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3)
- 2023(9873)
- 2022(8949)
- 2021(8463)
- 2020(7186)
- 2019(16635)
- 2018(16674)
- 2017(32160)
- 2016(17978)
- 2015(20285)
- 2014(20216)
- 2013(19999)
- 2012(18293)
- 2011(16422)
- 2010(16158)
- 2009(14579)
- 2008(14093)
- 2007(12055)
- 2006(10423)
- 2005(8928)
- 学科
- 济(67986)
- 经济(67913)
- 管理(49545)
- 业(48169)
- 企(39446)
- 企业(39446)
- 方法(34032)
- 数学(29584)
- 数学方法(29276)
- 农(18756)
- 学(17213)
- 中国(16567)
- 财(15841)
- 业经(15129)
- 地方(14037)
- 农业(12581)
- 贸(12308)
- 贸易(12303)
- 易(11893)
- 理论(11641)
- 和(11361)
- 技术(11039)
- 环境(10989)
- 制(10737)
- 务(10286)
- 财务(10228)
- 财务管理(10213)
- 企业财务(9689)
- 划(9596)
- 教育(9514)
- 机构
- 大学(252814)
- 学院(251066)
- 管理(100934)
- 济(93733)
- 经济(91535)
- 理学(88604)
- 理学院(87560)
- 管理学(85988)
- 管理学院(85577)
- 研究(85232)
- 中国(60091)
- 科学(57597)
- 京(54294)
- 农(48294)
- 所(44483)
- 业大(43376)
- 研究所(41310)
- 财(40119)
- 农业(38605)
- 中心(37921)
- 江(35271)
- 北京(33794)
- 财经(33204)
- 范(33146)
- 师范(32761)
- 院(30624)
- 经(30240)
- 州(29011)
- 技术(28308)
- 经济学(26610)
- 基金
- 项目(181249)
- 科学(141379)
- 基金(130837)
- 研究(128880)
- 家(115803)
- 国家(114835)
- 科学基金(97563)
- 社会(78077)
- 社会科(73799)
- 社会科学(73779)
- 省(72014)
- 基金项目(70516)
- 自然(66512)
- 自然科(64965)
- 自然科学(64950)
- 自然科学基金(63784)
- 划(60952)
- 教育(58586)
- 资助(53700)
- 编号(52464)
- 成果(41796)
- 重点(40400)
- 部(39121)
- 发(38393)
- 创(38117)
- 课题(36094)
- 创新(35493)
- 科研(35233)
- 计划(34753)
- 大学(33198)
共检索到349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思文 邓昌彦 熊远著 汪绍南
选择71头仔猪(HalNN14头,HalNn29头,Halnn28头),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肥育测定,每种基因型随机屠宰6头,分析氟烷不同表型和基因型与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表型或基因型之间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差异不显著(P>0.05),眼肌面积、胴体瘦肉率、pH值、系水力、色值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
关键词:
猪 氟烷基因 生产性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思文 熊远著 邓昌彦 范春国 汪绍南
分别选择杜洛克×抗应激系、皮特兰×抗应激系和皮特兰×应激群仔猪24头、18头和18头进行肥育试验,90kg时分别屠宰18头、12头和10头,探讨氟烷基因的利用策略和电击昏对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抗应激系为母本,高瘦肉率的应激品种皮特兰为父本生产的商品猪胴体品质优于杜洛克×抗应激系,而肉质优于皮特兰×应激群。
关键词:
猪 氟烷基因 胴体品质 肌肉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榜 张庆德 李奎 樊斌 杜翔 高辉 唐中林 彭中镇
对通城、瑞典长白(下称长白)、英国大白(下称大白)纯种以及长大通和大长通三元杂种猪的161头个体的部分免疫性状与其生产性状(生长、胴体、肉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下:(1)免疫性状与生长性状间的相关: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红细胞数(RBC)、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总蛋白(TP)与日增重呈弱负相关,r值在-0.17~-0.35之间(P<0.05);DTHI、gG、TP与达上市体重日龄呈弱正相关,r值在0.20~0.25之间(P<0.05)。(2)部分免疫性状与胴体性状间的相关:DTH分别与胴体长、胴体斜长、胴体净重、腿臀比率和腿臀肉骨率呈弱负相关,r值在-0.18~-0.25之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思文 吴桢方 熊远著
选择33头猪(14头基因型已知,19头未知)提取血液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得到含有突变位点的659bP的CRC基因特异片段,经过HhaⅠ酶切和电泳检测,可以鉴别氟烷基因型。14头猪通过氟烷测验与氟烷测交鉴别的基因型与PCR-酶切鉴别氟烷基因型结果完全吻合。
关键词:
猪 聚合酶链反应 氟烷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楚端 王立贤 张庆才
建立了生物经济学模型模拟商品猪群生产过程 ,用差额法结合系统分析原理计算养猪生产中 8个主要生产性状的边际效益。结果表明 ,在设定的市场生产条件下 ,母猪繁殖寿命 (胎 )、窝活仔数 (只 )、仔猪出生体重 (kg)、日增重 (g)、饲料转化效率 (kg/ kg)、屠宰率 (% )、瘦肉率 (% )及肉质指数 (% )的边际效益分别为1.6 4,7.6 5 ,4 .2 3,0 .11,- 99.0 0 ,8.0 8,10 .6 9及 7.13元。市场生产条件及性状水平的变化对边际效益的影响为饲料成本提高 30 % ,使饲料转化效率的边际效益也提高 30 % ;非饲料成本提高 30 % ,母猪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咪咪 乔木 吴俊静 李良华 梅书棋 李助南
为鉴定对猪生产性状有重要影响的新分子标记,采用电子克隆技术结合PCR方法获得了猪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OLR1)基因编码区序列,在OLR1基因第4内含子246bp处发现了1个新SNP位点A246G,并建立了PCR-Pag1-RFLP基因分型方法,分析了4个不同品种猪群中该等位基因频率,发现国外品种大白、长白猪群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而国内品种梅山、大梅群体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G等位基因频率。在大梅猪群体中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A246G位点与胸腰椎间膘厚、平均背膘、背最长肌含水量、背最长肌肌内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华玉 李良华 彭先文 宋忠旭 冯政 梅书棋
对猪MX1基因第8内含子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发现在167 bp处发现1个G/A突变,引起HpaⅡ酶切多态。利用PCR-RFLP方法对国内外6个猪种MX1基因第8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发现在大白、长白、通城、清平、鄂西黑猪、大梅F2代等6个品种中等位基因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83、0.89、0.94、0.87、0.89和0.55;在180头大梅F2代资源家系中进行性状关联分析发现MX1基因第8内含子的多态性与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高显著关联,屠宰率、眼肌高加性效应显著;眼肌高、瘦肉率显性效应显著。
关键词:
猪 MX1 PCR-RFLP 关联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先文 梅书棋 孙华 李良华 宋忠旭 程妮 华升 郭万正
采用PCR-RFLP(MspⅠ)方法分析了湖北白猪杂交后代共计228头猪的MyoG基因外显子2、3及内含子2和5′-端调控区域遗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了杂交后代MyoG基因型对相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CR1MspⅠ-RFLP位点上,杂交后代的优势基因型为AA型,没有发现纯合BB型;在PCR2MspⅠ-RFLP位点上,杂交后代表现为单态,没有发现梅山猪特异性MspⅠ多态性酶切位点;不同基因型间个体初生重、20日龄重、日增重、瘦肉率、肌内脂肪含量等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增 赵保平 邓昌彦 熊远著
本文以40头猪的试验材料研究了血浆中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乳酸脱氢酶和氟烷基因型及PSE肉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氟烷阳性HAL~(nn)基因型猪血浆丙酮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极显著地高于氟烷阳性HAL~(NN)基因型猪(P<0.05),而且血浆丙酮酸激酶及磷酸果糖激酶的对数值与肌肉品质指标pH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血浆丙酮酸激酶活性值及对数值也与其他肉质指标如系水力和光反射值存在较高相关(P<0.001);乳酸脱氢酶与肉质指标也呈较高相关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先文 梅书棋 孙华 李良华 宋忠旭 程妮 华升 郭万正
【目的】对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H-FABP基因多态性以及与生产性状的相关进行分析,为在湖北白猪优质系培育过程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PCR-RFLP(HinfⅠ、HaeⅢ、MspⅠ)方法分析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共计282头猪的H-FABP基因5′-上游区域和第二内含子遗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杂交后代H-FABP基因型对相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位点表现为单态,在HaeⅢ-RFLP和MspⅠ-RFLP位点上呈现多态,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在三个酶切位点均呈现出多态;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HaeⅢ-RFLP位点均表现为低度多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威 梁静 夏东 赵茹茜 杨晓静
为研究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在猪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及其与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关系,选取氟烷基因隐性纯合子猪(Halnn)和氟烷基因显性纯合子猪(HalNN)为动物模型,采用半定量实时荧光PCR(rqRT-PCR)技术分析其背脂和肾周脂中perilipin基因及脂肪代谢和糖皮质激素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两种氟烷基因型猪的体重、背膘厚和背膘指数无显著差异,但Halnn肾周脂重(P=0.09)和肾周脂指数(P=0.10)有低于HalNN猪的趋势。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Halnn猪脂肪组织中perilipin mRNA水平显著高于HalNN猪(P<0.05),而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凤娥 熊远著 邓昌彦 郑嵘 屈彦纯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检测了不同猪品种的ESR基因PvuⅡ RFLP。结果表明 :品种间基因频率差异极显著 (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查程万 吴建 张锡英 贾超 刘红林 黄小国 梁国飞 吴望军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不同冷冻时间对猪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 IMF)含量的影响并分析IMF含量和其他生产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从299头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商品猪群中随机挑选52头作为试验对象,测定屠宰前活体重、屠宰后胴体重以及相关肉质性状;采集倒数第3~4肋骨间的背最长肌,采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0 d鲜肉样、-80℃超低温冻存90和180 d肉样的IMF含量。对3个不同时间点测定的IMF含量进行相关性与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对3个不同时间点的IMF含量与测定的生产性状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0 d与冻存90 d的IMF含量呈极极显著相关(r=0.75),2个时间点测定的平均IMF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与0 d相比,冻存90 d的平均IMF含量呈上升趋势;0 d与冻存180 d的IMF含量呈显著相关(r=0.29),但与0 d相比,冻存180 d测定的平均IMF含量极显著升高(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志华 牛树理 冯紫云 甘信德 刘焕芝
利用二花脸、大约克及其F1、F2和回交世代的最小二乘均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程序,对猪的产仔数主要组分性状的基因效应进行了研究。组分性状包括卵巢体积、总卵泡数、未成熟卵泡数、排卵数、卵泡成熟率和妊娠胚胎数。结果表明:加性效应是世代间遗传变异的主导因素。在卵巢体积、总卵泡数和未成熟卵泡数方面,大约克对二花脸加性效应值依次为5.3480cm3,5.3402枚和8.0539枚;在排卵数、卵泡成熟率和妊娠胚胎数方面,二花脸对大约克加性效应值依次为1.9746枚,6.8411%和2.6114个。大约克在4个性状上呈显性,即卵巢体积、总卵泡数、未成熟卵泡数和妊娠胚胎数,而二花脸仅在排卵数和卵泡成熟率方面呈显...
关键词:
猪 产仔数 组分 基因 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