048)
学报(37181)
科学(31591)
农业(28320)
大学(26895)
学学(25520)
教育(22902)
管理(22787)
(20444)
(17891)
金融(17891)
业经(15322)
(14825)
技术(14760)
经济研究(13634)
财经(11071)
业大(10903)
问题(10863)
(9677)
(9622)
科技(9585)
农业大学(9262)
世界(8595)
技术经济(8222)
图书(8194)
(8079)
共检索到279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倩  陈思怀  陈杰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猪脾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抑素 (SS)阳性细胞、IgA阳性细胞和酸性非特异性脂酶(ANAE)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出生时 ,猪脾SS阳性细胞数量较少 ,3日龄时数量显著增加 (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静凤  刘扬  赵芹  逄龙  薛长湖  
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利用兔抗哺乳动物生长抑素血清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幽门垂、肠道全长及肛门)、肝胰脏、肾脏、脾脏以及生殖腺等器官的生长抑素(SS)分泌细胞进行定位和鉴别。结果表明,生长抑素分泌细胞仅存在于胃和胰岛中,其他检测部位均未见分布。在胃中,生长抑素分泌细胞主要散在分布于胃黏膜上皮、胃小凹底部上皮和胃腺的颈部周围。在胃的不同部位,生长抑素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存有差异,以胃体部数量最多,贲门部次之,幽门部最少。参照消化道内分泌细胞与胃肠腔或腺腔有无直接联系,以及基部有无胞质突起的分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沛  何敏  袁乙方  杨杰  郭旅天  
【目的】研究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特点。【方法】采集中国黄羽鹌鹑的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及直肠,常规方法制备石蜡切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avidin-boin-peroxidase complex,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SS细胞定位。【结果】SS细胞主要分布于腺胃及小肠各部位,其中以腺胃分布数量最高,十二指肠次之,空肠、回肠及直肠分布均较少;食管、嗉囊、肌胃及盲肠处均未发现有其分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腺胃SS细胞的分布数量显著高于肠道各部(P<0.05),而肠道各部位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迟恒  绳秀珍  唐小千  战文斌  
应用抗牙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2D8、1H1)对牙鲆外周血系统、肾、脾、肝、胰、肠道组织中抗体阳性细胞进行了定位观察,并对其组织学特征进行了描述。两株单抗均能在外周血滴片和组织切片中成功地检测到抗体阳性细胞。外周血系统中的抗体阳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没有发现抗体阳性的巨噬细胞;牙鲆头肾中没有肾单位,肾小管、肾小球等主要存在于后肾中,脾脏和肾脏都含有巨噬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相关细胞,抗体阳性细胞存在方式也极为相似,成簇或单独分布于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和血管周围;牙鲆的胰组织镶嵌在肝上,形成肝胰脏,也参与免疫应答,抗体阳性细胞单个存在,分布于肝组织中,胰组织中没有发现抗体阳性细胞;肠道抗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建军  关瑞章  郭松林  
采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欧鳗)血清免疫球蛋白(Ig),制备其特异性兔抗血清,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的试验组鳗鲡和未经感染的对照组鳗鲡脾脏、肾脏和肝脏Ig阳性(Ig+)细胞定位与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纯化后的Ig经SDS-PAGE检测含有分子质量约68 ku重链和26 ku轻链的2条清晰蛋白条带,由其制备的兔抗Ig血清效价达1∶51 200。对照组欧鳗脾脏Ig+细胞数较少,肾脏相对较多,肝脏未发现。试验组欧鳗脾脏Ig+细胞数量明显比对照组增多,肾脏中有所增多但不明显,肝脏中未发现。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舒妙安  徐海圣  朱有法  沈元新  
在肠卷石蜡法切片上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显示消化管全长的生长抑素分泌细胞 (又称D细胞 ) ,结果只在胃体部显现 ,主要散在分布于胃腺中 ,个别出现在粘膜上皮。消化道内分泌细胞根据基部有否胞质突起 ,可分为 4种类型 ,在黄鳝胃中均有 ,其中Ⅲ型数量最多 ,Ⅰ、Ⅳ型次之 ,而Ⅱ型数量最少。由于产生生长抑素的D细胞在消化道内分泌细胞中作用多并且类型复杂 ,故黄鳝胃还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应用透射电镜 ,对黄鳝的胃肠作超薄切片观察显示在胃腺上皮细胞内含大量的微管泡系和一定量的酶原颗粒 ,表明其兼有泌酸及产生酶原的功能 ,属泌酸胃酶细胞。在肠上皮细胞游离面 ,含有大量微绒毛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晓武  施志仪  江山  李倩  
采用RACE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克隆牙鲆生长抑素(SS)基因cDNA序列并且分析了其在仔鱼期的表达规律,同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牙鲆胃肠道和脑垂体等器官的生长抑素分泌细胞进行定位。最终获取包含完整编码区的牙鲆SS基因cDNA序列,其编码区长为381 bp,推测编码的蛋白质为126个氨基酸,其前23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分子量为14.3 ku,理论等电点为8.33。牙鲆仔鱼不同发育时期的SS基因表达量比较结果表明,出膜后仔鱼体内SS基因表达不断增加,到变态发育期变化不大,变态后期又开始显著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SS细胞存在于胃、胰腺和脑垂体中。在胃中,生长抑素分泌细胞主要分布于胃上皮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舒邓群  茆达干  陈荣达  吴志敏  杨利国  
选择40头断奶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DNA疫苗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分析这些DNA疫苗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与Ⅱ组和Ⅳ组相比,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37%(P>0.05)和17.2%(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4.8%和6.7%。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浆中GH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Ⅱ组IGF-Ⅰ的含量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Ⅲ和Ⅳ组在第2周后处于较低的分泌水平,Ⅲ组IGF-Ⅰ的峰值高于其他组。Ⅰ、Ⅱ和Ⅳ组T3的含量呈下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太军  戚晓娴  程功  钟国华  
为了探讨印楝素调节昆虫生长发育的细胞毒理机制,寻找杀虫作用新靶标,以含印楝素0.5、1.0、2.0、3.0、5.0mg/kg的培养基饲养黑腹果蝇幼虫,观察幼虫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荧光显微技术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结果表明,印楝素处理可显著抑制黑腹果蝇幼虫的生长发育,处理后5d平均虫重由对照的1.41mg降低至1.13~0.38mg,发育历期由对照的4.50d延长至5.17~12.33d,发育抑制率为19.86%~73.05%,或形成永久性幼虫不能化蛹,最终死亡;部分幼虫虽然能化蛹,但化蛹率下降至1.67%~6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00%,羽化率由对照的95.00%下降至6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英益  胡庭俊  苏子杰  韦现色  张书霞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马尾藻多糖(Sargassum polysaccharide,SP)对正常猪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其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后培养活性的影响,并用Griess和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试验结果表明:25~400μg.mL-1的SP能协同伴刀豆球蛋白(ConA)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400μg.mL-1的SP显著促进脂多糖(LPS)刺激的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SP提高正常猪脾细胞体外培养不同时间段的NO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浓度S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学琴  徐有明  林汉  王昆喜  张佳颖  董敏  张莲花  
樟脑樟油是重要的林化产品之一,广泛用于化工和医药行业。油细胞在部分双子叶植物组织中存在,是一种特化的分泌细胞,多呈散生状分布于这类植物各组织中,是芳香油、油脂产生的主要场所(Richter,1981;Fahn,1982;初庆刚等,1998;Mastroberti et al.,2008;Crivellaro et al.,2013)。黏液细胞是一种异形细胞,属于分泌组织之一,是黏质产生、贮存的重要部位(Fahn,1982;Crivellaro et a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初庆刚  胡正海  
利用超薄切片法和透射电镜研究油樟油细胞和粘液细胞发育过程。依据油细胞 3层细胞壁的发育将其分为 4个阶段。阶段 1:仅有初生纤维素壁层 ,又可分为原始细胞和细胞液泡化二时期。质体内具白色小泡和黑色嗜锇滴 ,细胞质中有黑色或灰色的嗜锇物质 ,以及嗜锇物质与液泡的融合。阶段 2 :栓质化壁层的形成。片层状的栓质叠加在初生纤维素壁内侧。阶段 3:内纤维素壁层的形成。较厚而结构松散的内纤维素壁层逐渐形成 ,并叠加在栓质化壁层的内侧 ,大液泡成为充满嗜锇油脂的油囊。阶段 4:油细胞成熟及细胞质解体。杯形构造由内纤维素壁层向细胞腔内突起形成 ,油囊由液泡膜包被连接到杯形构造上。解体的细胞质变得电子不透明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柳兰  杨筱珍  吴旭干  王金锋  王小艳  成永旭  
采用光镜和电镜的方法,以血细胞所含颗粒与否,颗粒多少和核质比等将成年日本新糠虾血细胞进行分型,并对各型血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利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新孵后0、10、20和30d)日本新糠虾全组织中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日本新糠虾血细胞可为3种类型,它们分别为透明细胞、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它们的胞体大小依次增大,核质比依次降低。对此3种类型血细胞比例分别统计后发现,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最多约为47.53%±0.02,其次是半颗粒细胞约为31.23%±0.01,最少的是透明细胞约为21.24%±0.02。日本新糠虾体内磷酸酶(酸性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俊丽  陈四清  常青  刘长琳  胡建成  王志军  
为研究圆斑星鲽早期发育过程中色素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实验对172日龄的圆斑星鲽鱼苗进行了连续的显微观察,并绘制了早期发育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圆斑星鲽从20日龄开始进入快速的增长期,在水温1219.5°C时完成变态发育需要50 d,黑色素细胞最早出现,数量最多,黄色素细胞次之,虹彩细胞最后发育,数量最少。变态前黑色素细胞密度先升高后降低,在9日龄密度最大为1390个/mm2,色素细胞逐渐密集鱼体两侧对称分布;变态开始后鱼体两侧色素不对称,有眼侧体表黑色素细胞逐渐溶解消退,由成体黑色素细胞代替,体色变深,黑色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道德  刘洪军  关健  王其翔  官曙光  周健  
对黑棘鲷早期发育过程中体色和色素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表明,黑棘鲷幼体黑色素在原口关闭前期开始出现,黄色素在嗅囊期出现,彩虹色素出现较晚,孵化后6d(Day post hatching,dph)在眼球上端出现,而后密集于腹腔(28 dph)以及鳃盖骨附近(32 dph)。黑色素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形状也由点状逐渐变成以树枝状和雪花状为主,为幼体黑色素的发育过程;28 dph幼体黑色素完全被成体黑色素替代,形态上再次变为小点状。黄色素几乎伴随着黑色素的分布,色素细胞几乎无形态变化,最终被黑色素覆盖而不明显。初孵仔鱼,尾端6~8体节躯干部具有黑色素丛,构成了该鱼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