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3)
- 2023(12089)
- 2022(10038)
- 2021(9032)
- 2020(7322)
- 2019(16548)
- 2018(16008)
- 2017(29763)
- 2016(16664)
- 2015(18140)
- 2014(17809)
- 2013(17616)
- 2012(16996)
- 2011(15691)
- 2010(15784)
- 2009(14334)
- 2008(14301)
- 2007(12671)
- 2006(11517)
- 2005(10541)
- 学科
- 济(71688)
- 经济(71604)
- 业(41908)
- 管理(41419)
- 企(30566)
- 企业(30566)
- 方法(25010)
- 中国(22518)
- 农(22336)
- 数学(21477)
- 数学方法(21245)
- 地方(20878)
- 学(18928)
- 业经(16733)
- 农业(15415)
- 财(14750)
- 贸(14149)
- 贸易(14138)
- 易(13646)
- 环境(12520)
- 制(12329)
- 融(12264)
- 金融(12261)
- 银(12118)
- 银行(12054)
- 发(12019)
- 行(11701)
- 地方经济(11694)
- 技术(11205)
- 和(9970)
- 机构
- 大学(243660)
- 学院(243660)
- 研究(96966)
- 济(96960)
- 经济(95025)
- 管理(85120)
- 理学(73025)
- 理学院(71975)
- 中国(71173)
- 管理学(70449)
- 管理学院(70042)
- 科学(65688)
- 农(60690)
- 京(54429)
- 所(53202)
- 研究所(48976)
- 农业(48512)
- 业大(46380)
- 中心(42181)
- 财(42058)
- 江(38657)
- 院(34961)
- 北京(34373)
- 范(33756)
- 师范(33207)
- 财经(33033)
- 省(33017)
- 科学院(31330)
- 农业大学(31179)
- 州(30282)
- 基金
- 项目(168213)
- 科学(130426)
- 基金(121342)
- 家(112037)
- 研究(111988)
- 国家(111101)
- 科学基金(91482)
- 社会(70922)
- 社会科(67100)
- 省(67092)
- 社会科学(67083)
- 基金项目(64470)
- 自然(62511)
- 自然科(61021)
- 自然科学(60996)
- 自然科学基金(59906)
- 划(58039)
- 教育(50018)
- 资助(48962)
- 编号(42209)
- 发(42168)
- 重点(39572)
- 部(35682)
- 计划(35398)
- 创(35097)
- 成果(33322)
- 创新(33002)
- 科研(32917)
- 科技(32389)
- 发展(32019)
- 期刊
- 济(111556)
- 经济(111556)
- 研究(70462)
- 农(56464)
- 中国(54268)
- 学报(53992)
- 科学(46496)
- 农业(38693)
- 大学(38590)
- 学学(36947)
- 管理(31265)
- 财(29545)
- 教育(24591)
- 融(23244)
- 金融(23244)
- 业(20584)
- 业经(19766)
- 经济研究(18251)
- 技术(18119)
- 财经(16023)
- 业大(15902)
- 问题(14928)
- 版(14470)
- 经(13844)
- 农业大学(13407)
- 科技(13355)
- 资源(12945)
- 世界(11619)
- 贸(11565)
- 商业(11385)
共检索到373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陆扣萍 郭茜 胡国涛 杨兴 许晓丽 王海龙
以动物源的猪炭和植物源的竹炭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原材料制备所得生物质炭的特性差异。同时以南方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质炭的种类(猪炭和竹炭)和施用方式(一次施用和分批施用)对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炭的含磷量较高,含碳量较低,灰分含量高,与竹炭的高含碳量和低灰分量差别较大。土壤氨挥发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空心菜季土壤氨挥发损失高于小青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茜 陆扣萍 胡国涛 杨兴 袁国栋 沈磊磊 王海龙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的田间蔬菜大棚为研究样地,采用空心菜L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模式,研究了死猪炭和竹炭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1次施用(一次性施加20 t·hm-2)与2次施用(20 t·hm-2均分2次施加)2种方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空心菜和小青菜土壤pH值,而竹炭处理对土壤pH值无显著性影响。1次施用和2次施用死猪炭处理使小青菜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从 孙会峰 徐春花 王站付 张继宁 张鲜鲜 陈春宏 周胜
【目的】针对我国设施菜地氨(NH_3)挥发过高的问题,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设施菜地NH_3挥发特征,分析各施肥方式下影响设施菜地NH_3挥发的重要因子,为以减氮增效为目标的设施菜地肥料管理模式制定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基于1次基肥和2次追肥的施肥方式,设置了不施氮处理(Control)、常规施氮处理(CF)、20%减氮缓释肥处理(SF)、20%减氮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OF)、20%减氮复合微生物菌肥/无机肥配施处理(MF)和20%减氮水肥一体化处理(IM),共计6个田间试验处理。除Control处理外,其余各处理氮磷钾的全季施用比例均保持一致。使用通气法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的菜地NH_3挥发进行了原位监测,并同步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下可能影响菜地土壤NH_3挥发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下的菜地NH_3挥发动态基本一致,NH_3挥发峰值均出现在肥料施用后。基肥施用阶段,除IM处理在基肥施用1 d后NH_3挥发即达到峰值外,其余处理均在基肥施用后3 d达到NH_3挥发峰值,峰值范围为0.12—0.26 kg NH_3·hm~(-2)·h~(-1)。在追肥阶段,各处理NH_3挥发峰值出现时间均有不同程度提前,各处理的NH_3挥发通量在追肥-Ⅰ阶段的峰值范围为0.08—0.19 kg NH_3·hm~(-2)·h~(-1),追肥-Ⅱ阶段的峰值范围为0.13—0.18 kg NH_3·hm~(-2)·h~(-1)。NH_3挥发累积排放量由高至低依次为CF、MF、OF、SF、IM、Control。与CF施肥处理相比,SF和IM处理分别降低菜地累积NH_3挥发量24.2%和42.4%(P0.05)NH_3挥发累积量。此外,由NH_3挥发引起的氮肥损失率,由高至低依次为MF、OF、CF、SF、IM。与CF处理相比,MF处理始终具有较高的肥料NH_3-N损失率,而IM处理下则始终低于CF处理。与CF处理相比,SF和OF处理在基肥阶段的肥料NH_3-N损失率较低,但在追肥阶段的肥料NH_3-N损失率则均高于CF处理。【结论】与CF处理相比,SF和IM处理可显著降低设施菜地NH_3挥发量。从不同施肥阶段来看,IM处理在基肥和追肥施用阶段均可显著降低由NH_3挥发引起的氮肥损失率,而SF处理对菜地NH_3挥发的减缓作用主要是在基肥施用阶段。因此,缓释氮肥施用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减缓设施菜地NH_3挥发和农田减氮增效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设施菜地 施肥方式 氨挥发 氮肥损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宏 姚莉 张奇 林超文 刘海涛 罗付香 王谢 杨璇 章淑群
【目的】探讨紫色丘陵区水稻秸秆还田和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磷酰三胺[NBPT, N-(n-butyl)thiophosphrictriamide]联合使用,对油菜地氨挥发通量、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设定8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尿素、尿素+2000 kg/hm~(2)水稻秸秆、尿素+5000 kg/hm~(2)水稻秸秆、尿素+8000 kg/hm~(2)水稻秸秆、尿素+2000 kg/hm~(2)水稻秸秆+1%NBPT、尿素+5000 kg/hm~(2)水稻秸秆+1%NBPT和尿素+8000 kg/hm~(2)水稻秸秆+1%NBPT,尿素分两次施用,基肥期施60%,薹肥期施40%。通过通气法测定油菜地氨挥发量,并且分小区测定油菜产量。【结果】水稻秸秆用量从0增加到8000 kg/hm~(2)时,油菜地单季氨挥发损失总量由4.67 kg/hm~(2)增加到8.60 kg/hm~(2),而且随着秸秆用量的增加,氨挥发的损失也增加。添加1%NBPT之后,油菜地氨挥发损失率显著下降,而且基肥期相比于薹肥期下降更明显。与传统施肥对比,秸秆用量为8000 kg/hm~(2)时才能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但是水稻秸秆还田联合添加1%NBPT之后,水稻秸秆还田量为2000~8000 kg/hm~(2)均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而且秸秆用量越多产量越高。【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单季氨挥发损失总量,NBPT用量为1%时,水稻秸秆还田量8000 kg/hm~(2)左右时,油菜产量和环境效益最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祥 胡霭堂 戈乃玢
通过两年动态监测和田间试验,研究了苏州市生活污泥的基本性质,及不同用量污泥(0,5.52,10.33.14.09t/hm2·a-1,干重)对6茬蔬菜产量、卫生品质、土壤pH和盐基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污泥有机质及氮、磷含量丰富,有毒重金属含量低,但锌含量较高,未经消化的污泥含较多的病原物.施用污泥明显提高蔬菜产量,但也会提高后茬蔬菜体内锌含量.并会加剧耕层上镶钙、镁淋失.使上壤明显酸化.作者认为菜地大量施用污泥应要严格控制。
关键词:
污泥 组成分 蔬菜 重金属 土壤酸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闫鹏 张靖 沈健林 朱潇 王伟 王娟 吴金水
我国设施菜地化肥施用量大,造成了大量的氧化亚氮(N_2O)和氨(NH_3)损失。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种养体系养分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化肥施用及其环境损失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长沙近郊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区试验种植奶白菜,试验共设不施肥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CON)、30%牛粪有机肥氮+70%化肥氮(CM)、30%鸡粪有机肥氮+70%化肥氮(NM)4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法和密闭室间歇抽气法测定奶白菜生长季内的氧化亚氮排放和氨挥发,分析土壤N_2O排放和NH_3挥发动态,探讨等氮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设施奶白菜的N_2O排放、NH_3挥发的减排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CM和NM处理的N_2O的排放量分别减少了38.5%和33.1%,NH_3挥发的排放量分别减少了8.5%和17.0%,N_2O排放和NH_3挥发的总增温潜势分别降低了38.4%和33.0%。两种有机肥处理中,NM处理氨挥发显著低于CM处理,降幅达到11.9%。N_2O排放和NH_3挥发日通量与土壤温度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常规施肥和NM处理的N_2O排放和NH_3挥发日通量与土壤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仅常规施肥处理的N_2O排放与土壤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CM和NM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6.8%和41.5%,且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因此,30%等氮有机肥+70%化肥在降低设施菜地N_2O排放和NH_3挥发的同时,还能保障设施蔬菜稳产,对减少蔬菜生产中的氮素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军 廖文华 刘建玲
以菜地为供试土壤,研究了0~100 cm菜地土壤Olsen-P、CaCl2-P、NaOH-P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0~20 cm菜地Olsen-P、CaCl2-P、NaOH-P含量分别为:123.8~399.6 mg/kg、9.1~27.2 mg/kg、184.9~608.9mg/kg。土壤Olsen-P、CaCl2-P、NaOH-P主要积累在0~2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磷的积累量逐渐降低;土壤Olsen-P与CaCl2-P、NaOH-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Olsen-P含量高于55.6~63.0 mg/kg时,土壤CaCl2-P显著增加,此时的Olsen-P含...
关键词:
菜地土壤 磷素淋失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政鑫 王晓云 田雅洁 王锐 彭青 蔡焕杰
【目的】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可以提高作物生产力,但在气候变化条件下,不同管理措施对夏玉米农田氮素利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明确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秸秆还田与氮肥种类对夏玉米产量和土壤氨挥发的影响,以应对气候变化。【方法】利用DNDC模型预测未来不同情景下,秸秆还田和不同氮肥种类对关中地区夏玉米产量和土壤氨挥发的影响。通过田间土壤温度、水分、产量和土壤氨挥发累积量试验数据的验证,DNDC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未来气候条件下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和土壤氨挥发累积量。【结果】模拟和实测结果均表明,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秸秆还田会提高作物产量并促进土壤氨挥发,稳定性氮肥与普通尿素相比对产量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减少土壤氨挥发累积量。敏感性分析表明,作物产量与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均对施氮量最敏感。在RCP4.5排放情景下,单施稳定性氮肥(NF1)和单施尿素(NF2)分别在2050s—2090s和2070s—2090s产量显著降低,秸秆配施稳定性氮肥(SF1)和秸秆配施尿素(SF2)均在2050s—2090s产量显著升高;在RCP8.5排放情景下,单施稳定性氮肥(NF1)在2070s—2090s产量显著降低,单施尿素(NF2)产量无显著变化,秸秆配施稳定性氮肥(SF1)和秸秆配施尿素(SF2)均在2050s—2090s产量显著升高。单施稳定性氮肥(NF1)在RCP4.5排放情景下的2050s—2090s和在RCP8.5排放情景下2030s—2090s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与当前气候条件相比显著提高,其余各处理在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各时期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与当前气候条件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DNDC预测结果表明,在关中地区未来气温和CO2浓度升高以及降水变化的气候条件下,秸秆还田配施稳定性氮肥会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并降低土壤氨挥发累积量,是最佳的高产减排农田管理方案,可为应对气候变化及合理使用秸秆和氮肥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兵 李新慧 张琳 邹国元 高祥照 赵春江
用密闭室强制通气装置对冬小麦不同基肥施用方式 (表施、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 )下的土壤氨挥发损失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肥料在土壤中的位置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非常显著。表施处理明显促进氨的挥发 ,该处理试验期间白天累积氨挥发损失达 4 6 0 8%。而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处理都能有效地抑制氨挥发损失 ,2种施肥方式下试验期间白天累积氨挥发损失均未超过10 % ,表施处理的土壤氨挥发时期达 12d ,而深施和表施结合灌溉的氨挥发时期仅为 6d。
关键词:
氨挥发 密闭室 冬小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鹏程 张一平
在封闭条件下 ,利用干燥剂不断吸收土壤水分 ,研究氨挥发与土壤水分散失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有干燥剂时 ,氨累积挥发量 (Y)与时间 (t)关系符合 Elovich动力学方程 ,与土壤水分散失呈显著正相关。对不同含水量进行比较 ,散失 1g水分所引发的平均氨挥发量在土壤水分含量为 80 g/ kg时最高 (0 .0 6 0 6 m g/ g) ,水分散失引发氨挥发的极值时间出现在试验第 5天。
关键词:
土壤水分散失 氨挥发 干燥剂 土壤湿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建诚 苏文会 范少辉 蔡春菊 朱晓武 刘广路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深度毛竹林土壤氨挥发特征,为毛竹林合理施肥提高养分利用率、降低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安徽省黄山区毛竹林为对象,设置0,5,10,15,20,25和30 cm 7个施肥深度,分别施入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以不施肥作为空白对照。氨挥发的收集采用通气法,用2%硼酸作为氨的吸收液。采用单因素分析(ANOVA)进行显著性检验和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毛竹林施肥后土壤铵态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氨挥发进程随施肥时间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并与施肥深度关系密切。在施肥后第2天即被检测到挥发氨,施肥后毛竹林土壤的氨挥发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呈...
关键词:
毛竹 氮 氨挥发 施肥深度 铵态氮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群英 李孝良 陈世勇 汪建飞
以温室、大棚和菜粮轮作3种不同类型菜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菜地土壤全磷、有机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土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菜地土壤磷素积累量大、积累速度快,10年左右的温室菜地和大棚菜地土耕层全磷含量增加1 000 mg/kg左右,积累速度约100 mg/kg年,菜粮轮作土壤磷素积累数量相对较少。菜地土壤积累的磷主要是无机磷,0~20 cm土层中无机磷含量占土壤磷素总量的90%以上,菜地土壤有机磷积累数量较少,其含量为130~170 mg/kg。菜地土壤磷素主要分布于0~20 cm耕作层中,其含量一般为0~80 cm土体磷素总量的50%。与母质土壤相比,菜地土壤中下部土层也有磷素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同斌 宋波 郑袁明 黄泽春 雷梅 廖晓勇
目的研究北京市菜地土壤和蔬菜铅含量及其健康风险,筛选出抗铅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为北京市蔬菜食用安全性评估和种植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各品种蔬菜消费量优先和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采集蔬菜样品,计算北京市居民蔬菜铅平均摄入量及其健康风险,利用蔬菜铅富集系数筛选抗铅污染品种。结果北京市菜地土壤铅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几何均值分别为13.2~78.8、30.3和28.7mg.kg-1,蔬菜铅含量范围、中值、算术均值和Box-Cox均值分别为0.1~654.5、51.3、80.9和48.7μg.kg-1FW,基于《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的综合超标率为9.2%;北京市本地产和裸露地蔬菜铅浓度分别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同斌 宋波 郑袁明 黄泽春 郑国砥 雷梅 陈煌
通过对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镍含量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蔬菜和土壤镍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并筛选出抗镍污染能力强的蔬菜品种。根据蔬菜的消费量同时兼顾品种多样性的原则,在北京市规模化蔬菜栽培基地(采集蔬菜及土壤样品)和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样品)共采集97种蔬菜412个样品和54个土壤样品。研究发现:北京市菜地土壤镍含量呈正态分布,其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和中值分别为2.8~46.5、25.89和25.75m gk/g,均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农业土壤标准p(H>7.5时,250m gk/g);北京市蔬菜镍含量范围、算术均值、几何均值和BoxC-ox均值分别为0.7~1689.0、91.3、53.0...
关键词:
北京市 蔬菜 镍 健康风险 抗污染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蒙亚 李忠佩 吴萌 刘明 江春玉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探索高度集约利用下土壤质量退化的根本原因和机理,为设施菜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江苏省常熟市由稻麦轮作农田转变为设施菜地种植3 a、6 a和10 a等3个不同年限0—20 cm表层土壤,以周围种植水稻/小麦的农田土壤作为参照,分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等指标。【结果】由稻麦轮作农田转变为设施菜地种植3 a的土壤微生物活性较强,养分含量较高;种植6 a后微生物活性明显降低,速效养分含量积累。种植年限从3 a到10 a,速效氮含量升高66.1%,速效磷含量升高97.2%。种植3 a以内p H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