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0)
- 2023(6840)
- 2022(5694)
- 2021(4832)
- 2020(3850)
- 2019(8390)
- 2018(8078)
- 2017(14625)
- 2016(8535)
- 2015(8815)
- 2014(8434)
- 2013(8341)
- 2012(7683)
- 2011(6914)
- 2010(6569)
- 2009(5520)
- 2008(5210)
- 2007(4563)
- 2006(3787)
- 2005(3077)
- 学科
- 济(28662)
- 经济(28629)
- 管理(25524)
- 业(21412)
- 企(16302)
- 企业(16302)
- 方法(13069)
- 数学(11933)
- 数学方法(11839)
- 环境(11257)
- 学(10581)
- 农(9186)
- 财(7891)
- 贸(7236)
- 贸易(7236)
- 中国(7156)
- 易(7080)
- 业经(6689)
- 划(6436)
- 农业(6279)
- 技术(5126)
- 务(4982)
- 财务(4980)
- 财务管理(4975)
- 和(4803)
- 企业财务(4739)
- 制(4724)
- 地方(4717)
- 规划(4586)
- 资源(4526)
- 机构
- 学院(118201)
- 大学(118169)
- 济(44862)
- 研究(44516)
- 经济(44092)
- 管理(42511)
- 理学(38026)
- 理学院(37538)
- 农(37122)
- 管理学(36738)
- 管理学院(36586)
- 科学(33784)
- 中国(30676)
- 农业(30107)
- 业大(29312)
- 所(25040)
- 京(24534)
- 研究所(23744)
- 农业大学(20537)
- 中心(19487)
- 财(17773)
- 江(17033)
- 室(16784)
- 省(16681)
- 院(16443)
- 实验(16004)
- 业(15801)
- 实验室(15337)
- 科学院(15264)
- 财经(14962)
- 基金
- 项目(93827)
- 科学(71699)
- 基金(69046)
- 家(66315)
- 国家(65828)
- 研究(55797)
- 科学基金(53865)
- 自然(39394)
- 自然科(38496)
- 自然科学(38472)
- 自然科学基金(37824)
- 省(37737)
- 基金项目(37603)
- 社会(35792)
- 社会科(34056)
- 社会科学(34046)
- 划(33014)
- 资助(26861)
- 教育(24310)
- 计划(22839)
- 重点(22236)
- 科技(21261)
- 发(20300)
- 创(20047)
- 科研(19582)
- 部(19243)
- 创新(18964)
- 业(18883)
- 编号(18746)
- 农(17361)
共检索到157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峥旋 魏圆慧 黄昭昶 支叶彤 郭宇轩 毛艳玲
【目的】探究猪粪配施微生物菌剂对侵蚀红壤碳氮组分及竹柏生长的影响,为侵蚀劣地改良及获得适合竹柏生长的施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盆栽竹柏为供试材料,测定土壤碳氮组分含量以及竹柏的生长、生理指标,探讨对照以及化肥、猪粪、猪粪+低量菌剂、猪粪+中量菌剂、猪粪+高量菌剂处理对侵蚀红壤碳氮组分含量及竹柏生长的影响。【结果】(1)猪粪配施菌剂可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和易氧化有机碳(easily oxidized organic carbon, EOC)含量,对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和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含量没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高剂量菌剂对土壤碳组分含量的提升效果最佳。(2)配施菌剂与单施猪粪处理相比,硝态氮(NO~-_3-N)含量提高了43.75%~68.75%,可溶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DON)含量提高了13.59%~24.46%,氨基酸态氮(amino acid nitrogen, AAN)含量提高了11.08%,微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MBN)含量提高了6.99%~36.65%,对铵态氮(NH~+_4-N)含量无明显的提升作用。(3)施用菌剂可促进竹柏的生长发育,高量菌剂对竹柏株高、地径增长量的提升效果最佳;中量菌剂对竹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提升效果最佳。【结论】猪粪配施适量微生物菌剂可有效改良侵蚀红壤,提高侵蚀红壤的碳氮组分含量,促进竹柏的生长发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亮 沈健林 邹冬生 刘杰云 王聪 李宝珍 李勇 吴金水
以湖南省长沙典型红壤性水稻土为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不施氮(CK)、常规氮肥减半(50%N)、常规全量氮肥(100%N)、猪粪替代50%氮肥(50%N+PM)四个氮肥处理,研究猪粪部分替代化学氮肥对双季稻田土壤活性碳氮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2012年结果表明,在早稻整个生长期和晚稻孕穗期以前,50%N+PM与100%N处理相比,其对土壤NH4+-N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在晚稻完熟期,50%N+PM处理土壤NH4+-N含量增加了65%。50%N+PM处理在早稻移栽期、晚稻孕穗期、早稻晚稻乳熟期和完熟期较100%N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增幅在50%-102%之间。在整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玉平 荣湘民 刘强 谢桂先 黄涛 吴巍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同比例猪粪、猪粪堆肥、沼渣沼液与无机肥配施,研究其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改善春玉米光合特性,提高玉米功能叶硝酸还原酶(NR)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确保稳产并改善品质,其中,以20%的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最好,与施纯化肥相比,其春玉米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提高了13.35%和9.81%,灌浆期NR和SPS活性分别提高了17.96%和9.98%,籽粒中粗蛋白、粗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30.4%和7.48%,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9.97%,玉米增产7.9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兆猛 杨莹莹 黄丽 陈家宙 蔡崇法
以鄂南侵蚀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花生-小麦轮作模式,在侵蚀小区实施结构改良剂(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稻草覆盖、带状牧草及其组合措施,研究其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4.00、2.00~4.00、1.00~2.00、0.50~1.000、.25~0.50 mm)、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极显著地提高红壤1.00~2.00和2.00~4.00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且花生季后土壤速效K的含量明显提高,而小麦季后红壤的有机质和速效K含量都有提高,但提高幅度各有不同。PAM以及PAM和带状牧草组合措施能较好地提高0.50~1.00 mm水稳性团聚体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军 郑圣先 杨曾平 廖育林 谢坚
【目的】研究化肥与猪粪和稻草长期配合施用对红壤性水稻土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利用1981年建立在湖南省望城县黄金乡第四纪红土发育红壤性水稻土(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上的肥力定位试验,对化学氮、磷和钾肥料及其与猪粪和稻草长期配合施用的7个处理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评价。【结果】猪粪、稻草与化肥长期配合施用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土粒密度,提高孔隙度,猪粪和稻草的效果基本相似。与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猪粪和稻草显著地促进了5—0.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和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猪粪和稻草与化肥配施处理耕层土壤持水量也显著高于化肥处理。【结论】猪粪和稻草与化肥长期配合施用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土粒密度,提高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光录 张胜利
为了探究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土壤肥力降低的原因,在长期水土流失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土壤颗粒分级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南部旱地土壤不同颗粒级有机碳、氮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侵蚀性旱地土壤粘粒中的有机碳、氮含量最高,粉粒次之,沙粒最低,有机碳、氮主要分布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刘晓君 刘苑秋 陶凌剑 付小斌 毛梦蕾 李文琴 汪晨
【目的】探讨江西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碳储量特征,为揭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汇的影响机制和江西红壤侵蚀区生态修复及碳库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经过27 a植被恢复与重建后的6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湿地松P. elliottii纯林、木荷Schima superba纯林、湿地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补植木荷林、湿地松补植木荷林)为研究对象,以未加人工干扰的自然恢复地为对照,比较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储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相较于对照,在0~20 cm土层中,6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均有显著增加(P<0.05);在20~30 cm土层中,除了马尾松纯林和湿地松纯林外,其余4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30~40 cm土层中,仅有木荷纯林和湿地松-木荷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2)研究区7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均表现出较强的表聚效应,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层间差异不同,其中木荷纯林最大,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30~40 cm土层相差33.26 g·kg~(-1),对照最小,仅相差4.90 g·kg~(-1)。(3)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规律与质量分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是植被因子与土壤理化性状共同作用的结果。植被因子中凋落物氮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相关系数最大(r=0.322,P<0.01),土壤理化性状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相关系数最大(r=0.932,P<0.01)。(4)土壤有机碳储量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木荷纯林、湿地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补植木荷林、湿地松补植木荷林、湿地松纯林、马尾松纯林,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0.12、42.73、38.20、33.03、26.93和20.85 Mg·hm~(-2),最大提升了2.46倍,最小提升了1.02倍。【结论】人工植被恢复与重建在红壤侵蚀区效果显著,在研究区今后的建设中可继续推广,以促进植物群落恢复,提高和维持土壤碳库的稳定。图4表2参4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亚男 张旭辉 刘晓雨 李恋卿 潘根兴
[目的]畜禽粪便安全低碳绿色处理是我国畜禽养殖业和农业资源环境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处理猪粪施用对蔬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猪粪安全处理及资源化农业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对比分析等量施用猪粪(PM)、猪粪有机肥(MOF)、猪粪生物质炭(PBC)3种处理的抗生素残留及其施用下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变化。[结果]与新鲜猪粪、猪粪有机肥对比,炭化处理几乎100%去除了土霉素。与对照(CK,不施用任何猪粪)相比,3种处理均提高了小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总生物量,幅度分别介于77%18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张国印 杨军芳 耿暖 孙世友 王凌
针对畜禽粪便有机肥过量施用可能对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采用盆栽试验开展了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的2种有机肥鸡粪和猪粪施用对小麦生长及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量有机肥处理小麦秸秆和籽粒的干质量明显低于化肥处理,而中高量有机肥处理与化肥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鸡粪用量的增加,土壤Cu、Zn、Cr、Pb、Cd含量均有明显增加。随着猪粪用量的增加,土壤Cu、Zn、Cd含量均有明显增加。所有处理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二级土壤标准(Gb15618-1995)。与化肥处理相比,施用鸡粪60,90 t/hm2的处理显著增加土壤Cu含量,分别增加16.70%,18.61%。施用鸡粪为15~150 t/h...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芳市 黄炎和 林金石 钟炳林 岳辉 李德成
为了探讨生物治理措施对强度红壤侵蚀区土壤质量的影响,对以草促林和乔灌混交2种治理措施下的土壤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强度红壤侵蚀群落治理24 a后,土壤的结构、渗透性、蓄水性能、养分特征、微生物性质及其抗侵蚀能力得到了改善,但土壤养分的恢复程度不高,养分的恢复滞后于物理性质的恢复;质量综合指数分析显示,以草促林治理群落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为0.38,恢复程度较低,乔灌混交治理群落达到了0.80,恢复程度较高;2种治理措施下土壤质量的恢复程度差异较大,体现了不同治理措施恢复效果的差异.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治理措施 生态恢复 土壤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杰 张杨珠 曾希柏
通过大豆盆栽试验,研究几种肥料配比和调理剂施用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红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与施用NPK化肥相比,土壤调理剂2号的施用可以提高旱地红壤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减轻因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酸化,提高大豆对肥料氮、钾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生物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施用有机肥可以较快地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大豆对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和土壤微生物活度,施用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是提高红壤旱地肥力较好的技术措施.2)3种母质发育的红壤相比较,第四纪红土红壤速效养分较高,板岩发育的红壤植物氮磷肥利用率较高,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植物钾肥利用率较低,应重视板岩发育红壤和花岗岩发育...
关键词:
施肥措施 侵蚀红壤 有机肥 土壤调理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宋哲岳 宋照亮 单胜道
基于持续10 a的浙江省平湖地区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下水稻土剖面总有机碳(TOC),各粒级有机碳和热水溶性有机碳(HWOC)分布特征,阐明施猪粪影响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在0~45 cm土层,施猪粪地块土壤总有机碳显著高于对照,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施有机肥使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提高的幅度越大;②总有机碳和砂粒碳、粉粒碳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章磊 徐祎萌 白美霞 周燕 秦华 徐秋芳 陈俊辉
【目的】分析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施用对旱地红壤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探明微生物的碳氮磷元素限制特征,为提升红壤有机碳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有机物料对照(ck)、玉米Zea mays秸秆单施、羊粪单施及其分别与生物质炭(玉米秸秆炭)配施等6个处理。试验开始2 a后测定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碳氮磷循环相关碱解酶活性和氧化酶活性。【结果】与单施秸秆和羊粪相比,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碱解氮质量分数(P<0.05),提高了土壤碳氮比和碳磷比及惰性碳组分质量分数,降低了有机碳活性指数。有机物料施用显著提高了纤维二糖水解酶(CB)、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过氧化物酶(PERO)活性(P<0.05);与单施羊粪相比,生物质炭与羊粪配施处理显著降低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50.9%、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32.1%、NAG活性45.3%、酸性磷酸酶(PHOS)活性40.0%(P<0.05)。与单施秸秆相比,生物质炭与秸秆配施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HOX)活性28.6%和PERO活性22.2%,但对其他酶的活性无影响。与单施秸秆相比,生物质炭配施秸秆降低了向量长度;与单施羊粪相比,生物质炭配施羊粪对酶化学计量比、向量长度及向量角度均无显著影响。PERO和PHOX与土壤惰性碳质量分数、碳氮比、碳磷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惰性碳质量分数、碳氮比和碳磷比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因子。【结论】与有机物料单施相比,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配施可以更好地提高旱地红壤养分和惰性碳组分质量分数,降低有机碳分解酶活性,缓解碳磷限制,可作为改善红壤微生物养分限制和提高碳汇能力的有效措施。图2表3参44
关键词:
红壤 有机物料 生物质炭 碳组分 酶活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金石 黄炎和 范胜龙 蒋芳市 钟炳林 岳辉 李德成
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采用4种生态恢复措施治理的花岗岩红壤侵蚀区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数(FI)比对照平均提高了8%-15%.不同措施的FI值大小排列顺序为:果园改造>乔灌草>林草>低效林改造.FI值与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和粘粒含量是决定生态恢复区土壤肥力质量的重要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和利钊 张杨珠 刘杰 廖超林 黄运湘
为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侵蚀性红壤的修复效应,研究了施化肥(NPK)、化肥+有机肥(NPKM)、化肥+土壤调理剂2号(NPKR2)与不施肥(CK)处理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性红壤酸性和交换性能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NPKM及NPKR2处理均可明显提高各种酸性土壤的pH缓冲能力,NPK处理效果则不明显;NPKR2可改良和降低土壤酸化程度,NPKM处理则只能增大土壤的pH缓冲容量,对改良土壤酸化的效果不显著;NPKM处理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缓冲能力不成正比;各施肥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板页岩红壤、网纹层红壤和均质层红壤铝离子的活性,但只有NPKR2处理能明显降低花岗岩红壤的铝离子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