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9)
2023(13151)
2022(11769)
2021(11122)
2020(9616)
2019(22485)
2018(22682)
2017(44288)
2016(24446)
2015(27943)
2014(28461)
2013(28234)
2012(26187)
2011(23543)
2010(23635)
2009(21793)
2008(21560)
2007(19216)
2006(16360)
2005(14226)
作者
(72515)
(60331)
(60030)
(57305)
(38282)
(28939)
(27578)
(23898)
(22864)
(21632)
(20579)
(20140)
(19031)
(18960)
(18917)
(18718)
(18561)
(17934)
(17269)
(17229)
(15179)
(14709)
(14680)
(13724)
(13702)
(13678)
(13392)
(13354)
(12311)
(12089)
学科
(98739)
经济(98636)
管理(69319)
(66200)
(54330)
企业(54330)
方法(51007)
数学(44874)
数学方法(44346)
(26454)
(24956)
中国(23711)
(22301)
业经(20307)
地方(19364)
(18498)
贸易(18494)
(17901)
农业(17580)
(16642)
理论(16610)
(16028)
财务(15953)
财务管理(15913)
(15655)
企业财务(14963)
环境(14707)
技术(14370)
(14362)
银行(14309)
机构
大学(353047)
学院(352352)
管理(140468)
(136370)
经济(133223)
理学(122250)
理学院(120908)
管理学(118662)
管理学院(118050)
研究(113603)
中国(84061)
(75311)
科学(74096)
(61295)
(61133)
(58471)
业大(56409)
研究所(53582)
中心(52492)
(50842)
财经(49766)
农业(48638)
北京(47427)
(46601)
师范(46134)
(44983)
(41642)
(40646)
经济学(40157)
技术(37910)
基金
项目(240538)
科学(186519)
研究(173400)
基金(172063)
(149906)
国家(148662)
科学基金(126611)
社会(105513)
社会科(99847)
社会科学(99817)
(95402)
基金项目(92371)
自然(84404)
自然科(82369)
自然科学(82345)
自然科学基金(80817)
教育(80143)
(79869)
编号(72505)
资助(72114)
成果(58243)
重点(53399)
(52671)
(50496)
(49206)
课题(49146)
科研(46505)
创新(45909)
大学(44861)
教育部(44560)
期刊
(146136)
经济(146136)
研究(98218)
中国(61686)
学报(58566)
(54494)
科学(52159)
管理(47783)
(46608)
大学(43259)
学学(40684)
农业(37910)
教育(37753)
技术(31516)
(27043)
金融(27043)
业经(24896)
经济研究(23308)
财经(23171)
(19652)
图书(19543)
(19527)
问题(19159)
技术经济(18070)
理论(17883)
(16994)
科技(16874)
商业(16867)
实践(16618)
(16618)
共检索到498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  母培松  雷波  陈春燕  
本文从消费的角度出发,对猪肉消费指标、样本抽样与网点布局、数据采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猪肉消费数据采集体系,并利用采集的相关数据对四川省猪肉消费预警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分析了猪肉消费需求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振华  
猪肉既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又是居民消费的主体(1993年全国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80%;猪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量70%以上),那么到2000年我国对猪肉的需求量有多大,猪肉的生产应该达到多少,又该怎样实现有效供给等问题是急需回答的。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智晶  吴秀敏  
消费者追溯猪肉信息的行为是猪肉可追溯体系(P-FTS)产生责任激励的动因,促进着P-FTS作用机制的发挥。但根据笔者实地调查发现,51%的消费者购买猪肉时从来不索要溯源票,查询信息的仅占30.4%。通过对研究结论的分析认为,消费者的行为逻辑为追溯猪肉信息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并据此提出影响消费者追溯猪肉信息行为因素的理论假说,利用成都市395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计量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FTS的功能性效益与规制环境的完善程度对消费者索要溯源票有显著影响,P-FTS的可用性与规制环境的完善程度对消费者查询信息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关于P-FTS的宣传,提高P-FTS的可用性与完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海芳  刘榜  董心洁  张庆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峰  陈锐  王祖力  辛翔飞  
猪肉是我国主要肉类消费品,分析居民肉类食品消费偏好,对引导我国肉类食品工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202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区猪肉消费统计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其猪肉消费偏好的主要特征、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北上广一线城市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偏好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其次是新鲜程度。在猪肉购买渠道上,北京消费者主要在超市购买生鲜猪肉,广州主要在农贸市场购买,上海则是两个渠道占比相当;上海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频率高于广州和北京。消费者选购品牌猪肉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选择购买猪肉的地点或渠道,其次是对猪肉卫生安全的关注度,以及对品牌猪肉宣传的信任度等。最后,从行业标准、物流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助力我国品牌猪肉的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林海  李壮  陈秀娟  龚晓茹  
作为有限理性的消费行为的表现方式,折中效应较为普遍地存在于消费者商品选择购买的决策行为之中。质量安全是食品的基本属性。除价格外,质量安全是影响食品消费行为的最主要的因素。为研究折中效应是否存在于食品消费行为中,本文以可追溯猪肉、品牌猪肉、具有地理标志的猪肉为实验食品,考察了消费者处于不同诱导性信息(低价、高价诱导信息及其信息呈现方式变化)环境下的选择购买行为,并通过设计两个实验的研究发现,当消费者面对低价与高价诱导信息时,其猪肉产品的消费行为均表现出明显的折中效应。然而,如果改变低价与高价诱导信息呈现方式,即当消费者在中性信息环境下自主选择再呈现诱导信息时,则折中效应将出现系统性的弱化,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呈现系统性的改变,证实了锚定效应的存在。由此可见,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在本文中信息呈现方式的改变),折中效应可能存在于食品消费行为之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玉涛  刘孟洲  
为评估皮特兰作为父本生产商品猪的优缺点,根据甘肃省现有猪种(杜洛克、大约克、长白猪、皮特兰和华特B系猪),设置皮杜、皮杜B、皮杜大、皮杜长大和杜长大等5个杂交组合,选用60日龄仔猪进行为期90d的育肥试验,并对其胴体品质和肉质各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作为父系繁育的皮杜外,其余各组合生长肥育性能均低于杜长大;皮杜长大、皮杜大的瘦肉率和眼肌面积与父本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皮杜B差异显著(P<0.05),但皮杜B的胴体瘦肉率仍提高到66.41%,眼肌面积为40.67cm2;肉品质以皮杜B最优:其熟肉率显著高于杜长大(P<0.05),肌纤维直径显著小于杜长大(P<0.05),肌内脂肪...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应瑞瑶  侯博  陈秀娟  徐玲玲  
本文以中国无锡的消费者为案例,构建了具有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功能的可追溯猪肉轮廓,引入Becker-Degroot-Marschak实验拍卖法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并借助多变量Pr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的支付意愿高于对事后追溯属性的支付意愿,且对事前质量保证属性中猪肉品质检测属性的支付意愿最高;消费者年龄、学历、收入等个体特征与消费者健康状况、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食品安全满意度以及对食品安全标识的信任程度等因素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不同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本文认为,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生产者生产融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  赵颖文  陈春燕  
分析了目前我国猪肉消费市场的现状特征、消费模式以及未来猪肉消费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如何推进猪肉消费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显军  边连全  陈静  张飞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肉质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基因技术应用于肉质改良成为可能。因此,概述了肉质性状的评价指标、调控肉质的主效基因和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为加快猪肉质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思路和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志超  卫士加  
猪肉作为一种主要消费品,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北京市猪肉需求量大,生猪外埠依存性高,是典型的猪肉输入区。因此,本文从区域流通的视角探究北京市猪肉价格的传导机制,主要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五大猪源地的仔猪及待宰活猪价格对北京市去皮带骨猪肉价格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猪源地仔猪及待宰活猪价格对北京市猪肉价格具备良好的价格发现与引导关系,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误差符合反向修正机制。除个别情况外,猪源地仔猪及待宰活猪价格是北京市猪肉价格显著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张海峰  
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猪肉供应链,导致全球猪价持续上涨,各国采取响应措施稳定产业和市场。本文分析疫情对中国、美国和欧盟生猪产业和猪肉市场的中短期影响,研究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及差异化的原因,比较应对措施对生猪产业和猪肉市场稳定效果。研究表明: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防疫措施限制了居民出行范围,抑制了消费需求,导致中国和欧盟猪价下跌,美国则由于供应链受冲击而导致猪肉价格波动剧烈。在疫情快速扩张的2021-2022年,中国猪肉产量连续两年实现增长,储备肉政策等调控措施的综合运用,促进了猪价回归到常态水平,为物价稳定做出显著贡献。2022年受到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影响导致全球生猪生产成本上涨,再加上生猪产能下降以及消费复苏等因素,欧盟和美国猪肉价格分别出现阶段性快速上涨,并处于历史高位,而中国则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且价格稳定。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本文建议持续改善生猪疫病监测系统和防控方案,继续做好政府储备肉市场调控,继续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继续推动规模养殖转型升级,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志超卫士加  
内容提要:猪肉作为一种主要消费品,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北京市猪肉需求量大,生猪外埠依存性高,是典型的猪肉输入区。因此,本文从区域流通的视角探究北京市猪肉价格的传导机制,主要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五大猪源地的仔猪及待宰活猪价格对北京市去皮带骨猪肉价格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猪源地仔猪及待宰活猪价格对北京市猪肉价格具备良好的价格发现与引导关系,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误差符合反向修正机制。除个别情况外,猪源地仔猪及待宰活猪价格是北京市猪肉价格显著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子飞  
猪肉和鸡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肉类品种,两者具有较大程度的同质性,属于典型的替代性物品。在居民肉类消费能力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价格具有传递效应,二者价格也应该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猪肉价格和鸡肉价格波动幅度趋于增大,实际表现为产业发展风险的增加;猪肉价格和鸡肉价格具有长期稳定的关联性,并且猪肉价格在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稳定肉类市场价格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培  李哲敏  
猪肉是重要的畜产品之一,其价格关系居民生活水平及整个农产品市场的稳定。本文利用2011年以来的猪肉价格数据,分别构建ARIMA模型、GM (1,1)模型及ARIMA-GM-RBF组合模型对中国猪肉价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单一模型由于信息利用不充分,预测精度较低。本文中,ARIMA模型表现为普遍低估,且更适合进行短期预测,随着预测期延长,其误差变大;GM模型表现为普遍高估,且更适合进行中长期预测,随着预测期延长,其误差变小。ARIMA-GM-RBF组合模型充分利用了3个模型的优点,相对误差最小,拟合效果最好。结果显示,2018年下半年,中国猪肉价格将呈波动上升趋势;受新一轮增长周期和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2019年上半年将延续2018年底的上涨趋势,由13.55元/kg持续上升至17.04元/Kg,月均增速为3.89%,2019年下半年,增速将进一步扩大,预计月均增速将达4.68%,年底将创纪录地增至22.52元/kg。最后,提出适当加大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养殖;监测饲料及原料等上游产业形势;完善猪肉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疫情防控等促进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和健全猪肉价格调控管理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