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7)
- 2023(10158)
- 2022(9177)
- 2021(8667)
- 2020(7391)
- 2019(17037)
- 2018(17080)
- 2017(32924)
- 2016(18062)
- 2015(20235)
- 2014(20084)
- 2013(20005)
- 2012(18304)
- 2011(16478)
- 2010(16189)
- 2009(14615)
- 2008(13949)
- 2007(12031)
- 2006(10488)
- 2005(8978)
- 学科
- 济(67123)
- 经济(67039)
- 管理(50908)
- 业(47703)
- 企(40445)
- 企业(40445)
- 方法(32943)
- 数学(28384)
- 数学方法(28057)
- 农(17366)
- 学(17249)
- 财(17065)
- 中国(16857)
- 业经(15115)
- 地方(13515)
- 制(13246)
- 理论(11984)
- 贸(11788)
- 贸易(11782)
- 农业(11562)
- 和(11517)
- 银(11496)
- 银行(11443)
- 易(11433)
- 务(11057)
- 财务(10998)
- 财务管理(10976)
- 行(10933)
- 技术(10901)
- 融(10838)
- 机构
- 大学(252495)
- 学院(248860)
- 管理(100474)
- 济(92933)
- 经济(90762)
- 理学(87602)
- 理学院(86634)
- 管理学(85027)
- 研究(84911)
- 管理学院(84626)
- 中国(62204)
- 科学(56308)
- 京(54827)
- 农(45063)
- 所(43588)
- 业大(41790)
- 财(41697)
- 研究所(40223)
- 中心(38030)
- 农业(35946)
- 江(35300)
- 北京(34530)
- 财经(33927)
- 范(32363)
- 师范(31948)
- 院(31205)
- 经(31009)
- 州(28914)
- 技术(27150)
- 经济学(26586)
- 基金
- 项目(178679)
- 科学(138817)
- 基金(129135)
- 研究(126786)
- 家(114413)
- 国家(113485)
- 科学基金(96318)
- 社会(76930)
- 社会科(72687)
- 社会科学(72664)
- 省(69968)
- 基金项目(69376)
- 自然(65805)
- 自然科(64249)
- 自然科学(64231)
- 自然科学基金(63084)
- 划(59638)
- 教育(57549)
- 资助(53672)
- 编号(51459)
- 成果(41396)
- 重点(39995)
- 部(38693)
- 发(37437)
- 创(37136)
- 课题(35334)
- 科研(34799)
- 创新(34585)
- 计划(33950)
- 大学(32849)
共检索到354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传斌 梁宏德 张书松 高春生 张玉龙
26例仔猪肺经肺实质和肺胸膜下注射 30 %普鲁士蓝氯仿溶液、剖查其器官内淋巴管及淋巴流向。结果表明猪肺的器官内淋巴管有浅淋巴管和深淋巴管 2种。左肺前叶淋巴管分别注入左支气管肺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左淋巴结 ,左肺后叶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中淋巴结和纵隔后淋巴结 ;右肺前叶淋巴管注入右支气管肺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前淋巴结 ,右肺中叶淋巴管注入右支气管肺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右淋巴结 ,右肺后叶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右淋巴结、气管支气管中淋巴结和纵隔后淋巴结 ,右肺副叶淋巴管注入右支气管肺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中淋巴结。
关键词:
猪 肺 淋巴管 淋巴结 淋巴流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联正 马秋明 何维明 赵卓 郭习勤 谢应国 王亚萍 张迎疆
采用微生物学技术,从流行病学、临床诊断、血相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微生物检验及感染途径等方面,对陕西省舍饲布尔山羊良种肉羊罹患流行性淋巴管炎病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病原为假性皮疽囊球菌(Cryptococcus farciminosus),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致病。同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郁晓梅 聂其灼
采用组织学和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6头猪的空肠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颈浅背侧淋巴结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猪淋巴结组织结构并不完全属于皮质和髓质倒置,而是皮质可以位于外周,髓质可以位于中央,通常是皮质沿小梁分布.皮质由淋巴小结和弥散性淋巴组织构成;髓质无明显的髓索和髓窦,淋巴细胞数量少,T、B 淋巴细胞的分布类似于其他哺乳动物;树突状细胞、交错镶嵌型细胞、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形态、分布以及组化反应也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此外,在髓质中还发现一种特殊的网状细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传茂 聂其灼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17头猪的淋巴结髓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猪淋巴结的化质主要由粗细两种网状纤维及常与其伴行的成纤维型风状细胞和特殊型网状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巨噬细胞以及一种强嗜酸伊红性的颗粒细胞组成,但其中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数量远少于其他哺乳动物淋巴结髓质.无明显的髓素,髓窦小且不明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军萍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和电镜制片方法,对中华鳖淋巴心的解剖部位、大小、显微结构和内容物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华鳖有3对淋巴心,位于肺部两侧的体腔外,通过结缔组织与背甲相连。测量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其长径和短径均与背甲长呈直线正相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淋巴心呈椭球形,中央有1个腔,由淋巴心壁向内突出数条环形嵴状瓣膜。淋巴心壁的组织结构可分为4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立方上皮层、致密结缔组织层、横纹肌层和结缔组织外膜。腔内除液体基质外,还可见细胞及许多裸核(不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电镜下裸核有明显核仁,核周围有溶酶体等散落的细胞器。
关键词:
中华鳖 淋巴心 组织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钟明超 黄浙
鲇鱼淋巴样器官的发育ONTOGENYOFLYMPHOMYELOIDORGANSINCATFISH(SILURUSASOTUSL.)¥ZhongMingchao;HuangZhe(DepartmentofBiology,ZhongshanUnivers...
关键词:
淋巴样器官,发育,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乙江 杨晶晶 牛自兵 创向辉 杨倩
[目的]IgA在呼吸道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黏膜免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黄牛呼吸道IgA分泌细胞和淋巴组织的分布尤为重要。[方法]本试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组织学技术对5头7岁健康婆罗门黄牛的鼻黏膜、气管、肺内支气管、肺组织的IgA分泌细胞和淋巴组织的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黄牛的鼻黏膜、气管、肺内支气管、肺中均分布有IgA分泌细胞,且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下以及腺体周围。其数量在鼻黏膜中最多,气管次之,肺内支气管和肺组织中IgA分泌细胞较少。此外,从鼻黏膜到肺内支气管黏膜下均分布有较多的淋巴组织
关键词:
黄牛 IgA分泌细胞 淋巴组织 呼吸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房文红
对虾属中许多种类能在盐度范围较广的水域中生活,且在世界上许多地区进行养殖,对虾通过血淋巴的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来适应外界环境盐度的变化。有关渗透调节能力方面的报道较多,这些研究只要集中在某一盐度范围内将血淋巴浓度与外界海水浓度作比较,以此来测定对虾调节水和离子的能力。本文概括地叙述了对虾血淋巴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能力,以及外界海水盐度变化和蜕壳周期对对虾血淋巴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的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晓玲 黄倢 杨冰 史成银 张立敬
应用常规显微和亚显微技术观察和分析患淋巴囊肿病养殖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的病理学变化,利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离其病原———淋巴囊肿病毒,并利用牙鲆鳃组织细胞系FG-9307为感染基质,观察淋巴囊肿病毒引起的细胞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患病牙鲆的囊肿组织是一些淋巴囊肿细胞的集合体,这些囊肿细胞排列紧密,直径为10~100μm,细胞近圆形,细胞质内散布有大量的嗜碱性包涵体,且多数集中在细胞的边缘部分;囊肿细胞内含有大量病毒粒子,其衣壳外形呈六角或五角形,直径为150~230nm,大多数病毒粒子中央有一致密的核,核外周包围着一双层核衣壳,核衣壳的表面可见一圈把手...
关键词:
牙鲆 淋巴囊肿病 病理 病原分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藕琴 石存斌 马红 潘厚军 余德光 吴淑勤
应用病理组织学和电镜方法,对患疑似淋巴囊肿病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各器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患病军曹鱼的皮肤囊肿组织由一些淋巴囊肿细胞集合体组成,这些囊肿细胞排列紧密,直径为10~150μm,细胞呈圆形、锥形不规则状;细胞外有一层厚的囊膜;细胞质内散布有大量的嗜碱性包涵体,且多数集中在细胞的边缘部分;电镜观察到囊肿细胞质中有大量二十面体的病毒粒子,病毒颗粒直径220 nm。据此确认该病为病毒性淋巴囊肿病。其他器官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有:在心脏、肝脏、脾脏和头肾中也存在囊肿细胞,心肌纤维水肿;肾间质淋巴细胞增生,巨噬中心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脾淋巴细胞增生...
关键词:
军曹鱼 淋巴囊肿病 组织病理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延刚 徐福南
对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的淋巴-网状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各淋巴-网状器官出现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反应性增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及淋巴细胞损伤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滤泡萎缩、出血及局灶性淋巴细胞或网状细胞的坏死。(2)各淋巴-网状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细胞病理效应(CPE),尤以胸腺和圆小囊较明显,初期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空泡化,进入濒死期时,表现为淋巴-网状细胞的坏死。(3)该病毒对淋巴-网状细胞有亲嗜性,证明病毒可直接侵害淋巴-网状器官,引起免疫缺陷,从而促使本病的发生。
关键词:
兔出血症,淋巴-网状器官,病理学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苏友禄 冯娟 郭志勋 徐力文 王江勇 刘广锋 王瑞旋
运用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染色方法,对出膜后第1~44天(Days post-hatch,dph)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头肾、脾脏和胸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首先观察到前肾管,3 d后,在肾管附近发现原始的造血干细胞,逐渐有红细胞和大淋巴细胞产生。之后,脾脏出现,其内毛细血管和红细胞丰富,还分布少量巨噬细胞。胸腺虽然是最后出现的淋巴器官,但是发育的非常快,内外分区明显。可以得出其淋巴器官出现顺序是头肾、脾脏和胸腺。在小淋巴细胞出现前,发现各淋巴器官内存在一些与非特异免疫机制相关的细胞,如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等。淋巴器官原基出现后开始淋巴化,其顺序是胸腺、头肾和脾脏。在采样的时间...
关键词:
军曹鱼 淋巴器官 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范毛毛 常藕琴 石存斌 王斌 吴淑勤
采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应用HE常规染色方法、AB-PAS黏液细胞染色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鳜(Siniperca chuats)黏膜淋巴组织的基本结构以及免疫相关细胞的形态、类型及其在黏膜淋巴组织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鳜的鳃弓、鳃小片基部、皮肤的表皮以及肠上皮中存在大量的黏液细胞,用AB-PAS染色方法将鳜黏液细胞分为6种类型;免疫组化方法可在鳃的血窦腔、皮肤的基底层以及肠黏膜层中检测到抗体分泌细胞的存在;透射电镜观察显示,黏膜淋巴组织中存在着黏液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吞噬细胞、肥大细胞、朗罕氏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相关细胞。结论认为,鳜黏膜淋巴组织具有完成免疫应答的细胞基...
关键词:
鳜 黏膜淋巴组织 组织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绳秀珍 王锦诚 唐小千 邢婧 迟恒 战文斌
鱼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抵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中,鱼类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并被证明是嗅觉器官中抗原识别和启动黏膜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后可发挥快速的局部免疫响应。以NALT为靶点,对鱼类开展疫苗鼻内接种可起到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但目前,对NALT中复杂的免疫细胞与分子网络及其互作机制知之甚少。本文对鱼类嗅觉器官结构与功能、NALT的细胞与分子网络及免疫应答、鼻内接种的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阐明鱼类NALT在黏膜局部发挥的免疫防御机制,以期为新型黏膜疫苗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燕 周学军 蔡亚非 陈杰 杨帆 李平 刘再群 邓立翠
取发育到第14天的鹅胚胎(E14)到1日龄雏鹅的脾脏用免疫荧光双标法研究CD4和CD8抗原表达,用Hoeschst33342的荧光染色方法分析细胞凋亡率,探索鹅胚脾淋巴细胞选择机制。结果显示:E14脾初具轮廓,E19脾出现红髓和白髓,1日龄时脾被膜增厚,脾小结数目增多,脾结构完整。CD4和CD8共表达于脾的红髓和被膜上,白髓中表达量较少。鹅胚脾的CD4+CD8+表达量为1%~30%;1日龄雏鹅的双阳性面积百分比与胚胎鹅E14、E19、E24、E27差异极显著(P<0.01);1日龄雏鹅的凋亡率与胚胎鹅E14、E24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鹅胚脾的CD4+CD8+表达与细胞凋亡存在协同关...
关键词:
鹅胚 脾 CD4+CD8+ 外周淋巴细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